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竞赛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1-03沈鑫泉杨再来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竞赛人才专业

沈鑫泉,杨再来

(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徐霞客创新创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2.浙江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但是,目前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尚存在瓶颈问题,尤其是高校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方面仍存在模式和体制上的问题。如何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通道打通,能够汇聚天下人才助力乡村建设,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支持高校创新“三农”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方式。建立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1];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破解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关键一招。各大高校如何发挥好人才培养功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培育各种类型的人才,成为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问题。浙江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与传播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模范践行地。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指示,浙江省各高校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作为培养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新时期浙江省高校光荣的历史使命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浙江省高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人才输送作用,成为浙江省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省内高校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过程中仍存在人才培养数量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和人才培养目标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培养计划难以得到落实,会使部分乡村出现大量的人才缺口,无法维持刚“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的脱贫成果。

(一)人才培养数量不足

首先是乡村的快速发展急需人才支持。过去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乡村发展相对滞后,缺少足够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乡村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十分有限。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大量资金和资源被投入到乡村建设与发展中,必然会创造巨大的人才需求,对创业人才、创意策划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经纪人才、规划建设人才、法律人才、医务人才、教育培训人才以及公益人才等需求尤为旺盛。在乡村发展急需人才支持的情况下,高校所培养的乡村振兴人才数量却远远不足,这就导致乡村对人才的需求量与高校人才的供应量出现尖锐矛盾。

其次,由于农村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条件不够优越、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距悬殊,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除少数选择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之外,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区域是发展相对较好的区县、甚至是省会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仅仅是良好的教育资源、生活环境、交通状况和医疗资源,还有为吸引人才出台的福利政策,而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则不被高校毕业生们选择。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忽视了乡村振兴的要求,不注重培养能够服务乡村建设的人才;另一方面,各基层单位也对大学生选择发达城市就业习以为常,仍保留传统农村吸引人才的举措,缺乏改革创新。

再次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偏离农村,培养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数量较少。省内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主要面向城镇,近几年以城镇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规模原本就不大的涉农相关专业进一步萎缩。根据调查显示,农学类高校以及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国家培养“三农人才”的主力军,在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时仍然会存在思想上的波动问题,他们不会将农学类的职业作为自己第一顺位的职业选择。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这类人才去往乡村参与乡村振兴与建设的数量大幅减少。此外,高校毕业生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 但缺乏农业所需的实用技术和农业工作的背景和经验,不符合乡村振兴人才的要求。总之,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培养模式的惯性以及改革调整的滞后性,现有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促进乡村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乡村振兴需要既有理论又懂实践、既掌握现代专业知识又熟悉乡村传统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课本知识、课堂讲授、专业教育为主。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会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只了解专业不熟悉社会等问题。

查看浙江省内各大高校涉农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在这些乡村振兴急需的专业中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是较为单一的。浙江省某高校的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课内教育,包括通识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这类传统的专业知识型课程授课模式的学分占到了总学分的71.87%,而实践性教学的学分仅占总学分的28.13%。浙江省某高校的园艺技术专业,虽然培养方案中的学科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89.14%,但作为实践教学学时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也占总学时的56.21%,实践学时的比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例如,花卉生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顶岗实习,它要求学生到园艺类企业去参加为期13周的顶岗锻炼。要求学生熟悉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生产流程;掌握园艺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策略和方法;熟悉企业产品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和掌握园艺种苗生产、园艺植物生产、产品销售,休闲园艺开发等环节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并得到一定的操作技能训练等,为正式上岗打下良好基础。这是在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中缺少的,一个目标明确的实践学习,能够看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岗位实践。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二者对于第二课堂的设置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依旧存在轻视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某所本科院校的园艺技术专业在培养方案中为第二课堂单独设置学分,但这一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5%,占比极低。

由此可见,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多样性的人才需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教育,通过竞赛等第二课堂将乡村元素、乡村场景与乡村实践植入专业教育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三)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首先,乡村的人才振兴,需要明确乡村振兴到底需要哪些人才,只有界定了乡村振兴人才的内涵,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不至于将培养目标倒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学界对于什么是乡村振兴人才尚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如今对于乡村人才内涵的界定有所偏颇,不论是将乡村人从解释为能够提升乡村产业的人才还是将其单纯定位为身处农村的人才,都不能很好地表达乡村人才的真正内涵。目前大多以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二分法为主[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振兴人才并不完全等同于农业人才,乡村产业和农业并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对乡村振兴人才内涵的界定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方面,它的内涵也应扩大延伸。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乡村振兴不应局限于此,因此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也不应只局限于此。提升乡村产业的整体水平、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营造文明乡风等实际效果才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所要做到的。

