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视角下《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罗希文、魏迺杰两种译本为例

2023-01-02王睿弘刘帅帅徐宁聪单嘉怡

环球中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伤寒论能动性译本

王睿弘 刘帅帅 徐宁聪 单嘉怡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长期以来被视作附属品的译者主体作用被日渐重视[1-2]。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为实现翻译目的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3-4],其特征表现在译者的为我性、能动性和受动性三个方面,三者辩证统一。译者的译介活动在为我性的驱动下,通过发挥能动性,在译入语和译出语的文化差异之间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协调[5],其翻译活动又被受动性所限制。

对于中医典籍英译而言,译者的翻译目的、中医素养、文言文功底、英语表达能力等主体因素以及时代历史背景等客观因素都直接影响翻译活动。中医英译的一大重点、难点是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化负载词指的是译出语中包含特殊文化信息内涵,而译入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6-7],它源于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语言文化差异[8]。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现存版本定本于宋朝[9]。书中包含了病名、症状、病机、哲学等多类具有中医人文特色的文化负载词[6, 10],兼具中医学术和文言文特点,其语言表达和英语差别很大,翻译策略缺乏统一的标准,翻译活动高度依赖译者的发挥。本文基于译者视角,从译者主体的为我性、能动性、受动性三个视角,通过具体例证探索罗希文和魏迺杰两位译者对《伤寒论》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不同特点。

1 译者和译本简介

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医药走出国门,一众《伤寒论》英译本纷纷面世,目前主要有12个版本[11-12]。中国学者罗希文[13]和英国学者魏迺杰(Nigel Wiseman)译本[14](以下分别简称为罗译本和魏译本)是其中的两个代表性译本。

罗希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国际著名的中医典籍翻译家,曾师从伤寒大家陈慎吾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具有深厚的英译传播和文学功底,并对中医专业理论有系统认知。他所翻译的《伤寒论》英译本是世界第一部全译本,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之一,其影响极其广泛深远。罗译本设有原条文和相应翻译,文意简明,便于增进西方大众读者对中医药的了解。

魏迺杰为英籍著名的中医翻译家,曾获西班牙语、德语语言翻译学士学位,东方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医英译工作。现任教于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讲授中医英语和医学拉丁语课程。他撰写了大量英文版中医论著和教材,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中医典籍翻译等方面进行了数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中医术语英译词汇标准。魏译本坚持“以原文为导向”的翻译理念,注重原义的传达以及引导西方读者阅读汉语原文,力求再现《伤寒论》原貌[15]。

罗译本和魏译本都是《伤寒论》的全译本,内容完备,认可程度高。由于两位译者的国籍、母语、翻译目的、学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翻译时代等因素都不相同,两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都有很大差异,直接影响着译本的传播效果和读者对《伤寒论》的认识[6,9]。因此,本文基于译者视角,从译者的为我性、主动性、受动性三个角度出发,对罗、魏两个译本的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2 从译者的为我性评析

为我性即翻译的目的性,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费米尔指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的行为活动”,翻译活动以目的为指引,不同的译者基于各自的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方方面面。译者还需明确目标受众,尽量满足目标读者的期望和需求,以期译文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罗、魏译本有不同的翻译目的,罗译本前言对的翻译目的描述是“使西方大众读者初步了解《伤寒论》”。魏译本在译文自序中明确表达了翻译目的为“让现代西方社会中学习中医的学生和临床医生能够理解这部写于一千八百年前的经典,并且了解这部经典中所包含的医学思想”。因此,为我性的不同是翻译差异的首要原因。

为了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译者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以在目标读者群体中传播。中医术语包含中医学术和中国文化特征,罗译本旨在向西方社会初步传播中医药,其目标受众是西方国家中的普罗大众,因此重视协调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务使行文通顺,简明易懂,常用音译、意译等方法兼顾译文的信息和形式。魏译本旨在最大限度地向从事中医专业者忠实复现出中医概念系统原始面貌,保持中医概念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传递中医学术思维和传统文化意识,尽量避免受到西医思维的干扰。其目标群体是西方国家的中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等从事中医专业者。魏译本重视“源语导向”的翻译观念,常用仿造法翻译文化负载词。

例1: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罗译 【p1】:A floating pulse, headache, stiff neck, and a feeling of chill are always the general symptoms and sign of theTaiyang(initialYang)syndrome.

