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2022-12-31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中学

成才 2022年18期
关键词:议题宪法双减

■ 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中学 刘 野

作业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因此,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不仅是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后的重点所在,而且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笔者依据新课标中关于作业的指导精神,设计了基础巩固类作业、议题类作业、探究实践类作业三种作业类型,既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作业,也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设计不同梯度、不同功能的层级作业,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一、基础巩固类作业

基础巩固类作业是必做作业。立足基础以巩固当天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这并不意味着是传统的课时家庭作业,而是基于大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设计思路,以单元为单位,以核心素养为主轴,构建大观念的知识结构体系,避免以课时为单位的零散、孤立、割裂等问题,更加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

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应建立作业设计校本教研机制,围绕教学和学生发展实际,精准设计和确定基础巩固类作业内容,内容设定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严控基础巩固类作业的总量和时长,在作业安排层面落实减负、增效、提质。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法治专册时,许多教师都面临着知识点多且难以理解运用,而反复大量的背诵和题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新中考了。从众多的知识点中确定最核心的知识,构建法治专册的知识框架就是基础类作业设计的重点,创设具体的鲜活的情境,让学生结合核心知识主动分析和处理情境中材料内容的过程中感受核心知识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发展的融合,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七年级下册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知识点,可设计更有趣的题目。例如,校报向广大师生征集“知识园地”标题,请你根据内容,为两幅图片(图略)各写1个标题。答案并不唯一,只要围绕“生理”“心理”展开,符合标题特点即可。

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中学习宪法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宪法宣传周”活动设计题目。例如你所在的班级推荐你举行一个“宪法知识讲座”,你准备的讲座提纲是怎样的?这个其实也是在梳理宪法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可以从宪法的地位、效力、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规定的内容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训练学生提取材料关键词和知识点的能力。如2022年4月8日,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奥运榜样”,国家决定授予苏翊鸣等147名同志、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邓小岚是名单中唯一被方框特别标注的姓名。邓小岚,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2004年起,已经退休的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为孩子们成立了马兰小乐队。2022年2月,马兰村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唱响了《奥林匹克圣歌》。2022年3月21日,把山里娃送上冬奥会舞台的邓小岚病逝,变成了天空中一颗闪耀的星,永远注视着马兰村的孩子们!

就此可以设计作业题目为:结合材料说说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领队邓小岚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出来,如勇担社会责任、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等。

二、议题类作业

新课标共设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大学习主题,这五大主题包含有35个议题,提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科学合理地使用。这是新课标一个导向性的创新思路,更是指导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风向标。议题式教学以争论性议题为中心,教师围绕议题整合知识,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将知识多维度展现给学生,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和组织方式。

议题类作业就是以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情境中问题。议题类作业结合时事新闻热点创设情境,具有生活性和真实性,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公平与正义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的第二框公平正义的守护时,笔者设计以“150碗扣肉引发的公案”为议题的作业,让学生讨论是否支持这种“职业打假人”的行为?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法院是否应该支持惩罚性赔偿要求?鼓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辨析。

三、探究实践类作业

探究实践类作业以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主题,分小组或个人进行实地调研或参观、实践等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知识、体验过程和激发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的不仅仅是最终呈现的作业结果,而是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建构概念、体验学习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潜能被开发,情感被激发,是一种沉浸式学习状态。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政治和经济第一框根本政治制度时,设计让学生分小组围绕建设美丽武汉这一主题,设计一个议案,要求学生把建议反映给武汉市人大代表。学生通过关注家乡武汉的发展,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一个议案。学生还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或网络资源取得武汉市人大代表的联系方式,与其取得联系,把自己的建设反映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根本政治制度核心知识,而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生活中与根本政治制度相关的知识,学习效果远远高于传统作业形式。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形式的分层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加强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议题宪法双减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宪法伴我们成长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宪法伴我们成长》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