其次,乡村人才培育还缺乏需求导向。就省内高校来说,在乡村人才的培育方面,还缺乏针对性,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培育。高校的专业更多侧重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相对忽视了对乡村振兴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返乡创业者的培育,造成培养目标的错位。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把人才的需求概括为农村实用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乡村产业经营人才和农村管理复合型人才等。

再次,由于高校对乡村振兴人才的认知不够清晰,导致在专业设置上也发生偏离。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专业设置如果能够融入地方产业,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所培养的人才也能相应的回馈社会[3]。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省内高校的专业应该更加靠近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要求。就目前来看,高校专业设置与本区域内产业结构匹配度较为松散,主要体现为:没有适时的与乡村振兴新业态中出现的新专业、新职业相匹配,忽视了需求这一重点导向。在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各大高校应当合理的增加或者是完善相关专业。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上增加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上增加农产品市场营销专业。

三、 变革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变革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以竞赛为载体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暴露的缺点和不足,以达到乡村和高校双方共赢的效果,做到赛教融合。

(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

专业化、多样化及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想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性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就必须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任务系统推进。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人才储备和合理使用的问题。目前,乡村在人才资源方面有着极大的需求,乡村内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老龄化、村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乡村吸引人才的政策体制不够完备、乡村干部的后备力量不足等,都导致了乡村人才数量紧俏的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该为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发挥价值,从而解决目前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变革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案,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将乡村元素、乡村场景与乡村实践融入专业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乡村、热爱乡村、服务乡村,有助于培养更多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熟悉乡村实务的复合型人才,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状况[4]。

没有乡村人才队伍的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建设基层人才队伍,要把乡村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注重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为乡村振兴事业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注入强劲的动力。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建设基层人才队伍的一个关键举措[5]。截至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的创新创业赛事总计30多项,其中不乏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也有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赛事,例如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通过这些赛事,能够挑选一些有潜力的乡村振兴人才,使他们成为乡村建设的后备军。就浙江省而言,省内有一项专门针对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赛事,即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依托这个赛事平台,颠覆以往对人才的培养模式,除了学习理论之外,更加重视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乡村、研究乡村、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用乡村梦实现青春梦,助力乡村振兴。

(二)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动机”,而青年人才肩负着继承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使命,作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要争当“先锋”,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动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少数”,能够在乡村建设中发挥“头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大智力支持。

浙江省某高校作为有着深厚农业科研背景的特色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高校人才的力量,为温州市洞头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十四五”规划以来,洞头区围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海岛样板这一目标,大力实施海岛振兴“526”行动计划,并以深化落实“五四竞赛”活动、“花园洞头”十大系列工程、实施海岛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海岛田园综合体等内容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彰显海岛县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而学校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等工作中给予了科学指导和支持。该高校通过派遣团队和人才,结合洞头区实际,综合谋划,对海岛的建设方案进行提升;同时,在优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设施的改良提升等方面给予了智力支持。该高校立足洞头区的本土资源,进一步发挥高校的人才、科技、文教优势,从战略高度科学谋划,积极为地方发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才,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把科研、竞赛与乡村各类资源共同列入市场要素,推动教学科研与乡村振兴的前瞻性发展项目结合起来,形成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力量,实现产业、人才以及生态等乡村建设重要方面的融合发展。提高创意项目的落地孵化转化率,就必须建立合理的体制机制,以长效机制来保障智力成果。通过总结经验、改革试点以及模式推广来转化智力成果。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可以将基于真题真做而产生的各类创意策划书、商业计划书、规划设计方案、乡村产品设计等创意竞赛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将大学生的才智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产力。

(三)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高校所培养的乡村振兴人才在改变乡村文化面貌、乡村产业格局、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带动能力更强,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实现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的双赢。乡村振兴人才返乡参与建设可以通过创业、担任基层干部等多种形式,而乡村创业基地作为大学生进行返乡创业的重要平台,具有创新发展力强,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程度高及示范带动作用发挥较好等独特优势,能够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强化就业增收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可给予相应的阶段性补贴支持,长久以往,将对农业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带动乡村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必须发挥人才优势。但必须面对的是,基层组织人才匮乏,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要拓宽识才“视角”,把识才辨才的“探头”下放到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破土而出。要坚持以“人岗相适”为准绳,推动“专业人才到专业岗位”“专业人才干专业事业”,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格局。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出台有效激励政策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探索引得进、育得强、留得住、用得好的管人、育人、用人体制,持续放权松绑,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

