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酮饮食对裸鼠人结肠癌皮下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22-12-28王楷黄思辉吴腾飞邱振雄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23期
关键词:成瘤瘤体皮下

王楷,黄思辉,吴腾飞,邱振雄(通信作者)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宝安中心医院普外科 (广东深圳 518000)

结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疾病中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癌症[1]。迄今为止,化疗仍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缺乏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因此,亟需探索结肠癌治疗的新方式[2-4]。饮食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各个方面,有证据表明,饮食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表观遗传变化,从而改变某些调控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多项研究表明,饮食与多种癌症(如胰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存在着密切联系[5-6]。通过低碳水化合物、平均蛋白质和高脂肪饮食抑制肿瘤生长的饮食方式被称为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以往对KD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癫痫的治疗方面[7-10]。近年来,KD 逐渐被用于肿瘤的治疗,如胃癌、前列腺癌、神经胶质瘤等,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11-13]。本课题前期研究也发现KD 会抑制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将探讨KD 对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 级SD 大鼠(许可证号:SCXK(湘)2016-0002,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10只,雄性,8周龄;饲养于温度20~26℃,湿度 40%~70%的SPF 级环境中,自由饮食摄水。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生酮饲料,购于江苏美迪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HCT116细胞,购于北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全DMEM 培养基,购于南京凯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UNEL 检测试剂盒,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β-catenin,购于abcam 公司;Wnt1,购于affinity 公司;辣根酶标记山羊抗兔IgG(H+L),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 显色试剂盒、中性树脂,购于北京康为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BCA Protein Assay Kit),购于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皮下注射及生酮饮食

本研究将裸鼠分为对照组和KD 组,每组5只,对裸鼠经适应性饲养7 d后,将浓度为5×106个/ml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皮下注射到裸鼠体内成瘤(0.1 ml/只,于成瘤5 mm 时开始生酮喂养)。成瘤前两组裸鼠均自由进食,之后成瘤对照组裸鼠自由进食标准饲料,KD 组裸鼠于成瘤5 mm 时给予相等能量的生酮饲料,饲喂30 d 后处死裸鼠。

1.4 HE 染色

参照胡清泉等[14]的方法,肿瘤组织石蜡切片经烤片、脱蜡、水化后,用苏木素染液染色3-5 min,流水冲洗后,用1%盐酸酒精分化,反蓝液反蓝,伊红染色3-5 min 后,切片脱水,封片,在显微镜(BX43,Olympus)下观察。

1.5 TUNEL 染色

参照刘艳龙和徐国海[15]的方法,将组织切片放入二甲苯进行脱蜡,接着加入梯度乙醇水化,加入抗原抗体修复后,滴加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液,孵育2 h 后,洗涤,封片镜检。

1.6 免疫组化

参照胡清泉等[14]的方法,将组织切片进行脱蜡、水化和抗原修复后,利用5%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进行封闭,然后进行一抗β-catenin(1‥200)和Wnt1(1‥300)、二抗辣根酶标记山羊抗兔IgG(H+L)孵育,DAB 显色试剂盒显色5~10 min,再用中性树脂封片和镜检。

1.7 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检测

取两组瘤体组织经液氮研磨成粉末,加入裂解液后再次研磨,将组织匀浆吸入一EP 管中,冰上裂解30 min 收获上清液;采用BCA 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参照魏利超和吴旻[16]的方法检测瘤体组织中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9(Cleavedcaspase 3/9)、生存素(Survivin)、无翅和整合素1(Wnt1)和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Graphpad Prism 7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经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KD 对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病理学的影响

对照组呈实体状排列,部分癌细胞成腺管样分布,大量炎性细胞浸润;KD 组结肠癌的病理特征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见图1。

图1 HE染色观察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的病理学变化(×200)

2.2 KD 对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对照组凋亡细胞占比5%左右,KD 组凋亡细胞占比25%左右,且与对照组相比,KD 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2 TUNEL 染色检测KD 对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3 KD 对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中Wnt1和β-catenin 表达的影响

如图3 所示可以看出,Wnt1、β-catenin 在瘤体组织中阳性表达。且在对照组中,Wnt1、β-catenin 阳性表达率均为60%左右,而在KD 组中,Wnt1、β-catenin 阳性表达率分别在25%、30%左右,与对照组相比,KD 组Wnt1 和β-catenin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3 免疫组化检测KD 对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中Wnt1和β-catenin 表达的影响

