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FSD2A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2022-12-25晟,肖汀*

癌变·畸变·突变 2022年5期
关键词:通透性内皮细胞视网膜

马 晟,肖 汀*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1)

2008年,Angers等[1]的研究首次发现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2a,MFSD2A)的结构域,由12次跨膜的α-螺旋结构域组成,是一种属于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的转运蛋白。MFSD2A基因主要表达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大脑和脊髓等组织,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和内质网[1]。随着对MFSD2A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MFSD2A蛋白在脑组织中作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转运体使其穿过脑血管上皮细胞进入大脑,并且可以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构成血脑屏障[2]。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如果缺乏MFSD2A基因的表达,则会导致DHA无法转运进入大脑,使得小鼠脑组织中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成小头畸形,认知功能缺陷等[3]。MFSD2A还可以促进血视网膜屏障的形成,促进胎盘中滋养层细胞的融合和胎盘的发育[4]。此外,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脑灌注不足、术后脑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通过检测MFSD2A的表达水平,可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肿瘤性疾病中,如胃癌、肝癌、肺癌等研究中发现,MFSD2A可以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侵袭能力[5]。因此,本文在回顾过往文献的基础上,对MFSD2A在机体各部位的生理、病理功能做出总结,为MFSD2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1 MFSD2A的结构与功能

MFSD2A是一种属于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的转运蛋白,有12次跨膜的α-螺旋结构域。人类MFSD2A基因位于染色体1p33,长约14.3 kb,由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组成[6]。MFSD2A基因编码的蛋白由两个相同的6次跨膜单元组成,是钠依赖性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的转运体[7],由530个氨基酸组成。在MFSD2A蛋白模型中,有12次跨膜的螺旋结合环,这代表在转运过程中,MFSD2A蛋白具有向外开放、向外关闭、向内开放的3种状态,这是转运蛋白的结构基础;在这个螺旋结合环中有3个保守的钠结合位点,只有在钠离子的协助下,转运过程才能进行;还有3个独特的结构:磷酸盐头基结合位点,容纳疏水烃尾的疏水裂缝和稳定向外开放构象的3组离子锁;Lys-436是MFSD2A蛋白上第436位的氨基酸赖氨酸,在转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DHA通过与Lys-436结合,打开MFSD2A蛋白的空间结构,使得LPC-DHA复合物可以在MFSD2A转运体腔内翻转,从而实现跨膜转运。

2 MFSD2A的生理学功能

2.1 MFSD2A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和维护

大脑的物质代谢活动需要非常稳定的内环境,因此会严格控制物质进出大脑,血脑屏障是控制物质进入大脑的主要途径。血脑屏障主要由脑血管内皮细胞构成,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是紧密连接结构。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胞吐速率极低,因此形成低通透性、高选择性的血脑屏障。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期第15.5天开始,小鼠大脑中MFSD2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选择性表达[2],并且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使水溶性物质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当选择性敲除小鼠大脑MFSD2A基因时,小鼠大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会明显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8]。在MFSD2A基因突变的斑马鱼体内,也可以观察到脑血管上皮细胞胞吞作用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形成局部脑水肿[9]。这些研究均证明MFSD2A在血脑屏障形成及维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深入探究其机制发现MFSD2A的功能与PTEN/AKT/NEDD4-2/MFSD2A信号轴有关,敲除脑血管内皮细胞的PTEN基因,细胞的MFSD2A表达量降低,细胞通透性升高。PTEN/AKT信号通路可以抑制E3泛素连接酶NEDD4-2(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4-2)对MFSD2A的降解,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因此PTEN/AKT/NEDD4-2/MFSD2A信号轴可以调节血脑屏障的通透性[10]。

2.2 MFSD2A参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等脂质的转运

MFSD2A作为转运蛋白,是血脑屏障中特殊的脂质转运体。它可以将DHA以LPC-DHA复合物的形式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视网膜屏障进入大脑和视网膜[11]。DHA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生长和发育的必需营养物质,但大脑无法合成DHA,所以依赖于MFSD2A将DHA转运进入大脑。当选择性敲除小鼠大脑中MFSD2A基因时,小鼠大脑中DHA含量显著降低,海马体和小脑中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小鼠形成小头畸形,认知功能缺陷,产生严重的焦虑症状。因此,MFSD2A是大脑转运DHA所必需的。当减少大鼠食物中DHA含量时,大鼠大脑中MFSD2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也会显著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而恢复DHA的饲养后,大鼠大脑中MFSD2A的表达量恢复正常水平,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减弱,血脑屏障通透性下降,证明MFSD2A通过DHA的运输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从而促进自身的表达[3]。另有研究表明MFSD2A可以辅助大脑内皮细胞转运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MFSD2A和鞘脂转运蛋白2(spinster homolog 2,Spns2)形成蛋白质复合物促进S1P的转运,S1P又可以促进血脑屏障的形成和维持,三者形成正向的调控机制,维护血脑屏障的平衡[12]。

