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春晚歌曲40年的风行与流变

2022-12-29张冠宇

轻音乐 2022年5期
关键词:时代

张冠宇

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巷陌百姓摆脱了样板戏的亢奋与造反歌曲的聒噪;拎着“板砖”录放机暗自在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中难以自拔的年代。

这是禁锢的时代尚未远去,开放的时代已经到来,并以急切的步伐催生真情与美好的年代。各种新奇、萌动的心交织在一起,寻找宣泄压抑情感的闸门。

恰逢其时,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春节联欢晚会。

当年的演播条件简单粗陋,既没有综艺节目直播经验可循,更无专设的演播厅可用,演员的服装也来自“原生态”,但从这里流淌出来的歌声,却能深深触动亿万观众的心弦。

且不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马铃响,玉鸟唱》《知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回娘家》《十五的月亮》《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幸福在哪里》《请到天涯海角来》《小草》给寻常百姓打下多深的烙印;也不说《我的中国心》《阿里山的姑娘》《龙的传人》《万里长城永不倒》《万里长城万里长》赢得国人多少热烈掌声;最能准确记录国人思想解放历程的,当数备受欢迎又饱受争议的李谷一。在她一人连唱5首后,应广大观众强烈要求,又加唱一首曾因“气声”被指责为“资产阶级”的流行歌曲——《乡恋》,把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回望那场全国争论“气声”的起承转合,其实是极“左”思潮不得人心的佐证,更是滚滚春潮般的民意融化了文艺舞台乍暖还寒的冻土。

1984年,凝结着浓厚家国情怀的歌曲《难忘今宵》一经推出,立即成为体现央视春晚情感和情境的特殊标识并延续至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与初期相比,虽然只过去短短几年,却可明显感觉到奔鸣的时代列车不可阻挡和好日子悄然到临的盈盈春意,人们向往新生活的脚步也从悠闲随意变为步履匆忙。

与亿万人民求新求变与日趋回归“主人翁”的心态相呼应,天南海北的音乐人似乎一夜之间达成共识:适时摆脱阴柔气较浓的港台歌曲一统天下的局面,要凭借本土文化的积淀与张力创造出无愧华夏主流文化的原创作品。

1986年,中国内地百名歌星集体亮相北京工人体育馆,第一次共同演唱了《让世界充满爱》这首大型声乐作品。回首凝望,这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内流行歌曲创作与演出团队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那时的央视春晚是及时把脉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是及时反应和触摸时代脉搏的搜索引擎,他们虽然对震撼了年轻人心灵的摇滚歌星崔健走上屏幕还爱莫能助,但还是大胆助推了一大批本土原创歌曲:一时间既有《我们是黄河泰山》《思念》《爱的奉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歌声与微笑》这样动人心弦的作品问世;也有《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军港之夜》《春天在哪里》《我多想》《小小的我》《思念到永远》《采槟榔》《故园之恋》等新歌与“老歌新唱”登台亮相,组合成此伏彼起的系列交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在大陆音乐人用自己的原创重拾自信并构建起新时代通俗与流行歌曲的营盘后,央视春晚并未因此表现出唯我独尊的文化“沙文主义”,而是尽可能为春晚这顿大餐适量搭配些中西合璧又特色独具的风味菜肴。

1987年央视春晚的惊人之举,恐怕是邀请了那个黑头发却白皮肤、蓝眼睛的大男孩吧。一曲《故乡的云》撩起人们的思乡之情,当他用高大的身材激情热舞《冬天里的一把火》时,摄像师按照领导现场指示,不要拍全身劲舞的大全景,只能拍面部特写镜头——生怕这狂野的舞姿会刺破政策允许的底线。

其实有些内情人们还有所不知,1988年,在“叛逆”的崔健被官方戒备、冷落,“在野”的齐秦、王杰还飘荡于街头巷尾之时,大陆与海峡方面的有识之士已经用心良苦地商计邀请邓丽君来大陆演出的相关事宜,后因台湾当局极力阻挠,亦因大陆官方文化机构过于审慎终未成行,以致给两岸观众,也给邓丽君本人留下嗟叹至深的巨大遗憾。

似乎是对这一不幸“流产”事件的经意补偿:1988年的央视春晚特别邀请了台湾歌手包娜娜献唱了一首深切感怀归乡之途是何等漫长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令两岸听众无不为之动容;另一方面,1989年的央视春晚刚刚播放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就大胆播放了在庞大港味伴舞烘托下,由香港女星徐小凤靓丽登场的录影带,一曲令人优婉的《心恋》和一首低回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配以优美的嗓音、优雅的风范和优婉的舞姿,着实令内地观众领略了从未品味过的视听盛宴。

