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防疫现状

2022-12-26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检疫卫生动物

罗 智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农村局 561000)

1 动物检疫现状

随居民经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动物检疫工作越发重要。但是,绝大多数地方,由于工作人员素质或者相关部门人员及协调不足等问题,给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1 动物源性产品检疫率较低

我国历经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疆域广泛,存在养殖技术、防疫水平参差不齐,疫病检疫上仍存在很大问题。虽然我国已全面覆盖动物疫病检疫点,甚至已经深入到农村,检疫的精度、准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我国农村千百年来的养殖习惯,存在着数量相当庞大的家庭式小散户养殖模式,屠宰时间的随意性等,对于我们检疫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

1.2 检疫工作开展不到位

在检疫工作中,少数工作人员工作马虎毛躁,不遵守检疫流程办事,检疫章瞎盖图省事,有的甚至贩卖动物检疫合格证,或不认真辨识检疫合格证的真伪等,难以保障动物检疫的质量。动物产地检疫主要是在动物产地设立专门的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站,经过在产地集中检疫,降低运输途中检疫和市场检疫的失误率。我国也存在地域环境、农业经济水平等限制,农户主要养殖模式仍然是分散养殖为主,且农产品交易随意性,给动物检疫工作增加难度,不仅造成报检率低,而且检疫工作成本也较高,客观上部分定点屠宰检疫技术设施更新迟缓,检疫范围较小,造成检疫工作落实不到位。

1.3 检疫意识较薄弱

未出现动物疫情安全问题时,绝大多数农户以及部分养殖大户还有消费者都难以体会检疫的重要性。在农村,由于村民们文化素质不高,思维固壁自封,对于动物检疫没有概念。认为动物检疫多此一举,诚然,他们不知动物检疫工作是国家规定的。基层工作人员大部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农户们已经把自己养殖的动物进行屠宰售卖,体现出了检疫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一方面是动物检疫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存在消极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开展检疫工作会使得部分养殖户养殖的动物受到一定的损失,因此农户们对开展检疫工作有抵触情绪。

1.4 检疫技术设施落后

现如今,动物检疫工作设备简陋,已经不能满足开展检疫工作的需要。尤其在基层,动物检疫设备更新换代缓慢,极大的影响了动物检疫工作的进行。由于受到基层的地方经济影响,一些先进检疫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资金需求量大,资金缺乏导致没有能力更新设备,除了经济上的影响,还有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人手不足,最主要的是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或者流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疫工作的准确性。

1.5 货不对证

由于需要减轻活牲畜运输上的应激,大多在夜晚或凌晨进行出售和运输,而且交易出售的动物随机性较强,检疫员在工作日的白天检疫工作较为轻松,夜晚工作量加大,加深疲劳感,对货证的判别也容易出现误差,除了在装车现场做产地检疫,运输环节存在着时间差,时间差短的几个小时,长的能达到几天,因此就不能保证已装车检疫的动物与后来运输到场的动物是同一批。

1.6 执法监督力度不足

当前,在动物卫生监督方面面临很多问题,人情关系便是其中之一,有的执法人员甚至收受所谓好处,大开方便之门。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监管缺失、不到位的情况。在监督执法中,部分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学习不够,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存在执法低效、执法怯弱、无心执法的现象,整体执法能力欠佳。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处罚条例中,大多都是以罚款为主,虽然数目较大,但罚款程序比较繁琐,然而基层执法人员又是被委托的单位,对于执行一般程序尚无权力。基层执法通常只能是小额罚款结合教育为主,不能对违法分子产生震慑作用,增加执法的难度。

1.7 监督执法经费不足

当前,我国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划拨的经费远不能满足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要求,且这些经费都不是所谓专项经费,在基层中,很多类似的经费都会被当地政府整合用于其他工作,这无疑加大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难度。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一项长久持续的工作,开展工作需要有充足的经费。而且很多地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设备设施,专业设施更新缓慢,使执法工作不够科学。同时,由于许多地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大多是没有编制临时工,而且执法部门给临时工的工资也较低,由于财政专项预算资金少,也经常出现不能按时发放劳务工资的情况,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下,工作效率低下,使得监督执法工作难以落实彻底。