魏译【p41】:In disease of the greateryáng, the pulse is floating, the head and nape are stiff and painful, and [there is] aversion to cold.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罗译【p130】:The cause of the GreaterYangsyndrome is Stomach Excess.

魏译【p301】:In disease ofyángbrightness, the stomach domain is replete.

原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罗译【p173】:InitialYinsyndrome with a floating pulse can be treated by adoption of diaphoresis. 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 is the curative.

魏译【p456】:When ingreateryindisease the pulse is floating; one can promote sweating, and [therefore]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gui zhī tāng) is appropriate.

分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涉及经络、脏腑、病位等维度,六经病名也蕴含了中医的阴阳哲学概念。在六经辨证中,太阳为六经藩篱,首先受邪而发病,故罗译本以“InitialYang”表示初始之意。相应地,按照传变顺序,病邪入里先犯太阴,其条文也居三阴病之首,故译为“InitialYin”,体现了六经病邪传变的思路,有助于读者初步理解中医外感病传变的特点,认识《伤寒论》的诊治思路。阳明为六经之中阳气最为充盛者,内经谓“两阳合明为阳明”,因此阳明翻译为“GreaterYang”,直观地表达了阳明的生理病理特点。魏本翻译《伤寒论》六经病名时采用仿造法进行直译,即根据源语的字词或词组翻译为目的语中对应词,以构成译入语中的术语,尽可能保留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并传达汉语本义[16]。其中太阳、太阴翻译为 “greateryáng”“greateryin”,在汉语中太者即大也,“greater”表达了其较大的本义。阳明原为阳气充盛、光明之意, “Yangbrightness”正合此意。

虽然两译本都采用“greateryang”一词,但魏译本以此表达太阳,罗译本以此表达阳明,二者迥异,这实际就是不同翻译目的之体现。魏译遵循系统翻译原则,通过仿造法以“greater”来翻译“太”字,更全面保留中医概念的本貌,展现六经病名的本义,有利于从事中医专业者更直接理解中医学术特点和传统文化思维;而罗译是以“greater”形象表达阳明的医理,兼顾信息和形式表达,协调译者和读者的关系。

例2:原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罗译【p6】:After a while, take oneshengof porridge to assist the decoction for better efficacy.

魏译【p62】:Shortly after taking [the first dose] drink approximately oneshengof hot, thingruel to reinforce the strength of the medicinals.

分析: “热稀粥”在《伤寒论》中多次出现,有辅助治疗作用,中国传统的热稀粥用米熬成。罗译“porridge”指的是在清水或牛奶等中煮成的燕麦粥、麦片粥,质较浓稠,在西方饮食文化中较为普遍,但与中国传统的米粥有所区别。罗本使用“porridge”一词是归化的表达,采取译入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提高接受和理解度。魏本使用了 “gruel”一词,意为稀饭、米粥,更接近中国传统使用大米熬成的粥,采用了异化的策略,更多地表现出中医传统文化的特色。

3 从译者的能动性评析

能动性是译者主体性的最突出的特征,译者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对文化交际的思考,并对译文文本形式、词汇合理调整,是对原有文本的艺术再创作。同时,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脱离原作的基本框架,其主观能动活动仍在一定的限制之内[17-20]。《伤寒论》两译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突显了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3.1 能动性体现于译介策略

翻译活动是文化之间交流协商的过程,由于各种文化具有的独特性,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需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主观创作,决定译介策略。罗译本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多采取归化策略,尽可能地把源语的语言模式纳入译入语的文化范畴,不强调读者为了理解源语信息一定得认识源语文化模式,常借用西方概念、现代医学术语表达中医术语概念[18]。魏译本坚持保留汉语文化和中医术语的特性和完整性,多采用系统翻译原则,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医英译对应词汇,为每一类中医专业名词确立一种翻译方法,反对机械地借用西方概念和现代医学术语。

例3: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罗译【p1】:The InitialYangsyndrome with or without fever,but with chill and pain in the body,nausea,vomiting and pulse tense both inYinandYang,is termed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Shanghan).

