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篮球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12-31褚占才白城师范学院

灌篮 2022年13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思政

褚占才 白城师范学院

篮球运动是兼具运动性、竞技性以及战略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篮球课程中有着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挖掘,有助于篮球教学课程的开展,让学生的思想理念更加先进,思想意识更规范。篮球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较有着明显的特点,是篮球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会更具实践性,也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让高校中的学生深刻贴切的感受到篮球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涵,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更能培养学生优秀的社会品质,促使篮球教学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和体现,帮助学生进步。

一、高校篮球课程的主要特点

高校中的篮球课程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关键课程,篮球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和重视,高校中通过设置篮球课程,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对于篮球方面的知识产生更多的认知和了解,也能掌握篮球的运动技巧,确保学生从中获得更高的能力和更强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篮球课程中要求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篮球比赛。这项运动是一项集体性运动,如果太过依靠团队中的个人经验和技能强弱,最终的结果可能会难以得到保障,并且容易受到限制,往往需要篮球运动员队伍中的所有队员都能付出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战术合作,关注自己的队伍从而赢得比赛。如果要实现最终的胜利,那么队员之间就需要有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协作精神,由于篮球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对抗性特点,在比赛过程中需要队员在场地内遵循比赛的规则和对方的队员之间对抗并拼搏,在篮球比赛以及篮球活动中学生的体能、学生的精神、学生的身体反应、学生的灵敏程度都是影响到胜负以及学生表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篮球运动项目以及篮球教学课程中,本身就蕴含着多种思政教育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挖掘并将其放大,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篮球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进步和收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

二、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篮球教学中,有利于改善体育教学现状

传统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融入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的情况却相对比较少。比如说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工作时,可能教师只会关注学生的课程参与情况、学生的篮球技能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目标的实现,却没有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2]。但是通过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完美渗透,就能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一些关键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能让篮球课程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让学生在学习篮球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可以让学生在参加相关篮球赛事以及运动的过程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举止,遵守比赛规则和要求,获得相对来说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体系使原本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政内容不够关注的现状得到了顺利地解决[3]。

(二)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篮球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中的学生虽然已经全部成年,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脱离学校环境,也没有进入到社会实践中,导致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比较片面。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其中,相互交错,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社会态势。在此环境下,大学生难免会受到一些负面言论的影响,同时大学生自己的身心素质发展并不完善,心智尚未成熟,让他们在对于思想价值观念的判断能力上存在着阻碍,容易受到多元化思维的冲击,使大学生的行为受到相应的影响,将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坚定信念,产生信仰,深入理解篮球课程中蕴含的例如坚持、不放弃的人生态度,将他们无限放大到自己生活中,成为自觉遵守的原则和理念,不被身外事扰恼身心,使学生不忘初心,明辨是非,坚定理想信念,让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4]。

(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篮球教学中,有利于达到课程教育目标

高校的篮球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强化文化科学教育的教学形式,也是素质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方法。高校的体育课程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不同的环节。其中在篮球课程中的心理健康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思想更加积,职业心理更加健康,有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而社会适应目标则主要是要求学生产生合作精神,正确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理解合作和竞争的主要体现和重要作用,让学生在任何体育活动中都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篮球课程中更是如此。因此高校篮球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的教育目标具有完全贴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正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5]。

三、当前思政教育融入高校篮球课程的情况分析

伴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以及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高校开展的篮球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很多高校中的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针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大范围的摸索和尝试,但在实际教学环节却发现思政教育以及篮球教学的融合程度相对比较浅显,思政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在很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仍然遵循篮球技能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得并不是很明显,也没有充分体现出篮球课程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限制了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6]。

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篮球教学实践思路

(一)要切实提高高校篮球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是实现篮球课程授课的重要引导人员,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篮球教学的内容以及其价值多加重视。结合当前教学的情况,遵循思政教育融入的目标和原则,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要展现出篮球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高校篮球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让教师所具有的思想道德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能让高校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对于思政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因此,高校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篮球教学过程中关键的思政教育元素,为学生创设更具多元化的篮球教学课,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成长。比如说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挖掘和篮球相关的一些历史背景以及知识内容,让学生对于篮球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晰的掌握,也能深入感受到在篮球运动项目中所蕴含的独特精神和内涵,真正将篮球运动教学工作上升到情感以及精神的层面,帮助高校的学生在获取篮球运动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独特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和印象[7]。

(二)思政教育融入篮球教育

首先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篮球训练知识所产生的背景,以及这些知识背后所蕴藏的力量,还有这些知识所改变的世界,教授学生尊重知识,敬畏知识,尊重教师,同时鼓励学生不断地创新拼搏,勤奋上进。比如说在篮球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毛泽东有关体育的思想,特别是他在《新青年》杂志中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让学生理解全民建设和全民健康深度结合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全民健身以及终身运动思想意识的形成。其次可以借助于篮球运动,健全学生人格,篮球运动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高校中篮球课程的核心功能实现需要让体育教师能够真正理解这个目标,并且将这个目标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传递,从而吸引和引领更多青少年的成长。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篮球课程中应用冠军的榜样作用,融入一些冠军的素材,让学生们讲解身边的故事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增强,思想意识得到成长,让篮球教学更具针对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9]。

(三)要创新高校篮球的多元化教学形式

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去创设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形式,让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真正融入篮球实现教学互动中,体现出相对应的效果,激发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不但能掌握基础的篮球知识,也能够深刻的领悟篮球运动中的内涵以及其中的思政教育知识。同时,高校的课堂教学是开展篮球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在篮球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把握好教学的课堂,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顺利的引导,让篮球课程的实践以及理论知识之间建立紧密的关联,让两种教学的形式之间相互补充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领,为思政教育的全面落实提供通道。此外,借助于理实的结合,让高校中篮球教学使用的方法更加丰富多元,让学生对于篮球知识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得到调动,更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篮球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之情,确保学生更愿意参与篮球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将思政理念完美的贯彻落实到整节篮球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从内而外的对学生进行育人,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和要求[10]。

比如说在篮球课程中讲解交叉步突破技术时,要求学生进入场地时遵守时间规则,不能迟到早退,热身环节要根据教师指导的方式完成热身,让学生的身体关节得到活动,防止学生在后续运动过程中产生身体损伤,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影响,之后再开展本节课程的教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学生的状态,对于教学的整体节奏和流程进行精准的把握,让学生对于交叉步突破技术的要领进行认真的钻研和分析,展现出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在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技术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技术情况以及完成的动作情况进行巡视和指导,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缺陷,要积极鼓励学生并支持学生培养学生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团结合作、拼搏争先的精神,在高校篮球课程教学的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效果进行抽查,借助于抽查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展示自我,也可以将学生的抽查结果作为学生教学反思的依据和前提。还要针对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优秀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学习过程中自身技能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供鼓励,促进学生成长。在体育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要指导学生将篮球运动中的相关教学器材进行整理,之后完整的送归到体育器材室中,使学生形成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11]。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提出更新要求,通过课程思政有助于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实现,体育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课程思政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融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让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能和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之间产生完美的融合,向学生传授篮球运动中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开展高校篮球教学工作时,就需要教师适当转变成就落后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加以培养,让教学的方法得到革新,让教学流程得到优化,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确保学生体会到篮球运动中的体育精神,促进高校学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幼儿篮球运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