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美育会考论

2022-12-19

美育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李叔同美育会员

陈 星

(杭州师范大学 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121)

一、中华美育会之创办

关于中华美育会创办的时间,目前可见文献表述主要有三。一是1919年冬,如《上海美术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美术志》曰:“中国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1919年冬创立于上海。由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姜丹书、萧蜕、胡怀琛等发起。会址设于南市小西门外黄家阙路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内。”[1]二是1919年10月,如王震编《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1919年10月条目,记曰:“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创办不久,吴梦非、丰子恺等目睹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联络本校和爱国女校的几位同志,发起成立了中华美育会,以联合当时全国的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推进新艺术运动。”[2]93三是1919年11月19日,如王震《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的1919年11月19日条目。该条目曰:“中华美育会成立于上海……”[2]93就目前可见的原始文献而言,最早披露筹备中华美育会信息的是1919年10月13日《神州日报》“神州教育界”栏刊出的“专件”《中华美育会草章》。而集中报道筹创该会消息的是在同年11月19日。该日《申报》有题为《组织中华美育会》的报道,写曰:“上海专科师范及爱国女学教职员近联络全国学校同志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竭力鼓吹美育追随世界最近之潮流。该会章程业已议定,拟每月刊行《美育》杂志一册,已于前月从事筹备。兹将各学校发起人姓名录下:姜丹书(浙江第一师范),周莲塘(山东齐鲁大学及第一师范),周玲荪(南京高等师范),刘海粟(上海图画美术学校),蔡筱谷(福建第一师范),金梦畴(浙江第一师范),陈蒙(北京大学),虞肇州(浙江第七师范),胡寄尘、萧退公、刘质平、郭伯宽、丰子、傅彦长、吴梦非(上海专科师范及爱国女学)。此外闻尚有陆续加入云。”同日《神州日报》《时事新报》《时报》也有题为《组织中华美育会初志》的报道,除个别文字外,内容与《申报》同。其他如1919年11月24日《教育界》第40号上刊有《组织中华美育会之发起》的报道,写曰:“上海专科师范及爱国女学教职员,鉴于吾国艺术教育界之沉寂,爰联络全国学校同志,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会章早已议定,并拟每月刊行《美育》杂志一册,已于前月从事筹备云。”同日《教育周报》亦有同题报道,内容与《教育界》同。1920年3月28日《时报》有题为《中华美育会近讯》之报道,写曰:“上海专科师范暨爱国女学教职员联合全国美育界同志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一节屡志本报。兹悉该会组织已渐就绪,探得蔡孑民诸位先生赞助,现已组成《美育》杂志社,按月发刊《美育》杂志,并已举定吴梦非君为总编辑,周湘君为图画编辑主任,刘质平君为音乐编辑主任,姜丹书君为手工编辑主任,欧阳予倩君为文艺编辑主任。第一期杂志闻定于阴历本月底出版云。”

根据以上文献信息,可知中华美育会至少在1919年10月即已筹创,如此才会有10月13日发表的《中华美育会草章》,而正因为发表的章程是“草章”,说明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故可认为所谓1919年10月成立中华美育会之说不能成立,此时仅为筹备阶段。中华美育会成立于“1919年冬”之说系根据同年11月19日各报的报道(该年11月8日为立冬日),但11月19日相关各报集中报道组织中华美育会的消息,仅可理解为筹创者在10月13日发表了该会草章后,筹备工作渐有眉目,社会影响亦渐大。但此时仍不能认为中华美育会已经正式成立,各报采用的报道文字仍仅是“近联络全国学校同志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故该会成立于该年冬及11月19日二说亦无依据,不能因为11月19日相关各报有报道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而认定该会成立的时间就在此日或该年冬。事实上,要准确认定中华美育会成立的具体日期是困难的。中华美育会似无正式的成立仪式。尽管《中华美育会草章》第八章“附则”第十九条“修改章程”中写有“本会章程有未臻完善处,各会员得于开大会时提议修改”的文字,但后续并无中华美育会开大会的信息。为此,1920年3月28日《时报》题为《中华美育会近讯》的报道就很值得关注。如上文所引报道文字,明确写曰:“……兹悉该会组织已渐就绪,探得蔡孑民诸位先生赞助,现已组成《美育》杂志社……”此消息出自4月20日《美育》杂志第1期出刊前夕,该会“已渐就绪”,并得到蔡元培的支持,即将按月出版《美育》杂志。《美育》杂志是中华美育会的机关刊物,实际负责该会的日常运作,该刊除发表美育与艺术教育文章外,每期均有像“本会通告”“美育界纪闻”及会员通讯等内容。故笔者以为,随着1920年4月20日《美育》杂志的出版,中华美育会开始了实际运作,而此前,自1919年秋起,虽有其名,但均可视为该会组织筹备的各个阶段。确当的表述应该是:1919年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爱国女学联合全国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小学校艺术教师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并随着1920年4月20日《美育》杂志的创刊,该会始开展实际活动。其实际负责人亦即《美育》杂志总编辑吴梦非。

