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青春之歌,剧集《大山的女儿》赢得口碑顺理成章

2022-12-26卞文志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黄文秀春之歌大山

文/卞文志

近年来,一批展现青年干部下乡、驻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彰显当代青年良好精神风貌的精品佳作。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电影《情满天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前段时间接连上映,表现抢眼。不得不说,这类影视剧之所以能够让观众叫好,贴近时代、贴近青年、书写平凡是关键所在。这类题材的影视剧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频频登上热搜,归根结底在于反映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在于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抒写平凡中的伟大。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当代影视剧的受众广,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青睐,更需要创作出符合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审美的有情怀、有思想、有温度的影视佳作。一部被观众称道的优秀影视作品往往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包括从题材、情节、画面、语言再到服装、道具、表演,乃至于配音、配乐,细节处的着力用心特别容易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振共鸣。

《大山的女儿》再现黄文秀精气神

根据“时代楷模”黄文秀(图1)先进事迹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反响良好。在这部电视剧中,女演员杨蓉饰演的黄文秀,无论是外形还是精神气质,都获得包括当地村民在内的观众的广泛认可。他们认为,杨蓉把黄文秀的“本色”演出来了,演活了。主角立住了,也带动整部戏扎扎实实地立住了。豆瓣上有人提问:“大家都是因为什么知道了这部剧啊,是因为文秀姐姐还是演员啊?”有的回答是早就知道了黄文秀的事迹,有的说是因为在B 站刷到,接着就熬夜追剧了,也有奔着演员来的。

图1 第一书记黄文秀

据演员杨蓉回忆,当初在拍摄的时候,有村民专程驱车两三个小时,就是为了到片场看看她演得像不像。她说:“当村民们看见我戴着黑框眼镜,扎着高马尾,身穿写着第一书记名字的红色马甲时,他们说好像,大喊‘文秀书记!文秀书记!’”听了这段采访,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正如杨蓉所言:村民们是多思念她啊!村民们高度认可杨蓉饰演的黄文秀,也正是因为她演出了黄文秀的精气神,感觉那“就是真实的黄文秀”。

这种精气神的内涵,在2019—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黄文秀(图2)的颁奖辞中做过一个高度概括:“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这就是黄文秀的人生“本色”。黄文秀的“本色”人生,其实很感性。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在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担任了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图2 2019—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文秀

黄文秀从进村开始,她挨家挨户走访,为了方便与村民沟通交流,很快学会了当地方言。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她为村里硬化了路面,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 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 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突发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 岁。人们观看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后,很多人不禁热泪盈眶、思绪澎湃。伴随着荧屏上“时代楷模”黄文秀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历程的艺术再现,感受着这位“大山的女儿”精神不断升华的轨迹,观众们为荧屏成功塑造了黄文秀这一艺术典型、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点赞。(图3)

图3 《大山的女儿》剧照 1

艺术创作刻画黄文秀真实形象

这部关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影视作品,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剧名所示,《大山的女儿》浓墨重彩地为“时代楷模”、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树碑立传。如果说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培育和引领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革命事业,那么,《大山的女儿》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以精彩的故事、生动的细节、鲜活的语言,塑造既有理想又脚踏实地、既有精神高度又有文化内涵的新时代青年黄文秀的形象,再次唱响了青春之歌。(图4)

图4 《大山的女儿》剧照 2

黄文秀的形象已经出现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同题创作,《大山的女儿》充分发挥电视连续剧的独特优势,着力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荧屏上,黄文秀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可亲可学,既具思想深度又具感染力度和人性温度。全剧对黄文秀一生的表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从黄文秀出生到求学,主要凸显党和人民、社会和家庭对她的培养。她主动申请回家乡,到艰苦的农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后,真抓实干,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在电视剧中,她翻山越岭走访住在山上的残疾人黄美沙与韦平雨一家,目睹了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联系落户和医保事宜,维护了他们的自尊,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上级组织为让黄文秀安心照顾患癌的父亲,提出将她调回市里工作,但她仍坚守在一线,要与乡亲们一起让百坭村永不返贫、共同致富。其家国情怀、忠孝情结,感人至深。可以说,荧屏上的黄文秀形象,知行合一、立体丰满。她从乡亲们那里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向乡亲们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电视剧对于黄文秀驻村第一书记形象的塑造,桩桩由“事”入手,件件着意于“魂”。她不仅帮助乡亲们从经济上脱贫,更可贵的是引领大家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从精神上脱贫。村两委班子连同几位扶贫干部,都在她的影响下思想得到了可喜的升华。从龚福洋到黄元军、从双应姐到班小班,再到以龚连升为代表的中小学生,也都在黄文秀的言传身教下转变成长。饰演黄文秀的青年演员杨蓉,表演朴实自然、感人至深。经由杨蓉的动人演绎,榜样的形象、楷模的形象,绽放出光彩。

传承“大山的女儿”精神,唱响青春之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春之歌。“大山的女儿”黄文秀,她的青春之歌是如此壮美动人,让人铭记在心。从这些感性的故事里,我们能感受到黄文秀对信仰的坚守追求。她不仅给自己的人生树立了崇高的目标,同时她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她有计划,有策略,既能坚持原则,又懂得如何打破僵局,灵活处理矛盾。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以开朗乐观的心态去应对一切困难。

在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中,如何把这个拥有短暂却绚烂人生的女孩演好,怎样把这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演绎好,演员是下了功夫的。从把背景了解全了,把人物琢磨透了入手,表演才能把握好分寸,才能准确表达人物性格,才能让荧屏上的黄文秀形象,知行合一、立体丰满。最可贵的是,演员在表演中把这个分寸把握得非常好。整场戏走下来,主演杨蓉确实做到了自然而然,分寸尺度拿捏得非常到位。她的表演可以说是抓住了人物的灵魂,精准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本色”和性格“本色”。(图5)

图5 《大山的女儿》扮演者杨蓉

在艺术表演领域,“本色”是一个衡量表演水准高下的常用词。演员能演出角色的“本色”来,代表着塑造人物的能力强。演员在表演中渐入佳境,唯有“本色”才能感动观众。像杨蓉饰演的黄文秀这样,能把“本色”演出来,就是功夫,就是水平,使《大山的女儿》赢得口碑顺理成章。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可以说,文艺作品承担着传递时代气息、展现时代风貌的重要功能及作用,成为当代国人真切感受新时代的窗口和触角。特别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人物性格饱满、故事真切感人的影视佳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类基于火热的社会生活、根据真实人物故事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用镜头聚焦平凡人物及其感人事迹,契合当代人审美需求,赢得口碑亦属顺理成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黄文秀春之歌大山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春天的大山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春之歌
春之歌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春之歌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