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环境监测开展效率的对策探讨

2022-12-28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山亭分局张慧慧

区域治理 2022年26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山亭分局 张慧慧

与传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相比起来,现代环境监测技术更具备科学性。传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通常比较注重覆盖范围的大小程度,这种保护措施时效性非常短,只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效果,但是时间一长,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就会变高,最终导致环境受到更为严重的污染。而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环境治理的水平和质量,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绿色的生态环境。

一、提高环境监测效率的具体体现

(一)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环保这个话题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次性餐具、塑料购物袋,大到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等。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比如工厂污水和废气的排放问题,以及北方过多地燃煤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在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下,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但总体上来说收效甚微。虽然治理的范围广,覆盖面大,但力度却不足。往往只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再加上容易受到社会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此前,在国家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的地区,传统的生态保护工作并不能治标治本,根本无法彻底革除环境污染的源头。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环境监测技术变得愈发成熟。环境监测技术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治理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提升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技术弥补了传统生态保护措施方面的不足,并且将两者结合,还能够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用科学的方式将两者进行结合,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也能够更加全面地归纳总结出造成环境污染的成因。与此同时,还能在治理范围中更好地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实时检测污染情况

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社会发展结构日益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文明。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便开始逐一显露出来。制造业、重工业的日趋发达,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经济水平和发展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国家的社会建设得到发展、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加剧环境污染的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往往是影响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环境污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相关技术进行有效治理,使得其生态得到恢复和净化,但时效性并不长。社会上某些突发状况的发生,常常会使人措手不及。将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到治理环境污染中,可以全方位地把握相关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对呈现出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计算,研究出更加可靠和科学的治理策略。不断优化治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状况。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监测技术可对生态环境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分析评价。相关环境治理部门可以凭借这一点采用深入分析数据的方式,对环境污染做出科学预测,将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其萌生的初始阶段。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整洁、安逸的生态环境。[1]除此之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治理时,也可以采用环境监测技术降低工作难度和成本,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去,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贡献。

(三)提供环保标准指标

从微观的层面来看,环境监测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关的环保指标。这些环保指标是判断某个区域是否受到污染的重要依据。自然环境中的大气、水源、土地是否受到污染,都需要参考环境监测所提出的硬性指标。并由此划分其污染的程度及污染的等级。这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环境污染程度进行划分,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对于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优先治理的原则,对其投入更大的治理力度。同时,对于环境污染较轻微的区域不能置之不理,也应该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相关环境治理人员应该对环境监测技术所提出来的环保标准依据持重视态度。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不断比对现实效果和硬性指标,以此收集到更多全面、准确、实时的信息数据。后期在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时能够找到有切实论据的支撑,而不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技术所获得的相关数据信息不仅能促进环境治理的发展,而且也能促进其本身的发展。除此之外,环境监测技术还能够通过密集的数据信息对众多区域中的环境生态保护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和完整。当对某个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过后,还可以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去探究造成环境污染的成因。比如是否是工程建设实施不当或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是由其他更为复杂的成因所导致的环境恶化。在此基础上,环境治理部门可以向相关的机构或者企业提出适当的警告和建设性意见。

二、有机结合各个领域的相关技术

(一)信息技术3S技术的结合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环境监测领域也有所涉及。信息技术中的无线网络技术具备独特性。它能够仔细记录受到监控的环境的相关数据,并能够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以供人们及时查询和使用。在环境监测技术中,信息技术应用中的PLC技术具有耐热、适应性强的特征。[2]这些特性使其能够长时间地在不利的条件下对环境进行监测。在水质领域,PLC技术能够对其进行远程控制,同时监测其水量、水质及其他难以察觉的状况。这有利于为人们提供完整而翔实的水域信息,能够促进相关工作的展开。

所谓的3S技术主要包括GPS、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三者在应用时相辅相成,能够在环境监测中发挥更大的效用。3S技术获取数据信息精准、迅速,且能够对数据进行高精度处理和分析,大大节省了人工分析的时间成本。此技术主要用于监测土壤和大气领域,同时也能够监测水质和湿地领域。

信息技术与3S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提供科学和可靠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使得国家的环境治理水平得到量与质的飞速进步、生态环境文明得到长足发展。

