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

2022-12-27黄秋贵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5期
关键词:全程依从性用药

黄秋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胰岛素缺陷/生物作用出现高血糖,多发病于中老年群体,属于临床常见高发内分泌代谢疾病。该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易诱发甲亢危象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极大[1]。随着近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对于糖尿病的防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合并症患者也出现逐年增长。因此,需加强针对性的干预,这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病情防护的重视度和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所以临床人员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非常关键,只有通过高效的健康宣教才能充分提高对病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2-3]。基于此,本文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血糖控制效果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本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标准:患者存在体质量指数≥24 kg/m2、缺乏体力活动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经两点法检测证实糖化血红蛋白(HbAlc)>7.0%。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临床症状。②患者意识清醒,能够正常沟通。③能够积极配合护理者。④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肺功能疾病。⑤患者悉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焦虑、抑郁症者。②暂时性高血糖患者。③患者合并有免疫系统缺陷。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全程健康教育组(50例,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和常规健康教育组(50例,护理中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全程健康教育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1~80岁,平均(69.15±5.34)岁;原发疾病病程5~44个月,平均(20.73±7.14)个月;常规健康教育组男29例,女 21例,年龄50~81岁,平均(69.98±5.28)岁;原发疾病病程4~47个月,平均(20.86±7.26)个月。两组共病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健康教育组 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在患者提出问题的时候解答患者的问题,为患者发放药物的时候说明使用方法等。

1.2.2 全程健康教育组 给予患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成立健康教育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专科护士4名、临床医师1名,制定落实健康教育方案及实施步骤,首先对专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及实施方法,并为患者建立详细的个人健康档案,实时掌握患者各项情况。

1.2.2.2 用药健康教育 对患者按时使用降糖药物进行宣教,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学历等情况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案,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知识展报、手册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健康教育内容重点放在用药指导、饮食习惯、运动锻炼方面,特别是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应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控制血糖的必要性和优势,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认知,消除患者对长期用药以及不必要的顾虑,最大限度提高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首发糖尿病或病程较短的患者,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从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的原则,如果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药物使用时间较长,则需要考虑到药物的耐药性也会逐步增加,需要详细对患者评估,并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如联合用药,用药期间需加强血糖的监测,要预防低血糖发生,护理人员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合理调整用药,告知不能擅自更改药物治疗剂量、频次等。

1.2.2.3 运动锻炼健康教育 规律地开展一些运动锻炼对于控制血糖具有良好的效果,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常用方式,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状况及兴趣爱好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例如鼓励糖尿病患者积极参与锻炼活动,如广场舞、游泳、打太极、慢跑、快步走等,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并注意低血糖的预防,本次护理推出了“1357”运动方案,即每日运动1次以上,每次运动30 min以上,每周运动5 d以上,活动后心率在 170次/分以上;为患者讲解运动锻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运动过程中的运动量、运动频率及方法,告知患者不可急于求成,而是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运动,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调整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为避免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小组成员要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实施宣教,一旦出现相关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另外,在运动前后对血糖进行监测,并根据相关数据临时调整饮食方案,做好低血糖预防。

1.2.2.4 心理疏导 大多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的认知不足,故其心理状况不佳,负性情绪加重,易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此,小组成员要主动询问患者有什么疑问并及时解答,并鼓励患者通过积极的配合治疗,病情会得到控制,不必过于担心,多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帮助患者建立对小组成员的信任,可有效实施心理疏导。

1.2.2.5 饮食健康教育 为患者讲解饮食与血糖的关系,依据患者的体质量、身高测算患者的体质指数,科学精准评估营养状态,进一步结合糖尿病患者的每日劳动量、能力消耗情况、营养摄入需求及血糖控制范围对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进行测算,以此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方案。精准的控制患者每日摄入能量、含糖类食物,同时在饮食干预期间需要根据血糖变化合理调整,如发病初期需要补充基本营养物质,摄入热量比糖尿病总量高10%,确保后期可进行热量控制操作,并关注患者有无低血糖状况,避免过分的降低血糖。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迹象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在机体蛋白质分解速度高于合成速度时需要及时摄入优质蛋白。食用低碘低脂食物。告知患者饮食习惯与高血糖的关系,日常饮食应选择新鲜蔬菜等清淡或酸性食物,避免摄入糖类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包括HbA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患者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对糖尿病病情及日常防护健康知识掌握、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

1.3.1 血糖检测 血糖测量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美国BioRadD1)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检测HbAlc、采用血糖仪(拜安康)检测FPG、2 hPG。

1.3.2 睡眠质量评估 睡眠质量评估工具采用PSQI,量表包括7个维度(每项均为0~3分,总分范围区间为1~21分),分值与睡眠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4]。

1.3.3 患者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分析 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通过医院自定的调查表进行,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良好。

1.3.4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判定指标包含生理、社会、心理、情感、环境,各单项评分最高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判定标准为过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5]。

1.3.5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通过医院自制调查表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将共病患者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PSQI、血糖控制水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性别构成比等指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各项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全程健康教育组改善水平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全程健康教育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3 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各项血糖指标(HbAlc、FPG、2 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程健康教育组血糖指标(HbAlc、FPG、2 hPG)均明显改善,且全程健康教育组改善水平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表3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2.4 两组糖尿病患者满意度对比 全程健康教育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糖尿病患者满意度对比[n(%)]

2.5 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全程健康教育组改善水平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见表5。

表5 对比糖尿病患者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分,)

表5 对比糖尿病患者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分,)

3 讨论

糖尿病在全世界均比较常见,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其与城市化、老龄化、遗传、肥胖及超重患病率等存在密切关联性,当前糖尿病呈高发病率也与生活环境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由于糖尿病影响肠道葡萄糖吸收,降低糖耐量,升高血糖,还会损伤到患者的肾脏功能,所以加强防治非常重要。临床表明,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管理,提高疾病防治认知水平,积极按照医嘱的指导规范生活习惯,并逐渐养成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以及其他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血糖控制效果[6-7]。而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对医疗知识的了解,所以在血糖管理中容易采取不正确的自我护理措施,导致了血糖水平反复波动,特别是在日常饮食和用药方面,如一些患者喜食甜食、肉食,长年累月的习惯难以改变,使得血糖波动较大;一些患者在病情症状得到控制之后便降低了对病情的重视,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或者更改药物,降低了控糖效果。所以,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全程健康宣教贯窜患者治疗的每个环节,可有效保障患者规范用药、提升疾病认识和自我护理效能、缓解心理波动等,从而提高临床效果[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各项血糖指标(HbAlc、FPG、2 hPG)、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程健康教育组血糖指标(HbAlc、FPG、2 hPG)及睡眠质量评分、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均明显改善,且全程健康教育组改善水平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同时,全程健康教育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这一结论也与王蕊等[10]所报道的结论相符。由此表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血糖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对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全程依从性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