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2022-12-21王金燕

南方农机 2022年23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黑龙江省要素

王金燕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016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这也是对上一年农村经济发展会议的贯彻和落实。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普遍提高。我国的主要农业问题已经从以前的对农产品总产量的需求改变为结构性的矛盾。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土地肥沃,对农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投入需要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开展实施,保证农业提高效率、农民增长收入、农村增添绿色,有利于实现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为相同类型的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1]。

1 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的具体内容

1.1 改善农业供给结构问题

首先,从黑龙江省农产品的供给特征来看,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较为单一,农民自始以来对农业的要求都在于产量方面,导致农业结构越来越单一,供给不均衡,产生结构性剩余。所以供给侧改革在调整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上提出要大力提升农产品的优质供给,在追求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促使农民增收。其次,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来看,其农作物种类主要有玉米、大豆和水稻,占据了全省粮食总产量的98.6%,但这些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仅仅做一些简单粗略的加工,并且当地能够精深加工的企业也相对较少。因此,黑龙江省应该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找到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存在的问题,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全面整合,从而提升农产品的价值,使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开拓农村新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融合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拓销售市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农民真正增收创收。

1.2 落实农村配套实施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黑龙江省自从在开发“北大荒”之后,农业的产出成果优异,被认为是我国的主要粮仓之一,但在这种长久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村整体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缺乏内生动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后期农业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在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提出推动农村配套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推动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扩大农村金融的覆盖范围、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投入、创建“互联网+农业”的电子商务模式等,使各种要素充分应用到农业当中,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其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作为破解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效益停滞不前的突破口,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应该加快“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的建设,在农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大智移云”等新兴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加快实现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规划[2]。

1.3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质量

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优化,其中就有被人们所熟知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是数量和质量的不均衡,要想将农产品从数量增长转移到质量增长,不能仅仅依赖这三要素的单独作用,要有效地将三大基本要素组合,使其协同作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并且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落实,影响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的内容也会不断丰富。因此,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需要在这三大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增加科技与制度这两大新兴的农业生产要素。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引导,而科技是农业经济发展重要的驱动力,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改革明确提出要重视科技发展和制度环境,将其同时作为农业生产要素原本三大基础的补充,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向更好的道路发展。

2 黑龙江省农业资源配置存在的困境

2.1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黑龙江省一直以拥有肥沃的黑土资源而著称,农用耕地面积共3 950多万hm2,占全省面积的80%以上。黑龙江省大片集中种植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省内的农垦地区当中,大部分农民的经营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产业化和社会服务不完善,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都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粮食生产需求。所以,在一个没有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的环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土地难以进行相应合理的流转,无法将土地从低生产效率的农民转向具有完备生产工具以及丰富农业经验的合作社手中,无法实现土地的合理规模化经营。同时,耕地和人口的分布情况也对规模化经营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土地流转的不完善导致大片规模化生产难以形成,农业机械等就难以发挥作用,也就无法降低农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土地资源的低效使用极大地影响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3]。

2.2 农业科技要素投入比重较低

农业当中的科技投入一般包括人力和财物的投入成本。首先,黑龙江省在人力资源的投入上所呈现的问题是农业科技领域研发人员和推广人员的数量较少。虽然黑龙江省每年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所呈现的趋势是在不断上升的,但是在农业科技人才供给方面仍存在不足。从2021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与其他领域的技术人员相比,农业科技人员所占比重最小。其次,财力方面主要是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的科技经费,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农业科技资金的配置结构不合理。一方面,黑龙江省农业和林业占有的比重最大,其中林业资源丰富,国家和黑龙江省对其的政策性支持较大,所以资金的投入大多面向了林业。另一方面,通过统计数据可知,黑龙江省的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所占用政府投入的农业科技经费比重较大,只有很少部分的经费专门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机构和服务农业的基层人员,可见其对农业科技资金配置不够合理[4]。最后,农业科技要素的物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内容存在重复。黑龙江省的农业和林业所占比重最大,地位也很重要,所以对其进行科研的机构也相对较多,但是除了这些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院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也研究类似的农业科研项目,这就导致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重复,浪费经费以及人力资源[5]。

2.3 农村金融驱动力较弱

农村金融的不断建设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配置不够完善,农村金融驱动力较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农村内主要为农民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较少,利率对农民来说不够优惠,无法满足农民在资金上的实际需求。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保障农民手中有足够的资金来生产,但农村的金融机构大多并不是直接对农民以及农业经营户提供贷款服务,导致农民获取资金的难度较大,农民的种植潜力没有被激发出来。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种类也相对单一,而农户对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有了多样化的需求,以前单一的金融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的农民,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6]。

3 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3.1 农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

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的主体结构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当前黑龙江农业主体结构的形式主要有分散的农户个体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两种,其中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大户、地区龙头企业以及家庭农场等。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截至2021年,黑龙江全省各类新型农业主体共有15.67万个,家庭农场共有6.2万个,比2016年增长两倍多,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 000万亩以上,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增加至14 347个,涉及种植、农机、林业以及畜牧等产业,涵盖了148 671名农户;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1.47亿亩,比2016年增加了7 701万亩。黑龙江省还启动了23个县、104个乡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农业主体结构的多元化,使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科技和农机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整合,加快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7]。

3.2 农业科技要素得到广泛应用

黑龙江省坐落于东北边疆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早些年对农业科技要素的投入不够重视。但近年来,该省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农业科技要素的投入显著增加,在农业领域中应用不断深入,使农民也感受到了科技所带来的便捷。2021年,黑龙江省农村新购置的农机具共有52 586台,农机总动力已经达到了3 784.4万kW,同比于去年增长了将近8.9%,主要农产品的综合机械化率近98%,比2016年提高了将近2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化机耕和播种,机械化程度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要素的贡献率达到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更加有利于农业资源配置的主体协同创新,促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农业高校、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的有效互动。将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全面整合,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转化和应用,真正为农民以及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供给,从而发挥对黑龙江省农业建设的积极作用[8]。

3.3 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优化

2021年以来黑龙江省相继发布了各项农村金融方案,贯彻和落实了金融机构支农惠农的政策。黑龙江省在深化农村金融供给的同时,也相应优化了农村的金融服务。首先,考虑到农户获取到的贷款金额不足、贷款利率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助农贷款金额、提高金融机构的优惠力度等措施。截至2021年年末,黑龙江省涉农贷款余额8 865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近40%,在助农贷款中银行累计发放金额达到115亿元,相对上年增长了105.9%,低于自身银行贷款利率的2个百分点,为农户节约近2亿元成本。全省金融机构支持农民贷款金额达到934亿元,惠及涉农主体26.07万家。其次,针对农村金融产品比较单一的问题,黑龙江省积极开发新的农村金融产品,截至2021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推出20多项创新型金融产品,创新贷款余额达到1 796亿元,支持涉农企业160多万家[9]。最后,完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完善农村金融的保障,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经营者和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更加需要加强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引入农民的信用体系,促进双方协调健康发展[10]。

4 结束语

自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各个行业都对其进行了深入实行和不断探索,在农业经济改革方面尤其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和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出发,对影响农业的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并以此助推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黑龙江省要素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农村金融大变身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