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追问中赋英雄精神以血肉
——四问英雄林觉民

2022-12-27梅其涛宋晓莉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林觉民林先生英雄

梅其涛 宋晓莉

读《与妻书》,或静默涵泳,或抑扬朗读,不必借助过多分析,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也能感受先烈的赤胆忠心,不由自主地胸胆炽热、眼角湿润。这是伟大精神带来的感染、震撼,是感性的、自发的。

要将林觉民惊天地泣鬼神之精神把握透彻,要从单向度接受到多维度把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我们不妨切思追问:英雄对妻子是否真爱?待家人是否刻薄?有没有第二条出路?献身到底值不值?

以理性质疑取代被动感受,既能丰富文意、加深理解,又能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思维习惯。需要说明的是,追问质疑英雄,不是要否定英雄;相反,是深刻认识进而理解英雄、学习英雄。

一问:对妻子是否真爱?

真爱。但爱天下胜过爱妻子。

文章一共八段。第七段内容驳杂,所含情绪、信息已在前六段表达;第八段是提请妻子请教诸伯母叔母。(有人分析,此一段是林觉民怕妻子读完信后有不测,故意让她拿信给伯母等人看,便于身边人能看护她。)具体说到爱妻子的是第一、三、四、六段。至爱的证据大致可归纳为五方面:

忍悲写信——大限将至,悲不自禁,几欲搁笔,但担心妻子误解,依然“忍悲为汝言之”。

望妻先死——自己先死则妻子独咽悲苦,“吾心不忍”,宁愿妻子先死而自己承担所有。

无话不说——初婚闲适日,梅下月影中,卿卿我我、低低切切,出双入对,伉俪情深。

不忍述志——担心妻子知道此行目的担忧,只好违背承诺,呼酒买醉掩饰。

灵魂相伴——生不能终日相守、琴瑟相和,只好望泉下有知,人鬼相伴,聊解相思。

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真爱妻子与英勇赴死不构成因果关系。

“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林觉民说因为太爱你,所以我丢下你去死。既是真爱,为何忍心舍妻赴死?赴死就义,爱之肉身载体都没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不是世俗之殉情。

世俗之殉情,要么苦苦追求爱人却不得芳心,以死明志;要么收获芳心而遭棒打拆阻,以死抗争。林觉民赴死不属此类。林觉民说,我们夫妻情深,更要“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爱吾之爱,以及人之爱,无奈“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岂可独善其身?

世俗之爱情说:爱他(她),就让他(她)幸福。圣人之爱说:爱他(她),更应让天下人拥有我爱人一样的幸福。

林先生属后者。

爱妻子是真,爱天下也是真。和平时期二者并不冲突,非常时日,林先生认为二者只能选一,这是圣人情怀。但非要说“爱天下”是因为“爱情的力量”,无论妻子,抑或旁人,都知道这不是同一个“爱”。前者是爱情,后者是仁心。

林先生偷换概念。

林先生还不讲逻辑。

比如,第六段首句“吾今与汝无言矣”,似可搁笔,但并没有停止言说,又直言期待地下有灵;第七段重复第三、六段的话——不忍述志以免妻子担心、不愿独善其身欲救人于水火。真真是话语反复、意脉凌乱。第七段本已落款收笔,“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第八段再添数语“望请其指教”。“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之谓也。

偷换概念也好,不讲逻辑也罢,皆因为此乃非常时期的家信,作者不是在冷静心态下理性书写,“到底意难平”。

恰恰是这种话语反复、逻辑混乱,更真实地再现了英雄当时心境:痛与忧、恋与惭,五味杂陈,心乱如麻,因而情令智昏。因为真实再现,尤能撼人心魄。

二问:待家人是否刻薄?

刻薄。但家人支持。

丈夫永诀人世,妻子哀不自胜。林觉民对妻子说,你“啼泣之余”,当“以天下人为念”,“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身为家中顶梁柱,不养双亲不顾妻儿,为求信仰撒手而去,绝笔信里不劝寡妻节哀,反而鼓动爱人奔赴沙场,牺牲性命。真奇男子也。

伟人对革命的严酷性有精辟的总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就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

林觉民不仅希望妻子继承其遗愿,甚至希望孩子继承遗愿——“教其以父志为志”。一句话:为了重整乾坤,甘愿满门忠烈!够狠。

父亲深陷斗争战火,转而希望子女远离算计杀伐,这才是人之常情。“怜子如何不丈夫”?

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中,临刑时只希望能与儿子逐犬东门,不希望儿孙再涉庙堂。苏轼历经沉浮惯看荣辱,晚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林觉民“冷血”到鼓动妻子,甚至期盼儿子也来搏命,实属少见。这是何种男子?称其铁血与狂热可,称其心如铁石亦可。

妻子怎么看?

