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2-12-27顾爱民郝汉也姜旭伟齐非凡

治淮 2022年10期
关键词:项目法人稽查资料

顾爱民 郝汉也 姜旭伟 齐非凡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不断推进,水利改革不断发展,同时也对基层水利部门的建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提高监管水平,规范建设行为,推动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

一、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资料管理不严格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涉及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编制较为复杂,编制管理过程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单位未充分重视档案资料整理,未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有些既有的档案管理制度也多流于形式,且缺乏专业的档案整编人员。

第二,未及时形成归档资料。一些参建单位资料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存在应付心理,不能时刻跟随现场及时做好记录,未及时形成归档资料。而且,施工、监理单位也存在现场管理混乱现象,在材料、工序验收、检测评定等环节上未按规定流程及时进行,造成资料与施工进度不同步。

第三,资料整理不规范。水利工程项目形成的资料数量庞杂,涵盖范围广,形成周期长,审批事项多,又常涉及园林绿化、房屋建筑等其他专业,给档案管理客观上增加了难度。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不熟悉相关标准规范,易出现疏漏和错误,造成阶段验收、完工验收、竣工验收等资料不完整、不规范。

(二)建设程序不规范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由于管理观念、管理方法未能及时更新,没有完全遵循水利工程程序性要求,在被稽查、巡查时问题暴露较多。

第一,前期工作未充分落实。项目法人往往没有严格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设计中的缺陷。另外,个别项目在征地、拆迁、水、电、生产生活的临时设施等施工准备工作未到位的情况下,就进行招投标、组织实施,导致现场出现施工矛盾,影响建设工期。

第二,招标文件编制不严谨。有些项目法人未能深刻理解招标文件内涵,关键内容审查把关不严,导致招标文件描述不精准,出现评标办法不精细、约束内容不全面、支付方式不明确、资质要求不严格等问题。甚至,有的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本身存在缺陷,合同签订、概算批复、实际费用支付之间存在重复计算,易发生结算争议,造成经济损失。

第三,未严格执行验收程序。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上道工序完成后,未经仔细检查、完成验收评定就直接进入下一道环节;未能严格按照既定流程落实验收的各项环节,在验收条件未充分满足、无验收申请、现场未清理、资料不全面且未移交的情况下,就匆匆组织验收,导致验收程序存在瑕疵。

(三)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

水利工程参与现场施工的单位和人员众多,施工周期长,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不合理的施工工序等问题影响着工程进度、安全和质量。

第一,现场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基层施工单位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体制存在制定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问题,难以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控。现场施工人员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按图纸施工。而监理人员也存在不按规定旁站监理、不能及时了解纠正问题。

第二,缺乏监督管理专业人才。许多基层的质监人员要参与多项工程的管理工作,甚至“兼职”参与项目法人管理工作,容易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

第三,监督管理力度不大。监督检查督查的广度、深度、力度不够,实体质量的抽查频次不高,对工程参建各方缺少强硬的措施约束,导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及时。并且,基层缺乏水利工程项目稽查的具体实施经验,想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细化项目检查内容存在难度。

二、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要掌握水利建设领域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覆盖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明确责任并层层落实。

二是优化考核方法,对项目法人及其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程序、考核内容,推动项目法人述职述廉、评先选优。

三是每个项目成立工程建设管理组(建设处),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选取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为组长,保证其有足够精力兼顾工程进展情况,还可配备一定数量的组员,对工程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检查工程现场和资料整理情况。

(二)完善档案管理

一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档案资料需由专人负责,具备工程管理和水利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且经过项目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对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档案分类规则、竣工图编制规定、档案移交接收要求、电子文件管理办法、档案保管及利用等要求进行细化。二是管理人员按期清点核对各项资料,系统记录增补情况,保证档案资料的连续性、真实性、有效性。档案管理人员尽量保持稳定,项目档案移交时,需经双方清点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三是严格落实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凡是档案内容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得通过档案验收。

(三)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一是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在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编制、项目开工报监、设计变更、计量支付、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项目法人要按规定组织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要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上一阶段的工作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阶段。

二是成立内部组织,严管程序审批。基层水利部门可成立内部稽查组,选取有施工、审查经验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储备的人员,专门负责程序把关,审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概预算编制、合同签订、决算审核、资金支付、完工(竣工)资料等,参与工程验收及评价工作。稽查组要与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监理人员定期召开例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计量支付等事项进行讨论,集体决策,严格控制资金使用。

(四)提升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深化业务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定期将最新的政策法规、实施细则中的要点,汇编成册,发放给项目主要负责人、有关业务科室,对不同对象有区别地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水平。组织施工单位质检员、安全员和现场监理在工程现场进行质量、安全问题互查,互提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是加强自主学习。项目建设参与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理论功底,学习招投标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合同法、稽查办法等最新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掌握要点要义;还要多参加稽查等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识别问题的能力,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常见问题、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五)改进监督管理方式

一是在满足政府购买服务规定的前提下,增加第三方检查次数,提高稽查的频次和深度,每年对在建工程至少进行一次稽查,及时补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漏洞。

二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的信息化、数据化,应用智能监管平台、系统、手机APP 等对问题进行跟踪整改,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六)加强问题整改落实

一是对于发现问题隐患,除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整改外,实行现场督办,做到“三不放过”:责任人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书面回复不到位不放过。

二是要充分运用经济、合同和信用等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较多、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屡查屡犯等情况的市场主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合同的要求,实施惩戒和处罚,如提请项目法人(建设处)约谈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计入信用等级,确保各类问题真整改、整改实。

三、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工作,抓好项目建设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过程、各环节,对确保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创新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强化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基层的水利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项目法人稽查资料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分析和探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营销在线稽查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
优化税务稽查职能定位的思考
浅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
浅析云南省非税收入稽查机制
试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若干关键问题
浙江省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