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玉米种子贮藏管理技术探讨

2022-12-31莫神带

种子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入库发芽率

莫神带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3)

种子贮藏质量直接决定农业生产质量。种子贮藏不当会降低种子的活性,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出现种子霉变、变质等情况,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减少农业种植收益。

文章以种子贮藏工作为出发点,对杂交水稻、玉米两类种子开展贮藏管理分析,创建技术专业、贮藏有序的管理体系,以减少种子质量问题,提升种子贮藏管理的有效性。

1 种子贮藏特点与技术方法

1.1 杂交水稻

1.1.1 种子贮藏特点

杂交水稻种子自身抵御病害的能力不强,此类种子组织结构较为松散,闭颖授粉能力欠佳,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种子贮藏质量。杂交水稻种子不具有较强的耐热性,种子贮藏期间,如果暴晒或湿度控制不到位,会引发爆腰问题,出现种子变色现象。杂交水稻种子休眠期较短,极易发生穗萌问题[1]。

1.1.2 种子贮藏技术

贮藏杂交水稻种子时,需控制种子含水量、环境温度。合理控制种子含水量时,需准确测定水分含有量。如果种子含水量不足12%,则无须进行翻晒处理,采取密闭贮藏方法即可;如果测定结果为12%~12.5%,可采取密闭贮藏方法;如果种子含水量大于12.5%,需翻晒种子。如果种子处理场区空间不足,可使用除湿机处理,以此控制种子的含水量。为保证种子的活性,可引入低温贮藏技术。贮藏仓温度较低可使种子含水量小于12%,满足夏季种子贮藏需求。

1.2 玉米

1.2.1 种子贮藏特点

玉米种子的种胚较大,占整体大小的33%,亲水基含量高,表现出较强的呼吸能力,种子贮藏期间极易出现发热问题。玉米种胚内部的脂肪比例较高,占比约为83%,增加了种子氧化的可能性。玉米种子初始水分含量高,新收种子含水量约为28%。

1.2.2 种子贮藏技术

合理控制玉米种子的含水量是贮藏种子的基础。种子贮藏有穗藏、粒藏两种形式。如果区域湿度不足80%,可选择穗藏法;如果区域湿度高于80%,可选择粒藏法。使用穗藏法时无须脱粒,应保持穗轴内营养成分传输的有效性,促使种子成熟。穗间隙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可确保湿气发散,使种子含水量获得有效控制。次年春季需进行脱粒处理,处理后密封贮藏玉米种子即可。粒藏法对玉米仓储容量的要求较高,需严格调节仓库内种子的含水量,防止种子贮藏后出现回潮问题。在此阶段,种子含水量应小于13%,如果在低温阴雨天对种子进行入仓处理,需增设盖席,添加不含虫的大豆秆,维持种子活性,降低种子霉变的可能性[2]。

2 贮藏杂交水稻种子的管理技术

2.1 贮藏前期处理种子

2.1.1 选址与消毒

贮藏种子前期,如果未全面包裹种子外壳,贮藏期间将会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干扰。贮藏杂交水稻种子时,需选择温度低、湿度小、密闭性强的环境,以此保障种子贮藏质量。仓库选址效果、种子自身质量、温度与湿度调节设备的利用情况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种子的贮藏质量。

种子入库贮藏前期,需准确获取仓库环境的各项参数,测定种子质量。同时,应合理选择贮藏种子的位置,以温度低、湿度小的仓库为首选,以此降低蛀虫发生的可能性,营造安全的种子贮藏环境。需要注意的是,贮藏种子仓库的环境湿度不可高于65%。选址完成后需全面清洁仓库,配合消毒处理。仓库清洁工作需从仓库环境、贮藏工具等方面逐一进行清洁处理,保持仓库各处的清洁性,降低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应提前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包括门窗密封性、环境调节设备的运行能力等,积极排除虫害、鼠害等问题,保证种子贮藏的安全性。消毒仓库时,可使用56%磷化铝液体对仓库各处进行熏蒸。消毒液应轮换使用,可选择敌敌畏乳油兑水配制消毒液,之后紧闭门窗144 h,再进行24 h 通风处理,清除药物残渣[3]。

2.1.2 杂交水稻种子规范入库

杂交水稻种子入库前,需全面检查水稻种子质量,保证水稻种子贮藏质量。杂交水稻含水量是决定种子贮藏安全性的重要条件,需确保种子含水量低于12%、种子发芽率高于80%、种子净度不小于98%,保证种子生命活性,方可入库贮藏。

2.2 分批入库与有序存放

采取分批贮藏种子的方法,将各批次、各类含水量的水稻种子分别贮藏,防止种子出现发热不均衡、代谢增强等问题,尽可能保持种子活性。种子存放期间,各类种子可采取分批存放方式,依据种子入库时间划分种子类型,保证新种、陈种贮藏的有序性。同时,需在包装袋表面粘贴标签,标注种子类型、生产地区、采收时间、入库时含水量等信息,提升查找种子的便捷性,提高存种秩序。

