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天柱县荷花塘传统药市药用植物调查研究

2022-12-21杜俊峰杨武海潘忠海杨菊湘杨明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1期
关键词:天柱县药用植物荷花

杜俊峰 杨武海 潘忠海 杨菊湘 张 平* 杨明谕

1.贵州省天柱县中医院,贵州 天柱 556600;2.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有着较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县内人口主要以苗族、侗族两个少数民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长期以来,当地人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依赖于当地的野生植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贵州的民族药产业,特别是苗药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

天柱县传统药市是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与部分个体户组成的固定交易场所,位于荷花塘旁的两条小巷旁,药市中有着丰富的侗族、苗族传统药用植物。荷花塘药市定于阴历每月的初一、初六、十一、十六、廿一和廿六开市,即当地俗称“赶场”,届时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和药商会把平时收集的药材设摊摆卖,同时也能相互交流心得经验,促进民族医药之间的交融发展。药市的发展程度与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度密不可分,通过对传统药市的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及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基于对民族医药的重视,许多学者对国内各地的传统药市开展了调查研究[2-7]。但对于贵州药市的文献记载较少,仅有刘思朝等[8]对贵州凯里药市的侗族药用植物的调查、熊厚溪等[9]对贵州七星关区传统药市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杨维泽等[10]对贵州毕节地区端午药市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徐荣等[11]基于端午药市调查数据对纳雍县药用植物资源与民间用药特点研究以及熊厚溪等[12]对大方县传统药市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数据资料十分缺乏。本研究基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背景下,在市场上运用“5W+1H”的方法进行采访调查,同时结合民族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对天柱县荷花塘药市上交易的药用植物分布区域进行野外调查。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丰富当地民族医药资源的内容,挖掘当地珍贵的苗侗医药文化知识,使其更有利于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为天柱县荷花塘药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类似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和调研区域概况

1.1 调研区域概况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以侗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其地理坐标为26°42′N~27°10′N,108°55′E~109°36′E。县区地形复杂,主要以中低山丘为主,山地丘陵占天柱县总面积的97%,海拔多在300~700 m。境内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天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暧湿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1 ℃,日照较长,积温较高。由于气候独特,天柱县境内有较好经济价值的野生中药材较多,常见的中药材有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 Miq. ex Havil.]、虎杖(ReynoutriajaponicaHoutt.)、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柔毛淫羊藿(EpimediumpubescensMaxim.)、百合(Liliumbrowniivar. viridulum Baker)、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 Rehd. et Wils.]、野葛[Puerarialobata(wild.)Ohwi]等80余种。千百年内,境内侗医、苗医为本地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很多民间验方、秘方仍在发挥巨大的医疗作用。丰富的中药、民族药资源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每逢农历一、六县城赶场天,都会围绕天柱县城荷花塘巷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药材市场,目前中药材固定的摊位和门面达60个左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调查 通过查阅天柱县县志及当地资源情况,并对天柱县的地形地貌、习俗等作一定了解,为实地调查做好准备。本文查阅和整理了天柱县及当地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文献和资料,总结分析了该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民间传统医药的发展概况等。

1.2.2 实地调查与访谈 借助贵州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计一年时间,每月不低于两次,不定时于每月农历一、六天柱县县城赶场日对贵州天柱县荷花塘药市进行调查,对药市出售的药用植物进行详细的采访和记录,并对调查的药材进行拍照和录像。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药材地方名、入药部位、售药人群年龄等[13],总结出荷花塘药市的现状、特点以及与当地民族医药文化相关的各种现象。

1.2.3 整理与分析 对药市调查和访谈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中国植物志》《贵州植物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贵州中草药资源》等资料进行药材的鉴定,对于不易鉴别的品种,借助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机会,请教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专家。

2 调查结果

2.1 荷花塘药市的药用植物种类 通过对调查的药用植物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后,共整理出177种具有科属种、药材来源、入药部位及功效的药用植物,见表1及如图1所示。在整理出的177种药用植物中,以根及根茎作为入药部位的植物达52种,占29.4%,例如川续断、野葛、桔梗等都以根入药;全草类中药达42种,占23.6%,如益母草、蒲公英、千里光等;果实类19种,占10.7%;树皮类、花类等中药共11种,占6.2%;另外还有其它药用部位为子实体、孢子等。药用种类最多的科为豆科13种,其次为蔷薇科11种,百合科、菊科10种,蓼科8种,兰科6种等,共计73科。

表1 天柱县荷花塘药用植物品种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1.荷花塘药市;2.三叶木通;3.皂荚;4.金樱子;5.铁皮石斛;6.斑叶兰;7.蒲公英;8.紫苏图1 药市及部分药用植物图

