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艺术中的传播路径研究

2022-12-31翟天麟南通大学

天工 2022年27期
关键词:内涵红色精神

翟天麟 南通大学

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社会青年为祖国的解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撕纸艺术作为中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传承和创新。弘扬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用非遗文化的新颖方式来理解、挖掘和展示红色文化,符合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发展战略。

一、红色文化内涵与撕纸艺术表现的关系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探究红色文化有着重要的地域文化研究意义和社会现实教化意义。新时代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将红色精神传承发扬,让红色文化适应时代的变化,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深入学习和弘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坚定信念,勇创新路”的红色精神,从历史中点亮精彩人生。

我们仅仅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才能把握要领。目前红色文化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传播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系统性、创新性。传播新时代革命精神,设计一种较好的红色文化传播路径迫在眉睫,从而推动红色文化内涵融入时代新人的骨髓。

(二)撕纸艺术的特征

撕纸,也称“手撕画”“撕纸拼贴画”,即以手代刀,是纸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是以各类纸张,如宣纸、报纸、装饰纸、纸浆等为主要材料,在平面表现中通常有单色撕纸、染色撕纸、套色撕纸,十分重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表现种类丰富。撕纸通过镂空的方式做出具有正负形与阴阳符号的艺术品,视觉上给人以透、空、薄的艺术感受,是物质与精神的重塑。

撕纸技艺在民间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的,“撕”的过程中两只手的各手指间相互配合,通常情况下一只手控制纸的角度,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或中指配合施力。技法练习从训练手指的灵活度开始,采用阳撕、阴撕、镂空撕、虚实相间撕、留白撕及拼接撕等多种手法。

(三)红色文化的内涵为撕纸艺术创作提供了营养

撕纸艺术讲究“形近而神全”,从而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或物体的核心特质。我们可以运用撕纸艺术展示红色文化,以不同红色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创作脚本进行设计创作,反映不同时代特征的革命人物和战争场面,对红色文化历史等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多维度研究红色文化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

将红色文化内涵融入撕纸艺术中,深入理解撕纸艺术红色文化作品中包含的革命精神。通过撕纸艺术展现历史,将其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关键载体,两者巧妙融合,寓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永无止境的追求,从而更深层次地学习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二、红色文化与撕纸艺术的契合点

(一)红色文化丰富的视觉语汇赋予撕纸创作的艺术创新

红色文化主题撕纸艺术作品采用红色与留白两种色彩,对比强烈的构图元素让一个个历史瞬间更充满力量,渲染了空间氛围,意在展示红色形态和装饰视觉美感,体现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更加凸显出中华儿女的无私奉献和奋斗历程,透过意象可以表达无限挚爱的真情。红色文化承载了国人太多的红色精神记忆,用红色纸张反映红色文化主题的撕纸艺术作品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人对于“红色”有着崇敬和热爱之情,色彩是影响艺术视觉的要素,色彩运用得当不仅能让人获得视觉快感,对人的心理情感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功能。

(二)借助红色思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

撕纸艺术中蕴含的朴素写意、独特匠心,在红色思想的加持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人们对非遗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书本和电视上,而红色文化主题撕纸艺术形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将抽象的精神化为具象的图案,用灵动的撕纸作品呈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使人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家国情怀,拉近了人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红色基因悄然滋润心灵,具有创新意义。

(三)“思政学习+非遗传承”方式提高了思政、文化双重育人的成效

撕纸艺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载体,实现了爱国政治题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将宏大的红色文化主题与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紧扣特定的革命人物、事件和重要节点等元素进行创作,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也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一种更有意思的表达途径。在撕纸艺术创作中,要始终保持一颗“红心”,洗礼我们的心灵,通过传递丰富的精神内涵弘扬红色文化,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生动形象的撕纸作品赋予思政教育新的活力,其中深藏的精神对思政育人具有重要价值。

三、红色文化在撕纸艺术中的传播路径影响分析

(一)“情景式”普及讲座,将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撕纸艺术普及讲座,用撕纸艺术的独特方式记录历史,展现辉煌灿烂的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进程。将艺术创作与红色文化精神,如井冈山精神等联系到一起,既是撕纸艺术的传承,也是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用传统艺术形式感受文化自信,积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感。通过非遗文化的形式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表达对红色革命精神的深刻理解,进一步铭记历史激发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

撕纸作品简约抽象的造型特征,追求简洁和纯净的空间,可敛可放,可流动变化,不追求形的完全相似而追求神似,强大的抽象表现力是独特的表现方式,是表现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还是在三维空间中塑造,造型性都是撕纸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作品主要运用形、色、质以及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将作品的观念、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由平面向立体直至空间延伸的多元化形态呈现的可能性,探寻撕纸艺术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装饰价值,综合加工后形成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沉浸式”实践课程,将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可以将红色文化主题撕纸艺术实践课程融入幼儿园、中小学、高校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并制作系列作品,通过教育聚焦非遗文化,推进思政育人、实践育人实效研究。在课程中,将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撕纸艺术的历史,完成展现美好生活、科学进步等题材的作品,使“美育”得到拓展与延伸,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和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既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艺术得到广泛的流传,又能展现红色文化精神的魅力,以“借力”方式,利用多样化公益载体普及非遗文化。