1.8 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企事业单位逐渐机构改革,原来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一般是各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但由于各地机构改革有所不同,导致很多原动物卫生监督所职工划归其他,让基层执法人员减少或者承担更多的工作,而乡镇各个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少,且大多专业不对口,部分人员还要抽调到乡镇党政办担负其他工作,专业知识也有限,让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难度增大。

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依据的《动物防疫法》,对基层下放的权力不够,导致遇到实际情况时可操作性欠佳。而且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缺乏相应的执法解释和具有震慑力的强制措施,给大多数人造成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不具备约束力,因而不利于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对策措施

2.1 加强检疫宣传力度

当地相关检疫管理部门加强对动物检疫工作法规、流程与相关制度措施的宣传,可通过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栏目、抖音等各种网络平台加大动物检疫宣传力度,拓宽检疫宣传渠道,深入农村基层,与养殖户开展科普教育宣传互动活动,发放防疫手册,张贴动物疫病知识以及动物检疫标识等。

可在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超市等设立动物检疫宣传栏,加大动物病疫防治技术推广工作,使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检疫工作中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的农户,让他们深刻认识动物检疫的重要意义,促进养殖户积极配合开展动物检疫工作。此外,还需提高动物检疫工作宣传的针对性,需要在各个季节定期开展高发动物疫病讲座,让广大养殖户提高不同季节下动物疫病的知识。

2.2 提升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不断提升检疫人员的责任意识是保障检疫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检疫人员进行培训。动物食品安全就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要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提醒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的重要性。检疫人员不仅要认真学习学好检疫的政策法规,更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懈怠工作使监督工作失去公正,让管理部门在广大人民群中失去公信力,要时刻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定期对检疫人员进行考核测试,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效率,促进动物检疫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全面提高动物检疫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保证基层兽医人员可以开展规范化的动物检疫。尤其重点加强乡镇基层动物检疫人员的培训,要形成有力培训的体制机制,规范基层检疫人员的技术水平。

2.3 加强政策扶持与检疫监督工作

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要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加强有关机构联合执法,成立动物检疫工作领导机制,确保检疫工作能及时进行有效沟通。财政部门在资金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帮助检疫部门及时更新设备,保证检疫工作开展的准确性。在人员配置上,要加大引进或培养检疫人员,以及不断提升动物检疫信息化建设,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有效性。

还要加强对动物检疫工作的监督,不仅要保证常规检疫工作,还要加强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学校机关单位食堂的农物检疫巡查,全面提高动物检疫工作的规范性,促进动物检疫工作有效深入实施。管理部门要建立定期巡查制度与问题投诉接访制度,全面巡查基层动物检疫站点的工作水平,在检查设备、人员和检疫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监督基层检疫站的动物检疫工作。

2.4 推广兽医公共卫生服务

兽医公共卫生是关系到畜牧业发展重要一环,提升兽医公共服务水平是急需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购买兽医服务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健全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要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引导,各级政府要摒弃旧观,加强学习,从制度建立、资金保障、培训教育、监督管理等方面应予以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兽医公共卫生服务快速开展。

2.5 加强执法体制机制建设

结合当前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实际,基层动物卫生执法机构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程,建议政府出台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独立的执法资格相关政策,以保证监督执法的及时性,增强执法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要不断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让工作人员做到 “心中有杆秤”,实操有基准。此外,政府管理部门还要加大内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整治力度,要不定期进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抽查工作。

3 结语

要做好基层动物检疫工作,需要保持长期且持久的耐心,更要形成长效检疫工作机制。一方面在提高动物检疫工作宣传氛围的渲染上,加强养殖户对动物检疫的积极性,保证先进的技术设备与技术人员,确保动物检疫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动物食品安全问题涉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各级政府部门重点关注对象,检疫人员不仅要提升动物检疫管理知识,管理部门更是加强动物检疫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质量,还可以适当提高检疫人员薪资待遇,全方位引导农村养殖户认识动物检疫的重要性,从源头上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各大消费市场,为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检疫卫生动物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的方式及问题分析
智取红领巾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