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卅路大咖的社交网

2022-12-22程子

现代苏州 2022年23期
关键词:四姐妹张元章太炎

记者 程子

子城内,大咖云集。九如巷里,住着张家四姐妹,以及另一位身为泰斗的邻居;锦帆路边,住过国学大师章太炎。你会不会好奇,这些名人之间,会有一张怎样的社交网呢?

九如巷的张家姐妹与隔壁王公子

1918年,来自合肥的教育家张冀牖带着家人们住进了九如巷3号。衣食无忧的大家子弟,难免有不少抽鸦片、赌博等恶习,张冀牖却洁身自好。他从小嗜书如命,书籍使他接触了新思想。他觉得久居合肥,自己的子女会受到陈旧积习的沾染影响,遂举家迁往上海,后又至苏州。

张冀牖先生有四女,她们分别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被称为“最后的名门淑女”。长女张元和,热爱昆曲,丈夫顾传玠是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次女张允和,擅诗书格律,丈夫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张兆和文采极好,丈夫是一代文豪沈从文;四女张充和通书法,执教于耶鲁大学,丈夫傅汉斯是著名的汉学家。此外张冀牖还有六个儿子,分别是张宗和、张寅和、张定和、张宇和、张寰和与张宁和。

张冀牖与张家四姐妹在近现代史中颇有名气

九如巷4号里,住过张家的大咖邻居

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隔壁邻居也是一位在书画界非常有名的大咖。

与九如巷3号相邻的4号是一栋三进的青砖洋房,旅美收藏家、书画家,20世纪中国画收藏领域里的泰斗,被称为“将中国书画艺术推向西方的灵魂人物”的王季迁就住在里面。

王季迁又名王季铨,生于东吴世家,为王鏊第十四代嫡孙。因为家族中常有能书擅画的雅士,往来的也都是书香门第,家族收藏十分可观。除了在家中的耳濡目染,王季迁早期曾随画家顾麟士习画,就读东吴大学法律系时又拜名家吴湖帆为师。为自谦,他取“人一能之、己千之”,改名为王己千。

张家与王家的交际,在之后张家兄弟姐妹们的交流中就能看到蛛丝马迹。张允和曾在1961年写给弟弟张宗和的信中说:“说起日记,假中能摘录些昆曲故事,从苏州家中起,到谷音,青岛,南京,昆明……我简直把许多曲友的名字都忘了,你记不记得九如巷中隔壁王公子,门悬‘王季铨大律师’,东吴法科学生,现在纽约,是个收藏画的专家。太太到此后从项馨吾学曲,夫妻均能画,亦收徒弟,亦卖画。”可见这位隔壁邻居在法律系毕业后,还是从事了律师行业作为本职工作。

张允和与王季迁都留居美国,在他乡相遇,交往也就密切了。她给张宗和的下一封信中写道:“上星期日项馨吾夫妻、王季铨夫妇(九如巷边上王公子)都来唱了一天曲子,项的嗓子不大好,笛子吹得很满,很风头,在美国真是算一把好手了。王季铨是个画家,鉴赏家,要算第一流了,太太郑元素以前也是画家,现在专门替先生裱画,装镜框,两人气味极好。我在这里想当初王家求婚事成了,大姐当又是与现在不同。”原来当年,王家还曾向张元和求过婚。想来王季迁生于1906年,张元和生于1907年,两人的年纪的确十分相当。当然,后来两人各自都找到了陪伴一生的良伴。

中国书画收藏家王季迁也曾住过九如巷

1964年12月8日张充和落笔的信中又提及:“前天王季铨(九如巷隔壁王公子)、项馨吾以及我的学生在我处曲叙一下午,他们见我又做砚台,又做笛子,又写字画画,便问我:‘你有两个孩子,这一屋子以及一日三餐如何有工夫做这么多笛子及其他兴趣上的事?’我答以:‘惟忙者能乐此,不忙者惟有此不乐也。’因我以此作为休息,否则人即毁了。他们初大笑,后即以为真理。季铨的夫人能唱曲,能画,就是不能入迷,故在此觉得受不了,精神崩溃,凡所好即迷,寄托就有了,也不管成就,就只是一股劲的向前进,怎能不进步呢。我一辈子打磨不少,可是愈磨愈锐,年龄是到了,可是还心不老。”此时真是他乡遇故知,还是九如巷的故知。

