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取景物 填充色彩 展现动态
——例谈现代诗画面想象的指导策略

2022-12-31吕佩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江面斜阳芦苇

文|吕佩芳

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精准理解文本语言表达的意思,并展开合理想象,将语言所描绘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这个单元的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编选了著名诗人刘大白所写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由于诗歌的语言生动优美,而且精练简洁,对画面的描述并不像普通文本一样精雕细琢,因此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特征并不鲜明。面对这样的文本,如何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呢?

一、提取基础信息,感受事物融合的统一性

任何画面都不是空洞虚无的存在。一幅画面的形成,需要有典型、适切的景物,这是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景物之美的物质基础。因此,对于现代诗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信息中提取出典型的具体景物,并将这些景物置放在自我脑海中,展开自主化构建,形成一幅图景的模型和轮廓。

以《秋晚的江上》为例,整首诗两个小节,不足百字,却勾勒出了一幅秋天傍晚江面上和谐优美的画卷。那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很显然,这与诗人所选择的典型事物密不可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快速阅读的方式圈画出诗中所提及的景物:飞鸟、斜阳、江面和芦苇。这些景物在学生脑海中的呈现,并不是相关事物的简单罗列,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两个维度感受作者遴选景物的匹配和精准。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诗歌的题目入手,提炼诗题中所包含的核心元素:用“秋”点明了季节,用“晚”交代了时间,用“江上”渲染背景和氛围。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所选择的四种景物都具有鲜明的典型价值。“飞鸟”经过一天的飞行劳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归巢,与“傍晚”的时间交相辉映;“斜阳”涨红了脸庞,洒下的余晖,是江面“秋晚”时最亮丽的景色;“江面”之水,正与题目中的“江上”如出一辙,遥相呼应;“芦苇”,更是江畔典型的植物……因此,所有的景物都不是作者随心所欲的选择,而是紧扣诗歌精心选择后的成果体现。

其次,这些景物蕴藏着怎样的画面?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能够组合成为不同的画面。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并不是要将这四种景物机械地拼凑在一起,而是要能够在充分把握这些景物特点的同时,合理安排、设置,旨在顺应诗人的创作意图,展现“秋晚江上”的优美画面。“飞 鸟”“斜 阳”“芦 苇”“江面”,不仅景物的具体属性不同,在画面中所处的层次也各不相同。“飞鸟”贴于天空,位处高层;“斜阳”依附西山,应该呈现出轮廓之状;而“芦苇”立于江边,摇曳生姿;最后,“江面”则是横贯整个画面,东连西引。如此设置,画面就不再是具体景物的堆砌和拼凑,而是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层次感,将“秋晚江上”的景色特点跃然纸上。

二、结合生活经验,感受色彩融合的协调性

想象画面,首先要明确具体的景物,再构建出画面的概貌和轮廓。要想真正地还原、再现出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必须要在画面中呈现鲜明的色彩,使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画面更加鲜明。

这些画面中的素材,有的诗句中已经明确点出,有的则需要勾连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在教材中的留白之处动态生成。比如诗歌的最后一句“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简单的一句话,将描写的着力点全部聚焦于江边的芦苇,且表达的维度就是鲜明的色彩以及色彩之间所形成的差异。这句话描写“芦苇”展现了“头白”和“红颜”两种不同的色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所见到的芦苇,想象顶端的芦穗随风摆动的场景,那纯洁的“白色”异常鲜明,但为什么会变成“一瞬的红颜”呢?教师可以再次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关联这首诗中“斜阳”洒落下来的光辉,想象原本芦穗在斜阳映照之下,被染成红色的画面。再比如“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虽然描写的是动态的过程,并没有涉及任何的色彩,但语言文字所展现出来的画面,却拥有让所有读者不禁想到画面色彩的神奇魔力。“斜阳掉在江上”,江面上的色彩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这就与“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鉴于此,教师组织学生借助自己原始化的生活经验,想象江面原本碧绿的画面,然后相机想象夕阳映射在江面上火红的颜色,再现两种颜色深度交融的画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拓展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经典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利用其中的“瑟瑟”和“红”这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与这首诗所展现出来的画面进行统整对比,从而起到积极体验、相互强化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看成一位绘画大师,而诗人创作的诗篇,正是绘画大师对自己画作的初期构思,在完成素稿的基础上,将教学的着力点聚焦在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上,结合诗篇的具体内容,填充上色,从文本精练的语言中生长出鲜活的画面,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聚焦核心动词,感受变化过程的动态性

真正有活力的画面绝不应该是静止的,只有活动起来的画面,才能散发出别样的生机。但诗歌中的语言是静止的,只有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紧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找准景物自身的特点,才能让原本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散发出浓郁的活力。

如第1小节描写“倦鸟归林”的画面时,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不仅凸显了归巢鸟儿“倦了”的状态,同时还用一个“驮”字,将“鸟儿”与“斜阳”这两个原本看似并不相干的事物进行了交集,但这种交集绝不仅仅是定格的画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发展变化的思维逻辑,想象归巢的鸟儿与斜阳一同西下的场景,从而感受两种景物在外形、色彩以及动态组合上的协调。此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聚焦式的细致想象之后,将想象的视角逐步放大,将“鸟儿驮着斜阳”的画面置放在江面广阔天空的背景之下,形成温馨、自然、和谐的画面之感。

又如诗句“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单独看这一句会有一种突兀之感,但如果与上面一句话进行关联,就显示出鲜明的逻辑联系。正是因为前一句话中“鸟儿驮着斜阳回去”,才有了“把斜阳掉在江上”的后续结果。对于这句话中所蕴藏的动态画面,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以联系的视角,将诗歌中的动词提取出来,并串联成为一个有机的动作链条。比如从一开始的“驮”,到后来的“翻”,最后用一个“掉”字,完整再现了斜阳从天空中渐渐西下—余晖洒在江面上—余晖颜色与江面色彩交相辉映的画面。紧接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画面想象的触角伸向这句话所形成的后续影响上,比如将原本碧绿的江水变成了红色,同时也让原本一片白色的芦苇瞬间变成了鲜丽的红色。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句诗在整个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中转作用,既是第1小节中“归鸟驮斜阳”的后续发展,同时也是诗歌最后一片绚烂、和谐画面的基础。

鉴于此,教师可以紧扣这一句诗,将学生的想象思维前伸后延,将诗歌的两个小节勾连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真正推动学生的画面想象从一个个“点”走向一条逻辑联系紧密的“线”。

现代诗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其中所蕴藏的优美画面并不能直接从语言文字中获取。针对现代诗的体裁特点,如果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势必会导致学生在画面想象中的思维卡壳,无法真正洞察诗歌中所着力表现的景色之美。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解读现代诗的思维规律入手,引领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经历提取景物、填充色彩、展现动态的过程,将指导学生想象画面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江面斜阳芦苇
斜阳巷里
石磨豆腐
可爱的红嘴鸥
夕阳的江面
可爱的红嘴鸥
芦苇
一天中的盱江
竹之韵
芦苇
看啊,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