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2-12-23张红亮

科技与创新 2022年24期
关键词:斜井钢架里程

张红亮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地形地貌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是重要影响因素,在超长隧道施工中,通常会设置斜井结构保障工期。但斜井与正洞过渡段应力相对集中,因而需要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及实施措施。斜井向正洞转入过程是施工重点,因围岩较为软弱,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初期支护出现大幅变形,易导致塌方事故[1-3]。为此,可采用垂直挑方式实施挑顶作业,但要严格控制软弱围岩区挑顶施工规范性,保障挑顶施工安全、高质、优质完成。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工程施工中,在分修洞的同时合修出口,将斜井设置于左线D2K867+031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区域,斜井平长为590 m,综合坡度为7.8%。左线大里程为1.799 km,而左线及右线小里程均为3.456 km。本工程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期共计16 d,斜井施工、进正洞挑顶施工时间分为6 d与10 d。

2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挑顶施工的前期准备

2.1.1 技术交底及现场勘查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正式开始前,所有参建人员均要参与相关文件学习,了解技术要求,明确管理要点,与此同时,由建设单位牵头与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各方共同进行现场会勘,结合所收集到的掌子面信息,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合理判断围岩状况,通过五方会勘,动态确认施工现场的挑顶主动支护参数,并确定需要采用的超前加固措施。

2.1.2 挑顶设计方案优化

现场勘查结束后,各参建方共同分析探讨设计单位设计的挑顶加固方案,商讨结果是将6号斜井施工段的围岩保持在IV级,并应用全断面施工方式,利用IV级模筑带仰拱衬砌,并需在围岩一侧位置的钢架处设置拱墙,钢架内部设置全环,每两个钢架之间间距为1.2 m。拱部位置采用超前支护方式,选用Φ60 mm中管棚按照0.4 m的间距环向设置,各环中设置18根长度为9 m的钢架,钢架之间距离为6 m。此种挑顶设计方案与原有设计方案的区别在于设置了双排钢拱架,将原来的模筑底板设置为模筑仰拱。

2.1.3 二次交底与物资准备

挑顶加强措施确定后,还需优化施工方案,并由各参建方共同审查方案可行性,而后需通过施工动员会召开,确定各部门的挑顶施工职责,针对各个班组展开二交技术交底与培训。在此期间,还需要做好挑顶施工前的材料、设备等各顶准备工作。首先需要严格检查所有进场材料,审查其与挑顶施工要求的一致性,而后需根据挑顶施工方案加工钢架、锚杆等施工所需材料。同时,需要准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凿岩台车等各类施工机械,并做好设备运行状况检查及保养,以便为挑顶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2.1.4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

挑顶施工开始前,为保障辅助坑道挖掘施工的安全性,防止正洞交叉口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应于挑顶之前20 m处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预报所用设备应为地质雷达,并且需要采用超前水平钻孔技术挖掘深层炮孔,以便获取到精准的地质预报数据。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斜井初期支护,做好测量准备工作,复测洞内控制点,精准计算挑顶处门架坐标,确定井底、正洞连接区等处拱架的三维座标,通过精准测量及数据复核,对挑顶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2.2 挑顶施工总体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围岩情况,应选用垂直挑顶法实施斜井转正洞施工,斜井施工时以全断面开挖方法为主,开挖同时支护,距正洞10 m构筑爬坡道,以之作为交叉段正洞挑顶上台阶的平台,应采用钻爆施工方法。因斜井及正洞之间角度接近于直角,因而最后10榀钢架需要设置为平行于正洞纵向,由于左侧比右侧略大,需采用扇形支护方式,按照斜井方向搭建异形钢架,使之与斜井中线保持垂直,并与正洞中线平行过渡。挑顶施工开展前,需于交叉口处设置加强环,并利用长度为4 m的小导管,按照间隔3 m的距离做超前支护。通过棚洞向正洞转入,沿棚架爬坡抵达正洞拱顶处后,需沿平坡开挖方向,挖至正洞外围上台阶拱脚处,正洞上台阶时,需要做好初期支护。

2.3 挑顶施工的关键步骤

2.3.1 辅助坑道挑顶前10 m施工

辅助坑道拱顶挖掘时,应采用抬高挖掘法,挖掘的同时搭设双钢拱架,之后再实施仰拱初支封闭成环作业,最后进行浇筑施工。挖掘辅助坑道时,与正洞之间间距不足10 m情况下应加固后再开挖,且要支护各榀拱架,循环开挖进尺均应控制在3 m之内。斜井施工段施工时,为确保挑顶施工的安全推进,应将各次挖掘量控制为1榀,挑顶前需做好套拱施工,间距应控制在1.2 m之内,纵向链接钢筋之间的距离应以1 m为宜,且各榀拱架需设置4个锁架,长度均为3 m。根据挑顶施工强化措施设置的双拱架施工参数挖掘轮廓线,需要注意应做好变形量预留,不可低于7 cm。相较于斜井高度,正洞的拱顶要高出1.5 m左右,由于棚洞施工空间有限,大型机械作业较为困难,且门架高度较大、斜井二衬浇筑尺寸较厚,正油拱架栓会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因而需要抬高辅助坑道加强段10 m内的拱顶,抬高总幅度应为0.48 m,各个榀的钢架抬高幅度均为5.7 m。挖掘辅助坑道前,还需再次复核三维坐标数据,精准测量周边眼并做好放线,利用带颜色的漆做好标注,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挖掘轮廓线。套拱后喷射混凝土以保护拱架,仰拱封闭浇筑作业后便可实施挑顶施工。辅助坑道挑顶前10 m施工图如图1所示。