中华美育会会址最初设于吴梦非、刘质平和丰子恺所在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根据1922年4月出版的《美育》第7期版权页,此时的会址已迁至上海南车站路凤德东里31号。中华美育会的会员来自全国各地。根据1920年5月出版的《美育》第2期刊载的《中华美育会征求会员》,下列有志者均可申请入会:欲研究图画、音乐、手工教育者;欲研究戏剧艺术、美文、篆刻者;欲改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者;欲改造家庭趣味、通俗娱乐者。而对于入会后的利益也有明确表述:“(一)每月赠送《美育》一册;(二)随时赠送关于美育之印刷品;(三)欲入寒暑假中之各种讲习会概免学费;(四)遇会中举行展览会或演奏会时得自由加入;(五)得享会中一切选举权;(六)得与海内同志相互研究通讯。”此外还另备详章供函索。《美育》第2期、第5期和第6期分别刊载了《中华美育会会员录》,其中在第2期上刊出的是“责任会员”名单,第5期和第6期上刊出的是“普通会员”名单。其中“责任会员”录有姓名、字、所在机构及身份和通讯处(见表1)。“普通会员”仅录姓名、字和通讯处(见表2)。从这些名单中可知,中华美育会阵容强大,分布范围亦广。

表1 中华美育会“责任会员”名单(1)根据《美育》杂志所载《中华美育会会员录》存录。除明显的文字误植外,均按《美育》所载文字表述。

表2 中华美育会“普通会员”名单(2)根据《美育》杂志所载《中华美育会会员录》存录。除明显的文字误植外,均按《美育》所载文字表述。

续表

续表

续表

中华美育会也举办业务活动。1920年6月24日《时报》有《中华美育会近闻》之报道,写曰:“中华美育会为提倡美育起见,定于本年暑假中借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开第一次图画音乐讲习会,以备会员之往听(概不收费)。非会员须纳费,男女兼收。各科讲师由办事主任吴梦非君分别聘请外,兼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教师吕凤子君、南京高等师范教师周玲荪君及南京支那内学院编纂吕秋逸诸先生于课外讲演关于美育之一切要项云云。”6月24日至26日,《时报》和《时事新报》亦刊出广告《夏季图画音乐讲习会征集男女会员》。1920年6月《美育》第3期刊出《中华美育会第一次夏季图画音乐讲习会简章》(此简章亦在同年7月4日《时事新报》刊出),更详细地介绍了本次讲习会的目的、时间、内容、讲师及讲习期间的生活安排等。简章如下:

