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体系研究*

2022-12-29上海体育学院陈静

区域治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上海体育学院 陈静

志愿服务,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始终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致,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提出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十九大提出了“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表明了,党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支持以及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顶层制度的设计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以“以德树人”为根本,其承担着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在此过程中,高校志愿项目以历史传承、家国情怀、青春激情为行为基础,以自由意志、独立人格、无私奉献为精神内核的社会服务行为,遵循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具备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实践育人功能,是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项目,主要依托共青团组织隶属下的院校各级团委或者公益性社团所开展的,根据2010数据显示我国通过全国各级团组织注册的志愿者已超过3124万人;2016年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达36000个;大学生注册志愿者达2264万人,高校大学生占据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地位。随着我国高校志愿项目的扩张与高校志愿者数量的激增,在志愿服务的具体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服务内容单一且缺乏专业性、项目缺乏持续性、忽略大学生主体需求导致动力不足、支持保障条件不足等这一类的问题。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应具备前期策划、中期运作调整、后期评估反馈等步骤的完善体系,然而目前高校出现了重开展、轻评价的情况。

建立科学完备、符合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规律以及大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体系有利于落实与跟踪项目开展情况,发现大学生志愿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及时调整完善改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营、发展,有利于高校通过志愿实践服务最大化发挥育人成效,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志愿服务

志愿者一般被认为是以非物质报酬、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为目的,利用如时间、技能等自身资源为他人自愿提供无偿帮助,以促进或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无私奉献的个人。志愿者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是用以表达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关怀与爱的重要方式之一。志愿服务发源于西方社会,国外对于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志愿者服务与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托克维尔认为志愿服务是民主的关键,促进自由团结;帕特南认为其是影响社会群众基层活力的重要因素;J.L费尔南多和A.W.赫斯顿认为志愿组织发挥着催化剂作用将个人、家庭、社区、社会联系在一起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察觉,创造对话环境;莱特从经济角度对来自世界各地的36个国家测算了其非营利性部门创造了1.3万亿美元的产值,占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加和的5.4%。

二是志愿服务项目运行建设方面的研究,按照活动过程分为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在招募环节美国高校志愿通常并将其分为以技能为招聘对象的目标招募和非技能大众化的非目标招募;英国将学生成长成才、公司利益与高校志愿活动挂钩形成了活跃的志愿氛围;在培训环节,中国台湾地区高校通常将志愿活动知识作为课程科目给予一定的学分支持;在评价方面,美国高校志愿更多的是注重包括志愿者成果和志愿者能力的服务评价;在保障机制上,美国政府提供项目信息指导,给予资金和物质方面的奖励,英国政府则出资保障志愿者的交通、办公等费用。

国内对于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分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和影响因素的探索以及志愿者服务的功能研究。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和影响因素的探索中,张大为等人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讨论了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对体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影响;李先忠基于价值、支持、能力分析了北京15个志愿项目存活率低的原因在于组织实施者管理运作能力匮乏使得项目存在风险性;陈静静利用人口统计学研究发现动机结构中的利他和自利取向对志愿者行为活跃度和介入性具有不同影响;尚靖君认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着服务意识和积极性有待提高、服务效果不理想、考核积极机制不够以及高校社区联动过少等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许人冰也认为高校志愿者服务体系在组织者、运行机制、项目建设以及内部要素之间都存在一定问题。

在志愿者服务功能研究上,大部分学者聚焦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例如张雪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着力点,在于把握思想道德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时代适应性、遵循内外化规律激发主观能动性以及优化保障与激励制度的可行性;王刚从马克思生存论视角阐述了志愿精神的实践机制,其发挥志愿精神中的“体验”功能,实现“知行合一”;秦学燕等人以东南大学为例从价值观、社会责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思想道德、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专业提升等维度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体系建设,郝学武、高地、张拥军等人从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成长成才、网络育人等方面探讨高校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体系。乔永刚从精神动力结构的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精神层面的主要问题与特征提出提升精神动力培育的方法路径。谭建光认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具有助人与育人双功能,贺志峰则认为其具有社会信任功能。

(二)志愿服务项目评价

国外学者将志愿服务项目评估,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进行研究。例如BradleyCousins等人认为加拿大的志愿服务部门自身对评估的重视与运作不如政府部门;Satterlund等人认为加拿大的政府支持资金的分配越来越零散以及志愿服务项目投资者的预期活跃了评估活动;Hall研究得出加拿大的志愿者组织有89%都进行过结果评估,有效率达到 66.7%;Plant、Hendricks和Blewden等人归纳了美国不同时期所侧重的评估内容。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涉及经费的预算与使用;80年代以前期的投入和产出为主;80年代末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90年代则以政治影响和测量工具的科学使用为主。

