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郫都区圆根萝卜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2-12-26李晓梅龚一耘骆永亮干雪梅雍晓平冉茂林孔垂豹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郫都区萝卜

李晓梅,龚一耘,骆永亮,干雪梅,肖 春,杨 峰,雍晓平,冉茂林,孔垂豹,冉 科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 德阳 6180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 610066;3.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成都 611700;4.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云桥村村民委员会,成都 611700)

四川萝卜生产面积约1×105hm2,是全国萝卜第三大生产省份[1]。其中秋冬季以种植地方特色圆根萝卜为主,该类型萝卜不仅适于鲜销菜用,也是四川、重庆等地萝卜加工的主要原料[2]。郫都区政府高度重视圆根萝卜产业的发展,已将“云桥圆根萝卜”列为郫都区“10+3”产业之一。2020年,郫都区政府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签订《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用以支持建设川菜渝味示范园及原辅料现代化基地,其中“特色萝卜及圆根产业化应用与示范”也被纳入科技合作项目之一。本课题借助开展院区合作项目的契机,对郫都区圆根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郫都区圆根萝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郫都区圆根萝卜产业现状

1.1 区域优势

郫都区圆根萝卜种植历史悠久,在四川乃至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主产区是成都市一级水源地保护区,境内八河并流,土壤以土质含沙量高的油沙土为主,土壤pH 5.5左右,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高(有机质>4%、水解性氮159mg/kg、有效磷36.8 mg/kg、速效钾462mg/kg)。得益于优质的水土环境,生产出的圆根萝卜品质优良(其干物质5.7%、VC含量25.3mg/100g、可溶性糖3.8%、粗纤维2.8%),具有外皮光亮、肉质脆嫩化渣、回味甘甜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郫都区圆根萝卜获得诸多殊荣,1996年郫都区圆根萝卜被确定为人民大会堂宴会专用菜品,2013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15年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成为郫都区蔬菜产业的一大亮点。

1.2 种植规模

郫都区“云桥圆根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区主要集中在新民场镇、唐元镇、三道堰镇、古城镇、安德镇、唐昌镇等6个(乡)镇,63个村。全区种植面积约1333hm2左右,年产量约5×104t,其中云桥、净菊、兴增、兴旺、元桥、先锋等村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以合作社或大户规模化种植为主,主要的合作社有紫云桥春不老圆根萝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云桥蔬菜专业合作社、水缘云桥蔬菜专业合作社、崇宁萝卜干专业合作社等,其它区域以农户零散种植形式为主。

1.3 品种类型

郫都区圆根萝卜以地方品种为主,如“春不老”“郫县小黄叶”等,其中晚熟类型萝卜品种“春不老”因其品质优良、耐糠心、采收期长,可在春节期间上市等优势,成为当地主导品种,根扁圆型,外皮乳白,单根重800~1000g,产量在2000~3000kg/667m2左右。近年来,为了抢早上市,部分种植者也开始种植早熟性好、产量更高的杂交圆萝卜,如“蜀萝11号”,其采收期较“春不老”提前30d左右,亩产量可比地方品种增产30%以上,但由于消费习惯及品质的差异,杂交萝卜难以替代地方品种。

1.4 种植、销售模式

郫都区圆根萝卜以“水稻+萝卜”轮作模式为主[3],根据上茬水稻的熟期,每年9月初至10月初为播种期,水稻采收后利用大型旋耕机深翻晒田,待土壤较干后,撒施基肥(一般生物有机肥100kg/667m2+复合肥30~50kg/667m2),旋耕机整细土壤,开沟机起大厢后,采用人工撒播或手持式简易播种机条播的方式种植萝卜。11月底至次年3月初为萝卜上市期,萝卜采收时利用人工在田间直接清洗后,主要以鲜品的方式销往成都周边的蔬菜批发市场,田间收购价在1.2~2.0元/kg,经济效益约2400~3600元/667m2。近年来,随着“云桥圆根萝卜”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部分合作社也有一定量的产品通过盒马生鲜超市等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田间收购价相对较高,可达5.0~6.0元/kg,但对产品商品性要求严格,总体销量也较小。目前以“云桥圆根萝卜”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产品较少,主要为手工小作坊制作的各类农家风味萝卜干,以旅游区佐餐品或馈赠亲友的礼品现场销售或电商销售为主,规模较小。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商品率低,根肿病抗性差

郫都区圆根萝卜以地方品种“春不老”“郫县小黄叶”为主,生产用种多数为农户自留种。萝卜为异花授粉作物,农户在自留种过程中由于隔离条件不达标,导致不同萝卜品种间自然杂交,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生产的萝卜产品根型大小不一,商品率和有效商品产量逐年降低。近年来,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成都周边泛滥,“春不老”等地方品种缺乏抗性基因,且由于水旱轮作模式及郫都区土壤的微酸环境均利于根肿病发生,郫都区圆根萝卜根肿病日益严重,部分田块出现绝收现象,圆根萝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风险。

2.2 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不高

郫都区圆根萝卜生产一般种植户在水稻收获后,对稻田进行深翻耕1次,再旋耕整细、整平土壤,起大厢后,采用人工撒播或手持式播种机播种,后续病虫害防控一般农户以背负式喷雾设备为主,采收、清洗完全依靠人工操作,整个程序机械化程度低。同时,在萝卜生产过程中施肥、播种、间苗、打药、除草、采收及清洗等环节用工较多,人工投入成本高,导致种植圆根萝卜比较效益低[4]。