2.3 MFSD2A参与血视网膜屏障的形成

血视网膜屏障可以阻止大分子物质通过脉络膜毛细血管进入视网膜,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当血视网膜屏障受损时,会引起视网膜水肿和视力障碍[11]。研究发现MFSD2A在小鼠胚胎期视网膜色素上皮中高度表达,且小鼠的感光细胞中富含DHA。其机制与Wnt/β-catenin/MFSD2A/CAV-1信号轴有 关,Wnt信号通过βcatenin依赖性方式激活MFSD2A的转录,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此外,Wnt信号通过微囊蛋白-1(caveolin-1,CAV-1)通路控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13]。研究表明在未成熟血管中抑制胞吞作用,会使得内皮细胞通透性降低,但此时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已经形成,因此抑制胞吞作用是血视网膜屏障形成的主要原因[14]。在全身敲除MFSD2A基因的小鼠实验中,小鼠眼睛的感光细胞中DHA含量减少,含有花生四烯酸的磷脂补偿性增加,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视黄醛含量增加,超长链脂肪酸含量减少,这虽然不影响光感受器对光的反应能力,但是不利于感光细胞的长期生存[15]。因此,MFSD2A的表达是小鼠眼睛感光细胞摄取DHA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影响到感光细胞的生存时长。

2.4 MFSD2A参与胎盘的发育

胎盘屏障是指在脐带和胎盘的交界处,能够使胎儿血液与母体血液交换营养物质,但隔绝胎儿和母体血液的屏障。MFSD2A在胎盘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胎盘发育过程中,胎盘滋养层细胞融合形成合体滋养层,这个过程受到合胞素-1和合胞素-2的调控。MFSD2A是合胞素-2的受体,转录因子胶质细胞缺失因子1(glial cell missing 1,GCM1)通过调控胎盘中的合胞素-2和MFSD2A的表达从而控制胎盘细胞的融合[4]。MFSD2A还参与胎盘屏障中DHA的转运过程,通过对胎儿脐带血中DHA含量及胎盘中MFSD2A含量的检测发现,DHA的含量与胎盘中MFSD2A的含量呈正相关,因此MFSD2A参与血胎屏障中DHA的运输过程[16]。

2.5 MFSD2A参与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维持体温。在棕色脂肪组织中可以观察到,MFSD2A的表达量升高。而在寒冷环境刺激下,机体的产热依赖于β-肾上腺素能。因此,在对小鼠注射β-肾上腺素能诱导剂的时候,可以观察到棕色脂肪中MFSD2A的表达明显上升,棕色脂肪代谢旺盛。而对敲除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小鼠注射诱导剂,则棕色脂肪中MFSD2A的表达量无变化。所以在棕色脂肪遇冷产热的过程中,β-肾上腺素会影响MFSD2A的表达,进而调控棕色脂肪的代谢,影响机体产热[6]。

3 MFSD2A在疾病中的作用

3.1 MFSD2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MFSD2A是构成血脑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均可以看到因为血脑屏障的损伤,导致脑内渗透压改变,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过程中,MFSD2A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大鼠模型中发现血脑屏障的破坏是引起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在SAH后,大鼠大脑中MFSD2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于72 h后达到最低水平,此时大脑的血脑屏障被严重破坏,大脑的胞吞作用显著增强,大鼠呕吐加重,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72 h后MFSD2A的表达量逐渐恢复,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也逐渐恢复[3]。在小鼠实验中也证实MFSD2A通过抑制脑出血后的胞吞作用,进而抑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保护大脑内环境稳态[17]。

在慢性脑灌注不足(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CCH)的大鼠中也可以看到MFSD2A的表达量下降。CCH可以引起大鼠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功能损伤,认知功能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当MFSD2A过表达时,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胞吞作用显著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从而减轻CCH大鼠的血脑屏障损伤,改善其认知功能[18]。

手术后脑损伤(sepsis induced IPH,SBI)是脑手术后因为血脑屏障被破坏而形成的脑水肿,是脑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鼠脑手术后,可以观察到手术区周围MFSD2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AV-1、NRF-2和HO-1水平升高。当MFSD2A过表达时,MFSD2A可以通过CAV-1/NRF-2/HO-1信号通路减弱大鼠SBI中血脑屏障的受损程度,大鼠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减弱、CAV-1表达减少、KEAP-1/NRF-2解离增加、NRF-2和HO-1表达水平均增加,使得血脑屏障通透性减弱[19]。

烧伤后患者也经常出现神经系统综合征,如脑水肿等。对烧伤患者的研究发现患者体内MFSD2A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所以引起脑水肿等神经系统症状[20]。