撕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撕时脑、心、手三者合一,相互协调并用,对健脑健身大有益处。撕纸艺术的制作工具即为双手,初学者首先要进行手指力度的锻炼才能逐渐娴熟掌握技艺,需要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想象力。学习者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绘画功底和艺术素养,使其成为传递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浸润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将撕纸艺术作为儿童美术教学课程,可以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交互式”视频展示,将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

可以制作红色文化主题撕纸艺术视频,通过视频记录撕纸艺术的制作过程,生动形象的视频画面能更加直观地展现红色革命历史,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形式多维度传承红色文化。视频制作利用多元的表达形式、多维的意象表现,依据革命故事情节的形象与内容,通过虚实对比、动静结合、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手法,组织空间节奏韵律,加上艺术积累和艺术思考,画面呈现透视、立体、光线明暗关系等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当代创作,穿插特定内容进行传播与推广。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体现着人类文化表现的多样性,撕纸艺术作为一种纸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虽然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在新时代发展形势下,只有不断地寻求新的传承形式,激发自身的发展潜力,才能不断地促进传统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撕纸艺术视频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山水风光构成千变万化的人间风情,如诗如画、惟妙惟肖,既有绘画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艺术感染性和可操作性强。在设计红色文化主题视频画面时,只有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日常事物中理解感悟,将别开生面的视觉语言融入撕纸艺术创作中,博采众长、创新超越,这样才能使作品与观者对话,产生共鸣。如今,撕纸艺术作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构图越来越丰富,技法越来越成熟,在传承创新中绽放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遂扎根成为今日纸艺艺林中的一绝。

(四)“融入式”作品展览,将先进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撕纸艺术作品展览,将红色文化元素精髓提炼出来,融入自身的情感与思维,将传统的人文精神渗透到现代艺术创作中,让大众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内涵的独特意蕴。创作过程是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艺术作品是对红色文化内涵的艺术展示,深入挖掘撕纸艺术对弘扬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着力提升传播力度和效率,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提升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撕纸艺术具有匀称多变的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特异、空间、肌理等,各类构成风格的作品层次丰富。撕纸艺术具有夸张与想象的造型特征,创作题材相当广泛,从产生之日起就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取材于人民生活习俗、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福禄寿禧谐音等,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题材多为祈福纳祥,如“百年好合”“多福多寿”等吉祥喜庆元素。撕纸艺术具有豪放大气的工艺技法,作品简洁浑厚、质朴清新,给人以回归自然的原始美,富有生活味,轮廓线和内部线条上呈现的毛边参差不齐,与边缘规整的剪纸大相径庭,概括粗放、张弛有度。撕纸也可以做得精致,细节刻画传神入微。撕纸艺术具有简约单纯的装饰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化作用随处可见,逢年过节、婚庆喜事,门窗上可以张贴一些大红撕纸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特征,富有民族性、地方性、趣味性的艺术效果。

(五)“延续式”文创产品,将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

设计红色文化主题撕纸艺术文创产品,输出IP形象,将其应用在文具、餐具、旅行箱等物品中,让红色文化文创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简单的承载方式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发扬红色文化。创新是使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途径,一件好的文创产品不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客户需求,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也非常重要。用现代艺术表现革命精神,将红色文化以文创产品物态形式进行展现,进一步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影响,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养。

撕纸艺术的表现载体是纸,在选择纸张时需要考虑纸张的质感特质、柔韧度以及手指对纸的控制度,采用折叠、手撕、粘贴等方式。构图应层次分明,注意物象的大小安顿有序,远近布局合理,不能见缝插针或少而空洞。撕纸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团花、对称、藏书票、邮票、连环画等,作品创作以线或块面为主,每根线条、每个块面都要把握得当,在进行装饰时不能破坏物象的肌理结构,要增添作品视觉美感,做到恰到好处。创作应突破传统设计的界限,以纸材的融合、重构与延伸性为基础,给人以新鲜感。撕纸艺苑目前呈现百花齐放、风格各异的现象,越来越多元化,探寻撕纸艺术的传播路径,展现富有文化内涵的内容,让大众更加直观地感受撕纸艺术的魅力所在,从而让传统文化自信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四、结语

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要素,弘扬红色文化需要我们充分认知、挖掘、培育和继承红色基因,新时代用新颖的方式展现其精神文明价值,从而更好地让人们感受革命精神。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撕纸也逐渐得到了解、关注和发展。红色文化的内涵为撕纸艺术创作提供了营养,红色文化丰富的视觉语汇赋予撕纸创作艺术创新,撕纸艺术借助红色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政学习+非遗传承”方式提高了思政、文化双重育人的成效。

撕纸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撕纸与红色文化紧密关联,两者将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先进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撕纸艺术更有利于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学习好传统文化、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升华好爱国情怀。

猜你喜欢

内涵红色精神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