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角下资产评估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2023-01-03赵国玲刘羿含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执业资格产教资产

赵国玲,刘羿含

(1.内蒙古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内蒙古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将产教融合政策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促进应用型高校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施及提升产教融合的核心要素。资产评估专业是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型专业,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符合产教融合要求的教师团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教融合对教师及团队的要求

应用型高校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双重角色,既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是行业及企业实践的导师。因此,在产教融合体制要求下,教师及团队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才能保障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

首先,要求个体教师具有专业理论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这是产教融合培养方式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在企业或行业实践,提升其理论服务实践的能力,并且设计学生实践相关内容及考核标准等事项,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师。

其次,教师团队的分工协作及深度融合,是产教融合顺利实施的保障。需要教师有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及特长,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要形成各有专长、优势互补、共同成长、深度融合的专业团队。

二、资产评估专业特点及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现状

全国资产评估专业2005年首批本科招生,目前专业建设历时十几年时间,从最初的只有内蒙古财经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两所院校,发展到目前有近百所本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数不断增加、职称及学历不断提升。总体而言,从事资产评估专业的教师团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资产评估人才培养与行业现实需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1]。

(一)资产评估专业特点

1.理论性强

资产评估是探寻资产价值形成、价值实现的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主要理论有资产价值构成理论、资产补偿理论、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任何资产的价值形成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才能解释资产的价值形成基础并量化影响价值的因素,最终得到被评估资产的价格。

2.实践性强

资产评估活动是模拟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得出评估结论,而最终的评估结论也需要接受市场检验,因此,评估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市场状况,才能模拟市场交易得出客观结论[1]。而较强的市场交易经验是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以及对市场状况的深入了解。因此,资产评估活动的实践性较强。

3.融合性强。资产的类别复杂多样、千差万别,被评估资产特征、价值构成及影响价值的因素各不相同。评估人员需要具备建筑、机械、矿产、森林、知识产权、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是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前提。

4.发展性强

发展性强指评估中所涉及内容不断地发展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产类别的层出不穷,需要评估人员熟知;二是新的评估方法的产生,需要评估人员不断的学习;三是现实中的产权交易形式复杂,需要评估人员不断的了解及创新。从这三方面来看,评估人员必须时刻有着学习及发展的强烈愿望,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执业环境。

(二)全国资产评估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情况

本文调查了招收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的部分院校,未包括独立学院的师资情况。共调查52所院校,教师人数共359人。从设置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的高校师资情况来看,产教融合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2]。

1.全国资产评估专业教师基本情况

从目前全国开设资产评估专业的高校来看,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2005年首批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内蒙古财经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之后有很多高校相继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多集中在财经类院校,例如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二是高校的独立学院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例如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等;三是部分高校直接招收资产评估专业硕士,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

调查基本信息包含职称、学位、年龄、国外访学经历及执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等基本情况。在调查的359人中,教授为58人,占比16.16%,副教授166人,占比46.24%,讲师127人,占比35.38%,高级职称占比为62.40%。有国外访学经历的教师为22人,占比6.13%,有执业资格证书(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的教师人数为62人,占比17.27%。在调查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169人,占比47.08%,硕士学位的教师170人,占比47.35%,学士学位的教师为20人,占比5.57%。在年龄结构中,25-30周岁之间的教师人数为12人,占比3.34%,31-40周岁之间的教师人数为156人,占比43.45%,41-50周岁之间的教师人数为132,占比36.77%,51-60周岁之间的教师人数为59人,占比16.44%。

总体而言,教师职称及学历层次较高。高级职称占比为62.4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47.08%。而对于教师年龄结构上,31-40周岁之间和41-50周岁之间的教师总占比达到80.22%,而31—40周岁之间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占比达到71.00%。说明教师团队理论素养及教学水平较高,也说明教师团队未来成长性较好。

2.教师参与实践的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参加资产评估项目的教师占比为10.05%。说明资产评估专业教师近90%缺乏实务经验,这是产教融合的短板。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相关规定限制了具有执业资格的教师执业,也是教师获得执业资格证书偏好较低的原因。

3.教师研究领域调查情况

调查教师的研究特长领域方面,有的教师可能有两个及以上的研究领域,主要划分了6大类研究领域,除此之外都划分为其它方向。

从资产评估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来看,企业价值、房地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等评估方向人数较多,而机器设备评估和资源资产评估方向人数相对较少,这与资产评估专业依托院校有关,多数教师专业背景依托会计学、财务管理或财政学等。

4.高校鼓励实践教学的相关政策措施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调查高校在如何量化实践教学、参与实践教学教师职称评定、实践教学安排等各项措施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的高校较少。而部分高校的实习基地也仅停留在学生个体的参与,教师较少参与到学生实践中。部分高校在本科生培养的过程中,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活动只是聘请行业或企业的专业人士做学术报告等,是学生认知实践的外部启蒙。而绝大部分研究生(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有专门的实践课程,并有相应的学分要求,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培养,尤其专业硕士,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较高。

三、制约产教融合教师团队建设的因素

(一)相关规定禁止教师兼职执业

早期取得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的教师被允许在评估公司执业,目前取得执业资格则不被允许兼职执业,此规定严格限制了高校教师从事实务工作,也为高校教师理论指导实践及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堵塞了通道。通过与执业的高校教师访谈,大家一致认为实践过程与教学过程是相互促进的。因此,限制教师执业则阻碍了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