中华美育会第一次夏季图画音乐讲习会简章

一 宗旨 利用夏假鼓吹美育,期于短时间内传布图画音乐之智识技能。

二 时期 阳历八月一号至二十九号(阴历六月十七日至七月十六日)。

三 科目 (一)图画科分理论、写生、图案三项。

(二)音乐科分理论、唱歌、乐器(洋琴、风琴任选)三项。

四 课外讲演 正课外另聘名人讲演,题目以关于美育者为限。

五 授课时间 每日午前七时至十一时,共授课四小时。课程表另订。日曜停授。

六 职员及讲师 办事主任:吴梦非君,女职员:杨詹练女士,讲师:孙续丞、傅彦长、李鸿梁、丰子恺诸君,课外讲师已定者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教师吕凤子君、南京高等师范教师周玲荪君、南京支那内学院编纂吕秋逸诸君。

七 学费 会员一律免收。非会员一科者收三元,全习者收五元(习洋琴者外加琴费一元)。

八 膳宿费 无论会员非会员各收七元。

九 杂费 无论会员非会员,住宿不住宿概收一元。以上诸费规定于报名时缴纳。

十 会员 不论男女,凡有志图画音乐者皆得入会。

十一 寄宿舍 会员宿舍分二处:

男会员住专科师范;

女会员住城东女学。

十三 报名期 欲入会者须预先报名,七月三十一日截止。

十四 听讲券 本会接到报名单后即将听讲券寄上,出席时凭券入场。

十五 会址 上海小西门外黄家阙路专科师范学校。

十六 附则 未尽事宜临时通告。(3)原文无标点符号,写录时按文意标点。另原文有若干文字误植或漏字,已作适当处理。

对于这一次图画音乐讲习会,1920年9月20日发行的《教育杂志》第12卷第9期刊出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中华美育会第一次图画音乐讲习会留影》(图1)。

图1 1920年9月20日《教育杂志》第12卷第9期刊出的《中华美育会第一次图画音乐讲习会留影》

中华美育会正式的章程未见发布,目前可见的是1919年10月13日《神州日报》“神州教育界”栏刊出的“专件”《中华美育会草章》(附《〈美育〉杂志社细则》,图2)。尽管系“草章”,但确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全文如下:

中华美育会草章

第一章 总纲

4.在员工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主观评价的主观指标中,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评价最为重要,占到总效用的一半以上,为55.84%,其次为企业社会责任效果评价,最后为员工忠诚度。

第一条 定名 本会为中华民国美育界诸同志会集之机关,定名曰中华美育会。

第二条 宗旨 本会以提倡美感教育完全国民道德为宗旨。

第三条 组织 本会由中华民国之国民从事美育者共同组织之。

第二章 会员

第四条 会员区别 本会会员分两种。(一)普通会员 凡赞成本会宗旨者不问男女皆得入会为普通会员;(二)责任会员 凡赞成本会宗旨并有扶助本会之能力者得入会为责任会员。

第五条 会员义务 各会员均有始终维持本会之义务。

第六条 会员权利 各会员均得享受选举权及本会各种出版物赠予权又有对于本会应兴革事宜之提议权。

第三章 会务

第七条 编辑杂志 本会每月出版机关杂志《美育》一册。凡关于美育界应行调查、应行改革及会中一切事项均于杂志上发表之。至编辑事宜另组《美育》杂志社而专司之。细则另订。会员每人赠送《美育》杂志一册。

第八条 革新教授 本会会员得集合二十人以上组织关于美育各科教授研究会,互相研究,以图教授之革新。要目如次:一图画教授研究会;一音乐教授研究会;一手工教授研究会。其他关于美育之科目随时增设。各科教授研究会约另订之。

第九条 出版书籍 各会员如欲共同著作关于美育之书籍,得以本会名义量力出版之。

第四章 职员

第十条 会长 本会设正会长一人、副会长一人,均于每年开大会时由各会员互选之。唯在外埠同志路远不能到会,得预先函告本会,由本会发选举票,通函。

第十一条 办事员 本会办事职员暂设书记一人,会计一人,干事二人,均由会长就便委托。

第五章 集会

第十二条 常年大会 定每年暑假中举行一次,日期由会长酌定后先期通告。

第十三条 临时会无定期。临时发生事故由会长召集举(行)。

第六章 会规

第十四条 职员任务 本会职员任务如次:会长总揽会务;副会长协理会务;书记司文牍及謄写事务;会计执掌收支款目;干事干会中一切行动事宜兼司庶务。

第十五条 职员任期 以一年为限,连选得连任。

第十六条 会员通守规则 各会员应守下列规则:一、会员入会后须有始终服务美育界之决心;一、会员所在地或所到地之美育状况须随时调查报告;一、会员如有玷污本会名誉之举动,本会得宣布除名;一、会员于开会、大会时须佩本会徽章出席(徽章于入会时发给)。