2.2 天柱县荷花塘药市的现状特点

2.2.1 用药情况 调查中发现,荷花塘药市销售的中药主要是当地药农自行采挖的新鲜药材,且多数未进行加工处理,有的甚至还包括非药用部位,大多为野生药材,生长发育需根据时令季节而定,无固定采摘地点和药材品种,因而市场中药材品种不固定。受当地特色民族医药文化的影响及随着人们对于中医药养生的重视,不少人选择在药材市场直接购买新鲜的野生药材治疗疾病或调养身体,也有不少民间医生来药市购药配方。不少药用植物都是以鲜药捣烂外敷或水煎服。荷花塘药市主要以销售活血祛瘀类、风湿疼痛类、清热解毒类的中草药为主,这与当地山高林密、气候相对潮湿而致的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肝胆疾病等常见病有关,也有少数近年来的栽培品种,如丹参、元胡、白术、赤芍等。

2.2.2 药市规模 荷花塘药市有固定门面、摊位60个左右。多为临时搭建的摊位或者直接将药材摆放在地上进行售卖。因当地人在端午节有用中草药预防、治疗疾病的习惯,冬季多数人从外地务工回家,增加了售药和买药人员,所以在端午、冬季时药市更为热闹。同时市场上也有干货和一些加工饮片,多为贩药者售卖。因此,药市除了是各种药材的买卖交易场所外,实际上还是当地群众自发的防病治病的经验交流会,人们通过逛药市使得各种验方、秘方及大量的传统药用知识得以交流和传播,这不仅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使得绚烂的民族医药文化得以流传[14]。

2.2.3 售药人群特点 市场售药者多来自县城周边乡镇的侗族、苗族群众,少数为邻近的锦屏县、剑河县药农。多数售药者以售卖草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平时多上山采药,赶场时售卖,男女皆有,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而50~70岁中多以老年女性居多,她们卖药时间较长且对药物功效、配伍较为了解,认药和用药的本领多为祖传,有祖传的治病秘方。由于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售药者有多种民族语言,如:侗话、苗话、酸汤话(一种带有本地苗话的湘方言)、本地汉话等。40岁以下人员不多,他们对药物功效、配伍应用不大了解,但信息来源广,主要是为广大需求者提供资源,不少本土苗族、侗族药材通过他们销往全国各地的药市和医院。

2.2.4 销售形式 市场药材销售形式主要按斤两和按捆销售,销售形式较为随意,鲜品多以捆为单位进行销售,如草珊瑚、千里光等;有的贵重品种以株数进行销售,如七叶一枝花;加工药材均按斤进行销售。

2.2.5 药材质量问题 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用药不一致,各种药材的名称叫法也不尽相同,顾客在购买时易出现同药异名、同名异药等混乱情况。同时,有些药农在采药时没有注意保护好药材的完整性以及对药材的信息不详,从而导致在调查的过程中只知道地方别名,不清楚具体的学名、科属、功效等。如在当地细辛、尾花细辛、杜衡均称为马蹄香,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Franch.和山木通ClematisfinetianaLévl. et Vant.都当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使用; 瓦韦Lepsonusdhunberginus(kault ) Ching in Bull 及同属植物替用正品石韦Prosialingua(Thunk) Farwell等。由于人们缺乏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意识,对于需求量高、疗效好的药材过度采集,不少野生药材遭受了掠夺性破坏,如新鲜野生、年份较高的五花血藤疗效更佳,而药农为获得更高的利益连同年份低的全部采集,不考虑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保证不了药效。

3 讨论

天柱县荷花塘药市的药材来源主要是依赖于当地的野生资源,由于中草药的长期采集,现在当地的野生资源越来越紧缺,药材的价格也变得更加昂贵。一些价格较贵、资源稀少的药用植物资源有可能遭遇灭绝危险,如药市上所售的七叶一枝花、白及、天麻、青牛胆等野生植物都是全株采挖,中药材野生变家种也没有得到重视,野生中药资源保护急需加强。对于药材的品种混乱、药名不一等问题,建议相关的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对药材进行资源调查和品种鉴定,做到一药一名,并对商家进行普及教育,切实解决品种混乱问题。对于同一品种,民间用药部位不一样、主治功效不一致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按民族药调查研究。

从药市调查来看,天柱县不乏一些资源蕴藏量较大或经济价值高的野生中药资源,如黄精、钩藤、草珊瑚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建议引导医药企业在天柱县办厂开公司,开展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等;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药农经纪人、药农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有些本地侗族、苗族用药只局限于本地区使用,建议联合科研院校挖掘本土苗侗医药、民间验方、秘方,让藏在深山不为人知的民族瑰宝走向前台,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天柱县药用植物荷花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天柱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黔东南州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荷花
天柱县稻田生态养鱼的实践观察和探讨
贵州天柱县博物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