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玻璃装备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29刘云南

建材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玻璃人力

刘云南

(中建材光电装备(太仓)有限公司,太仓 215400)

中建材光电装备(太仓)有限公司是专业制作离线Low-E镀膜玻璃生产装备的企业。镀膜玻璃在20世纪获得快速发展,Low-E镀膜玻璃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等,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符合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离线Low-E镀膜玻璃生产装备是玻璃深加工装备的一种,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高端装备,需要专业的研发队伍,具有一定的科技研发能力。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尝试探索玻璃装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 玻璃装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规划中参与度不高

企业在战略规划管理时,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参与,导致企业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或者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不一致,这影响到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进而又影响到人力资源工作在企业的地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1]。但在工作实践中,装备制造型企业更多关注生产经营,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事务工作,缺乏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1.2 企业激励模式单一

玻璃装备企业过分强调物质刺激作用,提高工资水平是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员工通过岗位工作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员工的关注点也从单一薪资增长逐渐多元化,更多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另外随着90后、00后步入职场,单一激励方式对不同年龄层员工的激励效果不同。这些对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1.3 企业文化缺失,凝聚力不强

玻璃装备企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注意力放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忽视企业文化的培育以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员工对企业情感淡薄,没有归属感,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同进步的心理契约,管理层仅以企业利益作为指向,与员工情感交流较少,团队凝聚力不强。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低,流失率较高。

1.4 忽视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国内玻璃装备企业发展之初为了生存,更多关注订单,更关心收入和利润这两大指标,公司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人才流失所带来的代价,而实际上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否合理,是否可持续才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玻璃装备尤其是高端玻璃装备的生产制作需要不断地科技创新,玻璃装备企业逐渐意识到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重要性,这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仅仅是科技人才队伍,还包括技能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成为玻璃装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1.5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要提升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基础管理,也亟需提升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各个环节都有联系,人力资源如何更好为企业其他部门或价值环节提供咨询或服务,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资源,帮助业务部门创造更多价值,这些难题都摆在人力资源管理面前,需要人力资源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1.6 未对企业人力资源充分开发与培训

玻璃装备企业注重生产经营,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原因在于:1)认为培训需要投入资金和时间,占用生产时间。2)由于人才流动频繁,不愿意投入精力为其他企业培养人才。3)玻璃装备存在特殊性,缺乏专业而权威的培训机构,员工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员工接受不到专业的培训,较难进入工作状态,或者很难在专业上有很大的提升,员工会选择离开企业,造成恶性循环。

1.7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但是玻璃装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程度,其管理方式较为原始,管理效率较低,难以适应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 玻璃装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关键点

2.1 企业管理层观念的转变

玻璃装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种种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层不够重视,停留在老的观念上,认为人力资源工作是传统的人事工作,只要做好日常员工招聘、考勤、工资发放等事务性工作就可以,没有站在战略性全局去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进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因此企业管理层转变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观念改变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2 加快制度创新,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推陈出新,就需要不断创新,要尝试通过与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等互联互促开展工作。创新成果通过制度固化,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同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在开展具体的党建工作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措施,有效统一和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最大化释放管理的效能[3]。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利润,因此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以此为目标,结合党建工作,可以加大对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的宣传力度,同时关心员工在实现绩效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辅导员工提高绩效,实现个人与企业共成长。从实践角度看,人力资源工作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对于统一员工思想,提高员工干事热情,有明显优势。

3 解决玻璃装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政策制定和落实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的受重视程度是能否顺利开展相关工作的保证,因此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变得非常重要。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切实转变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观念,以战略性眼光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此提升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3.2 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有充分参与到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企业战略规划的意义以及战略规划落地需要人力资源哪些方面的支持,从而最大限度调动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动性,为企业发展打好基础,更好支持企业整体战略方针的执行。

3.3 重视精神激励的运用

玻璃装备企业尤其是高端装备企业,科技人才占员工总数的很大一部分。相对于物质激励,知识型员工需要很强的成就感和优越感,因此激发员工的干事创业的激情,简单运用物资激励已经不够,还需要使用荣誉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精神激励的方法,也就是既要做到待遇留人,也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3.4 培养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归属感

企业的软实力就是文化内核,员工认同感强的企业文化,是凝心聚力的聚合剂,员工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4]。玻璃装备企业在发展的路上要更多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传,让员工有奋斗的动力,自觉自愿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企业发展又带来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良性循环。

加强党建文化的建设,持续深化党建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的融合管理,不断强化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建工作的优势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做好党员和职工的思想交流,结合员工岗位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加强每个部门和员工的考评,对在岗位工作中有困难的员工进行辅导,这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工作和党建工作结合的优势,能更好地解决员工困难,提高组织绩效。

3.5 提升企业人才队伍水平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由于人力资源工作长期被忽视,玻璃装备企业人才储备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加强人力资源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业务素质水平高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通过培养,形成具有政治眼界、专业化水平高的人力资源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优秀的员工队伍,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最终整体提升企业人才队伍水平。

3.6 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中小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着力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企业主为领导的管理层要深入到生产一线,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员工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深入关切员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要以企业的发展为导向,从人力资源管理出发,充分重视员工的诉求,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健康长期发展。

3.7 形成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体系

人力不是成本,而是资本,如何让这项资本保值增值?培训开发是关键途径。玻璃装备企业劳动密集,同时科技人员占比较高,这种情况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体系。低投入高产出,将人力资本的优势更加放大,也让员工有更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加强对企业的认同。企业应该利用内部资源建立合理的培训开发体系,提升员工岗位技术和技能;同时借助外部资源,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形成适合企业特点的培训体系。

3.8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强大助力。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同样需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作为支撑,最大程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能够有效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和利用,节约人力和时间,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赋能。

4 结 语

玻璃装备企业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为保证企业长期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工作者们既要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化解困局,助力企业管理提升。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玻璃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波士顿矩阵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竞争情报需求研究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全球新能源车企概况和中国的战略规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