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中的常见误判探究

2022-12-29徐建英

纺织报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纺织品面料纤维

徐建英,陶 华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提升纺织品的整体生产质量,还能促进纺织生产技术的改良和完善。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检测工作效果,相关技术人员应进一步优化自身的工作思路,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纤维含量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作为自身的工作参考,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常见的误判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最终不仅能构建更加科学全面的纤维含量检测管理体系,还能提升整体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1 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中的常见误判因素分析

1.1 不同类型面料引起的误判问题

在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过程中,由于不同纺织品检测存在较大差异,实际开展相关纤维含量检测的工序也存在一定区别,不仅造成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因不同面料而导致纤维含量差异较大的问题,而且影响整体检测工作的开展效率。

(1)技术人员在对牛仔面料进行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时,往往会在一定比例的再生纤维素样品中发现漏检和误判问题,牛仔面料的染色情况相对复杂,因此,相关检测人员在进行显微观察时,往往无法针对相应的纤维数量进行准确观测和计算[1]。除此之外,由于再生纤维素本身的形态差异较大,在牛仔面料的纵截面观测过程中常常呈现飘带状。这与普通的纤维形态差别较为明显,还有部分纤维具有透明发亮的特点,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开展难度,同时牛仔面料纤维含量检测工作流程和环节也会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牛仔面料检测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判问题。

(2)纯丝光棉面料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不同价格区间对整体面料的成分构成也有较大影响,导致纤维含量检测工作的难度也较大。因为不同种类的材质在外观和手感上具有一定差异,也提高了检测工作的难度[2]。除此之外,由于纯丝光棉面料应用了亚麻纤维和桑蚕丝纤维,这两种形态类似的纤维组织容易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开展纤维含量检测工作时更容易出现误判问题。

(3)一些企业在生产纺织品时,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整体面料的张力和舒适度,导致服装的不同部位采用的纤维面料不同,不同材料之间也需要合成处理。在纤维含量检测工作中,如果这样的合成类材料出现在袖子或领口等明显位置,检测人员需快速分辨并及时调整,同时,要求检测人员在开展实际工作前全面核查纺织品的面料信息。

(4)检测人员在对残余分离的废弃纤维面料开展检测工作时,常常忽略低含量纤维和微量纤维的比例较大的问题,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无法对纤维的组织成分作出较为准确的定性[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检测人员可以采用载体染色法对残余分离的废弃纤维面料进行定性处理,进而明确纤维组分的含量,为后续定量溶解等实验提供数据参考。

(5)在一些色织提花面料的纤维含量检测工作中,由于面料通常有不规则的提花图案,不同区域往往使用不同的纱线处理。但是因不同批次的同一颜色纱线具有不同供应渠道且材料品质不同,在进行纱线检验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检测数据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并对总体检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4]。

1.2 不同类型试剂引起的误判问题

除了不同面料会对纤维含量检测造成负面影响外,溶剂也会引起检测误差。第一,检验标准体系不完善造成的误差。由于纺织材料和纺织技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常规纤维在实验检测过程中表现出的溶解性也出现较大变化。但是,因实验检测过程中的流程设计和检验标准通常已在多年前统一制定,所以检测结果与检测标准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和矛盾,并对检验体系的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第二,生产工艺变化造成的误差,主要体现在氨纶生产工艺的改进上,由于不同种类的氨纶在检测实验中表现出的溶解性差异较大,一些氨纶即使能在95 ℃的水中完成超过1 h的振荡实验,也很难实现完全溶解,而另外一些氨纶能在自然环境下通过雨水溶解。因此,检测人员在实验操作前应针对氨纶生产的工艺设计和原料使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细心观察溶后纤维。如果存在不完全溶解的情况,检测人员应考虑其他检测方式,更好地保障检测工作的准确性。第三,检测人员在进行某些醋酯纤维以及桑蚕丝多组分样品的检测过程中选择顺序溶解法,导致检测纤维可能存在部分溶解的情况,最终导致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产生误判。在针对这一误判情况进行优化时,检测人员应采取替换拆分法对醋酯纤维以及桑蚕丝纤维进行拆分处理,更好地提升纤维材料的溶解度。除此之外,一些检测人员还会使用碱性次氯酸钠溶液对醋酸纤维进行溶解,同时通过丙酮对桑蚕纤维进行溶解,更好地提升纤维溶解的效率和溶解度。第四,检测人员在对深色棉与莱赛尔纤维的混纺面料进行检测实验时,通过正常的溶解方式并不能让莱赛尔纤维完全溶解,反而会增加实验过程中的误判风险。为了更好地提高莱赛尔纤维的溶解度,一些检测人员会通过延长实验周期的方式延长莱赛尔纤维的溶解时间,并通过重复实验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这样的实验优化思路增加了实验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也无法有效提升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操作表明,混纺面料在碱性环境下褪色之后再进行正常的标准实验,能更好地提升面料的溶解效率,进而更好地提升实验检测质量。第五,检测人员在羊毛和桑蚕丝混纺样品的溶解过程中一般采用质量分数为75%的硫酸进行操作,但是如果按照实验标准进行分次振荡,并不能使混纺样品实现完全溶解,最终影响检测人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检测实验表明,将分次振荡溶解操作方法替换为常温状态下剧烈振荡溶解,能有效提升实验检测效率[5]。