第七章 经费

第十七条 入会费 普通会员每人征收一元,于入会时缴纳。

第十八条 常年费 普通会员每人每年征收二元。规定每年五月间缴纳。责任会员每人每月征收三元(规划详《美育》杂志社细则)。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九条 修改章程 本会章程有未臻完善处,各会员得于开大会时提议修改。

第二十条 会址 总会所设在上海尚文门外黄家阙路。(一)经费 美育会责任会员之常年费全数充作本社经费,唯保管及收支仍由美育会会计负责。(一)规划 社员月费本为补助印刷之用,唯俟营业发达,即可停止征收。日后经费开支如积有多数,拟在上海办一艺术教育用品社,自制美育上之用品,以资提倡。至社员累月缴纳之款即改作股份,按年发息并得商由总编辑提还;(一)附则 社章未完备处得随时修改。

《美育》杂志社细则

一、主旨 本社专司编辑《美育》杂志。

一、社员 美育会责任会员皆为本社社员。

一、职员 设总编辑一人,各科编辑主任四人,校对员二人。其任务如次:一、总编辑主干全部杂志;二、画图编辑主任编辑关于画图之稿件;三、音乐编辑主任编辑关于音乐之稿件;四、手工编辑主任编辑关于手工之稿件;五、杂俎编辑主任编辑关于以上三科之外如美文、书法、篆刻、游戏、舞蹈等之稿件;六、校对员专司校对事宜。以上职员规定推举住社社员充任。唯校对员由总编辑委托。

一、社务 每月编辑杂志一册。编辑规例如次:一、社员每月必寄稿与各科编辑主任。各科编辑主任每月必汇稿交与总编辑;二、杂志体裁及门类由总编辑酌定通告;三、社员投稿每月至少三百字为限(画稿及作曲之类不在此限),篇数不论;四、社员所投之稿,刊载先后由编辑会同各科编辑主任商定;五、社员来稿如遇有应酌之处,各科编辑主任得略加删改。(4)原文无标点符号,写录时按文意标点。另原文有若干文字误植或漏字,已作适当处理。

图2 1919年10月13日《神州日报》“神州教育界”栏刊载的《中华美育会草章》

二、中华美育会之会刊《美育》

根据前述,创办《美育》杂志是在酝酿成立中华美育会之时即已商定。作为中华美育会的机关刊物,1920年4月20日出版的《美育》第1期上就刊出了《本志宣言》。(5)《美育》创刊号版权页显示:“《美育》第一期;中华民国九年四月二十日出版;编辑者:美育杂志社;发行者:上海尚文门外黄家阙路中华美育会;印刷者:国光书局印刷所;总发行所:上海尚文门外黄家阙路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定价:每月一册,二角。全年十册,一元八角;邮费:本国,不要。外国,日本不要,其他每册六分;广告价目另有章程,如承惠顾,函索即奉。”全文如下:

现在中华民国的气象,比较“五四运动”以前,觉得有点儿生色了。一辈已经觉悟的同胞,今天在这儿唱“新文化运动”,明天在那儿唱“新文化运动”。究竟这个运动,是不是少数人能够做得到吗?我想起来必定要多数人合拢来,像古人说的“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去共同研究发挥,才能够得到美满的结果。

我们美育界的同志,为了这个缘故,所以想趁着新潮流,尽力来发展我们的事业,你道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呢?就是“艺术教育的运动”。这个运动的基础,就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里面。

