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俗世奇人,技艺高超
——以《刷子李》人物为例

2022-12-28冯文菁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课外语文 2022年17期
关键词:刷墙奇人白点

⊙冯文菁(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凡尘俗世,总有一些人物出类拔萃,总有一些人物令人敬佩。所谓“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文学的世界里面也有千姿百态的人生,有人认为文学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其实不然,他们不过是现实生活中艺术化的呈现,在我们生活中都有他们的影子。以《西游记》而言,猪八戒的贪吃憨厚、唐僧的理想坚定,我们生活中不也有这样的人吗?更不用说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批判的却是声色犬马、阿谀奉承的贵族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相比而言,今天介绍的《刷子李》更是平凡世界中的一员。他是一名“奇人”,于芸芸众生当中透露着别人所没有的个性、品质,也值得我们敬佩。

一、文本解读

谈“刷子李”,不妨先谈《俗世奇人》。因为《刷子李》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俗世奇人》是我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每篇篇幅精短,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有时候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的古典韵味。冯骥才是一个故事至上的人,他曾说“古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故事情节成为他的最高追求,《俗世奇人》中的很多故事并非独创,而是源自民间的街谈巷议,经过冯老先生的艺术构思,呈现了清晰的层次和精彩的情节,过渡和转折处往往很奇妙。《刷子李》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故事的主人公“刷子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刷墙手艺人。故事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讲述了一个虽然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但他却是“俗世”中的“奇人”,展示了他不俗的本领。那么他的不俗和奇特表现在哪里?其技艺又高超在哪里呢?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叹“刷子李”之“规矩奇”

凡是工作的人都会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比如在古时候,瓦匠“不说双”,是为了避讳鲁班的小名,所以瓦匠们每次说到“一双”这个意思,就用“一对”“一副”来代替;石匠“不说话”,因为凿石头时需要精力集中、全神贯注,所以石匠干活时任何人不能开口搭讪讲话;木匠“不留木屑”,每当木匠为雇主干完活离去时,会把场地收拾得整齐利索,但是会留一点木刨花在地上,让主人收拾,意为“还有活干”。那么,“刷子李”有什么规矩呢?他的规矩可“奇”了!“只要(刷完墙后)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我们都知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更何况刷墙这个工作本身就会洒点,难道“刷子李”当真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初看文章,很多人都说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过是宣传自己的本领大罢了。但是从文章的记叙来看,他真的跟自己较真。从他带的工具可以知道——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真与地上的一桶白浆较上了劲。这个规矩他还真自己去践行了。第二个规矩,是“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不是明摆着不想赚钱吗?还是派头十足?就像书本讲的,一座楼房大小九间屋子,要刷九天,这样的效率是不是有点低啊?第三个规矩,是每刷完一面墙,得休息,得坐,得抽烟、喝茶。这不是故意拖延工程吗?其实,这是工匠人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精神的呈现,既然答应了主人刷墙的任务,就要把每一面墙都刷得白白亮亮的,所以第二个和第三个规矩都是为了办好事情,休息是为了观察哪里刷得不够好,是一种反馈。既然承担了工作那就尽力为其办事情,而不能有所耽搁,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已经内化为个体生命形态里的“工匠精神”。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叹“刷子李”之“动作奇”

估计大家都看过刷墙工人的动作,拿着一个长长的滚筒,在墙上反复来回刷,动作粗犷而急促。当然了,一般的刷墙工人必须在地面铺一层纸以防污染地面,并且刷墙工人一般都不穿黑衣服。但是“刷子李”却不一样,只见“(‘刷子李’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真可谓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不紧不慢,动作是那样娴熟,姿态是那样悠闲,甚至可以说“刷子李”的动作是那样潇洒,能把刷墙这一动作演绎得如此潇洒,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刷子李”看来,仿佛刷墙这项任务就是手头上的一件艺术品,必须得精雕细琢。并且,刷墙还带有声音,从这个动作来看,这面墙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琴,“刷子李”用刷子就像是拨动着琴弦,墙体与刷子之间的摩擦在“刷子李”的“拨弄下”发出悦耳的、动听的音乐,你说奇特不奇特?这都说明了“刷子李”技艺高超。