正是这些谨慎又大胆的尝试,释放出官方已经默许可以邀约两岸三地艺人,可以不同方式、不同风格同台演出的放行信号与潜在告白。值此,中国文艺的百花园里,两岸三地、各种类型、不同唱法的歌曲犹如姹紫嫣红的烂漫春花,通过荧屏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竞相绽放。

跨进20世纪90年代,随着央视春晚与央视青歌赛的并驾齐驱,极大促进了三种唱法原创歌曲的积累与勃兴。

1994年,以北京为主场的全国各地竟然冒出来五六十位当红歌星,被人称为“九四”新生代,而跻身央视春晚——几乎成为所有歌手耿耿于怀的心底梦。1995年,大量唱片歌手涌入央视春晚,从而引发广东歌手北上京城的热潮。当然,受国人文化DNA的浸润,深为百姓喜爱的,还是那些有着鲜明民族特色又融入时尚元素的新民歌。

1990年的央视春晚,一个从大山走出的湘妹子,借助《小背篓》清婉明丽的歌声,刷新了人们对新民歌的认识;此后随着《好日子》《兵哥哥》《辣妹子》《爱我中华》等新作品的问世,人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宋祖英。

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走来,90年代达到高峰,影响延续至今的民族歌坛的标志性人物——彭丽媛和闫维文所演唱的代表性作品,又岂止仅用几句褒奖性的评述就能涵盖。

当年,他们在央视春晚一出“山门”,就分别以《我的祖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你,塞北的雪》《在祖国大地上》和《想家的时候》《说句心里话》《1234歌》《母亲》等一大批力作征服了广大听众的心。到了90年代,借助央视春晚的放大效应,他们的声音和形象已然成为时代精神和军旅文化的符号与象征,继而营造出“军歌民唱”的独特景观与蔚然之势。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当人们在1997年的央视春晚,听到这亲切深情的旋律,自然联想起发生在改革开放年代里《春天的故事》;尔后,当1998年《走进新时代》在央视春晚的屏幕上再次鸣响时,人们再次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浓浓暖意。

20世纪90年代,是改革开放承前启后的年代,是充满憧憬、充满朝气、充满力量的年代,也是歌曲创作空前繁盛的年代。与此呼应,央视春晚适时推出了一大批充满阳刚之气和清新气息的“青春之歌”,一时间,民谣、流行、军旅歌曲及混搭轮番亮相,它们恣意鼓胀着人们向往新生活的理想之旌,在千帆竞发的时代长河中破浪远航。

这里,是内地的李谷一“端”出了京腔京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张晓梅“种”出了《好大一棵树》,杭天琪“让”《黑头发飘起来》,毛宁“响”起了《涛声依旧》;那边,是港台的刘德华喝着《忘情水》,甄妮手捧《鲁冰花》,庾澄庆冀望《让我一次爱个够》,潘美辰祈愿《我想有个家》;再回首聆听,则是郁钧剑要《说句心里话》,张也祝《万事如意》,林萍在《为我们的今天喝彩》,谢晓东放歌《今儿个真高兴》。

这一时期不仅个唱一枝独秀,对唱、重唱、联唱也繁花似锦:毛阿敏、刘德华感念《心中常驻芳华》,闫维文、万山红回忆《想家的时候》,祖海、佟铁鑫互问《为了谁》,谭美麟、邝美云对映《水中花》,群星联唱《爱我中华》。

说来还有一首歌儿与春晚气氛最为契合,就是蔡国庆演唱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但实际上1991年蔡国庆初登央视春晚唱的是《去远方》;半月之后,这首已经唱红的祝福歌儿才在央视的元宵晚会上亮相,可算作央视春晚的遗珠补漏之举。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时尚意识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些方面,央视春晚似乎也总能担负起推陈出新、引导提高的意识与责任。

1998年“央视春晚”最闪亮的歌曲,当属由那英、王菲演唱的《相约九八》。这首歌无论词曲,服化道,还是演唱都融入较多的时尚元素,这是国人在物质和精神文化向城市化、都市化及国际化迈进过程中的必然反映,既开辟了新的审美视角,也是对提升观众欣赏水平的有益尝试。

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既是国门更加开放、国民思想更加解放、国人情绪更加奔放的年代,也是人们喜欢回望、喜欢怀恋、喜欢抒情的年代。

或许因为时代的脚步走得太快,中国人踏上90年代的列车没有多久,俨然已发出恍如隔世的感慨。央视春晚借助全国歌曲创作出现群英荟萃的大好局面,又适时推出《在中国大地上》《中国大舞台》《好汉歌》《山路十八弯》等一大批给民众留下深刻烙印的歌曲力作;以及《像雨像雾又像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我的爱对你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些清纯温情的港台歌曲;同时也出现了《同一首歌》这种磅礴大气之作,但另一方面,也很快被怀旧情绪所萦绕,如《同桌的你》《再回首》《笑脸》《牵挂你的人是我》《中华民谣》《想家的时候》,都不乏些许怀旧意味。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张藜、徐沛东创作,地域特色浓郁的“东北风”,借助电视剧席卷神州大地;中期,则出现了颇具思辩色彩、由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到了90年代末期,家常、平实,带有祈愿和温情色彩的歌曲则刚上央视春晚便一炮走红,譬如——由蔡国庆和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所以大受欢迎,不仅因为词曲平实温情,演唱真挚亲切,还因为切中了举国奔小康之际儿女对家中父老的丝丝牵挂和“空巢”父母对儿女顾盼家庭的希冀与感应。

