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栋:宋韵悠长的山石世界

2022-12-19张乐乐

山东画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画院山水画绘画

文/张乐乐

宋朝的绘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高峰。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说:“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

宋画是古代绘画史的一座高峰,一块永恒的丰碑。青年画家王栋常以宋画的山水图式,表达当代的主题。其师韩玮这样评价他的绘画:王栋的山水画宏观上属于传统类型,但其在对传统技法深刻的凝视和思索中,借助笔墨母语,融入了当代意识与时代精神。

开山辟地(170cm×140cm)

亘古(45cm×45cm)

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王栋,自小学习绘画,从素描、水粉开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后来,在西安美术学院的校园里,他吸收了开放包容的绘画理念,从书法、篆刻到白描、油画,博采众家之长,为后期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读研时,王栋回到了家乡济南,邂逅了恩师韩玮。当他在花鸟画和山水画之间,不知应选择哪一个作为主攻方向时,韩玮结合王栋的性格,给他指明了方向。在韩玮看来,胸中有丘壑的王栋更适合山水画。从此,王栋便走上了潜心研究山水画的道路,并小有所成。

身处画室里的王栋,“静若处子”,常常一画就是大半天,但画室之外的他,“动若脱兔”,跑步、爬山,热爱各种运动。“对我而言,也许只有画画的时候,才会真的平静下来。无论画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画画时的我是最从容不迫的。”他希望通过笔下的画,把心中的安静表达出来,让那些看到他画的人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找到一丝平静。

【画家简介】

王栋

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和文学硕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山东画院院聘画家,山东美术馆馆聘画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入选第五届、第六届全国画院作品以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等。现任职于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

开元胜境(220cm×140cm)

画承宋韵古意今趣

初看王栋的画作,最先感受到的是如敦煌大漠般的气势磅礴,不同于其他的山水画,他以山石为绘画对象,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势。韩玮曾这样评价他:“王栋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喜欢读书,心思细腻,处事周到,做人又不小气,在大学读书时即多为同窗所称道。也正因为这种性格,他的山水画少有剑拨弩张的笔墨恣肆,更多的是细密与宁静。”

王栋坦言,这样的绘画风格与他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息息相关。2015年,他应邀参加在法国举办的一场文化展览活动。他特意为此次活动画了一些宋画意境的小画。因为在王栋看来,宋画比其他时期的绘画,更有中国味道,而且宋画呈现出的静谧、沉稳,更符合自己的艺术特质。

在这次展览活动上,王栋受益匪浅。以此为契机,他在绘画中开始尝试以宋画的氛围感来营造画面意境,并在创作主题上紧跟时代,融入当代的形式来展示新时代的内容。

他将山石变为主要的绘画主体,树木作为辅助,在传统皴法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将五代以来的山水斧劈皴法变得更为直接、简洁,山石的线条转折、切割更为明显,使得画面的现代抽象感意味更浓。他将传统的宣纸纸本的绘画材质载体替换成绢本,并且多以大尺幅画面呈现,表现出对宋代山水画的一种虔诚和敬畏。他还将西画的水彩画法与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加以糅合,结合绢本的肌理,使画面呈现墨色淋漓、烟气层染的独特山水景观。其作品《当代愚公》成功入选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远山不远亘古绵延

山水画的发展从来就不是单一的笔墨经验,而是更高的精神层面的理解,绘画不是自然山川的真实描摹,而是画家心灵意象的自然流露,是真真切切的自我人格精神的写照。

王栋的《亘古》系列山水作品,是他对天地、自然、人的综合表达。“洗尽铅华呈素姿”, 他注重细节刻画,用色朴素,通过对当代的山川、丘陵和峡谷等现实物象的描绘,追求宋代绘画的气韵,让画中散发出内心的深沉朴实和静谧深邃。

在王栋看来,他没有刻意选择或者坚持某种绘画感觉,一切都是出自于内心,顺其自然。

《庄子·天道》:“水静犹明,而况精神。静,才能澄明观照,见物之美。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王栋在绘画中以“静”为本,在静中观照万物,在静的平易中致以淡远与深邃。

当代愚公(140cm×200cm)

猜你喜欢

画院山水画绘画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