2.4 KD 对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中Cleaved-caspase 3/9、Wnt1和β-catenin 表达的影响

由Western Blot 检测肿瘤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9、Wnt1和β-catenin 的表达情况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KD 组中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表达显著升高,Survivin 表达显著下降,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探究Wnt1/β-catenin 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这一过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D 组Wnt1和β-catenin 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

图4 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检测KD 对裸鼠结肠癌皮下成瘤中Cleaved-caspase 3/9、Wnt1和β-catenin 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Warburg 效应”是肿瘤细胞在有氧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来削弱有氧呼吸,进行高效糖酵解反应,进而获得大量三磷酸腺苷(ATP),以及制造适合肿瘤细胞生存的微环境,使肿瘤细胞具有增殖优势。研究发现,机体血糖与肿瘤生长速度相关,血糖浓度与肿瘤生长呈正相关,血糖浓度下降后可使肿瘤体积减小且生长速率降低[17],因此可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切断肿瘤的能量供应来破坏肿瘤微环境,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研究发现,KD 可调节患者代谢,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增强患者化疗敏感性[18],因此,目前KD 已在多种动物肿瘤模型及临床病例的治疗及辅助治疗中被广泛使用[19-21]。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认为KD 饮食对结肠癌增殖的抑制及潜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通过皮下注射HCT116细胞建立结肠癌模型,并于成瘤后调整饮食,即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和生酮饮食,通过HE 染色检测对照组及KD 组瘤体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呈实体状排列,部分癌细胞成腺管样分布,大量炎性细胞浸润;KD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病理特征有所改善。进一步行TUNEL 实验的结果显示,KD 可促进瘤体凋亡。由此说明,KD 干预可延缓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瘤体的生长并诱导瘤体凋亡,改善瘤体病理变化。

Wnt/β-catenin 是经典的Wnt 信号通路,在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Wnt /β-catenin 在肿瘤中过度激活,抑制 Wnt /β-catenin 可阻碍肿瘤生长和转移,对干细胞更新、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都至关重要[22]。另有研究表明,Wnt/β-catenin 信号参与结直肠癌的进展,激活Wnt/β-catenin 信号可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转移[23]。细胞质后期分裂复合体(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APC)/轴蛋白破坏复合物(destruction complex,DC)在保持β-catenin 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PC 蛋白包含3 个Axin 结合基序,这些基序散布在一系列与β-catenin 结合的15 和20 氨基酸重复序列之间。在结直肠癌中,APC 对DC 的功能至关重要;APC缺乏可导致β-catenin 在细胞质中聚集并转移至细胞核,激活原癌基因蛋白(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Myc-like,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eptidase 7,MMP7)等靶基因,这些基因与癌细胞的周期、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转移有关[18]。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发现与细胞内β-catenin 的积累水平失控有关[20-21,24]。此外,肠道的形成过程需要Wnt 信号通路的激活,但该通路过度激活后会导致肠道病变,约有90%的结肠癌患者存在Wnt 信号通路异常激活[25-28]。因此,KD 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Wnt 通路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KD 可显著降低瘤体中Wnt1、β-catenin 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KD 可显著下调Wnt1、β-catenin 表达,且Western Blot 实验结果还证实,KD 可显著下调Survivin 表 达,上 调Cleaved-caspase 3/9 表 达。Survivin 不仅是Wnt1/β-catenin 通路靶基因,还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可显著抑制caspase 3的凋亡诱导作用。因此,调控上述蛋白的表达,将明显影响肿瘤细胞的存活。本研究结果恰好证实了KD可调控Survivin、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 表达,继而促进结肠癌瘤体的凋亡。

综上所述,KD 可有效促进裸鼠人结肠癌皮下瘤细胞的凋亡,与下调Survivin 表达和上调Cleaved-caspase 3/9表达有关,此过程可能是通过阻断Wnt1/β-catenin 信号通路实现的,但需要结合Wnt1/β-catenin 通路抑制剂或相关成分抑制剂进行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成瘤瘤体皮下
6龄黏虫幼虫受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生长发育及体内成瘤反应的变化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人肾透明细胞癌荷瘤裸鼠成瘤细胞浓度检测及相关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源性NOD/SCID 小鼠和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腹水来源胃癌原代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