魏译【p44】:Greateryángdisease, whether heat has effused or not, as long as there is aversion to cold, with generalized pain, retching counter-flow, andyīnandyáng[pulses]both tight, is called cold damage.

分析:中医理论中伤寒一病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此处为狭义,指外感寒邪、感而即发之病。罗、魏由于能动性的差异,对伤寒一词的翻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罗译中“Febrile disease”是现代医学词汇,指发热性疾病,这是基于中医疾病特征,借用现代医学近似疾病名称表达,消除了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理解隔阂,但严格而言,仲景所谓的狭义伤寒“或未发热”,并不一定为发热性疾病。魏本将“伤寒”译为“Cold damage”,通过仿造法把汉语中伤寒二字分割,逐字翻译为对应的英文单词后再重新组合,“Cold damage”可直接回译为伤寒,保留了病名中“伤于寒邪”的原意,展现了中医诊治思维,并非借用西医病名。

例4:原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罗译【p4】:After the dispersion of the Exterior syndrome ofa patient who is apt to catch febrile disease by Wind, it still takes twelve days for him to get rid of general malaise.

魏译【p57】:Wind patients in whom the exterior has resolved , but not clearly, will recover in twelve days.

分析:风家,意为易为风邪所伤的患者,《伤寒论》中“家”指常患某种疾病为常为某种体质状态的人,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中医特色。中医术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英文差异很大,其翻译需要依赖译者发挥能动性选取不同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罗本在翻译时根据对文本含义的理解,采用增译法增加翻译的准确性,详细阐发了风家的内在涵义,并增加补充了病机特点,迁就于西方国家读者的语言习惯。魏译本侧重汉语语言特性,以原文为导向,遵循系统翻译原则,用仿造法直译为“Wind patients”,保留了语言的准确和中医学术领域的专业性,更能体现中医术语的规范翻译表达。对病症术语的译介策略体现了两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3.2 能动性影响了审美风格

《伤寒论》文中语言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文学风格。两译者对于条文中的文言文元素采用了不同的翻译表达方式,体现了各异的审美风格。罗译本在行文上倾向科技翻译风格,常以简明通俗的表达方式传递条文的内容,保留了条文的核心信息。魏译本对条文中具有文言文特色的表达也竭力保留,采用直译法展现条文的中医内涵和汉语文学韵味,其译文也更具有文学翻译特点,再现了原文的文学风格、美学理念。例如:

例5:原文: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罗译【p5】:Prescribe 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 whenthe patient feels chill and fears wind,uneasy because of a fever,nauseous and with a tendency to snore.

魏译【p60】:If [there is]huddled aversion to cold, wetted aversion to wind, feather-warm heat effusion, noisy nose, and dry retching,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guìzhītāng) governs.

分析:原文中的“啬啬”是形容畏缩怕冷之状;“淅淅”是形容寒风冷雨侵淋,不禁其寒之状;“翕翕”的指发热如羽毛覆盖之状,“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是对桂枝汤证中恶寒、畏风、发热症状的形象描述,包含叠词、对仗的传统语言特色,属于具有传统文学色彩的症状类文化负载词。

罗译本对于具有文言文风格的语言,采用取其文意而忽略言辞的方式,“Feels chill and fears wind,uneasy because of a fever”,翻译了症状的内容信息,对《伤寒论》中的文学成分进行了省略,没有翻译“啬啬”“淅淅”“翕翕”三个具有汉语言特色的形容词,但其基本的内容是忠实于原文的。魏译本在句式、行文、意义上尽可能保留了原文意味[14],译文中“Huddled”表示缩成一团,同“啬啬”之意;“wetted”表示潮湿的,表达“淅淅”之意;“feather-warm”表示像羽毛覆盖一样温暖,对应“翕翕”一词。魏迺杰的英语为母语且精通汉语,不仅能准确理解文言文,对英语的表达也很地道,对症状的翻译具有可读性并保留了文学性。