由此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的央视春晚是个姹紫嫣红、群星荟萃的窗口与舞台。讴歌时代主旋律的新民族歌始终担任领衔,描摹新生活的通俗与时尚歌曲如春光乍泻,而在时代列车的拐弯处,一缕以校园民谣为标志的怀旧情结在人们的耳畔萦绕,仿佛身临新千年端点的人们对飘然逝去年代的深情回望。

跨进新世纪,跃入新千年,各种新式播放器陆续问世,人们的文化生活向多元发展,央视春晚也逐渐陷入“年年难办年年办”的尴尬局面。

回望新千年过后的10年,央视春晚虽然一直在做各种转型努力,但由于媒体多元、众口难调,导致新老观众欣赏口味的公约数越来越小,加之“箱底”越来越薄,确实增添了选择的难度。

笔者对这10年相对“走红”的“央视春晚”歌曲做了个粗略统计:

2000年——《举杯吧朋友》《爱我中华》《家和万事兴》;2001年——《二十年后再相会》《咱老百姓》《越来越好》《在那东山顶上》《今夜无眠》;2003年——《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好人好梦》;2004年——《江山》《好运来》《实心汉子》;2005年——《天路》《我和我的祖国》《月半弯》;2006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吉祥三宝》《你是我的玫瑰花》;2007年—-《隐形的翅膀》《今天你要嫁给我》《孝敬父母》;2008年——《中国大舞台》《月亮之上》《青花瓷》《千里之外》;2009年——《超越梦想》《辣妹子》《本草纲目》;“改革开放30 年纪念金曲”联唱;2010年——《阳光路上》《传奇》《春天的芭蕾》《我与草原有个约会》。

开列这样一份歌单难免以偏盖全,但人们仍然可以管中窥豹:一是流行好歌儿渐少;二是风格从传统向个性化转变;三是表演从内敛转向张扬;四是适合网络流传,符合年轻人口味;五是多元并存,港台歌曲有所增加;六是增添了演唱难度——有些歌虽然好听,却未必好唱。

新千年过后的第二个10年,是国家务实勃兴,也是人们喜欢新奇、享受快餐文化的时代。

这一时期作品与过去的最大不同:似乎缺乏一种英雄主义的弘扬,缺少一点儿热血沸腾的动力,缺失一股激荡人心的凝聚,缺位一些平实真切的呼唤,而更在意如何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下功夫。

向以标示时代形象代言、营造社会共同记忆、唤起群体相通情感、激励人们昂扬情绪为特征的歌曲,在如此多元的语境中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加之能上央视春晚的歌曲要么得老少咸宜,要么是首选“腕”级演员苦撑台面,无形中也限制了选曲的个性化与多样性,以致形成概念化地讴歌祖国啊,春天啊,父母啊,河山啊这些老套路。

有了这样一些挑战和流失,央视春晚歌曲的存活、保鲜与传承,还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新千年第二个10年的春晚歌曲力图杀出空心化、类同化重围,试图在亲情化、幸福感、欢乐性、乡愁中及新颖编曲等方面下功夫,前者的特点是接“地气”,后者的目的是拢“人气”。目的是要做到理念创新,感觉温馨,词曲走心,以吸引不同界别、不同年龄的听众。

2011年,央视开门办春晚,大胆选用草根阶层西单女孩的《想家》和打工一族旭日阳刚演唱的《春天里》,他们或温情或粗砺的演唱引起全国观众的极大共鸣。

2012年以亲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叫一声爸妈》《爸妈我回家》《我要回家》及《远方的家》,都形成一条以家为脉络的情感线,朴实真切,暖人肺腑。

同年,恰逢央视春晚3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全面建小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在海外全面实施;同时也是科技赋能,全面振兴,中国真正强起来的重要发展时期。

对于自觉把承载国家意识作为自己最直接、最内在要求的央视春晚,自然要延续前30年的传统,又得寻求新突破、体现新创意、打造新年俗。

2013年,央视春晚推出《春暖花开》,似乎寓意国内外未来发展的大好局势;《美丽中国》,则是与此呼应的优美和声;席琳·迪翁一曲荡人心旌的《我心永恒》拓展了国际化视野;而《传奇》则演绎了深藏心底的人间真情。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也是《我要上春晚》《直通春晚》《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央视和地方卫视竞相推出综艺选秀节目的繁盛期。

