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2022-12-31路冠军

种子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虫害高产水稻

路冠军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在经济发展繁荣的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种植水平,进而提升农作物质量与产量。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推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切实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目的[1]。

1 运用高产种植技术与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高产种植技术能够提升种植质量与产量,提高种植效益,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够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进而保护水稻的生存环境。运用高产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确保“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减少由于水稻质量较低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促进当地农业和种植业发展[2]。

2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2.1 选择种植地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十分重要,直接决定了水稻是否可以高产。在选择种植地时,要尽量选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块,水源越充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水稻生长。同时,水稻对光照的需求较高,要尽可能选择阳光照射充足的地块,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阳光,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水稻的饱满度,在确保生产质量的同时实现高产稳产[3]。

2.2 选择水稻种子

确定好种植地后,需科学选择种植品种。在选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挑选优质的种子,剔除瘪种与感染病虫害的种子,深入分析水稻的生长能力与抗病能力,根据当地的土壤及种植地情况,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为水稻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所选的水稻种子在质量上无法保障,将会为后续种植埋下隐患,所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挑选优质的种子尤为关键。

2.3 选择种植环境

种植环境会对水稻生长产生直接影响。种植水稻前需根据水稻品种选择适宜的生长区域,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如果种植区域周围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就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所以,不仅要为水稻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还要对周边区域环境开展保护工作,保证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因为周边环境恶化而导致产量下降。与此同时,要切实考虑周边环境的湿度以及水稻的种植面积,确保水稻在理想的环境中生长,最终实现高产、稳产。

2.4 确定种植时间

种植时间对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具有较大影响。我国种植水稻的地区较多,各地区在气候、温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种植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貌、气候环境、水稻品种进行精密推算,从而确定最佳种植时间。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为12 ℃左右最适合水稻生长[4]。

2.5 选择播种方式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技术得以优化与发展。在大面积播种时,种植人员应采用先进的播种设备。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种植技术较为落后,多数种植人员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种植水稻,致使水稻产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5]。

若种植区域面积较大、土地较为平整,应采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播种效率,降低播种成本,确保水稻的最终产量;若种植区域面积较小,机械设备无法开展正常工作,要采用传统的方法播种。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播种方式,均需确保水稻种植效果。应科学控制水稻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水稻生长。水稻播种后,需确保其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照与水分。

2.6 开展水稻移栽工作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科学开展移栽工作。对于水稻而言,移栽是一种常见的方式,需确保种植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避免操作过程中对水稻造成伤害,进而影响水稻生长。开展水稻移栽工作时,要选择较为专业的种植人员,避免不利因素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为了确保移栽工作的成功率,可以选择水稻的生长季节进行移栽。同时,要做好幼苗的培育工作,选择良好的地势,掌握苗床综合情况,了解栽培过程的用水量,便于将肥料更好地施于苗床当中,给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移栽工作顺利进行[6]。

2.7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种植水稻后,要做好水稻田的管理工作,为水稻后期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提高最终质量与产量。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施肥灌溉管理和除草管理。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对水稻开展施肥和灌溉工作,确保水稻质量和产量。要根据所选品种特性和种植环境开展相应的施肥与灌溉工作,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避免土壤失去肥力,影响水稻后期生长。

在此期间,要合理控制施肥与灌溉量,施肥与灌溉过多,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完全吸收,易造成农业资源浪费,提升后期种植成本,过量使用肥料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空气污染。施肥与灌溉过少,会致使水稻所需的养分不足,随之降低土壤肥力,导致盐分大量积累,使水稻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7]。

除此之外,水稻生长区域的杂草较多,未及时处理会与水稻争夺水分、养分以及阳光,影响水稻后期的长势与产量,降低颗粒饱满程度。对此,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科学开展除草工作,根据当地土壤以及水稻的实际情况喷洒农药或人工拔除杂草,以确保水稻产量不受影响。

3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愈发多样与高效,逐步朝着健康、绿色方向发展,促使水稻长势良好,逐步实现高产稳产。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种植人员应秉承绿色种植、绿色生产的栽培理念。

3.1 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损伤。在实际防治过程中,这种方式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成本较高,但效果明显。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灯光诱杀法、人工诱杀法等,适用范围较广。

灯光诱杀法是指种植人员在水稻种植区域悬挂振频式杀虫灯,实现减少虫卵的目的。安装振频灯时要选择连片式的安装方法,确保相应面积内均有杀虫灯,安装高度以离水稻田1.5 m 左右最佳[8]。防治虫害时,每隔3 d 打开1 次效果最佳,傍晚打开直到第二天清晨方可关闭。

