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犬传染性性病肿瘤病理学诊断与治疗

2022-12-31曹建文佘德勇夏伦斌左瑞华何佳玉

中国兽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封三版图性病

曹建文 , 佘德勇 , 夏伦斌 , 左瑞华 , 何佳玉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 安徽 六安 237012)

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anine transmissible venereal tumor,CTVT)是迄今为止唯一已知的4种可传播肿瘤之一,也被称为犬传染性性病淋巴肉瘤、可移植性肉瘤、性病肉芽肿及犬传染性交媾性肿瘤等,此肿瘤发生在性成熟的犬科动物中,并在交配过程中进行相互传播[1]。它主要侵害外部生殖器,但也可影响鼻、耳、口、眼睛、大脑及淋巴结等内部器官。犬传染性性病肿瘤多发生于有交配行为的成年犬及免疫缺陷犬,流浪犬只易发,潜伏期约为2~6个月。该肿瘤细胞含有57~59条染色体,与正常犬的78条染色体有明显差异[2]。

犬传染性性病肿瘤发病初期肿瘤细胞较小,很难察觉,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扩散,导致生殖系统被破坏,患犬表现出临床症状。临床检查主要表现为肿瘤呈花椰菜状,结节状,乳头状,大小不一,质脆,肿瘤表面溃疡和发炎,易出血和感染,无包膜[3]。本文通过对救助的1只流浪犬进行临床检查、细胞学染色及病理学检查,最终诊断为犬传染性性病肿瘤,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转移,通过6周化疗后痊愈出院,3个月后回访,恢复良好。

1 发病情况及临床检查

1只雌性流浪犬,年龄不详,免疫和驱虫不详,体重4.4 kg,体温38.9 ℃,精神、食欲正常,外阴部可见结节状或菜花状肿物,呈淡粉红色,形状不规则,大小为6 cm×7 cm,质地脆弱,易出血(见封三彩版图1)。

2 实验室检查

2.1 血液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升高,红细胞轻微下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转移,提示患犬机体存在炎症反应和贫血。

2.2 细胞学检查 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进行负压穿刺肿瘤组织,抽吸细胞液,涂片后使用德国纳博科临Diff-Quik染色镜检,可见均质的圆形或卵圆形离散型肿瘤细胞,胞浆呈淡蓝色,核仁突出位于细胞一侧,有异型细胞出现(见封三彩版图2),细胞质内出现散在的圆形空泡(见封三彩版图3),可见有丝分裂相。

2.3 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被破坏的鳞状上皮细胞,有大量弥漫性的异型肿瘤细胞增生,瘤细胞排列紧密多为椭圆形或圆形(见封三彩版图4),染色质分布不均,核仁明显,血管丰富且扩张充血,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空泡出现,有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核分裂(见封三彩版图5)。

3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诊断方法,最终诊断为犬传染性性病肿瘤。

4 治疗

由于肿瘤组织面积较大,手术彻底切除难度较大,经与救助人进行协商后,救助人同意采用化疗,长春新碱0.025 mg/(kg·bw)静脉滴注,皮下注射用重组犬α干扰素50万单位/(kg·bw),1次/周。

5 化疗结果

每次化疗前进行血液学检测未发现异常,经过6次化疗后,肿瘤组织全部萎缩消退(见封底彩版图6),停药观察3个月未出现复发。

6 讨论

犬传染性性病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犬传染性性病肿瘤,主要通过水平传播。犬传染性性病肿瘤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地区较常见,特别是美国南部、爱尔兰、中美洲和南美洲及东南欧等地,该病的发病率较高[4]。流浪犬具有很高的携带率,该病没有品种易感性,通常发生在2~8岁的犬只,年龄较大的犬只较少发生该病,雌性比雄性更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犬和犬进行交配,通过交配行为或其他舔舐行为将有活性的肿瘤细胞接种到破损的黏膜上,造成犬只发病[5]。

犬传染性性病肿瘤临床表现为肿瘤呈花椰菜状,有花序梗,结节状,乳头状或多叶,从1个小结节到1个大肿块不等,呈粉红色或淡粉红色肉样,坚固,但易碎,无包膜,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1,6]。表面经常溃疡和发炎,可能出血和感染,肿瘤多发生于外生殖器,创缘出现在包皮或阴道深处,发病初期很难发现,在雄性犬只,肿瘤病变多位于球腺部或阴茎球基部,阴茎头的干部或顶端发病较少,主要表现为阴茎有血性分泌物滴出;雌性犬只肿瘤多位于阴道前庭和阴道交界处,较少发生于阴道或外阴唇;发病早期,肿瘤迅速生长,呈透亮的血色,常伴有出血性液体渗出,随着肿瘤的发展,病变部位突出和外生殖器变形,肿瘤病灶继发细菌感染,患畜表现为排尿困难、会阴区溃疡、厌食和拒绝交配等行为[2]。

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常用于犬传染性性病肿瘤的诊断方法有细胞抽吸涂片、病理组织学切片、免疫组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细胞抽吸涂片可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突出,可见有丝分裂相,胞浆为淡蓝色,核偏离在细胞一侧,细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圆形空泡;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多为圆形或卵圆形,鳞状上皮细胞被破坏,有异性细胞出现,细胞质丰富,细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圆形空泡,可见有丝分裂;免疫组化可见波形蛋白(Vimentin)、溶酶体(Lysomes)和α-抗胰蛋白酶(AAT)抗体表达为阳性,细胞角蛋白(CK)抗体表达为阴性[7];细胞遗传学在犬传染性性病肿瘤的确诊中具有决定性的优势,因为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核型差异。因为犬的正常染色体数目是78,犬传染性性病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59(57~64),这与其他类型肿瘤的染色体数目有显著差异[2,6]。本病例通过细胞抽吸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进行确诊。

目前在兽医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案有外科手术疗法、化疗和联合化疗以及免疫疗法等方法,外科手术常用于局限性肿瘤或肿瘤组织较小的病畜,但术后复发率约为30%~75%,由于手术不能彻底铲除肿瘤组织,常需配合化疗来达到最佳治愈效果;化疗常使用长春新碱,通常按0.5~0.75 mg/m2或 0.025 mg/(kg·bw)的剂量进行静脉滴注或推注,每周使用1次,连续使用3~6周,长春新碱副作用较小,在化疗期间患畜可能出现短暂性白细胞减少;对于长春新碱耐受犬只,可使用阿霉素或多柔比星进行化疗,每3周静脉滴注1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达到治愈效果[8];联合化疗常采用长春新碱和犬重组α干扰素,可缩短治疗周期;免疫疗法也被报道为治疗犬传染性性病肿瘤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用恢复期的血清和全血转移被动免疫,或用肿瘤匀浆作为自体疫苗和细菌毒素进行主动免疫,而现代的方法是用白介素和病毒制剂刺激主动细胞免疫[9]。

猜你喜欢

封三版图性病
封三
封三
封三
封三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助“绿”中国版图
金旅“新”版图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视野与版图
世经版图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