国内对于志愿项目的评估普遍采用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提出来的综合绩效评估理论,即项目的适当性、效率、效果、满意度、社会影响、可持续性这五个方面。如陈秀红借鉴该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一个包含三级指标的志愿项目成效评估体系。江汛清则运用该理论,评估了首都大学生基层志愿者服务项目的各方面表现,其结果显示该项目存在着信息沟通不顺畅、志愿者能力素质与工作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该体系从微观角度出发,分别将志愿者、服务单位、服务对象这三方作为评价主体。由于志愿者、服务对象(受助对象)与服务单位需求目标通常不一致,因此该指标容易出现因某个评价主体过多导致整体评价偏差的情况。

由此可见,国外对于志愿服务项目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早,而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逐步完善并形成体系。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评价体系单一且粗范,缺乏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考虑以及基于高校视角下的育人效果评价。

二、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体系要素

(一)高校组织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一般是由高校内的各级团委以及社团组织牵头进行,该类组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保障和支持。此类共青团组织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号召并实施,发展延续至今的高校共青团组织管理下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所涉及的大学生人数较广,功能较为健全,机构相对完整。然而,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也容易导致部分服务项目流于形式,难以调动志愿者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由上级组织提出、下级组织落实的志愿活动中在相互协调与沟通环节缺乏。此外,高校组织部门对志愿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忽视,也是导致志愿服务本身所产生的有利社会影响的较少,从而形成服务供求关系的不对等,对服务项目的长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

高校志愿项目的主要组成以及提供志愿服务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随着千禧年之后出身的“00后”大学生步入校园,该青年群体呈现了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整体态势,他们政治立场坚定,爱党爱国,价值观多元化,思想独立,个性突出。但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媒体带来的冲击和煽动,情绪化、碎片化、需求的多变以及易变也使得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被服务对象

被服务对象,是指志愿者为社会治理和社会所需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单位。所涉及的范围通常深入到街道、社区、学校、农村、厂矿,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等领域,既包含了专业性较强的支教、心理辅导、翻译、科技扶贫等内容,又有专业性较弱的赛事后勤保障、秩序维护、交通指引等内容,而服务对象的反馈和评价不仅有利于志愿项目的及时调整,也可以作为志愿工作的一个考核依据,还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四)项目建设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前期策划筹备、中期实施调整,以及后期的评价反馈系列环节,具体涉及招募、培训、评估、激励制度等操作层面,其中包括志愿项目组织者的管理水平,服务对象的特性,服务内容的要求与志愿者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是否能满足工作要求以及志愿者对项目选择的倾向性。完整志愿项目应该是在志愿服务前期具备明确的工作职责,对服务对象的充分调研分析,并了解服务程序规范,对风险预防进行管理,掌握服务方法和技巧以便对能力匹配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并确保从组织者到志愿者层面对服务知识、技能、服务内容要求的掌握。在服务过程中对志愿者专业的发展以及管理者组织水平的提高培训应该贯穿始终,在项目后期及时的总结并从各方给予反馈沟通,以保持项目的持续化进程。

三、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评价体系优化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保障内部各要素间的协调联动

高校志愿者、学校志愿活动组织方以及被服务对象、项目运行建设的各个环节所组成的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要确保各个要素之间信息的反馈沟通顺畅,不仅要重视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对服务质量的考评,也要重视志愿者对组织者的管理水平、对被服务对象的服务感受、以及整个项目运作能力的反馈。

(二)实现精准定位,促进社会服务供需关系达成一致

高校志愿组织应坚持以社会公共需求为导向,充分调研项目痛点,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提供服务,对接定位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准确与评估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以及培养目标相结合,联动高校专业课教师,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社会所需提供志愿服务。

(三)规范管理制度,保持项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完善的组织结构、制度体系不仅是为高校志愿者提供保障的基础,也是项目稳定性、持续性发展的前提。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责,主要包括工作岗位的明确说明,各方要素的权责明晰,上岗志愿者具备的基本资质以及具体的工作流程,服务时长等;其次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应以鼓励为主、重点突出的原则激励全体志愿者并遴选表现突出者挖掘先进个人与案例以形成典型示范。考核标准应提前告知,考核结果应该及时告知,考核过程应贯穿始终,激励机制应以学生参与主体动机为基础,激励机制的构建应该多样化、多层次、满足学生志愿者的需要。

(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档案,丰富创新志愿活动内容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其中一个侧重点,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在志愿活动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品质需要得以体现并强化,与其他项目相比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具备较强的育人属性。因此制定包含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行为意愿、心理状态以及效果变化等思想政治志愿档案以及追踪变化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政教育效果,显示大学生品格素质、价值取向、能力提升、知识提升以及个人成长成才通过志愿服务过程的影响效果。此外,要紧跟时代主题,紧贴当代大学生特征,以此丰富创新志愿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开展生动的志愿活动有利于项目的品牌打造。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标准的设定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