(二)部分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影响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1.现行教师职称晋升机制影响教师实践积极性

目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上采用统一的标准,没有根据高校定位及专业培养需求来制定规则。教师从事实践及指导学生实践方面没有体现在职称晋升考核方面。因此,教师实践积极性不高,也使产教融合行稳致远的后续动力不足。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已成为困扰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难题。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J·Sternberg)认为教师的知识应包括学科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教学知识(即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有外显与内隐之分)[3]。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果教师缺乏实践性知识,就不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行业对新知识的要求及行业人才需求标准等。这样的结果是人才供给质量无法满足行业或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无效供给。

2.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及奖励机制

目前高校对于教师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易操作的考核及奖励规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参与实践的能力;二是教师把实践能力转换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前沿行业发展动向;三是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高校缺乏针对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考核及奖励机制,使教师实践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导致实践教学无法形成制度性安排。

(三)教师普遍缺乏相关行业执业资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教师拥有行业执业资格的比例较低,仅为17.27%。要想提高实践能力,参与到实务中,教师必须拥有资产评估行业执业资格,执业资格是教师加入行业的敲门砖,也是教师参与实践的通行卡。虽然目前相关规定禁止高校教师执业,但是随着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需求,未来政策变化势在必行。

(四)教师研究领域集中及传统,与现实评估需求及经济发展有较大差距

从研究领域来看,教师的研究领域比较集中且传统,对于新兴的评估领域涉足较少。这与资产评估专业开设院校主要是经济管理类院校有较大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产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交易形式各异,也需要对新资产及交易类型进行估价,因此,教师把握时代需求、顺应时代变化从事新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才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五)高校之间实践教学合作有待加强

开设资产评估专业的高校各有特色和专长,但是每个高校都围绕本校进行理论及实践方面的教学,尤其在实践教学方面。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因此其资产评估实践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各高校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将对全国资产评估实践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适应产教融合要求的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高校培养人才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尤其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内生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师团队要符合产教融合的要求,这样高校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要求。

(一)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在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服务能力

现行相关政策一方面鼓励实施产教融合,一方面却限制教师到企业或行业实践。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从事房地产评估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可以申请兼职律师执业。那么我们的资产评估师也应该从法律法规上允许高校教师从事相关兼职工作,因为只有教师参与了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及实现产教融合。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应用型院校都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日本的教育公务员可以有偿或义务地兼任其他有关教育的职务或者从事其它有关教育的事业或事务[4,5]。

无论从国际惯例还是促进应用型专业的发展以及从我国促进产教融合的角度来看,允许教师到企业或行业实践,是应用型高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及促进产教融合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二)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搭建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

我国2000年6月22日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将“双师型”教师解释为既具有教师资格,又有其他职业资格。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资产评估专业发展及国家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下,促进完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下,在资产评估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教师资格又要有评估师资格,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可以迅速提高实践性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产教融合的效果。本文调查的高校教师中40周岁以下的教师占比为48.23%,这些教师考取执业资格具有较大的年龄优势,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获得相关执业资格。

(三)健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形成适合专业发展的多维评价体制机制

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教师管理活动,既包括对目前工作的评价也包括对未来工作的激励,是一个既着眼于现在又着眼于未来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相关内容。

高等院校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及专业,采取异质性的评价激励机制。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教师的考核及评价应该体现在教学、科研及实践方面。在教师实践方面的考核要求应该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教师执业资格的取得;二是教师参与实践及带领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长;三是在实践中教师的理论、实践的提升及学生实践的总结体会等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针对此类教师,其在考评、职称晋升及相关激励方面包括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形成适合并促进专业发展的多维评价体制机制。设立专业教师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从团队研究方向、年龄梯队、团队执业资格的取得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等多方面组成。

(四)打造专业内部结构互补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全面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团队的研究领域,要与教师的学习经历、兴趣、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关,教师团队内部要形成专业特长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团队成员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内分工协作,发挥团队内部教师的专业特长,实现专业优势互补、人才结构优化,能够根据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完成不同的工作模块,增强团队整体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另外,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评估领域中的从业者率先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双师型”教师团队责无旁贷。

在实施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与行业或企业的精英双向流动、密切协同的生态合作机制,扩大“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6]。在本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借鉴专业硕士的培养经验,聘请实践业务领域的导师加入到教师团队中,对产教融合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联合各高校组建资产评估实践教学联盟

开设资产评估专业的院校组建实践教学协同创新联盟,针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研讨、相互支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资产评估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创新联盟中要有牵头院校,商定运行模式,协调各高校之间的关系,高校发挥各自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特长,包括教师实践教学专长、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导师等等,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资产评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五、总结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产教融合是其发展的基础,为了使教师团队达到产教融合的要求,从国家制度层面先行做出改变;其次从高校层面,从教师个体、教师团队要与其它学科或专业区别开;最后组建资产评估专业实践教学联盟。只有这样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完全适应产业需求,产教融合之路才能行稳至远。

猜你喜欢

执业资格产教资产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民国律师的养成与律师制度的局限
面向建设类执业资格考试的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基于执业资格考试模式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