我国人最缺乏的就是“美的思想”,所以对于“艺术”的观念,也非常的薄弱。现在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呼声,一天高似一天,所以这个“艺术”问题,亦慢慢见有人来研究他,并且也有人来解决他了。我们美育界的同志,就想趁这个时机,用“艺术教育”来建设一个“新人生观”,并且想救济一般烦闷的青年,改革主智的教育,还要希望用美来代替神秘主义的宗教。

我们美育界的同志,公认“美”是人生一种究竟的目的,“美育”是新时代必需尽力去做的一件事,所以会集全国的同志,创设一个中华美育会,发刊一种杂志,区区的意思,无非想艺术教育,有个大发展就是了。现在这本杂志诞生以前,恐怕有人怀疑他的内容,所以要写了几句简括的宣言:

本志是我国美育界同志公开的言论机关。亦就是鼓吹艺术教育,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使各人都能够得到美的享乐之一种利器。

《美育》第1期刊出《本志编辑者》,其编辑阵容如下:

总编辑:吴梦非

图画编辑主任:周湘

音乐编辑主任:刘质平

手工编辑主任:姜丹书

文艺编辑主任:欧阳予倩

《美育》杂志共出刊7期。第1期出刊于1920年4月20日,第2期出刊于1920年5月,第3期出刊于1920年6月,第4期出刊于1920年7月,第5期约出刊于1920年12月至1921年6月间(6)《美育》第5期无版权页。该期第64页有《中华美育会收入会费报告》,有当年11月的到款记录,而第6期出版于1921年7月,故推测出版于1920年12月至1921年6月间。《美育》第5期“通讯”中有言:“定阅本志诸君公鉴:本志编辑同人均系身任教务,因种种关系以致延缓出版。抱歉孰甚……”吴嘉平、钱大绪、罗之仓整理《吴梦非先生年表》(收《圆梦集——王元振吴梦非作品汇编》,2009年自印本)记《美育》第5期出版于1920年9月,但无说明依据。,第6期出刊于1921年7月,第7期出刊于1922年4月。

各期《美育》均刊有中华美育会发布的关于《美育》杂志的通告,其内容除了告知寄送样刊等事外,均系关于该杂志的组稿范围,即分为美育和艺术教育两个层次。如:“海内外艺术教育大家公鉴:本会同人鉴吾中华民国美育之幼稚,冀竭绵薄之力提倡鼓吹。爰以本志为言论机关,深望诸公协力援助,以匡不逮。如蒙赐以大著,尤为欢迎。专此布闻。”又言:“全国学校男女同志公鉴:吾国艺术教育尚在幼稚时期,近欲协力实施必多难题发生。诸君如遇有此项难题欲与本会同人共同研究,请随时示以尊意,则本会同人当竭所知相与讨论也。至贵校美育概况如承立表或作文见示,当赠送本志作酬。此上。”(7)《美育》第1期“本会通告一”“本会通告二”。原文无标点符号,写录时按文意标点。

作为总编辑的吴梦非和各门类的编辑主任周湘、刘质平、姜丹书和欧阳予倩,他们在《美育》第1期上均发表了相关文章,可以看作是他们“出场”的告白。总编辑吴梦非发表了《美育是什么?》(分两期连载),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华美育会同人的美育思想。文章基于近几十年来教育领域的实际情形,以为“只有对于‘美育’这件事,大家都是冷冷清清,看得没甚要紧”。虽然民初教育部对教育宗旨有“‘……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但是一般主持教育的,和施行这种美感教育的,除了少数人以外,依旧在那里捕风捉影的过日子,并没有彻底的了解,亦并没有彻底的主张”。所以,吴梦非以为应该借着五四运动的时代潮流,很有必要对于什么是美育作一番正面的回答。他强调:“对于美育上,往往起一种误解,有人说美育就是美术,亦就是艺术,亦就是美学。这种误解,虽然不值识者一笑,但是我们提倡美育的人,亦应该解释解释清楚,使一般人可以知道研究的路径,亦可以知道各人的责任。所以我先作一篇文章,介绍西人的几种学说,来建设我们美育的基础。”接着,吴梦非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几种西方美育思想,尤其是西方美学与美育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在学校中实施美育的意见,以为“美的种类很多,同教育上最有关系的,就是壮美、优美、悲剧美三种”。最后他总括自己的观点:“美育在学校教育里面,当以图画、音乐、手工三科为主;以文学、体操等科为附。在社会教育里面,当以戏剧为主,以音乐、美术、小说及他种娱乐等为附。”

