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中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的保护

2023-01-03丁晶龄蒋求名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期
关键词:傣族民居云南

丁晶龄 王 琳 蒋求名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于乡村地区发展给予更多重视,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与乡村文明。为促进云南地区更好发展,增强在社会市场中的影响力,针对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保护要给予更多重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文化丢失等情况。

1.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作用

乡村风貌的显性标志就是乡村居民,属于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乡村地区发展的主要资源。从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不难看出,民族传统居民有着属于自身的特色与特点,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要实现对乡村传统居民的保护与传承,并做好传统居民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为乡村地区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打下良好基础,推动乡村朝着更好方向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

1.1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实际上,在民族文化中传统居民属于“活化石”,民族的居民建筑特色,可以将民族生存环境、审美特点、发展历程与民族心理反映出来。在乡村传统居民保护中,也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文化传承能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当地民族文化自信能够得以坚定,这对于乡村文化振兴能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2 实现乡村资源整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主要是从整体带动局部,利用局部推动整体工作的更好发展。在如今乡村地区发展中,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与环境整治工作,将传统居民保护与开发作为乡村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乡村居民生活条件与生产条件的改善,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农副产品产业更好发展。

1.3 实现乡土风情保护,保证乡村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要将生态宜居、乡村文明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将以往存在的不合理理念、破坏生态平衡理念等摒弃,对有利于乡村地区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理念进行继承与发扬,这对于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4 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在乡村地区工作中,基层组织属于领头羊,基层组织工作成效,会对乡村振兴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在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工作落实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矛盾问题。而基层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挥出自身作用,致使其在人力资源方面、资金方面、工作条件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需要对不同关系进行协调,将基层的组织领导能力与工作能力全部发挥出来,推动乡村地区可以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2.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特点

通过有关部门元江傣族来源考证可以了解到,元江傣族属于后期迁徙而来的民族。在当地会受到不同传统建筑影响,比如,受到彝族传统建筑影响、哈尼族传统建筑影响,使得元江傣族传统居民以及建筑有着属于自身的特点。对于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特点的具体阐述如下:

2.1 建筑选材能够结合当地气候情况与实际资源情况。在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建筑发展中可以看出,主要以土木结构土掌房为主,将石头作为墙基,使用土坯或者土落实筑墙工作。并将梁架设在墙上,并将木板、木条或者竹子铺设在梁上,在上层位置铺设一层粘土,需要经常洒水锤冲,从而形成平台屋顶。在整个土掌房中包含着梁与柱,其中很多大梁会直接架设在木柱上,可以将其作为上层垫木,并将茅草、竹片等铺设在其上方位置,接着还要使用粘土进行锤实。在土掌房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材料,比如,茅草、稻草以及竹子等都属于自然资源。土掌房墙体较为厚实,能够达到冬暖夏凉效果,因此,更加适合元江坝子干热的河谷地带气候。

2.2 建筑结构能够适应当地生产、生活。在早期云南元江傣族土掌房为平层,只有少部分为二层、三层,下层往往是猪牛的圈舍,上层是居民生活区域与居住区域。楼面与屋顶不仅可以晾晒,而且可以摆设酒席、招待客人。随着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很多人会将下层用作堂屋、厨房,而仓房、住房往往设置在二层。屋面天台可以将家庭活动需求、生产需求满足。

2.3 村寨布局有着属于自身特色。在以往云南元江傣族中,不同村寨中不同用户平顶屋,会使用木梯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形成空中交通系统。村寨中的居民可以在不出自家门的情况下,到邻居家或者其他家做客,可以使用平顶屋中的木梯实现。在每个村寨中都拥有围墙,使用围墙对居民住宅进行围绕,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帮助居民抵挡毒蛇猛兽的攻击与威胁,同时也能够对外来侵犯进行抵御。古堡式房屋建筑方式,不仅能够将云南元江傣族传统居民智慧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其自我封闭的心理。

2.4 采用沿水而居方式。从云南元江傣族村寨了解中可以意识到,大部分村寨往往采用的是临水而居方式,村寨景色优美,风景秀丽,而且树木茂密葱郁。如今云南元江傣族往往分布在桥头社区、龙潭社区中,不同社区距离县城不超过3km,这一特点与云南元江傣族传统居民稻作生产方式之间有着直接关系。