歌手齐豫以陈意映的口吻写给林觉民一首歌《觉》: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

…… ……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爱“停在开始”,这是永失我爱的悲楚;“数不完的夜”和凌迟,这是独守空房的煎熬;“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这是孑然一身的愤懑。

林觉民的“冷血”与强人所难,这是局外人的推想。事情可能有另一面。

他曾写过一篇记录夫妻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不少文章都提到林觉民在家里办女校,将新思想带进这个院落,动员家里的女眷来听西方科技文化。陈意映由此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南帆教授的历史散文《辛亥年的枪声》说,黄花岗起义后第七个月福州起义,福州的第一面十八星旗是陈意映等三位女士连夜赶制的。这足见妻子是最支持林先生革命的一位。

或许正是因为“与君绝同”的同声相契,绝笔书里才少了柴米油盐烟火气人情味,只强调未竟事业需要妻子、儿子襄助。还是有对妻子的了解,他才有自信提出如此希望。

套用胡文英评庄子的话:“英雄眼极冷,心肠极热。眼极冷,故家人不管;心肠热,故胸怀天下。”

三问:为信仰可否不死?

不能。但连敌人都不想他死。

一、“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随时可死;

二、即使不死,也极容易“离散”,而离散“较死为苦”——生不如死;

三、天下太多人不当死而死或不当离而离,“我”心不忍,愿肉身饲虎以搏朗朗乾坤——宁愿“我”死。

与其被动受死,不如主动求死;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奋起速死;与其生不如死,不如忠义而死。这是“理”。

彼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少有人能称心快意,而“我”非自私无良之辈,眼有所见,心有所感,定要“充吾爱”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这是“势”。

事情本有回旋,英雄亦可不死。

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受英雄风采感染,总督有意法外开恩,遂力劝林觉民认罪,归顺清廷。林觉民断然拒绝,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并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死亡来临,林觉民面容平静,“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见萧萧《铁血柔情林觉民》)他用坚定的信念为革命殉情,豪气干云。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英雄抱定必死决心,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唤醒国人。不但要死,还要轰轰烈烈地死,越惨烈越好,越激越越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四问:慷慨赴死是否值得?

值得。但代价惨重。

黄花岗起义前有大小九次起义,皆以失败告终,死伤无数。本次起义,数百人(一说300,一说500,未有定论)参加,死一百多人,能确定姓名的86 人。正是鲁迅先生所言:“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而且,本次起义失败一定意义上是“败给了自己”——领导者组织混乱,部分人员有意避战,个别人临阵变节。

由此来看,林先生的就义,更有苍凉与悲壮意味。

问值与不值,本是对英雄的侮辱——要么是功利主义作祟,要么是事后诸葛式投机。这种追问就如同假设屈原不死可以助楚国祛污除弊,文天祥不死可以打入敌人内部伺机策反,谭嗣同不死可以留得青山再择机变法。此类假设,冷却了志士热血,销蚀了英雄勇毅。

起义前林觉民有没有想过“值不值”?应该想过。《黄花岗福建十杰》载郑烈回忆林觉民的慷慨陈词:

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我辈死,而同胞尚不醒者,吾决不信也。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宁有憾哉?

己身殒没,促同胞觉醒,值。

《与妻书》说“事成与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无论成功与否,革命之火会薪火相传。值。

英雄有必死决心,也有必胜信心,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自己这一辈,愿做点灯人。唤不醒咋办?无妨,但求有缘人,共赴理想地。

值与不值,事后有证: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起义号角,一呼百应;大清王朝,呼啦倾覆!

鲁迅笔下之人血馒头否定了革命之不彻底,批判庸众麻木,但不是嘲笑英雄牺牲得无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儒雅文士,荷弹挥刀,就是迫不得已苦干硬干。面对腐朽局面与凶残敌人,改良不行,变法不通,唯有舍身求法,除此别无良方。

世无“丹柯”,万古如长夜!

英雄爱天下,这份爱付与陌生人,家人之间的爱会减损几何?英雄不惧死,这份无畏付与伟业,到底驱散多少人间腥云?……

有过切思追问,才懂得一心为国舍小家,英雄家人牺牲之巨大;才懂得不计成败不惧死,先烈之觉解之高尚。在这样的追问下,英雄带给我们的不只有凛然大义,还有残酷、不安、酸涩、苦楚。这样读经典,人物形象更立体,读者情绪更丰沛。

猜你喜欢

林觉民林先生英雄
英雄犬
邻居林先生
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呼我
忙碌的莫林先生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辛亥革命
旧瓶装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