作为手工编辑主任的姜丹书,他在《美育》创刊号上发表了《我于手工教育上底新主张》。姜丹书有丰富的手工艺术教育经验,他在手工的“共同制作”和“自由制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主张,即“分工轮习的制作”。他认为这样的教学法的好处是,使被教育者可以知道工业上的分工组织及必要;可得实用或发卖利益,因而引起人们对工业的志趣。一般来讲,这种做法在工厂里原本就是有分工的,但是在学校教育里的手工教学,是为了学习者知识与技能不至偏废,是“手工与工业接近的一种办法”,值得在各类学校里实施。

文艺编辑主任欧阳予倩发表了《民主的文艺与贵族的文艺》一文。文章以为民主绝非仅就政治而言,强调现代文艺不应为小部分贵族所专有,以为“民主的文艺者,自由之文艺也。自由云者,脱去束缚之谓也。束缚之者何?因袭与题材是也。惟无束缚者为能率真。故民主的文艺,自然之文艺也。惟其自然,故不限制个性之发达。”他还以为“民主的文艺,更有一特色,不可不知者:进取之精神是也”。欧阳予倩这些观点是否受杜威民主美育思想之影响,他没有直说,但其主旨与杜威的理论十分相近。而杜威于欧阳予倩此文发表的前一年,即五四运动前后曾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进行过多场演讲,直接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随后又在中国驻留了两年多,对中国的教育界震动颇大。欧阳予倩发表此文之时,杜威仍在中国,受其影响,或有所领悟是有可能的。

图画编辑主任周湘在《美育》创刊号上发表了《舞台背景画法》《近世美术界小传》。音乐编辑主任刘质平有感于学校唱歌教材的落后,还主持了“歌曲研究会”,并在该期《美育》上对该会作了介绍:“本会是上海专科师范、爱国女学和东亚体育学校的学生组织的。宗旨是练习作歌和作曲。所作的歌曲有二种标准:一,教育的歌曲;二,专门的歌曲。至于练习的方法,有的是用曲来配歌,有的是用歌来配曲,有的是歌曲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我想现在小学校里边的唱歌教师正是愁没有教材的时候,所以我在这本杂志上面每期选了几首出来供诸位同志的刍採,免得一班活泼儿童天天在那里唱陈腐的歌曲。”刘质平的这一思想是一贯的,此后他请老师弘一大师(李叔同)作《清凉歌集》,其意亦是如此。《美育》第1期目录页有刘质平《予对于吾国现有唱歌书之意见》,但实际并未发表。总编辑吴梦非为此专门在相应之页作了解释:“刘质平先生著《予对于吾国现有唱歌书之意见》论文一篇,将各书局出版之唱歌书抉误指迷,直言不讳,实见振世人之聋聩,可谓有功音乐界之作,无任钦佩。窃恐此文一出,或与著作人之名誉及出版书店营业两受影响,特商之刘君,暂缓发表。尚希读者见谅是幸。吴梦非白。”该期实际未发表此文,其目录页本可删除该文信息,而目录页保留此文篇名,吴梦非又专辟一页说明,实际上代表了《美育》杂志对此文有特别重视之态度。