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发现MFSD2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有认知功能障碍、学习和记忆功能丧失、影响大脑皮质和海马体区域的神经变性,其主要特点是血脂中DHA水平较低,因此,MFSD2A可能是AD潜在的诊断及治疗靶点。在CCH模型的AD小鼠中发现,CCH可以促进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加快脑血管淀粉样病变,降低MFSD2A的表达[21]。长期补充鱼油可以改善AD的早期病理学变化,而这些患者的血清中MFSD2A的含量升高。大量饮酒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实验表明长期饮酒会加速人体认知能力下降,MFSD2A表达量下降,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这些情况均表明MFSD2A与AD的进展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AD治疗的突破点[22]。

在对婴儿小头畸形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患者均有MFSD2A等位基因突变,而这些患儿在影像中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减少、脑室扩大、胼胝体及脑桥发育不全,肌张力减弱,四肢痉挛,智力发育障碍等,大脑中DHA含量明显降低。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寨卡病毒,会增加产后小头畸形的风险。在小鼠实验中,寨卡病毒包膜(E)蛋白可以与MFSD2A特异性结合,促进MFSD2A泛素化,导致MFSD2A蛋白降解,并且实验发现感染寨卡病毒后,小鼠胎仔脑中DHA含量明显降低,而补充DHA可以降低小鼠胎仔的生长受限率和小头畸形率[23]。

上述的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均发现MFSD2A的异常表达,改变了脑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也影响了DHA的转运,最后导致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3.2 MFSD2A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长,糖尿病的并发症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发现DHA饮食与MFSD2A过表达联合治疗可明显抑制视网膜上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降低视网膜上血管的通透性,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程[24]。在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研究中发现GDM母亲脐带血中的DHA水平较低[25],新生儿头围小于正常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头围。因此,怀孕期间母体血液中MFSD2A水平的改变会影响胎盘营养物质的转运和胎儿的神经发育,而孕期母体血液MFSD2A蛋白表达水平也可以用于判断早期胎儿神经发育程度的生物标志物[26]。

3.3 MFSD2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MFSD2A可以影响免疫反应的强度,在活化的CD8+T细胞中,MFSD2A的表达量升高,有助于维持记忆性CD8+T细胞的数量。在敲除MFSD2A基因的小鼠中,可以观察到记忆性CD8+T细胞的数量较低,且发生重复感染的概率要高于正常小鼠[27]。

MFSD2A还可以通过调节DHA的摄取,促进炎症消退信号通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率。在小鼠实验中,MFSD2A过表达的结肠炎小鼠在炎症部位也有表达,且具有转运DHA的能力,使小鼠结肠炎缓解。因此MFSD2A是一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靶点[28]。

3.4 MFSD2A在肿瘤中的作用

关于MFSD2A在肿瘤中的研究中尚处于初始状态,目前研究表明MFSD2A可以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促进细胞的凋亡。对胃癌患者的研究表明,MFSD2A表达量高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MFSD2A表达量低的患者。因此,MFSD2A可能有助于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29]。

在转移性脑肿瘤的研究中发现,癌细胞可以通过抑制MFSD2A的表达,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同时,研究发现在星形胶质细胞中,TGF-β和bFGF信号通路可以调控MFSD2A的表达。因此,通过恢复肿瘤微环境中DHA代谢,促进MFSD2A的表达,可能是一种新的抑制肿瘤脑转移的治疗策略[30]。

对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由于MFSD2A基因位于连锁不平衡区域,这片区域包含MYCL1基因,所以MFSD2A可能与肺癌的进展及预后有关[31]。在肺癌细胞的体外试验中发现MFSD2A可以诱导肺癌细胞停滞在G1期,使得肺癌细胞体外黏附效应和迁移能力减弱,体外肺癌细胞集落数显著减少。在对肺腺癌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MFSD2A表达量越高,患者总生存期越长[32],所以MFSD2A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肺癌抑制基因。

肝癌细胞的研究中发现MFSD2A过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侵袭能力,而MFSD2A敲降的肝癌细胞,可得出相反的结果。因此,MFSD2A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33]。对肝细胞肝癌的样本分析显示,MFSD2A表达量低的样本,组织分化较差,且患者生存期比表达量高的患者短,证明MFSD2A可以用于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5]。

因此,在许多肿瘤的研究中都发现MFSD2A对肿瘤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MFSD2A是一种转运相关蛋白,同时在维持血脑屏障的低通透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MFSD2A在血脑屏障、DHA转运、促进细胞融合、细胞生长调控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其转运机制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MFSD2A在肿瘤中发生、演进中的功能研究;MFSD2A在治疗结肠炎中发挥作用的机制;MFSD2A在免疫系统中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调控T细胞的表达;MFSD2A作为转运蛋白,在针对MFSD2A突变引起的疾病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药物去治疗;作为控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靶点分子,如何应用于针对脑部药物,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通透性内皮细胞视网膜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上调SIRT1减少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