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坑植新绿

2022-12-19毕延长张媛媛

山东画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昌乐县黄栌天成

图/毕延长 文/张媛媛

潍坊市昌乐县罗泉山,一片郁郁葱葱的紫叶李与黄栌正随风招展,昔日山体破碎、杂草丛生的裸露山体如今披上了“绿衣裳”。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废的矿山,裸露的黄土和不时被风吹起的沙尘,一度困扰着周边的居民。

三年前的罗泉山,满目疮痍,残留着大小不等、高低不一的多个废弃矿坑,最大高差80多米,坑内积水严重,残石随时脱落,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这些矿坑大都是早些年间村民打石头留下的。” 罗泉山片区矿坑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付天成说。

罗泉山矿坑修复前

挖掘机作业,对矿坑碎石进行处理

废弃矿坑的存在不仅有碍观瞻、影响生态,而且易导致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如何推动矿坑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呢?对此,昌乐县政协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最终形成了矿坑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的调研报告,按照“一坑一策”科学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治、合理利用。

争分夺秒抢时间,大干快干赶工期

昼夜施工,全力推进

2019年2月,罗泉山片区矿坑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开始动工,付天成就带领着工人们在这片山区“安营扎寨”,一干就是两年多。“在这两年里,我们常常是停人不停工,两班倒或者三班倒,不分白天黑夜地干。”付天成说。野外作业的他们,常常要应对特殊的天气,春天的大风,夏天的高温,冬天的大雪……

付天成说:“我们干的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给矿坑填土,然后栽树绿化。但是做起来很复杂、很辛苦。”废弃矿坑综合治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还面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若干障碍阻扰:有周边的村民对修路、爆破、回填等情况不了解,引发的小问题;有拆除治理范围内违建、运输渣土回填时遇到的困难;还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挖槽工地停工,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等。

有序填埋炸药

停人不停工

吃上点儿干粮,继续干

在重重困难下,项目组密切与相关部门、街区和属地几个村沟通协调,边掌握情况,边化解问题,边推进工作。“为了赶工期,工人大都是吃住在项目现场。这里虽然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但我们很多人都是十天半个月才回一次家。”付天成说。他们按照削坡填谷、加固除险、平整场地、人工覆土、生态修复等方案开展治理,治理总面积330亩,拓展建设用地120亩,整理林地180亩、农用地30亩。

令付天成也没有想到,整个项目最终回填了两百多万方土。“回填时,我们常常是一天两三百车土,一车一车地往矿坑里倒。”填坑的工作又脏又累,绿化的工作做起来也不轻松。他们根据山体地质地貌特点,结合原有山体树种,栽植榆树、侧柏、黄栌、紫叶李等苗木85000株。“植树节时,有很多人来我们这里栽树,这些树是大家一起栽种的。” 付天成和工人们看着整片山区因为他们的努力变得活力满满时,都很是欣慰。

回看整个项目,拆除违法建设58处,完成土石方开挖146万方,完成爆破123万方,回填渣土210万方,回填种植土26万方,整理山体面积12万平方米……这些数字,记录了付天成和所有项目参与者的辛劳,也见证了罗泉山区的蜕变。

如今,罗泉山废弃矿坑已变成生态园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地质灾害隐患被消除,整个区域景观风貌大为改观,一片生机盎然。

工人们对碎石进行安置处理

施工队项目区进行运树栽植

对山坡进行绿化

猜你喜欢

昌乐县黄栌天成
黄栌个体生长情况与根系结构的关系探究
香山名字的由来
县域农村公路规划研究
它曾是皇帝的御用染料
昌乐县营陵古城遗址
简单最优的alpha策略选择与风险预算
简单最优的alpha策略选择与风险预算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昌乐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控对策研究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天成集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