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影响研究

2022-12-21吉安琪杨月霞

市场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背景经营转型

吉安琪,杨月霞

(1.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 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一、 引言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透明度[1],还能够保证企业长期运行。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财务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企业在数据处理和信息保管、收集等方面的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升,对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可能会起到正向促进作用[2],从而提高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4],但这也伴随着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 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效率可能会有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 数字化转型

(一)数字化转型的定义

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是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其并非新鲜事物。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成立之初[5]。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IBM 等体量较大的公司就开始依靠互联网技术对销售环节实施改革,改变了以往完全依赖经销商网点的模式,转向线上销售模式[6]。 21 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各种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网上购物、网上点餐等。 除此之外,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大量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服务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大量应用电子支付、无纸化工作流程等。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回顾以往,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会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进而影响企业转型和发展,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ERP 等软件的推广。 而此次的数字化转型,范围广、影响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运用,还涉及企业生产、运营、战略、创新等机制的重新规划与调整。

数字技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关键作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模式变革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7]。 而数字化转型也促进了企业产品市场的创新,产生了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着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改变企业原有的边界,从而建立起数字驱动与数字主导的商业模式[8]。 有研究表明,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新的生产与组织模式[9]。 就数据而言,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它已然成为企业数字化改革的重点,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获取并利用外部资源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加重要。

三、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概述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传统的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履行受托责任,以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为出发点,但是数字化转型使得内部控制目标发生转变,从履行受托责任为导向转向以优化行为为导向,主张关注团队行为优化、员工学习能力优化等。 而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比如可以提高监控企业资金流向的效率等,较好的内部控制意味着运行有效的生产经营体系和执行的高效性,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促进作用,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现状

1. 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发生变化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对象发生了变化,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管理重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第一,原先重点关注企业内部人、财、物和信息四要素,对人的控制主要在于约束和控制企业内所有员工的行为;对财的控制主要在于重点关注资金和资金流的控制;对物的控制主要在于清点和盘查企业资产,切实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对信息的控制主要在于对企业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 而且以往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成熟,信息及信息流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可以看出,传统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的限制,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低效率。 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原先内部控制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主要从对财的重点关注变为对信息和信息流的关注。 主要是由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本身已然成为一种资本,只要实现了对信息的控制,也就实现了对人、财、物的控制。 第二,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企业内部控制运行重点,以往内部控制着重线下盘查和监管,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可能较多地会采用线上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可能会对内部控制的效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比如可以通过线上信息平台传输数据,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但随着线上数据的运用越来越广,还应当注重信息安全、保障信息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等方面,保障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高效性。 但是工作重心的转变,可能会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心态,造成他们对日常工作产生一定抵触情绪,从而产生其他的管理问题。

2. 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增加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管理风险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原先的纸质账簿,需要注意保持存放位置的干燥,而且账簿如果出现受潮等情况,转移工作可能较为烦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低效率。 在数字化转型阶段,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可能更多依靠线上信息平台进行,无论是业务还是财务的信息处理,都可以依靠数字化处理方式,提高了便捷性。 但是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提高,也对信息系统的储存分析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避免系统遭受病毒攻击导致的信息泄露,对系统安全机制的要求更高。 此外,数字化技术加大了各环节之间的相关性,致使企业对每一环节的要求更高,一旦没有满足要求,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且在数字化背景下,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更高,一旦硬件配套设施方面不完善,容易造成系统瘫痪的局面。 因此,数字化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效用,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但是也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

3. 数字化专业人才较少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性质发生变化,员工的工作技能也要适应新的变化。 原先企业会计核算可能只对员工的财务知识提出要求,员工只需完成简单机械的对比、核查工作。 但是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员工不仅要掌握财务理论,还要对非财务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员工借助数字化技术要提高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找出内部控制薄弱点,对症下药。 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专业化的内部控制人才数量本身较少,更多还是依靠员工个人工作经验的积累。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下,员工除了要掌握传统的工作技能要求,也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有一定了解,还要掌握数字化的工作模式。 因此,数字化转型虽然能够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模式,但对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 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优化建议

(一)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1. 重视数字化转型

首先,对企业而言,需要重视数字化转型,目前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具有“同群效应”[10],如果企业试图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入调研同行或者同地区已经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可以模仿并创新其他公司的转型经验,降低企业试错成本,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减少为数字化转型负担的成本。 同时,作为独立个体的企业,需要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没有标准,地区、企业性质、行业的差异可能会对数字化转型效果产生较大的差距,因此,企业在向其他企业学习时,应当注意到差异性,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利用产品或者服务的特点,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等层面的创新,把握自身节奏,有条理、有目标地开展数字化转型的项目开发和部署。

2. 创新企业内部控制方式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企业应当及时结合自身数字化转型阶段,创新内部控制方式,注重对线上信息管理的规范,同时兼顾线下工作内容的需要。 第一,企业需优化流程跟踪处理,针对内部控制的前期和后期工作设计一整套流程,实现好前期规划和后期内容评估的一体化管理,注重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第二,数字化转型虽然可以取代重复、机械化的工作,但是对信息的臻选、筛别和沟通,尚未能完全数字化。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创新信息管理体系,确保员工能有效识别有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1. 创建智能化管理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企业应积极探寻数字化转型的出口,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智能化系统,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比如,企业为消费者建立专门的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为消费者画像,基于此判断未来的市场趋势,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部署。 企业在内部管理进行数字化改革,比如,生产管理系统、内部控制系统以及行政管理系统应及时智能化,从而有利于企业建立完整、全面的内部管理制度,节省运营管理时间,提高内部管理透明度。 此外,通过对内部管理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达到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目的。 因此,为了能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万物互联,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创建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内部管理的透明度,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高效率,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2. 提高数字化运用的安全性

在目前开展数字化转型的阶段,企业应当注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数字化应用的安全性,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运行环境的安全。 为了确保整个内控系统安全可靠,减少内控搜集信息的无序性,提高处理相关信息的效率,在引入专门的信息系统时,第一,根据职能分模块划分内控体系,从而确保每一位员工的职能,同时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针对信息缺失可以及时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运行的安全性。 还可以针对员工的职能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从而实现规范化工作。 第二,注重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做好维护工作。 在数字化背景下,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大大提高,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可靠,有些软件对系统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为了确保信息完整,应注重软硬件性能的提高。

(三)加强数字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对数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为了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需求,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要求,创新以往内部控制方法,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确保既能满足当前内部控制的需要,又能实现内部控制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减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

为了保障在数字化背景下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企业应当培养复合型人才,保证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素养。第一,企业可以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展开合作,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定期讲解数字化背景下的内控工作的重点与具体操作方法,让员工切实掌握到相关技能。 还可以定期对相关员工展开道德教育,使员工可以抵抗管理层的授意或者是利益诱惑,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第二,建立良好的人才考核制度,吸引数字化人才加入,从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人才队伍,为企业实现数字化提供关键因素。

五、 结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避免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企业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然而在面对数字化转型这一较新的技术时,大部分企业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自身改革方向和策略,应用好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背景经营转型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