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总统”:中国之行是必要的

2022-12-21冯璐田亮任彦

环球人物 2022年24期
关键词:欧洲理事会米歇尔中欧

冯璐 田亮 任彦

2022年10月21日,米歇尔在欧盟峰会上发表讲话。

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不到一个月,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也飞抵北京。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米歇尔举行会谈。这是中共二十大后中国和欧盟机构领导人之间的首场正式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保持向前向上势头,坚持互利共赢,符合中欧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国际形势越动荡,全球挑战越突出,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就越凸显。

米歇尔表示,欧盟愿做中方可靠、可预期的合作伙伴。欧方愿意同中方办好下阶段高层交往,通过加强直接对话合作,减少误解误判,加强沟通协作,更好共同应对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欧洲理事会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决定欧盟总体方针,遵循全体一致的决策原则。欧洲理事会主席也被称为“欧盟总统”,其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欧盟27个成员国的共同立场。米歇尔的访华,打开了一扇近距离观察中欧关系走向的窗口。

米歇尔此次到访,是他2019年出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后首次访华。他与中国领导人最近一次会晤是今年4月以视频形式进行的。

当前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正在经历深刻复杂变化,国际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危机。双方领导人面对面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相互了解的机会。

在与米歇尔的会谈中,习近平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秉持正确认知”“妥善管控分歧”“开展更高水平合作”“加强国际协调合作”等四点看法,并得到欧方积极回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认为,米歇尔此次访华的意义,可以用“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八个字来概括。

“横向、宽度”意义,在于习近平主席向米歇尔全面介绍了中共二十大的重要成果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尤其是習近平就中欧关系的发展提出的四点看法,为中欧未来关系走向奠定了基石。

“纵向、深度”意义,在于米歇尔主动提出,欧方愿同中方继续推进《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进程,增强供应链稳定互信,深化欧中各领域互利合作。

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举行会谈。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重启是米歇尔此次访华的一个亮点。2020年12月,历时7年、35轮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但在不到半年之后的2021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议案,给协定前景蒙上一层阴影。而在此次会晤中,米歇尔特别提到,欧方愿同中方继续推进这一协定的进程。

“此番表态意义重大,表明这个对中欧双方投资界和商贸界极为关键的协定,很有可能重新启动其收尾谈判并签约。”赵永升说。

在此次访华前的一个多月,米歇尔与欧盟成员国外长就对华关系举行了会议,讨论认为,欧洲和中国之间存在有限的潜在合作领域,应让同中国对话的机会之窗保持敞开的状态。

“欧盟每年都会对欧中关系做一个评审。今年10月,欧洲理事会就对华政策进行了一次全面讨论,结论是‘经济上反对脱钩,政治上反对冷战,军事上反对对抗’依然适用于对华政策。而米歇尔的访华代表了该讨论的一个结果。”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少华说。

最近中欧外交出现回暖趋势,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随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举行会晤。而就在米歇尔启程访华前,欧洲理事会在官网写道:“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紧张的背景下,此次访问对欧盟和中国来说是一个及时的接触机会。”米歇尔本人则对媒体表示,他的中国之行是“必要的”,说“听到现在还有人质疑我去中国访问的重要性,我觉得很奇怪”。

“在对华新风向中,如果只是成员国唱主角的话,欧盟会有一点被边缘化的感觉。”严少华说。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米歇尔访华前,法国总统马克龙11月29日抵达美国。此行,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法国和欧盟向美国“讨公平”,表达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不满。该法案具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出台后引起多方反对,欧盟内部也重新发出“对华政策不能完全跟随美国”的呼声,更多的人意识到,与中国脱钩不现实、也不可能。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已经超过9个月,美国一些做法引起欧洲不满,促使欧盟“战略自主”意识有所觉醒。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主张摒弃过去“美主欧从”的旧思想,采取更加独立的外交策略。

在业内专家看来,米歇尔在此背景下访华,表明欧盟在中美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尽管欧盟不少成员国是美国的盟友,但对于愈演愈烈的美国‘单极’霸权主义,欧盟多数国家是反对的。在世界需要‘多极’还是‘单极’这个问题上,中欧双方主张完全一致。欧盟多数成员国一直主张世界需要‘多极主义’。”赵永升说。

此次访华结束后,米歇尔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谈及《通胀削减法案》话题,称美国“总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欧洲不应该继续天真了”,但他并未使用更为激烈的言辞,而是表示希望美国采取行动来弥合双方的关系。有分析认为,米歇尔从这场冲突中看到了欧美关系的危机。