图1 斜井进正洞示意图(单位:cm)

2.3.2 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加强段设计

初期支护斜井及正洞交叉段时,所应用的架为I16型号,设置间隔为1 m,采用Φ6 mm钢筋网片,之间网格长与宽均为0.25 m。支护时采用的锚杆有2种,分别为低预应力树脂锚杆及普通药卷锚杆,二者长度均为3 m,规格分别为Φ25 mm与Φ22 mm,锚杆需采用C30混凝土喷射保护,喷射厚度应为23 cm。利用中管棚设置拱部,规格为Φ60 mm,环向间距设置为0.5 m,各个环内设置18根长度均为9 m、纵向间距为6 m的中管棚,各榀设置4组长度为3.5 m的锁脚锚管。根据要求实施管棚、锁脚锚管的浇筑施工,应以水泥砂浆作为材料,注浆时压力应控制在0.5~1 MPa之间,并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合理设定浆液配比。斜井末端与正洞初期支护跨度最高处的内缘区域,还需设置一组加强环,如图2所示,选用4榀钢架组焊,通过受力条件改善化解最后一榀钢架的应用集中问题,进而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图2 加强段施工

2.3.3 扩挖断面与门架搭设

斜井初期支护且完成加强环钢架支立施工后,应上台阶向前再挖掘1 m左右,并扩大挖掘断面,以便为交叉口段正洞之上断面拱架提供支设位置,且增强拱架的稳定性。按照正洞环向将焊接在一起的两榀拱架设置于斜井两侧边墙处,以斜井初期支护钢架的高度为基准设置钢架标高,且需按照正洞前进方向将两榀钢架叠焊的水平门架设置于钢架上方,门架顶面钢板焊接间隔为1 m,用于搭接门架及交叉口段主洞拱部钢架。而后应加固好锁脚锚杆并实施锚喷防护,钢架落底作业完成后,再设置斜坡道,并挖掘小导坑弧面。

2.3.4 导洞支护与钢拱架搭设

应按照与正洞轴线相垂直的方向,挑顶挖掘导洞,断面设置为矩形,顶部及边墙均按照1 m间隔设置宽度为5.5 m的门架,并按照梅花形布设锚杆。棚洞支护完成后,需按照1.2 m间隔搭设钢拱架,如图3所示。挑高段钢架设计成网状,拱脚两侧分别布设锁脚锚管,长度均为3 m,每侧各2根,并利用混凝土填充钢拱架及棚架间的空隙,而后连接拱架落脚与水平纵向托梁,采用连接板螺栓作为连接材料,以此构建正洞导坑段上台阶开挖临界面。

图3 导洞施工

2.3.5 掘进作业与正洞初支封闭成环

支护好正洞后,需拆除棚洞小里程方向垂直布设的钢架,再沿此方向继续挖掘上导坑,开挖距离应控制在1榀钢架间距以下,边挖边做支护,而后完成斜井对应正洞的上台阶支护作业。之后,沿左线大里程及小里程上台阶分别掘进,小里程方向棚架拆除后,再进行正洞初支及上部弧形导抗挖掘作业。掘进15 m后,应利用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小里程方向挖掘停止。再按相同方法完成左侧大里程方向挖掘。正洞落底后,采用分段施工方法开展仰拱初支成环作业,开挖长度应为3 m/次,边挖边填充混凝土,并搭设临时栈桥,确保掌子面施工持续推进。施工30 m长度后,应于大里程侧完成衬砌台车的组装作业,针对交叉口两侧实施二次砌衬与封堵施工。左线大里程及小里程分别掘进55 m后,在大里程作业面上搭设台架,左线小里程累计挖掘105 m后,拼装各类台车。大里程掘进达到150 m后掘进停止,进而实施仰拱栈桥拼装架设作业。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挑顶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下台阶施工

3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管棚施工后,需要对管棚注浆加固效果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实施后续施工。挖掘挑顶时,需要做好掌子面围岩及出水状况监测,一旦发现涌水现象,应及时做好掌子面封闭,回填反压涌水,再与各参建方共同协商处理措施。挑顶段施工时,需要做好监控量测工作,应密集布设监测点,并提升监测频次,发现异常情况后应分析原因并实施支护强化。应重点加强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封闭成环作业及时完成,进而顺畅、安全推进挑顶施工。管棚作业及挑顶施工开始前,需要针对涌水突泥现象制定紧急应对预案,在掌子面附近堆放数量充足的应急物资并进行演练,以便涌水后可快速、妥善处理,保障挑顶施工作业安全开展。

4 结语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中,应用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经本工程验证,此种方法施工难度低,施工过程相对安全,可有效减少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隧道的沉降量。相较于传统先抬高斜井再向正洞过渡的施工方法,此方法二次衬砌时所应用的回填混凝土更少,利于节约施工成本。本工程施工中重点加强了围岩量工作,在支护参数科学选择的基础上,安全、高效完成了本次挑顶施工,确保隧道工程在规定工期内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斜井钢架里程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35万公里
中国钢架雪车队备战北京冬奥会
国外斜井TBM项目数据统计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