贮藏种子时,可使用编织袋盛装种子,保证每袋种子质量均衡。采取实垛堆放形式,整齐摆放杂交水稻种子,每垛存放的水稻种子不超过15 袋。种子存放期间,需保持种子与门窗平行,以此提升仓库通风性,确保仓库散热的有效性。每垛种子均保持一定间距,便于种子散热。种子袋离地间距应大于0.2 m,与库顶间距大于0.5 m,与墙壁间距大于0.5 m。种子贮藏完成,需设种子取用通路,宽度大于0.5 m。

2.3 贮藏管理

2.3.1 防潮除湿

杂交水稻种子入库之前需进行晾晒处理,合理控制种子含水量。如果种子含水量不高,极易吸收室内水分,需加强防潮、防虫处理。种子贮藏期间,尤其在阴雨天气,需紧密关闭仓库门窗,防止雨水进入仓库。管理员需定期查看仓库门窗的严密性,检查库顶是否漏水,排除墙壁渗水可能性。如果仓库有漏水问题,需及时进行防潮处理,不可让种子与水分直接接触。受潮种子极易发生结块、质变等问题,无法保证种子质量。如果种子受潮,需进行晾晒。在含水量较高的时节,需减少开窗次数,必要时装设湿度与温度调节设备,仓库温度不可高于15 ℃,以此保障种子贮藏质量。

2.3.2 适时通风

种子贮藏期间,需加强仓库通风。适当的通风处理可有效改善仓库环境,切实保证种子干燥,减少微生物滋生。仓库通风时,需参考仓库与室外的环境差距。如果室外环境温度与湿度小于仓库内环境参数,需进行通风处理;如果仓库内外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差异不大,无须进行通风处理。

2.3.3 杀虫防霉

仓虫、种子变质均是种子贮藏风险。种子贮藏前期,需定期查看种子质量。采取筛检法,选择特定数量种子,使用特定工具筛选虫子,梳理活虫类型,统计活虫数量,综合制订防虫方案。广西4—10 月温度较高,每月需进行至少两次虫害检查。11 月至次年3 月温度较低,每月进行1 次筛虫检查即可。筛虫期间,如有仓虫需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除虫药剂可使用磷化铝,采取熏蒸形式,保证除虫质量,或者将药片装袋,放置在通风位置,达到除虫目的。杀虫期间应紧闭仓库,用药后6~7 d 方可开窗通风[4]。

2.3.4 测定种情

种子入库前测定1 次含水量,贮藏期间每月测定1 次种子含水量。常规监测种子贮藏仓室内外环境参数,每月3 次。如有种子冷藏处理时,入库、出库各测1次。每月进行1 次害虫检测,每次监测取样量应大于1 kg。

2.4 杂交水稻种子贮藏效果

使用选址、消毒、虫筛、种情监测等方法,综合开展贮藏种子的各项管理工作。2018 年某加工中心入库的一批杂交水稻种子贮藏至2021 年,种子活性并未发生改变,发芽率与种子入库前差异不大。由此说明,合理选择仓库位置、有序进行消毒处理、分批进行种子入库、规范存放种子袋、加强防潮通风等,可有效延长杂交水稻种子的生命。

3 贮藏玉米种子的管理技术

3.1 管理思路

为了研究玉米种子安全贮藏方法,延长种子生命周期,提高种子农用价值,应建立完整的玉米种子贮藏规范体系,有序落实各项玉米种子贮藏管理工作。选择杂交玉米种子进行贮藏试验。含水量参数设定级别:a级为15%,b 级为13%,c 级为12%,d 级为11%,e 级为10%。从5 个含水量方向逐一制作玉米种子样品。包装种子时,选择编织袋、铝箔袋两种用料。种子贮藏工况有3 个方案:方案1 温度为13 ℃,湿度为55%;方案2 温度为8 ℃,湿度为50%;方案3 温度为4 ℃,湿度为40%。贮藏180 d 进行样品质量监测,检测项目为种子含水量、种子发芽率。

3.2 试验准备

3.2.1 种子选择与处理

种子贮藏对比试验材料选择2019 年生产的玉米种子,种子名称为亚航639。试验设备有立式鼓风干燥设备、精密电子称量设备、小型植物粉碎设备、包装袋封口机等。测定玉米种植干燥处理的适宜温度时,设定38 ℃温度条件,除湿处理新收玉米种子,制成5 个等级的种子样品。贮藏种子的含水量为a 级至e 级。种子包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密封处理,选用编织袋盛装种子;另一种是密封处理,选择铝箔袋盛装玉米种子。