这年春晚,《时间都去哪了》令人感怀;《我的要求不算高》,勾勒出普通人的“中国梦”;《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套马杆》,以鲜明的地域性,浓郁的民族风格,营造了接地气、迎新春的喜庆气氛;而合唱歌曲《天耀中华》,更是以恢宏凝重、内敛沉实的柔性与张力,道出歌者对祖国、对民族、对未来最深沉的表达:令所有中华儿女无不为之动容。

从2015到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前夕的这5年,央视春晚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指导下,围绕中国梦,改革开放,丝绸之路,反腐倡廉,乡愁和亲情做文章。

2015年,人文色彩浓郁的歌曲比较集中地登上春晚:这边唱响《共筑中国梦》,那边的《丝路》已在不远处回声;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无尽的《乡愁》已飘散在回家的途程……

这届史上最短央视春晚,预示承载着传统风格的春晚列车已经开始转弯,朝着时尚化、科技化、艺术化的方向驶去。

2016年的主题是“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于是便有了表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充满豪气的歌曲《走在小康路上》《山水中国美》《多想对你说》《相逢春天》问世;而由众星参演的歌曲联唱,则汇集了2015年各大卫视选送优秀歌手与作品的“中国好声音”,将晚会喜乐祥和氛围推向高潮。

2017年,《我要上春晚》栏目面向全球华人的春晚召集令正式启动。一曲《国家》引起亿万中华儿女的共鸣,《满城烟花》充满诗意又清丽温馨;《看山看水看中国》是一幅热烈红火的民俗工笔画;《千年之约》则把丝绸之路的艰辛与辉煌融为一体,意在激起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此外还有3首看起来政治色彩较浓、但非常好听又发人深思的歌曲:《不忘初心》,向世人宣示出“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的初衷与自信;《壮丽航程》,回答的是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历史命题;《假如那一天真的来临》,则是面对世界变局,中国军人交出的铿锵答卷。

2018年的央视春晚,充分展示十八大以来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我们的新时代》为新时代的中国喝彩;《山笑水笑人欢笑》把“叮个隆咚锵”的节奏融入其中,颂扬美丽中国、幸福家园与生态文明;《岁月》是歌咏生命、惜怀光阴;而由美、俄、法、意等多国国际合唱家团队共同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则尽抒各国朋友喜爱中国的深情厚谊。

2019年适逢新中国建国7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央视总台成立后首次推出的春晚。

《我爱我的祖国》,首先激发起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曲自然成为这届春晚的首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国心》《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不忘初心》《乡愁》,这些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有机组合成“改革开放40周年歌曲联唱”,成为整台节目的时代回响。

到了2020年,央视春晚因疫情度过了有些特别的除夕夜。郭兰英等演唱的《我的祖国》,李光曦等的《亲爱的中国》,杨洪基等的《黄河颂》,成龙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刘嘉玲等的《共同家园》,谭维维、韩雪的《生命之河》,这时就显得特别亲切、有力而深情。

2021年的央视春晚重点突出建党百年、全面小康、喜迎冬奥等主题。《追梦之路》《灯火里的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明天会更好》等好歌此伏彼起;《坚信爱会赢》《山河无恙在我胸》《人民是天》《中华民族一家亲》等陆续接龙。

这年春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未经主流媒体推介,仅靠网络走红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艺术殿堂,受到观众普遍欢迎。

终于来到2022壬寅虎年,回望过去,是建党百年,载人航天,建成小康,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一年。一首《春风十万里》,形象描画出大美中国、奋斗中国、幸福中国的挺拔身姿;《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为人们勾勒出抗疫时段的情景再现;《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把对亲人、挚友、爱人的思念与感恩尽情抒发;《我们的时代》与《黄河 长江》,前者高歌“这是追梦的时代”;后者咏唱苍莽奔腾的江河气象,两者互衬,抚今追昔,道出新时代、新征程的宏大叙事。

壬寅虎年不同以往的亮点在于: 4天之后,令世界瞩目的北京冬奥将拉开大幕。为此,《春天的钟声》,营造出天地迎春色,寰宇共欢歌的温馨气氛;《点亮梦》,则尽情激情高歌“奥林匹克的相逢”……

综上,央视春晚40年来选用的歌曲类节目,大都旨在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地域文化、文明之美和艺术之美,并常以清新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和颇具现代感的编曲,为整台节目增添不可或缺的亮色。

因此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理念创新,内容出新、形式翻新——挖掘蕴育在民间的好音乐,好歌手,好的时尚元素,好的演唱方式,未来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就一定会有更多无愧于时代,同时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声乐作品接续诞生、长久鸣响。

猜你喜欢

时代
20时代,辉煌开启
最美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立足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冷恋时代
“两会”“典”亮新时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