《美育》杂志原本计划每月出版一期,但实际上只有前4期在按计划出刊。《美育》第5期约出刊于1920年12月至1921年6月间,第6期出版于1921年7月,最后一期(第7期)则是在1922年4月才出版。出现如此情况,并不意味中国美育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主事者经济窘迫所致。对此,总编辑吴梦非有过明确的说明:“《美育》杂志是美育会出版的刊物,经费是会员交纳的会费,当时我们写稿子都是义务性质的,没有稿费。杂志共办了七期,以后由于经费困难就停刊了,而美育会也因《美育》的停刊而无形停顿,这大概是1922年左右的事。”(8)1959年4月16日访问吴梦非记录,戴鹏海、郑碧英采访,戴鹏海整理。见吴嘉平编《圆梦集——王元振吴梦非作品汇编》,2009年自印本。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美育》杂志停刊,而中华美育会随着赖以生存的《美育》停刊亦无形解散。从这一事实看,再一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即中华美育会的存在和消散与《美育》杂志的存在和停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李叔同美育事业之传承

1920年4月20日出版的《美育》创刊号封面由李叔同——当时已出家的弘一法师题写,其款识为“弘一沙门释演音题”(图3)。今见已出版的7期《美育》杂志,采用该封面题字者有3期,另4期题封面者分别是第2期和第6期的陈衡恪、第3期的萧退庵和第7期未署名的题写者。

图3 弘一大师(李叔同)题写的《美育》杂志封面

陈衡恪为《美育》题封面当亦与弘一大师(李叔同)有一定关系。在《美育》第2期中不仅刊有他的山水画(上海城东女学藏),还专辟一页刊出弘一大师撰写的《朽道人传》(署名:弘),写曰:“道人姓陈,名衡恪,字师曾。义宁陈伯严先生长子也。风雅多能,工诗词,善书画、篆刻。中年以后,技益进,名满都下。执政教育部十年,不为俗习所溺,人以是多之。子封可,亦善画,能篆刻。”此外,《美育》第2期还刊登了陈衡恪4首诗,第4期又刊出其诗《题王梦白画》,实可谓是在向美育界和社会作隆重的推荐。

《美育》杂志创刊号的扉页刊登了李叔同油画作品《女》(上海专科师范学校藏),其下页即为由吴梦非撰写的《李叔同先生小传》,小传中直接写明其“实开吾国美育之先导”。(图4)由此可知,在他们看来,他们成立中华美育会,创办《美育》杂志,实系继承李叔同美育事业之果。(9)《美育》上刊载的李叔同作品除了第1期的油画《女》和第2期《朽道人传》外,另有在第3期上刊载的《印光老人文钞题词》《玉泉清涟禅寺精觉禅师像赞》;在第4期上刊载油画《朝》(北京美术学校藏);在第5期上刊载“弘一上人诗词集”,有《老少年曲》《南浦月·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重游小兰亭风景依稀心绪殊恶口占二十八字题壁时九月望前一日也》《二月望日歌筵赋此叠韵》《七月七夕在谢秋云妆阁重有感诗以谢之》《金缕曲·赠歌郎金娃娃》《滑稽传题词》《赠语心楼主人》《菩萨蛮·忆杨翠喜》《为老妓高翠娥作》《金缕曲·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在第6期上重复刊载《菩萨蛮·忆杨翠喜》《为老妓高翠娥作》《金缕曲·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又新刊出《喝火令》《高阳台·忆金娃娃》《醉时》《春风》《昨夜》《初梦》《帘衣》。《美育》第5期将“语心楼”误植“吾心楼”。

图4 《美育》创刊号上的《李叔同先生小传》

从中华美育会“责任会员”的人员构成看,其实也可以看出其与李叔同艺术教育事业的承继关系。中华美育会和《美育》杂志的主将就是李叔同从事艺术教育时的同事和学生,以中华美育会30位责任会员为例,其中吴梦非、刘质平、李鸿梁、丰子恺、周玲荪、金梦畴、张拱璧、虞肇州、郭志闳、何孝元、金琢章等是李叔同的学生;姜丹书、欧阳予倩、姚石子、胡怀琛、萧蜕等均是李叔同在“春柳社”、南社、城东女学或浙一师时的同事或同道。《美育》杂志各期的主要作者也是如此,以第1期为例,该期除《本志宣言》和诗歌、调查报告、美育界纪闻外共发表文章15篇,其中李叔同的学生、同事同道的文章就占10篇,分别是:吴梦非《美育是什么?》(未完待续)、姜丹书《我于手工教育上底新主张》《化学的木材雕刻法》、李鸿梁《图画教育的改造》、欧阳予倩《民主的文艺与贵族的文艺》《什么叫社会剧?》、丰子恺《画家之生命》、胡寄尘(怀琛)《写景文(上篇)》、周玲荪《教授音乐应该怎样》、刘质平《歌曲研究会成绩》等。

