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

2022-12-28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杜立志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火种李明内心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杜立志

李明(化名)是我班的一名男孩儿,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但不善言谈,说话支支吾吾。他很少与同学交往,一语不合就直接动手,和同学关系很紧张。从初一第二个学期开始,他经常找各种借口请假,几乎每周都要休息一两天。后来,干脆不来上学,每天在家看闲书或者玩游戏,我和家长想尽办法都没有效果。

李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通过调查,我们对李明多了几分了解。他是家里的独子,备受宠爱,这导致他任性、懒惰而又幼稚,不愿意接受批评,不能面对失败,想取得好成绩又不肯付出努力。他厌学,其实就是在逃避,因为不敢面对失败,所以不敢参与竞争。他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就请父母帮忙,如果父母拒绝,他就以“不上学”相威胁,最后父母只好妥协。就这样,在父母与孩子的博弈中,孩子逐渐占了上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步,赋予责任,点燃其内心的火种。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认为,人除了追求生存生活的物质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会的、心理的需要,譬如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受人尊重、归属感等。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创建团结、融洽的班集体,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自信,提升自己的价值。我努力创造条件,让李明产生归属感并融入班级。

初中二年级开学那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其事地把教室前门钥匙交给李明,鼓励他做好班级“掌门人”。责任就是动力,果然他不仅不再缺课,而且每天都来得很早。我也经常在班里表扬李明的认真负责,同学们也慢慢对他有了好感,他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存在的价值。班委会改选之前,我鼓励李明竞选班级生活委员。几经犹豫之后,他最终参加了竞选。当他得知自己以高票当选时,激动得蹦了起来。当他在同学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发表就职演说时,我知道他内心的火种被点燃了!他完成了精神上的回归!

第二步,引导自省,让其积极面对问题。

李明不愿意接受老师或同学的批评,主要原因还是自尊心极强,因为太在乎自己,所以更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此,我送给李明一本书——《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在聊天时,李明谈起了看这本书的感受。我告诉他:“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份快乐与悲伤。让自己拥有一颗宁静的心、一颗智慧的心、一颗快乐的心。若能如此,你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快乐与幸福。”有一次我们在班会课上观看演讲大师尼克·胡哲的视频。同学们分享感受时,李明勇敢地走上台说:“我们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渐渐地,李明开始变得积极阳光,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坦然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

第三步,优化环境,助其建立和谐关系。

在学校,每个学生都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尤其是与同龄人相处。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往,这些独生子女可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并且逐渐地培养爱心、真诚、宽容等性格品质。尤其是宽容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如果有一个相互理解的朋友,可以在彼此的心灵成长中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同学之间更容易敞开心扉,互相倾诉。我细心观察之后,发现李明这一组的组长既有思想又胸怀宽广,很有担当又乐于助人。为了解决李明时不时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动手的毛病,我要求组长和李明结成帮扶二人组。组长答应了,并帮李明制订了“静思30秒”“挑战最弱项”等具体措施。

第四步,润物有声,用爱助其成长。

作为班主任,我牢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李明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给予他的关心和信任。记得有一次李明跟爸爸动手了,爸爸将他赶到租住的房子里不管他,李明不吃饭也不来上课,妈妈打来电话求助。中午我买了午饭直接去了李明家,我和李明一起吃了午饭并且听他说了很多心里话。我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然后引导他反思:为什么犯错,犯错之后怎么看待这件事,打算怎样处理这件事。最后提出我的建议,告诉他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李明哭了,哭得很伤心。之后,他向爸爸道歉。李明说:“我第一次感到有人理解我,我很幸运,因为我遇到了杜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明变了,他每天按时到校,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成绩有了长足进步,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和谐融洽。偶尔犯错之后,能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接受老师的批评。他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李明的改变令我欣喜,也再次促我深思:教师的责任是什么?答案很简单:用爱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让他们积极快乐地面对生活,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火种李明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火种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点燃火种的地方
李明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读,这些文字里深埋的火种
一块生锈的铁
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