从米歇尔的角度来说,在对华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个人影响力,有利于其事业建树。“对欧盟来讲,在对俄罗斯问题上,很多人想有所建树,但有心无力。在对美问题上,主角是美国,欧盟更多是跟着美国走,双方地位是不对称的。在对华方向上,欧盟还是希望展现出一定的智慧和勇气,也有更大余地。”严少华说。

《环球人物》记者在比利时工作期间,在多个场合见到过米歇尔。他个子很高,西装笔挺,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他虽属欧洲年轻领导人,却早早谢顶。他走路很快,富有活力,也很有亲和力。民众想与他合影,他大都欣然答应,微笑着面对镜头。

1975年12月,米歇尔出生于比利时南部的一个政治世家。他从小听着父母和祖父母在二战中的故事长大,深感和平的珍贵。

他成长的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经济斗争、文化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时代。15岁那年,“柏林墙倒塌”事件令他对欧洲丰富复杂的历史产生浓厚兴趣。他父亲官至比利时外交大臣,还被授予“国务大臣”终身荣誉称号。米歇尔耳濡目染,很早就有了投身政坛的想法。

在人生目标的鞭策下,米歇尔学业优异,提前从高中毕业。他先后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法律,20岁时就取得了律师从业资格,23岁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在米歇尔看来:“政治总是与人有关,而法律能够保护人的权利和自由。”

米歇尔曾在布鲁塞尔一家律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其间参与处理一起二代北非移民贩毒案件。这起案件暴露了社会阶层分化、教育缺失对个人和家庭的负面影响。这令米歇尔进一步强化了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他很早就在政坛打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0年,米歇尔加入瓦隆—布拉邦省若杜瓦涅市自由革新青年联盟。1991年,他加入父亲所在的青年革新自由党,次年当选党首并执掌该党7年。18岁时,米歇尔当选瓦隆—布拉邦省议员,并很快当上省议会副主席。他23岁进入比利时联邦众议院,成为最年轻的众议员。2007年至2011年期间,米歇尔在联邦政府任发展合作大臣,曾先后效力于伏思达、范龙佩、莱特姆等多任首相。

2022年11月9日,米歇尔(中)抵达欧洲议会参加全体会议。

在2006年至2014年期间,米歇尔一直是瓦夫尔市市长。谈起这段经历,他说,“当市长教会我要脚踏实地”。与此同时,他的家庭生活也很圆满,“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从孩子们身上学到很多。不管多忙,我总会挤出时间陪他们”。

2014年10月,时年39岁的米歇尔成为比利时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此前,该国已经有139天没有内阁了。比利时党派政治异常复杂,常因意见难以统一而长期无法成功组阁。2010至2011年,比利时曾创造541天“无政府”纪录。米歇尔组建的联合政府不被看好,当时观察家普遍预测该执政联盟很难生存下去。结果米歇尔领导的这个联盟坚持了4年多。

他作为首相最具挑战性的时刻是当选一年半后。2016年3月22日,布鲁塞尔机场和马尔比克地铁站遭遇两起致命恐怖袭击。他说:“那一天,我意识到为国效力意味着什么。你唯一关心的是保护你的人民。”为打击恐怖主义,他成立由其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与美国加强反恐情报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并派战机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

尽管在反恐行动中展现出强硬姿态,米歇尔的个人形象却是温和幽默的。他上任后推行的财政紧缩等政策,招致部分民众不满。在他公开演讲时,有示威者向他投掷涂了厚厚蛋黄酱的薯条。示威者很快被安保人员控制,米歇尔稍后重新开始演讲,笑称要为自己“身上的蛋黄酱味”向在座者致歉。当地媒体称,通过处理比利时复杂的政治,米歇尔掌握了妥协的艺术。《自由比利时报》首席社论作者德伍斯泰尼评价他“天生懂得调和,擅长处理各种微妙关系”。

2019年7月,欧洲理事会选举米歇尔担任新一届主席。他表示,团结、自由和相互尊重是欧盟的核心,将致力于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塑造一个统一、团结的欧洲。2022年3月,他获得连任。

欧洲理事会由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欧洲各国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甚至时常争吵。米歇尔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成员国立场,以形成集体共识。分析人士认为,米歇尔是欧洲理事会主席的理想人选,他友好、自然的行事风格和作为严肃政治家的声誉,使他非常适合这一职位的要求。