4 从译者的受动性评析

译者的受动性表现在社会历史语境、时代主题等因素的制约。罗、魏两译本的受动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所处时代语境的不同。翻译作为时代的产物,必定带有时代的特征。处于特定时代的译者,受到当时的国际环境、文学规范、社会文化、审美要求等的制约,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适应并服务于当时的社会。

本文选用的罗译本为2007年版,但其大量内容都参照了1986年的最早版本,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早期,中医学在西方医学文化体系中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海外读者对中医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罗译本着重提高译文在西方的接受度,多采用归化策略,套用现代医学的模式地表达中医学概念。而由于魏译本于1999年面世,其时中医药学正在海外迅速传播,已开始逐步进入到美国的医疗文化系统中,西方读者对中医药的兴趣与日俱增,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魏译本也有条件采用异化策略,以仿造法表达独特的中医概念,且当时部分中医术语的已有较为统一公认的规范英译名称,因此魏译本顺应中医英译的发展趋势,不必再随便套用现代医学语言。

例6:原文: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罗译【p38】:If the patient is not suffering from other diseases but has a fever and perspires now and then it shows the abnormal condition of the Vital Resistance.

魏译【p74】:When patients whose viscera have no other disease have periodic heat effusion and spontaneous sweating, and are failing to recover, this means defense qi is disharmonious.

分析:卫气是中医理论中具有护卫基表、抵御外邪作用的人体物质。在最早的罗译本(1986年版)中即以“Vital Resistance”表达卫气,因为在当时,卫气一类的中医术语概念尚无对应的英译名称,因此只能采用意译方法表达,套用现代医学语言模式以提高在西方的接受度。在魏译本所处的时代(1999年),“气”一概念已被公认可表述为“qi”[21],故“卫气”也可顺理成章地表达为“defenseqi”。可见译者身处的时代也深刻影响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表达。

5 讨论

中医典籍论述的医学理论具有自然科学色彩,但同时也蕴含着传统文化特色,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元素。《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除展现医学诊疗思路外,还蕴含了大量中国传统和中医文化特色的内涵,这就决定了对中医典籍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必须灵活采用多种具体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实现文化负载词在译入语文化里的对等[13]。

本文基于译者视角,从译者的为我性、能动性、受动性三个维度对比评析了罗、魏两版的《伤寒论》译本的文化负载词,获得了中医英译的启示。首先,典籍英译要有明确的为我性,即确定翻译目的,选定受众群体。罗、魏两译本都有各异的翻译目的和受众群体,因此在翻译前要先明确目标读者是普罗大众或是专业人士,在把握目标读者的知识背景、信息需求、阅读习惯后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段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其次,译者的为我性深刻影响着能动性的发挥,在不同翻译目的的驱动下,罗、魏两译本采取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并形成了各自的行文审美风格,罗译本为促进中医在西方大众中的传播,常采用归化策略,迁就于西方语言习惯,借用现代科学、医学术语,有更高的接受度和传播度;魏译本为让西方专业人士了解典籍原貌,常采用异化策略保留中医完整概念,展现中医的文化内涵。再者,为我性和能动性的发挥都被受动性所限制,社会历史和时代环境影响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和译介策略,从另一个角度说,时代环境也影响了翻译活动的职责使命,要求译者根据时代主旋律在翻译活动中进行主观创作[22]。译者的为我性、能动性、受动性三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地影响着译者的活动。

综上,中医典籍的译介活动为了贴合时代需求产出,促进海外交流传播,必须有明确的文化定位。现代社会中西方医学仍占据主流价值,但是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文明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中,中医典籍的异化或归化英译策略必须从更广的视野考虑其目的性和适应性。译介活动以当今时代环境为背景,在时代的受动性条件下,明确中医传播交流的为我性目的,以保留中医特色和中医文化为前提,借鉴西方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通过发挥能动性促进中医文化的“本土化”[3],使海外读者和西医人士能够逐渐乐于接受和容易理解中医文化的特色内涵,促进海外传播[23],实现中西医文化平等的学术交流,增强中医药在世界的话语权与提高中国在国际文化的地位。

猜你喜欢

伤寒论能动性译本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