《美育》创刊号上还刊登了一个启事:“本志自第二期起招登绘画广告,每种广告内必插入极有趣极夺目之绘画图案,效果极大。惠顾诸君请与本志广告部主任丰子君接洽。价金面议。本志广告部白。”(图5)该启事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美育》杂志另设有广告部,由丰子恺任主任;二是《美育》杂志欲刊登的广告是艺术广告,这与李叔同1912年在《太平洋报》刊登的“破天荒之新式广告”性质相同,而主事者恰是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其传承关系别具意义。虽然基于主客观原因(如丰子恺于1921年春赴日本游学10个月),《美育》杂志的广告不多,亦未达到艺术广告的效果,但其用心可见一斑。

图5 《美育》创刊号上关于招登艺术广告的启事

从李叔同(弘一大师)的角度而言,他于1922年5月2日在温州致其侄李圣章的信中有一段话很值得玩味。信中说道:“二十年来,音问疏绝。昨获长简,环诵数四,欢慰何如。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屈,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凡油画、美术图籍,寄赠北京美术学校(尔欲阅者,可往探询之),音乐书赠刘子质平,一切杂书零物赠丰子子恺(二子皆在上海专科师范,是校为吾门人辈创立)……”(10)此函收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弘一大师全集》(第3版,修订2版)第八册·文艺卷、杂著卷、书信卷,第333-334页。信中括号内“二子皆在上海专科师范,是校为吾门人辈创立”一语甚可说明问题。除了刘质平、丰子恺二位外,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校长吴梦非原本就是李叔同的大弟子,1912年入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为班长,师从李叔同学图画、音乐。中华美育会的成立,得益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发起和联络,中华美育会的首个会址亦在该校,而《美育》杂志编辑部亦在该校,更进一步讲,中华美育会的运作、《美育》杂志的编辑出版,实际就是吴梦非等所为。“是校为吾门人辈创立”一语恰好表达了李叔同(弘一大师)心中的一种欣慰,即美育与艺术教育事业已有人传承,而自己尽可以心无挂碍,一心念佛了。从另一个角度讲,李叔同言传身教,其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感染了他的学生。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学生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以培养中等学校艺术师资为目的的艺术专科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复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编辑出版《美育》杂志,大力弘扬美育与艺术教育,其与老师承前启后的关系别具意义。

四、结语

《美育》杂志在1922年4月出版了第7期后因经济原因停刊,而中华美育会亦随着《美育》的停刊而消散。中华美育会自筹备、实际运作的近三年时间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一批有识之士顺应时代潮流,满怀豪情地鼓吹美育,发起新艺术教育运动,为中国后续的美育与艺术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育》的停刊和中华美育会的消散,并非意味主持者对美育与艺术教育事业的主观放弃,而是由于财力的不足,经济的困顿。尽管如此,吴梦非等仍坚持尝试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内以相对较小的经济成本创刊了报纸形式的《真美》和该校在上海艺术师范大学时期的艺术教育刊物《心之窗》,在此期间还承担了《民国日报》的“艺术评论”副刊,继续着他们的美育与艺术教育事业。从《美育》到《真美》《心之窗》和《民国日报》“艺术评论”,其承继关系和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美育与艺术教育主张是另一个研究课题,笔者将另文撰述。

猜你喜欢

李叔同美育会员
论公民美育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弘一法师的账单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