相较于振频式杀虫灯,人工诱杀法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种植人员要及时观察水稻的长势,发现患病植株需及时清除,避免其传播与扩散。可以将糖醋酒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混入等比例的敌百虫,均匀喷洒在水稻田中,有效诱杀害虫。人工诱杀法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水稻种植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人工诱杀法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实际种植与防治过程中运用较为普遍[9]。

3.2 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利用化学方式防治病虫害的时效性较强。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方便、见效快,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长时间使用化学药剂会使病虫害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使防治效果变差[10]。当前,随着防治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水稻种植人员需在技术上进行优化与提升,降低该技术对水稻周边环境的影响,增强对水稻的保护,降低病虫害的耐药性。

3.3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种植人员可以根据生物在食物链的位置开展防治工作。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生物菌肥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在水稻种植区引进虫害的天敌,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水稻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种植人员可以适当喷洒一定量的生物药剂,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选用一些天然无毒害物质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也可在水稻种植区域内种植少量能够吸引水稻害虫天敌的植物,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种植区以及周边环境的破坏,确保水稻的种植质量与产量[11]。

3.4 加强对病害的防治

3.4.1 稻瘟病

造成稻瘟病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得到充足的光照,并且没有根据水稻的品种选择专业的肥料。防治稻瘟病时,种植人员可以在结穗期使用50%富士一号喷雾,抑制稻瘟病传播与蔓延。

3.4.2 白叶枯病

感染白叶枯病后,水稻叶子逐渐呈现白色,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种植人员可喷洒30%敌枯松2500倍液防治白叶枯病。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在水稻患病的初期和出穗期喷洒药剂,防治效果较好,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

3.4.3 稻曲病

通常情况下,水稻出穗前7 d 左右容易感染稻曲病,种植人员可以使用5%多菌铜对水稻的种植区域进行喷洒,或者使用20%络氨铜粉剂、60%TD 粉剂喷雾防治。

3.4.4 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染病后会对水稻的叶鞘和叶片造成较大损伤,严重影响水稻生长,进而降低产量。患病初期需及时移栽,注重水肥管理,适当施入磷肥和钾肥。当水稻种植区域内发病植株达到20%以上时,需在水稻分蘖末期和抽穗期使用药物开展防治工作,例如喷洒7%井冈霉素、稻丰灵等。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雨后喷洒药物,避免水稻受到二化螟的侵害。

3.5 加强对虫害的防治

种植人员要提高对虫害的防治水平,在水稻结穗期定期观察虫害情况,一旦发现虫害,需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虫害对水稻的影响,保障水稻的质量与产量。

3.5.1 黏虫

黏虫会根据季节以及地势的不同进行迁移活动[12]。调查显示,黏虫会发生在水稻生长的任何阶段。种植人员要提高对黏虫的治理水平,使用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多种方式,确保水稻健康生长[13]。

3.5.2 稻飞虱

稻飞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汲取水稻的汁液,导致水稻植株慢慢变黄,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防治稻飞虱需科学管水,防止田间长期积水,浅水勤灌,适时烤田,确保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水稻贪青徒长。要合理布局,采取连片种植,防止稻飞虱来回迁移,辗转为害。应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稻飞虱发生的环境条件。要科学施肥,做到控氮、增钾、补磷,防止田间荫蔽。同时,要保护利用天敌,避免施用甲胺磷等对天敌具有杀伤作用的农药,采用适宜的药剂,科学调整用药时间,减少用药次数[14-15]。

3.5.3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重要的“两迁性”害虫之一,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迁飞,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降落,成为非越冬地区的虫源。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形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取食后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从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稻谷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

防治稻纵卷叶螟一般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虫良种,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水稻前期猛发徒长和后期贪青晚熟。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稻纵卷叶螟在自然界的天敌达到防治目的,如赤眼蜂、绒茧蜂、青蛙等。在幼虫盛发期,可喷施杀螟杆菌或苏云金杆菌液防治。药剂防治可以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25%爱卡士(硅硫磷)乳油、90%敌百虫、42%特力克乳油等喷雾防治[16-18]。

4 结束语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运用高产种植技术尤为关键,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种植水稻时,种植人员要针对种植地区的天气特点,科学选择种植地、种植时间与种植方法,运用并推广种植与防治技术,进而实现水稻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虫害高产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一季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