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的研究

2022-12-31曹佑军

江西农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维修点机械设备农机

曹佑军

(安徽舒城开发区农村工作局,安徽 舒城 231300)

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农民使用农机进行作业的安全性,就必须要认识到农机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从而提升农机维修服务的水平。

1 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做好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延长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农用机械设备的安全、高效管理。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有利于为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提供有效保障,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1.2 有助于提升农机的安全使用效率

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了农机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能以及操作水平,进而影响农民使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随着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数量正逐渐增加,但是因为没有做好对农机的维护和保养,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影响了农机设备使用效率,因此,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1]。

1.3 有助于提升农机节能减排的水平

农机设备基本都是使用柴油的,随着我国农机设备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柴油的损耗量也在持续增加。有数据调查显示,农机设备出现问题如果不赶快进行维修,那么其损耗的柴油会比平时高。因此,对损坏的农机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在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落实好农机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

1.4 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农机设备的高效作业,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的农机维修服务。从农机设备的实际应用推广工作中可以看到,缺乏农机维修服务的保障,会大大降低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热情。为了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购买使用农机设备的热情,就要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

2 农机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维修技术落后

大部分农机维修点的工作条件十分简陋,相关维修工具也不齐全,甚至有的农机维修点连测量工具都不具备,由于缺少相应的设备,所有的操作只能靠手工去完成,修理的质量标准更是无从谈起。维修农机的手段比较传统,导致一遇到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农机,只能进行大拆或者直接更换部件,这不仅在资源上造成了浪费,还给农机所有者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损失,使得农机保养和维修的成本大大提高。

2.2 缺乏专业的农机维修技术人员

很多农机维修点的维修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对农用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等知道的非常少,还有些维修人员看不懂图纸,连游标等测量工具都不会用,只能凭借自己的手感去测量,在检查油嘴时也只是去听听声音,没有精度概念,也弄不清农机零件拆装的要点,只是一味地强拆强卸[2]。

2.3 缺乏农机专业维修点

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基本没有什么专业的农机维修点,更多的是摩托车、自行车的维修点兼营农机维修,并且一些维修点工作人员在维修农机时很难达到农机维修的质量标准,经常给维修过的农机留下安全隐患。另外,这些维修点也加大了农村地区农机维修管理的难度,因为这些维修点营业执照通常与农机维修无关,有关执法部门无法对其经营情况进行管理。

2.4 没有明确、统一的农机维修标准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但是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农机维修的标准。大部分农户在使用农机时只注重使用,却不注重对农机进行保养,只有农机出现问题时才去维修,有些农机甚至还会带着各种问题进行作业,使农机的磨损进一步加大,失去了农机维修的最佳时间,有些农机甚至还会因此而提前报废。

3 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农机维修管理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建立健全农机维修管理体系。推进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化,是农村地区农业机械高效使用的重要保障。农机维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机用户的自身利益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农机应用的技术状况以及节能减排问题。

为做好农机维修方面的监督管理,安徽省应在农机质量监管体系中为基层人员设立专门的编制,并配备有关办公设备,纳入一定财政预算,以保证农机维修监管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落实下去。此外,应严格明确农机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并做好行业准入的把关,联合有关执法部门,对农机维修行业进行规范化整治,通过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让农业维修和生产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农机维修服务企业,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并鼓励他们开展农机维修网络化服务,不断提高农机维修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3.2 加大对农机维修人员的考核力度

有关部门应该完善农机维修行业的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农机维修行业的技术水平。目前,农机维修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尽管有一些维修农机的经验,但是并不具备农机维修的理论知识。所以,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农机维修技术和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农机维修水平,这样农机维修人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农机维修技术知识和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农机维修问题。按照我国有关农机维修管理的规定,从事农机维修方面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初级以上的职业资格,才能具有维修农机的经营资质,才能确保农机维修的质量能够达到有关的标准要求[3]。

3.3 加大对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

农机产品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还间接关系到农机维修行业,因此,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把关。有部分农机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相关的生产设备也不齐全,有些农机企业甚至和小作坊差不多,这类企业所生产出的农机设备基本上都没有质量保障,他们大多是通过贴牌制作和套用等方式来生产,对那些规模较大且正规的农机生产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规模型农机生产企业的扶持,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关闭那些违法经营的小作坊企业,维护农机生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3.4 建立专门的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专门的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农机维修行业的监管力度。为此,要提高基层地区负责农机质量监管投诉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其对投诉问题能够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还要加大对假冒劣质农机产品的监管力度,完善农村地区网络化农机质量监督渠道,通过配备专项资金以及专用设备等方式,不断加大对擅自改装农机设备行为的查处力度[4]。

3.5 对农机生产企业进行扶持和引导

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农机生产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他们一定的扶持和引导,不断规范农机生产行业的标准。对于那些遵纪守法的农机产品经营销售企业可以在税收上进行适当的减免。另外,还可以帮助农机生产企业解决贷款的问题,缓解这些企业在农机设备研发等方面的压力,促进企业的农机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切实保障农机产品的质量,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设备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一些农户只注重对农机的使用,忽视了对农机的保养和维护,导致农机安全问题经常发生。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农业机械作业的效率,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加大对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不断提高农机维修的水平,推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维修点机械设备农机
沃得农机
农机维修点的组网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我国农机维修人员达92.8万人
共享单车能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