(二)化学、物理与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所有类型的环境污染中,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化学物质的污染。许多科研人员为了研制医疗药物、化妆产品等等,总是要展开多次实验,经过复杂的分析解构最终得出富有成效的研究结果。而在此过程中,因处理不当,往往会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或者水源中,造成一系列的病毒污染、辐射污染等等,而化学污染又往往不易察觉,就算人为感知到了,也很难有效治理,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环境监测中的化学技术主要有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离子色谱和色谱分析。如果将这些化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出化学污染的最终源头,能够最大程度预防化学污染,并降低化学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危害。

环境污染的加重降低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不仅使现代人的生理健康受到危害,还造成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因此,环境治理变得愈来愈重要。环保部门的工作也较以往变得繁重起来。这时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就必不可少。在物理检测方面应用环境监测,能够更好地发挥实效作用。物理检测主要包括土壤检测、噪音检测等等。所谓的实效作用具有以下两点:第一,简化工作流程;第二,防止污染蔓延。

环境监测中的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动植物与微生物。对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可以得出环境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推导出环境污染的具体状况,为环境质量的优劣提供一个可靠凭据。通过直接与间接的方式对动植物和微生物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污染物质对其侵入的具体情况,从而采取相关措施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其生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生物跟踪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这种生物跟踪技术是将分子监测及PCR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获取完整的监测信息,[3]能够未雨绸缪,较早地发现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保证环境健康。

将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更深层次地对环境污染作出科学评估与分析。三者相辅相成,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从而大大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三、提高环境监测开展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人的精神状态从最初的蒙昧阶段步入文明时期,人类的思想在其中经历了巨变。由单纯的原始性思维转变成了高级多样的现代化思维。狭义的现代思维主要偏向消极方面,即人类社会中各种非常态欲望的无限增长。比如对金钱和权势所产生的欲望。这些欲望的无限膨胀,致使人类不断地对大自然进行残酷地剥削掠夺,比如砍伐树木、开采煤矿、建筑工厂等等。企业通常为了谋私利而选择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忽略态度,再加上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有所欠缺,导致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发严重,这大大提高了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复杂性和难度。为了更好地推进环境治理的进程,确保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运行,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去惩戒个别企业肆意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有关机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加快治理环境污染的进程。第一是生态意识方面,究其根本,大多时候造成污染的原因在于人们并未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这时候,环保部门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为民众树立起明确的环保意识。第二是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实施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监督,对于一些资金欠缺的企业,政府机构可以加大对其的财政拨款力度,为其开展环境监测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而对于资金充足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的企业,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惩戒机制,对其进行约束和管控。除此之外,政府机构还应该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的专项资金投入。因为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这项工作具有周期性长、难度大的特点,如果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得更加完善和成熟,那么便会大大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质量。[4]

(二)加大研发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离不开高端科技人员。在使用环境监测技术时,因为必须确保最终得出来的监测结果具备可靠性和精确性,所以在监测的过程中会运用到许多复杂的方法和技能。如果中途出现差错,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治理措施,使得环境污染的治理也很难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指标。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繁难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国家应大力培养更加专业的相关人才或成立高素质的专业监督小组,以确保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得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数据信息。除了大力培养人才之外,政府机构还应该加大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环境监控体系及网络系统

所谓的环境监测技术,其核心的要义在于监测和管控。可以说,控制是其最为本质的作用。想要全面而高效地对生态环境领域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监测,就必须建设和完善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和生态监测网络系统,这是监测环境污染的根本保证。建设环境监控体系和网络系统既能够推进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展开,还能预防突发性的环境污染,将污染程度降至最低。生态网络系统的发展能够向相关的监测领域传播实时监控的数据信息,专业人员在此基础上则能够较大范围地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更为完整和科学的监测结果。由于区与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数据信息也是互通的。[5]即使发生了突然情况,相关部门也能够及时地采取合理措施对发生紧急状况的地区进行治理。这对环境风险的防范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也能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和效率

提升环境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改善和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的标准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将各个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到总的控制中心,进行比对分析,了解各个地区的环境监测的质量情况。此外,环境监测总控制中心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分析库,更加精密地分析受到监测领域的数据分布特点。第二,使环境监测覆盖的范围和区域更加广,同时反复实验相关的监测技术,做到查漏补缺、弥补不足之处,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第三,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在对环境监测的同时,不断对其环境质量的指标提出新的要求。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使用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对环境污染进行管控和监督,从而起到预防和引导作用。环境监测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宏观层面上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环境污染,营造了清新干净的自然环境。微观层面上来说,其维护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得到更因发展。总之,使用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提高治理效率,保障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度,更好地控制环境污染,使得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恢复,最终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虽然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但受到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其仍旧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在未来,环境监测技术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