不断给四姐妹点赞的叶圣陶

谈及张家四姐妹,很多人了解她们的优秀,是来自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那句:“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由此可知,叶圣陶对张家是十分熟悉的。

叶圣陶先生一家与张家为世交,两家在苏州的家距离也不远。当时张冀牖创办的苏州乐益女中开设了很多新式的课程,如戏剧、美术、体育等,但同时注重实践,常组织学生们外出游览山水,写诗作画,并在校内开设了烹饪、花木等生活实践课程,培养社会和家庭的实用人才,锻炼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叶圣陶曾受邀在此执教,也曾送女儿叶至美入乐益女中读书。两家在抗战时期仍保持着密切联系,相互照顾。

同时,叶圣陶与张兆和的丈夫沈从文相识也比较早,20世纪30年代中期,两人在苏州相聚时还会相约游览灵岩山。

抗战胜利后,张元和与张充和常在上海参加曲会,并与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搭档演出《白蛇传》,不少到场名家称赞不已。观众中不乏曲界有识之士、文史名人,叶圣陶也在其中,他带着家人前来看戏,看完后兴奋不已,欣然在日记中记下:“以项馨吾殷震贤之《佳期》,俞振飞张氏姊妹之《断桥》为佳。”

叶圣陶与张家是世交

朋友圈里都是“顶流”的章太炎

张家搬到九如巷后,皇废基周边还十分“空旷”。十多年后,锦帆路才迎来了国学泰斗——章太炎。

1932年秋,国学大师金松岑邀章太炎到苏州讲学,并在沧浪亭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会。章太炎的到来也受到苏州人的热烈欢迎。李根源及苏州著名士绅张一麐见状,商议在苏州成立一个讲学团体,遂于1933年成立“苏州国学会”,由金松岑主持事务。

章太炎第二次到苏州讲学,未与夫人汤国棃商量,就决定在苏州买房子定居。有人向他介绍侍其巷一栋房子,章太炎进去看了看,就与卖家拍板成交。结果汤国棃一考察,发现居所旁有一家纺织厂,机器嘈杂之声终日不绝于耳,不适合居住。当时章太炎的学生得知锦帆路有房主将远行,汤国棃就以28000元买了下来。可是侍其巷内房子的购买手续已经办妥,加上房子嘈杂,不宜居住,只得暂时空关。

1935年9月16日,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开讲,地点就设在章太炎在锦帆路的寓所。章氏国学讲习会开讲的时候,学生不到100人,此后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到500人之多。在20世纪30年代国家多难、风雨飘摇的日子里,锦帆路边时常传来吟诵之声,仿佛是世外桃源。

章太炎寓居苏州时,林语堂等人到苏州拜访。那时章太炎身体欠佳,但仍抽烟不辍。当林语堂等人提到胡适时,章太炎哈哈一笑说:“哲学,胡适之也配谈么?康、梁多少有些‘根’,胡适之,他连‘根’都没有。”对于老师晚年的态度,许多弟子表达了不同意见。鲁迅就曾说:“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鲁迅还说:“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但这些并不妨碍鲁迅对他的尊敬。

1936年,章太炎去世,苏州、南京、上海及全国各地到章府吊唁者络绎不绝。亲自到苏州来吊唁的有丁惟汾、张继、段祺瑞。拍发唁电或派代表到苏州吊唁的有蒋介石、冯玉祥、张群、张学良、杨虎城、孙科、于右任、孔祥熙、李烈钧、唐绍仪等。花圈、挽联从厅堂一直摆放到大门,连矮墙上的紫藤也挂满了白花,向这位国学大师表示最后的尊敬。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社交圈里都是﹃顶流﹄

锦帆路边的章太炎故居

猜你喜欢

四姐妹张元章太炎
四姐妹的天鹅舞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People Can Be...
花甲四姐妹的馄饨店
北方城市
四姐妹40年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典范 章太炎
论香港舞台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