3.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发展面临问题分析

从当前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发展中不难看出,在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3.1 自然性损毁,以及人为开发性损毁较为严重,造成傣族传统居民数量的逐渐减少。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建设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是天然材料,并以土木结构为主,屋顶茅草需要每年更换,否则会出现漏雨或者发霉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性损毁情况会逐渐严重。在社会发展背景下,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使得传统土掌房建筑被现代建筑替代。在过去的大水平社区、元江桥头社区,土掌房建筑较为普遍,现如今已经寥寥无几,只剩下龙潭社区土掌房,该社区土掌房是因为居民保护工作较为及时,开发建设工作较晚,因此,也成为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傣族传统居民建筑。

3.2 开发存在严重不合理情况,在开发工作开展之前,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元江政府,还是傣族居民对于传统民居稀缺性的重要意义没有正确认识,因此,没有加大保护力度。在房屋修整以及重建过程中,具有较强随意性,这使得乡村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合理规划,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影响。更加盲目注重城镇化,造成传统村落民族文化与文化底蕴的丢失,整个村落缺少生态美,与当地村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无法协调,从而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3 对于元江傣族文化宣传工作没有加大重视程度,宣传力度相对较小,这使得传统居民价值的发挥受到很大影响。大部分人知道西双版纳傣族、普洱傣族,但并不知道玉溪元江傣族。即便玉溪元江傣族相较于上述州市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行政区域规模较小,但有着属于自身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在传统居民中,与其他傣族人民的高脚楼建筑之间有着明显区别。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比如,土掌房内部装饰与外部装饰都有着很大研究价值。

4.乡村振兴战略中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保护必要性

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保护与传承,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而该项工作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4.1 实现元江傣族文化传承,促使傣族人民文化自信得以坚定。在元江县中元江傣族是三大少数民族之一,对元江傣族传统居民以及土掌房的保护、传承,就是对元江傣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为后续元江傣族文化研究、发展历史研究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对元江傣族人民的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对于民族团结、和谐发展而言具有良好推动作用。

4.2 实现对傣族传统居民资源的开发,推动乡村民族产业发展。在元江傣族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中,可以将传统居民经济价值发挥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较为直接的方式就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水果产业、餐饮产业以及农副产品产业的进步。元江县有着丰富的农副产品与不同种类的热带水果,主要是因为所处气候具有很大优势。由于受到规模与销售等不同因素影响,使得农副产品发展、水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基于此,通过元江傣族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推动当地旅游业更好发展,从而带动经济进步。

4.3 实现对元江傣族地区传统风貌的改善,实现城乡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元江傣族部分居民为提升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开始大力修建现代居民建筑。通过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落实,确保在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能够结合以往建筑情况、村寨发展情况作出合理规划。保证不同类型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城乡地区的协调发展。

4.4 实现基层组织力量的充分发挥,加强元江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针对元江傣族传统居民土掌房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城乡建设规划办公室以及街道、社区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彼此之间能够积极配合,这样可以实现保护、传承工作的更好落实。在这一过程中,基层领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层组织与基层领导对于当地发展情况、发展特色等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基层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传承、发展工作作出科学合理规划,通过该种方式,能够推动元江傣族村落的更好发展与更快进步。

5.乡村振兴战略中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保护措施

5.1 加强传统居民文化特色保护

在党的十九大中,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与落实,这一战略在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为云南元江傣族乡村地区发展带来很大机遇,传统居民保护与传承,与其他地区传统居民开发工作之间,存在一定共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特殊性。这就需要元江傣族乡村地区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基于此,在元江傣族传统居民土掌房保护中,要做好传统居民文化特色保护工作。传统村落灵魂就是传统民俗文化,在具体保护工作落实中,需要从传统风俗习惯、传统生活习惯、传统节庆活动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实。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将增强体验性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以及民俗文化开发重点。比如,可以对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应用,并将文化特色融入传统村落公共活动空间当中。可以加强与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创造特殊民俗文化学术研究基地,创建古村落文化周,利用展示技艺方式、讲述民俗故事方式等,使得更多人都能够对元江傣族村落中的文化特色等内容有正确认识,为传统居民保护打下良好基础。比如,元江县在近些年举办的芒果文化节,将芒果展览与民族文化之间进行有机结合。

5.2 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力度

元江傣族地区的傣族旅游特色村等不同村落,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元江傣族文化。前几年发展中取得良好效果,为元江傣族居民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但因为存在盲目开办“农家乐”情况,在当时形成恶性竞争,使得当地在旅游高峰期不具备一定接待能力,日常经营较为困难。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不仅要在旅游业发展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对传统村落商业化范围、商业化程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情况出现。在旅游业发展中,要与当地特色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针对云南元江傣族传统民居土掌房保护工作,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大重视程度。对乡村地区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能够将旅游产业与当地特色之间进行相互融合,为当地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傣族民居云南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