引入乡村振兴人才,不仅仅是将人才“引进来”那么简单,还要利用乡村中已有的各类资源,通过人才的引入,让这些资源真正的活起来。只有乡村资源活起来,才能够促进农村各类产业与人才之间的融合发展。盘活乡村资源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的方式,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用地、农村闲置的自建房、农村闲置的各类财产等,促进乡村资源与人才的充分融合,使资源真正的“活起来”。盘活乡村资源之后,要将各项资源相互整合并利用整合资源打造创业基地。乡村创业基地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时有利于打造一支专业化、多样化和高水平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

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赛教融合”

通过“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完善高校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产生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竞赛成果并努力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提高乡村振兴的生产力。

(一)设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 设定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乡村振兴人才供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结合高校学科优势以及专业自身特点,设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满足乡村振兴对综合性、实务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二,细化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规格。以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细化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具体的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设计“赛教一体”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在当前高校专业设置过多、过细以及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背景下,设计以竞赛为载体、面向乡村振兴的复合型实务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举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赛事,有目标地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例如“农信杯”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主办的一项创业赛事。浙江省不仅是全国共同富裕的示范窗口,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地。浙江省高校作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是省内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任务。通过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能够使大学生了解乡村、热爱乡村、为乡村振兴助力献策。以竞赛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在提升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同时,打通乡村设计需求与青年人才资源、青年人才资源与乡村实践平台的双对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对接社会的实践平台,培育大学生参与乡村更新、社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引领青年往农村走、往社区走、往基层走。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2021年升级为全国赛事活动,它作为浙江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赛事,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真题真做、“政校企村”四位一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浙江模式,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浙江模式。

(二)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机制

以竞赛为载体的乡村振兴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专业人才,需要进行必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第一,构建人才培养驱动机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涉及高校师生、政府部门、乡村干部、农户、支持单位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构建利益共享与平衡机制,激发各方积极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动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找准适应度,不仅要主动适应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乡村建设需要的关系。还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重点建设与区域产业链相吻合的专业群,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的聚合效应,形成“立足区域、校企合作、赛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政府部门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对高校的专业设置给予一定指导,支持高校和当地乡村基层、农户进行合作,培养专门的乡村振兴人才。乡村干部、当地农户及其他乡镇企业在响应人才参加乡村建设方面要提高契合度,充分发挥基层乡镇、各农户及乡镇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引企入校、引才驻村”的重要共建模式。

第二,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乡村振兴的创新性、实务性、政策性、综合性较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要求较高,需要高校、政府、行业共同参与。通过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6]。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的开展和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保障。政府、企业、行业对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进行协同沟通,各协同创新主体互相配合、互相衔接。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给予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的整合机制,将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各项支持内容、措施,经科学整合与总体谋划后,有效地帮助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略[7]。

第三,构建竞赛成果落地孵化机制。竞赛成果的落地孵化是本竞赛体系的重要内容与环节,也是本竞赛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和价值所在。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与信息资源,发挥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意潜力大的优势,利用行业或企业擅长实务的特点,实现竞赛成果的落地孵化,将大学生的创意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同时为乡村振兴人才创造更多元的发展机遇。优秀的创新创业竞赛作品要想得到持续的发展并反哺乡村建设,各大高校需要积极探索成果转化的方式方法。通过整合校友、企业等各方资源,为优秀的竞赛作品搭建可以展示的平台,使它们真正的走进市场,以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举办多场成果交易会与作品交流会,为优秀创新成果落地创业提供服务工作,争取推动成熟的竞赛成果能够成功落地孵化,带来经济效益。

(三)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跟踪调查与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依据。本项目将对乡村振兴竞赛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核心成员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其就业率(或创业率)、就业岗位(或创业领域)、薪酬状况(或经营状况)、职业满意度、用人单位评价以及竞赛成果的落地与转化情况等信息,并与其他未参加乡村振兴竞赛等相关创新创业赛事的大学毕业生组进行比较,分析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效果与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基于竞赛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改革依据。

完善的乡村振兴人才评价体系不仅是培养、用好、引进乡村人才的依据,同时也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成长极具导向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可见,创建一个符合人才成长体制机制的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化、制度化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建立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乡村振兴人才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中均要体现创新性这一根本标准。这对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创新水平高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科学的流程,合理设定人才评价指标模型,并有效组织实施对人才评价体系的效用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科学的乡村振兴人才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政府要放开对人才评价体系的权限,尤其是对乡村振兴人才的评价,可以将评价权利下放到基层组织或者是基层的用人单位,使评价过程更加透明,评价结果更加可靠。二是提高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可以借助更为专业的评价机构或是评价系统参与人才评价体系全过程,利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人才评价的各个维度进行更为科学、准确的评价。三是提高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人才评价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基础上,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公平公正的氛围,从而起到鼓励人才依据评价结果积极提升自我水平与能力的良好作用。[8]

猜你喜欢

竞赛人才专业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