(三)叹“刷子李”之“效果奇”

从“刷子李”的规矩和动作来看,确实可以看到“刷子李”有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和技艺,与别的工匠是不同的,但即便如此,也可能是“刷子李”故弄玄虚,耍派头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而已。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效果,毕竟这是最终的评价。如果你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这个效果当然好,但是如果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那么“刷子李”的刷墙技术效果如何呢?

第一,确实没有多洒一点白。“刷子李”刷完墙后,确实没有多余的一点白点,连身上穿的黑衣服“绝没有一个白点”。

第二,墙体天衣无缝。在“刷子李”的工作完成以后,那一面墙体就像是天然的,“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厉害!

第三,墙体均匀雪白。本来凹凸不平的墙体,在“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下,“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那样的均匀雪白,晶莹透亮,效果真是神奇。

以上都是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刻画“刷子李”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到“刷子李”不但技艺超群,还有奇特的规矩、奇特的动作、神奇的效果,更显示了他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下面我们不妨从侧面描写的角度看他技艺的高超。故事当中的曹小三,是“刷子李”的徒弟,文章借助徒弟曹小三的视角来侧面反映“刷子李”的大本领、大智慧,但是曹小三的关注点是“刷子李”刷墙时“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来展开叙述,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心路历程:

其一,半信半疑。曹小三跟“刷子李”学手艺,当然是想学一门生存的本领,但其实对师傅的“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也为文章“刷子李”的人物刻画设置了悬念,埋下了伏笔。

其二,崇敬万分。曹小三趁给师傅倒水点烟的工夫,认真观察“刷子李”的衣服,居然看不到一点白的影子。所以,在他的心中,师傅的这身黑衣服,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心中的那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其三,满腹狐疑。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后,曹小三瞬间又有质疑。因为“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看到这里,连我们的读者都如鲠在喉,有说不出的尴尬和难受,也有说不出的鄙夷和不屑,在曹小三和读者的心中,“刷子李”的形象轰然崩塌,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扭转。

其四,钦佩不已。当我们都以为“刷子李”空有“绝活”的时候,借助曹小三的视觉,我们才发现刚刚的那一抹白点,不过是衣服被烟烧穿后露出的白衬裤。一切如逐渐散去的黑云那样豁然开朗。“刷子李”的绝活果真不是空话,真是名不虚传。心中的那份崇敬之情久久不能平息导致了曹小三一瞬间的“发怔发傻”。这四个方面的侧面描写,使“刷子李”的人物品质更为突出,对自己刷墙本领绝对自信,也让读者恍然大悟,小小的刷墙工作竟有这样的大道理、大智慧,引人深思。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在我们身边擦肩而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相貌不同,行为各异,神态万千,语言、心理更是万般不同,各有特色,各有奇特。在课本的这一单元里面,我们接触到了机灵的小嘎子、健壮的祥子、吝啬的严监生和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借助文学大师们妙笔生花的人物形象,我们也一探文学世界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让我们鄙夷,这难道不是现实生活的原貌吗?借助这些文章,大师们这种写人的技巧也渗透在我们的脑海当中,也希望用自己的笔描绘大千世界的“众生相”,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展示一个人的面貌,相信在你的文学世界也存在这样一些奇特的人物和故事。

猜你喜欢

刷墙奇人白点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
医 学 指甲上有小白点是缺钙吗?
粉刷匠的孩子,真让我羡慕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消除大型锻件内白点缺陷的工艺方法浅析
刷子李
“俗班奇人”——舞王李
我是一个粉刷匠
刷墙
民国报界奇人黄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