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昌县再生稻“减肥减药”技术

2022-12-31秦琳王金华余进

江西农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二化螟紫云英再生稻

秦琳,王金华,余进

(1.都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 都昌 332600;2. 都昌县大港镇便民服务中心,江西 都昌 332600)

1 种子处理与育秧

3月中旬育秧,播种前晒一天种,先用清水浸泡10小时后,捞起,待种子表面干爽后,再在药水中浸泡10小时(10克咪鲜胺兑水5公斤浸种5公斤),然后把种子放进温室(30℃~35℃)催芽露白待播。选择黄土或田土,经晒干、粉碎、过筛后配制成营养土,粉碎并过筛的细土中每100公斤拌入50克水稻抗寒壮秧剂、250克45%三元复合肥和10公斤稻谷壳,用机械拌匀。采用育秧流水播种方式,亩用杂交种2公斤,亩用30厘米硬盘25片,每盘播种80克;再进入暗室叠盘催芽2~3天,温度控制在28℃左右,待秧苗长至3~5厘米长后摆入大棚培育;然后喷灌大棚保持营养土湿润不发白;秧龄控制在25~30天,秧苗长到3.5~4.5叶时插秧最适宜。

2 大田耕沤灭螟

3月下旬至4月初将大田翻耕一次,再灌深水沤田7~10天,达到前茬绿肥和田间稻草全部腐熟,越冬二化螟蛹虫全部杀灭的目的。机械插秧前两天再精耕细耙一次,平整大田待插秧。

3 机械插秧

4月上中旬进行机械插秧,插秧前保持水深1~2厘米,泥浆沉淀1~2天。在天气晴好时采用机械插秧作业,再生稻密度通常控制在每亩1.6~1.8万蔸,每蔸3~4根苗,行距×株距为30厘米×12~14厘米。起秧时尽量做到随起、随栽,减少秧苗在田头摆放时间和搬运次数,运输秧苗时用架子分层摆放,遇烈日高温时要用无纺布等覆盖遮荫。为了保证实现高质量机插,要浅插、稳插、直插,不沉、不浮,深度在1.5~2厘米为宜,行距均匀一致,少漏苗、少压苗,漏插比例要低于5%,机械插苗作业完工后,要在大田四周和机械进出处及时查缺补苗。

4 大田管理

4.1 肥料管理

大田耕整前,有条件的可以每亩大田施发酵畜禽粪肥300公斤,插秧前施水稻专用缓释肥(氮磷钾比为20∶10∶10)40公斤作基肥,可同步侧深施肥。插秧后10~12天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作分蘖肥。头季收割前10天采用无人机撒施尿素15公斤,促再生芽、早生快长、粗壮稳大,头季施入纯氮12.6公斤、 磷4公斤、钾4公斤,再生季施入纯氮6.9公斤。当地农民习惯施肥量:头季纯氮14.1公斤、磷6公斤、钾9公斤,再生季纯氮6.9公斤,无人机施肥较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减少化肥用量23.6%。

4.2 水分管理

遵循“浅水机插不浮苗,薄水活苗促分蘖,经常适时轻晒田,浅水孕穗至扬花,干湿交替到收割”的原则进行大田水分管理。在大田总苗量达到需要苗量的80%左右要排水晒田,分蘖盛期至幼穗分化初期(约20天)需多次轻度晒田至泥土出现开裂而不沉脚状态;孕穗期保持浅水层到扬花期;破口抽穗至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头季在收获前7~10天断水,切记不可过早断水发白,确保秆青叶秀、子籽黄熟、根系活有力、机收不陷泥,一定要防止头季稻倒伏。

4.3 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物理预防、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较农民习惯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可以减少大田施用化学农药一次以上,单次减少农药用量20%,综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5%以上。

4.3.1 杂草防治

机械插秧防治杂草一般在插秧后8~12天进行,可选用25%丁苄每亩200克混匀在分蘖肥中撒施,一定要保持3~5厘米浅水层浸没杂草4天。头季收割10天后喷施五氟磺草胺除再生季杂草。

4.3.2 生态防治

在田埂上播种大豆、芝麻等显花性强的植物,可提高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害虫天敌的控害能力;在路边沟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可减少二化螟和大螟的种群基数。

4.3.3 性诱剂诱杀防治

对二化螟越冬代和主害代,在始蛾期要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诱杀,每亩稻田挂放一个诱捕器,高度控制在诱捕器底部到地面距离70厘米左右为宜,待大田植株长高拔节后诱捕器下端应低于水稻叶面20厘米。诱捕器内放置二化螟性诱剂诱芯一个,诱芯更换时间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执行。大田诱杀部分二化螟成虫,能降低田间产卵量及幼虫数量,有效减轻了下一代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

4.3.4 灯光诱杀防治

要连片安装实施,每50亩稻田需安装杀虫灯一盏,灯底部距地面1.5米,4月至10月上旬每天夜间开灯,诱杀二化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害虫。

4.3.5 病虫药剂防治

再生稻苗期和分蘖期需重点防治二化螟和叶瘟,破口初期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穗颈瘟和纹枯病等病虫害。头季要重点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害,再生季视情况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虫等虫害。

5 机械收割

8月3日—8月10日头季稻九成熟时是收割的最佳时期,尽量选择窄覆带收割机进行收割,留桩高度应控制在35~45厘米,充分利用籼粳杂交稻低节位再生特性,留高桩有利于收割机作业和老叶片营养向再生芽转移。

6 再生稻田管理

在头季稻机械收割时要求粉碎稻草,使稻草藏于行间蔸下而不覆盖在稻桩上,减少稻草对再生苗生长的影响。收割后当天或第二天及时灌跑马水,当再生苗完全长出时采取干干湿湿、交替灌溉的方式管水,养根保叶,直到再生苗成熟收获。针对再生苗根系活力较弱和抽穗时长、不整齐的特点,可以在再生苗破口抽穗7~10天时,可亩用赤霉素(九二零)1~2克加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30公斤喷施叶面,促进被压倒稻桩上生长的稻穗提早成熟,提高再生稻成熟度一致性,提高再生稻稻米品质,又可以防止未蹍压稻桩稻穗早衰。

7 种植绿肥紫云英培肥地力

7.1 晒种浸种

紫云英播种前将种子晾晒5~6小时,再将晒好的种子加入种子一倍量的细砂,然后揉搓种子,将种子的表皮蜡质擦掉,能够提高种子吸收水分的程度,提高发芽率。再用5%的食用盐水漂选种子,去除有病害籽粒和空壳粒,最后将选好的种子放入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浸种10小时,捞出室内晾干爽后,用钙镁磷肥拌种后等待播种。

7.2 适时播种

紫云英一般在10月上中旬大田水分充足时播种,一般亩用种2~2.5公斤,定量、分畦均匀撒播,使种子分布均匀。

7.3 开沟排渍

种植紫云英的稻田,要在再生稻收割后及时开好“井”字沟以及田边的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顺畅,下雨后田面不出现积水。

7.4 追施春肥

开春后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可提高鲜草产量20%。紫云英在春季追肥,以“雨水”至“惊蛰”这段时间为宜。

7.5 适时翻沤

紫云英过早翻沤产量不高,肥效低,宜在盛花期(3月下旬至4月初)翻沤压青。再生稻机械插秧以绿肥翻沤压青后8~12天为佳。每亩以鲜草量1000~1500公斤翻沤,如果超过1500公斤产量,最好收割转田翻沤。

猜你喜欢

二化螟紫云英再生稻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永兴县水稻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二化螟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探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效果分析
婺城区早稻二化螟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不同播期和配比对油菜与紫云英混播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