1.3 预处理对定量结果的实际影响

在对深色纺织品面料进行纤维含量检测时,为了提升实际检测效果,工作人员一般会对面料进行预处理,进而对面料进行相应的褪色处理,降低纤维材料的色彩留存度。除此之外,检测一些手感较硬的坯布时,检测人员除了要做预处理,还要进行退浆处理。这一操作优化能降低检测面料的含浆量,提升材料在甲酸或者氯化锌溶液中的溶解效率。常用于防风牛仔裤以及防风衣的复合面料一般由表、里两层面料构成,并且通过黏合胶对面料进行粘连。如果对复合面料进行直接检测,其中的黏合胶成分不仅会影响面料溶解效果,还会提高定量检测的实验结果波动性。因此,检测人员需要针对复合面料开展退胶的预处理操作。虽然用于退胶和退浆操作的化学试剂和方法在实验标准中被明确提出,但是非纤维物质成分往往难以确认和去除,因此,检测人员需要结合实验方法和实验对象选择不同的试剂和去除剂,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把控。为了有效避免检测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实验检测人员需要在报告中注明预处理的操作过程和物质使用情况。同时,对于难以去除和溶解的非纤维物质,检测实验人员应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达成方法和用量统一的基础上,只对该样品进行定性检测结果的分析[6]。

1.4 设备仪器引起的误判问题

在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由于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无法准确选择和正确操作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而影响纤维含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效率。例如在使用烘箱的过程中,一些检测人员并没有提前预热和升温,导致最终结果出现了较大偏差[7]。除此之外,一些检测人员为了加快整体检测工作的进度,没有按照设备使用标准操作,增加了风险隐患,降低了实际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5 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判问题

检验工作中出现误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因此,系统培养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十分必要,能保证纤维含量检测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在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实验过程中,一些检验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选择实验流程质量控制方法时缺少实践经验,最终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一些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在检测过程中对任务清单的阅读和信息获取存在偏差,并且质量控制意识较薄弱,导致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判隐患。若检验人员没有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检测工作进行系统性总结,或不了解纺织纤维材料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也会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出现对检测结果的误判情况。除此之外,虽然一些检测人员自身理论知识储备相对丰富,但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无法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影响了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效率。

2 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工作的质量优化建议

为了更好地避免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工作中常见的误判问题对检测过程造成影响,检验人员应根据以下实验操作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检验能力,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检验人员需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例如在检测时,检验人员应遵循手工拆分法的相关原则,将相应的纺织品进行有效的人工分类,并根据不同种类进行烘干冷却以及单独称重和质量检测[8]。这不仅能更好地加强检测人员对纺织品材质构成信息的有效掌握,还能为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起到铺垫作用。另外,检测人员在运用显微镜设备进行检测时,应利用纤维截取面积的计算方式得出相应的纤维混纺比,进而得到更准确的实验数据。检测人员需充分认识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在平时不断学习进步。

(2)相关检测人员应多了解一些检测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以提升检测效果。例如,检测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化学溶解法的应用,针对纺织品自身材质和种类进行有效鉴别,并进一步提升对相关材质的熔接质量。检测人员能根据溶解之后的残留物进行纤维含量的有效分析和比对,提升检测工作的实际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运用化学溶解法进行溶解和腐蚀的过程中会对纤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检测人员在分析和计算检测结果时,应结合相应的误差比例进行有效换算。再如,检测人员可以运用卤素水分检测法检测纺织品表面游离水的含量,通过检测数据推算出纤维总量。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实用性强、效率高。在具体操作时,不仅要用到水分测定仪,还要用卤素灯快速加热设备。卤素对水有一定的亲和性,因此,卤素灯可以均匀吸收纺织品中的水分。之后可以借助设备测量纺织品之前的质量,再与处理后的质量进行对比,得出纤维含量。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即不太适合大批量检测。此外,在检测时应注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纺织品中的纤维数量和质量会对产品实用性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注重查看其中的纤维指标。因此,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十分必要。定性分析法主要检测的是纺织品中的纤维在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指标数据,例如纤维含量检测;定量分析法主要检测纤维的横向以及纵向形态。在检测时,检测人员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使检测更加全面[9]。

3 结语

在国家和社会对轻工业生产领域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核心研究指导下,纺织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应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开展纺织纤维含量的检测工作,进一步提升对工业化产品的实际质量控制,使纺织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为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纺织品面料纤维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膳食纤维通肠道
女装流行面料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ISPO2017/18秋冬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