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对提升国有建材企业“软实力”的思考

2022-12-29

建材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软实力建材实力

刘 娜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蚌埠 233010)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的竞争在较量硬实力的同时,软实力的比拼也是尤为重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增强凝聚力和激发创造力的源泉,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对提升企业软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两者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同频共振,才能让企业更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力。

1 坚持党的领导,让企业文化更有特色

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文化“特”就特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2016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全面深刻系统地阐释了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指引,也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进入全新的局面[2]。

回首建党101年以来的光荣历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是国有企业的政治品格和独特优势,也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基因,让企业软实力进一步加强。就国有建材企业而言,坚持党的领导,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在落实新发展格局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国有建材企业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打造“国之大材”,涌现出多项“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先进新材料,解决了建材领域众多“卡脖子”难题,使国有建材企业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加彰显大国风范。

2 坚持战略引领,让企业文化更有价值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对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国有建材企业而言,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企业文化建设要主动拥抱变革,匹配战略、与时俱进,以文化上的渐进性引领企业实现从管理模式到观念价值的重塑,进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国有建材企业而言,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是企业走稳走好的重要法宝。在高效推进各行业的整合中,国有建材企业要推动混改走深走实,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有力促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交出一张国企改革的优秀答卷。

同样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的舞台上,企业软实力的建设也需要注重品牌战略建设。国有建材企业可以从品牌管理、运营、保护、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运作,打造国有企业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品牌效应,进而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进而打响属于国有建材企业独有的“中国品牌”,并带动其“发扬光大”,让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中国品牌深入人心。

3 坚持守正创新,让企业文化更有灵魂

在“守”中干,在“创”中谋。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并不断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

国有建材企业在进行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之时,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基础,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固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客观评估,在传承其优秀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企业要选取合适的角度,深度挖掘,彰显企业正面、积极的形象,让企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可,促进企业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企业实际、体现企业特色的主题活动,比如,开展全员“登攀行动”、企业文化大讲坛、文化沙龙等活动,制订有针对性的提升措施,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与创造活力,鼓励和支持职工为促进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爱岗敬业,进而改进工作,为企业发展分忧解难,为破解经营管理难题攻坚克难。二是找准提升软实力的落脚点和切入点。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凝聚企业广大职工的“无形力量”。要加强培育企业精神,树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企业产生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共同信念和追求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中。这样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时,才能站稳脚跟、从容不迫、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更多的机遇。

4 坚持国家站位,让企业文化更有自信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走出去”迎来了大好的时代机遇。截至2019年,我国中央企业境外单位已有11 000多家,成为国家经济、外交、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品技术“走出去”,更是文化形象“走出去”。中央企业作为行业产业的排头兵,应在国际化经营中主动服务大局,主动承担展示良好国家形象的使命责任,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形象宣传,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3]。

在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道路上,国有建材行业企业要不断深化改革,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提供优质的工程和技术服务,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逐步走近世界建材舞台的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国有建材行业在海外如何才能成功打造世界建材领域的国家新名片呢?

一是要树立国家站位,增强国际视野。国有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服务国家战略,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支撑和后盾。同时,坚持外强实力、内强精神,坚持不忘本、吸收外来,坚持面向未来、文化强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可。

二要打造中国品牌,彰显责任担当。当前,百年变局与新冠疫情交织影响,中国企业在海外要保持发展韧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切实为当地民众谋福祉,实现共赢发展。要坚持精工细作,坚持创新发展,展现中国品牌、中国技术,推动“走出去”向高质量迈进。要突出一流品质、一流信誉,进一步树立中国企业全球形象,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打造“国家名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三要讲好国企故事、传播国家形象。“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是新时代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崭新姿态。国有企业要讲好建党百年故事、讲好开拓创新故事、讲好协调发展故事、讲好绿色发展故事、讲好开放发展故事、讲好共享发展故事,共同加强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构,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让国有企业技术、管理、品牌、文化全方位“走出去”,以良好的国企企业形象展示国家形象[4]。

2021年7月底,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原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启动“2021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活动”,要求企业在国际形象建设、可持续经营管理等方面总结成功经验、挖掘典型案例,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

5 坚持“以人为本”,让企业文化更有温情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价值塑造为核心,以人为本为根本,发挥凝聚人心功能。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以同频共振的形式推动国有建材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在考虑问题、制定决策时把职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真正让职工对企业文化认可,做到以企业为家,处处为企业着想,激发全体职工的潜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这是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纵深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要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开展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应当全面且充分地考虑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宣传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与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健全与完善企业文化宣传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将企业文化宣传制度渗透到企业经营与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以内促外”的方式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宣传工作。

二要做到企业与员工共成长。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优秀人才队伍为基础,通过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人才,并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提倡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还要积极营造向先进看齐的企业风气,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争把弘扬先进精神融入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通过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宣传先进模范事迹,激励干部职工在岗位实践中建功立业。要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推进“道德讲堂”建设,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积极传播文明风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升企业文明程度,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道德支撑。要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主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友善、融洽的工作氛围,真正做到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切实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创造公司价值。

三是做好海外员工的文化沟通。国有建材企业海外经营要坚持对中国优秀文化和企业自身优秀文化的自信,要把这种优势转变成当地人民能够理解的管理方式,发展成一种能融入当前全球市场的工作文化。对于国有建材企业海外员工,要进一步做好跨文化沟通、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传播,加快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要尊重当地员工的宗教信仰、风俗人情、文化习俗,加强与当地员工的沟通,树立文化协同理念,抱着平等、尊重、欣赏的态度去认识不同文化,通过吸收不同文化中的精华,促进文化融合,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对当地员工的技能培训,确保员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5]。

6 结 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根基和源泉,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品牌的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示企业形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有建材企业要真正把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实力,就必须坚持立足国情、立足企业、立足市场,把企业“软实力”建设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来抓,让企业“软实力”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柱,让企业“软实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根基和不竭的精神动力,真正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猜你喜欢

软实力建材实力
欢迎订阅《上海建材》杂志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昊星建材
实力抢镜
微生物建材诞生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