2.3 种植模式单一,上市期短而集中

郫都区圆根萝卜生产以“水稻+萝卜”轮作模式为主,水稻采收后才开始萝卜播种,萝卜播种期往往由于水稻田排水条件差而导致积水,严重影响萝卜出苗或引起苗期涝害,近年来由于播期大雨常导致大面积萝卜减产。同时,水稻田遗落稻谷会生出大量秧苗,在萝卜苗期也是重要的“草害”,难以控制。单一的水旱轮作模式限制了圆根萝卜生产期,萝卜上市期短而集中,且与省内外秋冬萝卜上市期高度重合,导致郫都区生产的圆根萝卜扎推销售严重,市场价格波动大,难以保障种植者收益。

2.4 种植规模小,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

郫都区圆根萝卜全区种植面积仅1333hm2左右,且以农户零散种植为主,规模化连片种植较少。从事圆根萝卜生产、销售或加工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不多,没有专业化生产示范样板和种植基地,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产、供、销协同发展体系,在圆根萝卜种植技术、精深加工等方面缺乏技术标准。由于种植圆根萝卜收益比种植生菜、韭菜等蔬菜低,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示范效应难以体现,严重制约着圆根萝卜产业的发展。

2.5 品牌意识不强,市场拓展力度不够

虽然郫都区圆根萝卜已先后获得人民大会堂宴会专用菜品,有机产品认证及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殊荣,但生产者品牌意识薄弱,并没有利用好郫都区“天府水源地”和“云桥圆根萝卜”的品牌优势,往往以“大通货”的形式将萝卜出售给一般采购商。同时,由于宣传力度不足,郫都区圆根萝卜主要销往本地市场,外销规模小、销路不广,初加工产品只有“圆根子先锋萝卜干”注册了商标,缺乏品牌化营销,且并未以有机产品的身份进入大型商超销售,导致优质不优价,难以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2.6 储藏保鲜技术薄弱,加工产品品类单一

郫都区圆根萝卜主要以鲜品销售为主,一般种植户在田间清洗现场批发给采购商,由于圆根萝卜比较经济效益不高,当地保鲜冷链设施投入不足,难以通过冷库保鲜、冷链物流延长供货期与扩大销售范围。郫都区目前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圆根萝卜加工企业,仅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的粗放型加工,未形成标准化生产工艺,加工品类单一,种植户往往将商品性较差的萝卜进行初加工,主要加工产品是各种口味的风味萝卜干,产品附加值不高,郫都区圆根萝卜产业链难以延长。

3 对策

3.1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郫都区圆根萝卜的优良品质是当地优质土壤、气候与优良品种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大力发展郫都区圆根萝卜产业, 必须把恢复当地品种的特性作为工作重点。利用好“院区、院地、院村”合作契机,深入开展合作和研究,通过提纯复壮,解决“春不老”“郫县小黄叶”等地方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商品率低等问题,为大田生产提供充足高质量的种子。加大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力度,解决萝卜根肿病抗性差、上市期短而集中等问题。结合郫都区农旅需求,引进培育各种功能性萝卜品种,如适宜盆栽与精品泡菜加工的各种樱桃萝卜、适宜生食的水果萝卜及具有保健功能的黑萝卜等,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3.2 强化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和农民增收

加快圆根萝卜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绿色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降低圆根萝卜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探索多种萝卜复合种植模式,如“水稻+秋萝卜+越冬春萝卜”“玉米+早秋萝卜+冬萝卜”等,通过不同类型与不同熟期品种布局延长萝卜生产期,保障产品“周年”供应。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并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如提供萝卜种子统繁统供,农药及肥料等农资配送,农机作业和田间运输服务,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控,冷库冷链设备租赁,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构建及产品市场营销等社会化服务,以增强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服务与带动能力。加大对公益性农业服务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及种植大户等的技术培训工作,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种植者收入,助推圆根萝卜产业提质增效。

3.3 强化产业基地提升,壮大经营主体

借助郫都区建设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契机,加大郫都区圆根萝卜基地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郫都区圆根萝卜地标产品种植、加工核心示范区域。加强对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的培训,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利用《成都市郫都区促进都市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支持政策》有关发展郫都区圆根萝卜产业资金激励政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或加工圆根萝卜,大力推进云桥圆根萝卜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产+供+销+深加工”萝卜全产业链,充分调动农户种植云桥圆根萝卜的积极性,逐步扩大云桥圆根萝卜的种植面积。

3.4 强化产业品牌塑造,积极开拓产品市场

立足郫都区“天府水源地”的优势和“云桥圆根萝卜”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效益,通过国内知名视频传播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等进行传播,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形象。积极参加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展,高调亮相全品牌形象,进行产品推介,渠道招商。加强与天府源等公司合作,借助“蓉欧+”平台,推动云桥圆根萝卜销往国外。加强与天下星农、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云桥圆根萝卜市场份额和价值,努力构建“公司+合作社+政府”三方合作模式,对云桥圆根萝卜进行市场品牌价值重塑,实现“以品助农、以品兴农”。

3.5 强化产业链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大储藏保鲜及冷链物流投入,延长萝上销售期及拓展萝卜销售市场。同时应与省内萝卜加工企业加大合作,多渠道开发萝卜加工产品种类,如萝卜干、泡萝卜、萝卜果脯、冻干萝卜等产品,增加圆根萝卜的产品附加值。

3.6 强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宽产业发展路径

立足云桥圆根萝卜的产业基础,与郫都区产村相融农业精品园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区、乡村振兴博览园、特色镇建设等有机结合,打造一批以圆根萝卜为主题的休闲观光、饮食文化与农耕体验园区。依托郫都区“萝卜丰收节”等文化主题活动,实现萝卜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水源保护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郫都区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
成都郫都区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郫都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调研报告
成都市郫都区太和牛灯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萝卜蹲
买萝卜
买萝卜
郫都区出国留学市场开发对策
郫都区出国留学的现状与潜力
四川郫都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