在新的舞台上运筹帷幄,他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2020年7月17日,欧盟峰会召开,主要议题是就复苏欧洲经济的7500亿欧元财政刺激方案达成一致。方案最初定为2500亿欧元用于贷款,5000亿欧元用于无偿拨款,以扶持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经济遭受重击的欧盟成员国。

2022年4月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何塞·博雷利、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急需资金支持,赞同该方案。而丹麦、瑞典、荷兰、奥地利、芬兰则提倡节俭,要求大幅减少无偿拨款的份额。荷兰首相吕特干脆提议,这7500亿欧元应全部为贷款。法国总统马克龙十分气愤,在会上拍着桌子,说一些国家没有诚意,阻碍会议顺利进行,他主张各成员国筹资补贴受创的成员国。

米歇尔不得不出面协调。原本预定2天结束的会议,结果谈判了4天4夜。方案最终更改为:3900亿欧元无偿拨给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3600亿欧元以贷款形式发放。米歇尔宣布,“全体欧洲人艰难时刻的艰难谈判”最终落下帷幕,还戏称这是一场“27个成员国全部获胜、人民得益尤多的马拉松”。

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以来,米歇尔一直致力于推动欧洲一体化。该理念部分源于他早年的经历。他年轻时曾获得伊拉斯谟项目资助,到荷兰去留学。“我去的时候是比利时人,离开的时候是一个忠诚的欧洲人。”他回忆说。在那里,他结交了来自欧洲大陆各地的朋友,并明白了“欧洲价值观”:和平共处,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对他们表示尊重——无论对方的肤色、种族或背景如何。

今年欧盟内部既有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声音,又有领导人接连访华。有人将这称为欧盟对华“鹰派”和“鸽派”之争。赵永升不认同这种划分。他说,这显然是“山寨”美国对华“鹰派”和“鸽派”的分法。

“其实,欧盟和美国不甚相同。在对华态度上,欧盟国家既有‘政治性’特征,又有‘区域性’特征,还有‘经济性’特征。就对华态度上的‘经济性’特征而言,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对华态度友善。刚来华访问的米歇尔和朔尔茨,尽管一个是欧洲理事会主席,一个是德国总理,但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又是欧盟内部与中国贸易、投资关系最密切的大经济体。这两位领导人的对华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赵永升说。

对于此次访华,米歇尔本人和欧洲理事会重点强调了“接触”与“再平衡”。在赵永升看来,其直接原因还是旨在快速推动欧中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趙永升表示,近年来,欧盟经历了三重危机。2008年左右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到欧洲大陆,引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即欧债危机,持续到2014年左右。欧盟刚从欧债危机中复苏,又于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欧盟尚未从疫情危机中走出,又于今年2月遭遇俄乌冲突这样的地缘危机。三重危机给欧盟经济和社会带来深层次的打击,尤其在资本领域,连德国、法国这样的经济体也纷纷出现资本短缺。“资本之困”不仅出现在欧盟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实体,也出现在大型乃至特大型企业实体,甚至出现在像汉堡这样的城市实体里。正是这样的背景,成了推动米歇尔访华的直接原因,“毕竟中欧之间的投资和经贸合作,是双方数十年来关系的‘压舱石’”。经过数十年的资本和产能积累,中国的资本和产能恰好可以和欧盟形成互补。

然而,中欧经济贸易的失衡现象依然存在。赵永升说:“去年生效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以及动辄数百亿欧元的采购订单,说明中国已经为解决该问题做出很大努力。欧方也需要积极拓展中欧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宽度和深度。”米歇尔此行提出,欧方将与中方一道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进程,外界反响积极。

此外,中欧间的投资活动和产业链的安全,也是一些欧洲人忧虑不已的议题。英国《金融时报》曾以《中国收购成一些欧洲国家的地缘政治前线》为题大做文章。赵永升认为,此类似是而非的议题,如果米歇尔等欧盟决策者不积极介入、企业界不主动阐述、学术界不深入研究,恐怕未来终将成中欧关系一大障碍。“此次米歇尔提出‘增强供应链稳定互信,深化欧中各领域互利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下一步如何落实到位才是关键。”

1975年生于比利时那慕尔,毕业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曾任比利时发展合作大臣,2014年成为比利时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2019年任欧洲理事会主席,任期至2024年11月30日。

猜你喜欢

欧洲理事会米歇尔中欧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米歇尔·马多作品选
欧洲理事会会议
不要说话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圣米歇尔山和黑脸羊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建筑师行迹中欧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