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效用

2022-12-29艾磊华

今日财富 2022年33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管理人员

艾磊华

柔性管理是相较于刚性管理所提出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宗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柔性管理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基于此,本文首先就柔性管理的相关内涵特征进行了概述,其后深入阐述了柔性管理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引入并灵活运用柔性管理,在企业中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同时也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工作热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此帮助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弥补单项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此,企业应当深入探究并灵活引入柔性管理手段。

一、柔性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念

所谓柔性管理,我们也将其称之为软管理,其应当是现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模式手段,其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个性特征、发展需要,经常与其对话沟通交流,凸显出尊重、人性等特征。众所周知,在企业的刚性管理过程中,通常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设置大量冗长、复杂的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极其严格的奖惩措施手段,从整体上来看,管理模式过于固定化,甚至认为企业相较于员工应当是高人一等的存在,把员工放在底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其发挥创新、创造能力。而随着柔性管理理念的提出,企业尊重、包容员工,能够提高其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其生产生活潜力,从而全身心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经济增长,同时也实现了员工个人的价值发挥。由此可见,柔性管理所涵盖的内容形式是多元化的,与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都有着交叉关联,因此也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二)柔性管理的主要特点

1.组织结构扁平化

根据相关的实际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采用刚性管理模式的企业都有着极其明显的层次划分,组织机构呈现出金字塔式,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并不会直接沟通对话,而是被多个中层管理部门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或命令传达不及时、不准确。而员工对于企业的一些生产性、建设性要求也无法被管理人员所知晓,久而久之,信息不对称直接降低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整体效率及质量,同时也加大了员工的管理难度。而采用柔性管理的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则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企业的负责人、核心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将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中层、基层,但同时也将责任分摊到个人头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及质量。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互动,企业管理者及时下达命令,而员工反馈的意见和看法也能第一时间传达至管理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员工会更有干劲,主动参与到建设生产活动中,逐渐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为生产效率提升贡献力量,从而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

2. 決策柔性化

众所周知,员工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也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要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更好地完成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企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宗旨,但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则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思考和探究,具体而言,以人为本可以充分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过程及决策活动中。当面临较大的市场变化,企业需要做出重大决策时,可以积极利用群言堂的方式方法,使得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能够参与其中,积极听取基层员工的看法意见,再结合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自身综合能力,最终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而这样的决策也能够被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粘性不断提高,员工通过参与企业决策提高归属感、成就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激励手段合理化

针对基层员工来讲,其乐于接受的激励方式在于物质奖励,包括奖金、补贴、补助、保险等等。在柔性管理的背景下,企业不仅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同时还应当基于精神层面加强对其的激励引导,使员工产生家庭感、归属感,提高幸福感,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在工作中的潜能潜力,为了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利益不断创新奋斗。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员工的个人价值。

二、柔性管理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当前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对人才的竞争,因此,员工应当是重要生产力,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员工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力越高创造的价值就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作用,切实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正常开展,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刚性管理模式下,大多数员工只是被动地接受企业管理,整体环境压抑枯燥,久而久之,员工只能被推动着去工作,根本不会主动积极地创新发展,机械地完成固定工作量即可,这样的模式方法阻碍了企业利润的提高,甚至直接影响着市场发展。而柔性管理模式则能够营造出良好和谐、积极温暖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就会全身心参与到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自身对企业的认同感,这样的方式理念切实提高了员工的生产力,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竞争环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经济管理的整体效率及水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刚性管理模式下,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过于严格,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层级十分分明,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恶性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多数员工逐渐对企业管理失去信心,也不会认可企业文化,甚至出现了消极怠工的不良现象,久而久之,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迅速的提高,反而处于恶性循环中,甚至逐渐被市场发展带来的冲击所淘汰。而利用柔性管理模式,能够拉近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站在平等的角度上互动沟通,以此创造出公平、公正、和谐、温暖、良性竞争的环境氛围,进一步优化企业文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员工会朝着企业目标不断奋斗,贡献自身力量,增加经济效益,以此实现良性循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有利于企业灵活高效的决策管理

企业的正确决策直接关系着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长足发展,而企业在贯彻落实决策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多方影响。具体而言,利用刚性管理模式的企业在决策时大多依赖于决策者、管理人员等经验积累,主观上对企业发展现状需求进行分析判断,但这样的方法理念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与时代发展相脱节,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会受到制度、等级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导致落实程度不到位。而基于柔性管理模式来讲,决策工作能够尽可能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管理人员充分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看法,同时结合现实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正确的、合理的决策,而这样的决策也能够得到员工认可,从而提高执行力度、执行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讲,其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一旦做出错误决策就会直接被市场所淘汰。在这样的背景下,灵活运用柔性管理模式、管理体系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新性,结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动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稳步开展,从整体上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对员工的综合化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并且明确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管理体系,最终实现长远发展。

三、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性管理的价值作用,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生产经营现状,意识到自身现有的组织结构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革新优化组织结构,以此创造出扁平化的管理机制、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企业要结合目标任务、现实需要,不断简化部门分类,而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当逐步向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适当分权,这一行为理念表明了企业对员工的信任。员工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行使自身合理权益,这也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部分技术人才并不喜欢长时间待在办公室被约束,其希望在实验室、外部企业进行学习,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才华。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人员就可以下放部分权利,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潜能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优秀人才对企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彼此粘性,在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简化部门并不是直接将一些部门取缔,而是要将复杂、臃肿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简操作,甚至废除原有的部门体系,结合现实需要重新构建部门职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做出正確决策,强化员工综合化管理,并将一系列制度规范、要求命令贯彻落实,最终为企业经济的飞速增长提供可靠的基础。

(二)加大柔性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

企业文化建设一直是柔性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员工只有身处于良性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认可企业的管理,以此更好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任务,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及效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宗旨,企业也要转变自身传统滞后的理念认知,充分意识到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员工的积极参与作为基础和前提。

(三)采用“刚柔并济”的经济管理模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不管是柔性管理还是刚性管理,都有其优势以及缺陷,因此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通常企业并不会设置单一的管理模式。换言之,如果企业仅仅开展刚性管理,会降低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产生消极怠工的现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丧失主动性,导致整体生产效率无法得到迅速提升;而如果仅仅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则会过于凸显个体价值,久而久之,会造成内部管理过于混乱无序,甚至底层员工不会严格按照管理人员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导致管理层失去权威性,也就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由此可见,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具体而言,企业要基于现实需求,创设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刚性管理制度,同时利用柔性管理拉近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距离,强化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利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方法带动刚性管理的有效开展,同时弥补柔性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发挥刚柔并济的管理效果,企业必须充分立足于现实发展需求,大多数企业在发展初期缺乏完善的内部结构,也没有合理的制度体系,约束员工行为,此时则要着重开展刚性管理模式,以强有力的理念认知和规章制度不断约束规范员工的思想行为,以此使得整体工作有序开展;而在发展的中后期,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内部工作高效有序,此时则应当适当采用柔性管理模式,突破发展桎梏,实现高层次的创新。

结 语

柔性管理是新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企业适应经济市场发展需求,迎合知识经济改革的重要模式和手段。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要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价值作用,应当以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柔性化、激励手段合理化作为重要载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正确看待柔性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大柔性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采用“刚柔并济”的经济管理模式,正确看待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内在联系,实现二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革新优化企业现存的管理框架和管理机制,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发展共同体,切实增加基层员工的经济收入,同时推动企业经济稳健增长。

(作者单位: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管理人员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刚性兑付的法律治理
一线定位 彰显监督刚性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