3.2.2 测定种子活性

测定玉米种子含水量、发芽率时,参照农作物种子测定规范的各项内容,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性。测定玉米种子含水量选择高温烘干方法。测定期间,需称量玉米种子,对其进行磨碎处理。每份玉米种子样品质量为4.7 g,制成两份玉米种子样品。干燥处理玉米种子样品时,将两份样品放置于烘干箱中,烘干温度设为132 ℃,烘干时间1 h。烘干处理完成,冷却处理种子30 min。冷却完成,称量玉米种子质量。

测定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选择盒子发芽形式,单次处理100 颗玉米种子,重复进行4 次发芽测试。种子发芽的温度固定值为25 ℃,测定种子发芽时程为7 d。发芽率测定的检测时间有4 个,分别为80 d、365 d、550 d、730 d。

3.3 贮藏效果

3.3.1 含水量

在3 种环境方案下进行玉米种子贮藏试验。经贮藏对比发现,d 级含水量的玉米种子,使用编织袋包装,选择环境方案1 时,贮藏180 d 后,含水量为12.3%,与贮藏730 d 后的种子含水量相等;d 级含水量的玉米种子,编织袋包装处理后,选择环境方案2时,贮藏365 d 的种子含水量为12%,与贮藏730 d 后的种子含水量相等;d 级含水量的玉米种子,编织袋包装处理后,选择环境方案3 时,贮藏550 d 时,种子含水量为10.5%,等同于贮藏730 d 后的种子含水量。经各类种子贮藏方案对比发现,3 种环境方案中,方案1的湿度为55%,玉米贮藏湿度高于12%,方案2 与方案3 的环境湿度小于55%,种子含水量小于12%。玉米种子贮藏时,需加强湿度控制,环境湿度不可高于55%。

3.3.2 发芽率

5 个含水量等级的玉米种子分别使用编织袋、铝箔袋进行种子包装处理,放置于3 个环境方案中。种子贮藏后,进行玉米发芽对比,对比发现,各类玉米贮藏方法,均进行730 d 的贮藏试验,其中a 级至d 级的含水量、发芽率高于e 级。a 级至d 级含水量的玉米种子,选择编织袋、铝箔袋两种包装处理后,在3 个环境方案中贮藏730 d 后,发芽率与入库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3 个环境方案中玉米种子贮藏730 d 后,a 级至c 级含水量的玉米种子发芽率降低1%,d 级含水量的玉米种子发芽率降低2%。由此发现,使用各类包装方法、多种环境方案贮藏玉米种子,玉米发芽率不会发生较大变化。e 级含水量的玉米种子,使用3 种环境方案贮藏730 d 后,发芽率会降低8%。

3.4 玉米种子贮藏试验分析

种子发芽率是判断种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产种、储种等多种农务活动中应用广泛。种子的发芽能力主要依赖于贮藏管理的有效性。多数情况下,发芽能力较强的种子表现出更高的生长潜能,更具贮藏优势,价值较高。种子贮藏时间是决定种子发芽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贮藏时间增加时,种子细胞膜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致使玉米种子抗氧化能力不足,发生种子衰老问题,玉米种子发芽能力会逐步减弱[5]。

选择干燥处理后的玉米种子,设定5 个含水量等级,选择3 种环境方案进行贮藏对比分析。贮藏试验期间,以种子发芽率为判断依据,测定种子贮藏效果。经研究发现,3 种环境方案贮藏玉米种子时,使用编织袋进行包装处理,e 级种子贮藏180 d 的含水量为13.1%,贮藏365 d 的含水量为12.8%,贮藏550 d 的发芽率为12.5%,贮藏730 d 后,发芽率会降低10%;d 级种子贮藏时,采用编织袋进行种子包装,贮藏180 d、730 d 时种子含水量为12.3%,发芽率降低3%。由此说明,在种子包装形式一致、环境方案相同的情况下,种子含水量较小,会放慢种子贮藏期间发芽率的下降速度。

以d 级13%种子为例,进行3 个环境方案的贮藏对比。环境方案3 贮藏730 d 后,种子发芽率降低1%;环境方案2 贮藏730 d 后,种子发芽率降低2%;环境方案1 贮藏730 d 后,种子发芽率降低4%。由此说明,含水量固定时,温度较低、湿度较小的环境可控制种子发芽率的降低速度。

4 结束语

对杂交水稻、玉米两类种子的贮藏工作进行技术研究发现,合理选择仓库位置,配合消毒、防潮、种情监测等工作,可显著延长杂交水稻种子的生命,使其贮藏时间超过3 年,发芽率不小于90%。贮藏玉米种子时,环境湿度需控制在55%以内,环境温度不可高于13 ℃,可保障玉米贮藏质量。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入库发芽率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崇明区不同收获时期水稻种子发芽率比较试验初报
臭氧处理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贮藏中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问题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