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核心信息 提升三种能力
——写好神话类想象习作教学谈

2022-12-31戚荣慧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神话习作想象

文|戚荣慧

习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缺乏三种重要能力。其一,缺乏自我表现力。习作的本质是表现自我,即便是想象类习作,也应该有“我”的影子,否则习作必将陷入尴尬的泥潭。其二,缺乏人物的刻画力。学生无法充分运用有效信息,对人物的特点进行展现。其三,缺乏内在故事力。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典型的神话单元,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是一篇想象类习作,读写一体化是统编本教材编排的重要特征,学生从读神话到创编神话绝非一蹴而就,一方面需要有前期想象经验的介入,另一方面则需要对神话体裁有基本的了解。教材在编排上已经对学生从读到写设置了多维台阶,这点从语文要素就能看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笔者在教学这篇习作时,就尝试借助习作主题中的三个关键信息,分别针对学生所缺乏的三种能力展开相应的点拨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紧扣“我”,提升自我表现力

习作倡导的是“以我手写我心”,其本质就是自身观点、情感、思想认知的集中反映。这篇习作属于想象类习作,学生创编神话,绝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不能让“我”缺位,即要体现学生自身的情感、希冀、意志,是“我”之生活的变形体现。

其一,这是神话起源的需求。什么是神话?这是一个大命题,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要认识到神话是远古时期,人类面对自然与生活中存在的无法解释的现象而编创出来的故事体系,希望借助于神的力量,超越自然、控制自然,从而获得美好的生活。所以,神话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对生活的思考,更融入了内心的希望和寄托。学生创编童话,如果一味追求好玩、新奇,甚至打着神话的幌子,而大行“胡思乱想”“东拉西扯”之道,不仅会与神话文体的本质渐行渐远,还会养成不良的想象陋习,最终得不偿失。

其二,这是想象层级发展的需要。想象是生命个体的重要能力,教材也非常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中都设置了与想象维度相关的语文要素,呈现出鲜明的训练体系和逻辑。从三年级的“新奇大胆”到四年级“有趣神奇”,再到第三学段的“合理”,重在引导学生在想象的道路上,经历无所顾忌的“大胆”—巧妙点缀的“神奇”—审视反思的“合理”。这篇习作是向第三学段迈进的过渡性习作,融入了“我”的元素,让学生的神话创编始终联系着自我的生活、遵从着自我的内心、表现着自我的情感……为后续想象习作中的“合理”储备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资源。

鉴于此,这篇习作的教学就不能急于与神话挂钩,也不要急于亮出习作的主题,更不能急于提出习作的要求。教师应与学生聊生活,聊学习,聊家长里短……从而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如自己的哪些愿望实现起来有难度;生活中有哪些遗憾让自己很后悔,但又无从挽回……就在学生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无从着手之际,教师提出本次习作的题目:“没关系,这一切都可以实现啦!让你和_____ _过一天,让你梦想成真。”

二、紧扣“选择的人物”,提升人物刻画力

接下来,就涉及到第二关键词“______”,即选择谁。这个范围太宽泛了,教材罗列了很多:“有的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哪吒、葫芦娃;有的机智聪明、惩恶扬善,如神笔马良;有的美丽纯洁、温柔善良,如白雪公主。”学生阅读过的书籍、观看过的影视作品中可供选择的人物实在太多了。因此,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在选择人物时是相对草率的,感性为之,率性选择,不经过任何考量随意选择,或是纯粹从兴趣入手,自己喜欢哪一个就选择哪一个。

这种选择导致很多习作无法真正体现这些人物的特点,以至于全文如果换一个角色照样可行,这与神话故事人物个性鲜明的特点就背道而驰了。任意选择一个人物都行吗?当然不行,可以选的范围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指导。

首先,要从神话人物的特点入手。神话中的人物通常具有神奇的本领,学生可以尽情施展想象力,选择的人物必须是自己非常了解的,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这种了解必须是多方位的,要熟悉他的本领,了解他具有哪些超越自然的神力,才能在后续的想象和创编中做到因材施“写”。还要了解他的习惯与性格,才能在创编神话故事中与“我”友好相处。

其次,要从体现的意愿入手。选择如果朝着唯一性的层面迈进,所选择的内容就会体现出极强的典型性。习作中选择怎样的人物,学生要基于对人物的了解,也要根据自己所要体现的意愿和所创编的故事情节入手,体现出故事与人物、意愿与人物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要舍得在课堂中花精力,要专门预留出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从众多的神话人物中选择最合适的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所要体现的意愿入手,先确定两到三个可以入选的人物,在不断思考之后逐步剔除另外两个,保留一个自己认为最契合的。

但每剔除一次,都需要说清楚原因,这样选择、确定人物,学生就会经历两个层级的筛选:第一是从众多人物中圈定符合自身故事的类群人物,这些人物符合自己故事中的基本定位和需求。第二是从类群人物中确定典型角色,是对人物设定要求的逐步细化和聚焦,最终形成不可多得、无法替代的选择效果。

三、紧扣“过一天”,提升故事设计力

最后的关键词是“过一天”。为什么要强调“过一天”?为什么不是“在一起”或者“过一年”?笔者以为“过一天”这个时间量,设置得非常贴合本次习作。

首先,“过一天”是持续性的时间,即从早到晚,这就意味着故事应该有突进、有变化、有发展。其实,很多学生并不会写故事,写出来的所谓故事更像是场景描述,没有故事情节的推动和发展,这是由于中年级的学生缺乏“故事感”。而“过一天”,则给了学生相对自由和充足的时间背景,让“我”和选择人物的言行细节有了尽情展现的余地,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了足够广阔的舞台。

其次,“这一天”贴合学生现有的故事控制力。时间过长,背景过大,学生对于故事的设置、想象就会走向失控的尴尬,这不是四年级学生所能充分利用并能利用好的。同时,也贴合了想象类习作日趋“合理性”的实际需求,便于学生能够利用一篇习作的篇幅,将所想象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基于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明确定位故事的框架结构和逻辑层次,上不封顶,下必须要保底。

故事的想象和设计看似简单,实际上蕴藏着丰富的技巧和独特的智慧。一部电影能够吸引观众,好的故事框架不仅是基础,更应该是核心。吸引人的故事,可以有倒叙和穿插,可以有悬念和反转,也可以有真真假假的迷惑,还可以有起起伏伏的跌宕。这些都可以有,但都不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内容。那教师应该教什么?自然不能脱离教材。

这个神话单元,属于故事性范畴。语文要素要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这篇神话故事的想象习作,需要学生借助起因、经过、结果,设置出一个逻辑贯通、结构完成的故事,这应该成为习作教学的保底目标。

故事的设定除了关注基本的框架结构,也要关注人物的言行细节,要让人物动起来、说起来、想起来。单元选文中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点上并不鲜明,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神”在各自的故事中都是“一枝独秀”,加之作者是借助传说改写,语言转述的意味更浓,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加以甄别。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言行细节描写细腻的范文,还可以利用下水文,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对于展现神话故事和人物形象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围绕神话主题,从三种能力入手,分别指向了本次习作的不同维度,让想象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明确了神之特性,体现了神话之奇。同时,设定了合理的故事逻辑和结构框架,让学生的习作能力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神话习作想象
爱情神话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神话”再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