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微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以《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 年》为例

2022-12-18丁晓影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纪录片红色

丁晓影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1 微纪录片的诞生与发展

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传播的本身在于传播的媒介,而并非信息本身。这一理论不仅更新了以往大众所认知的传播知识,同时揭示了社会变革中关于信息与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技术变革推动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文化的产生和交流的形态。纪录片作为展现真实的纪实性影像艺术,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变化,其制作与传播方式也在逐步适应互联网视角下新媒体传播的特征,积极进行自我革新,并产生一种新的纪录片样态——微纪录片。微纪录片不仅凭借简短、快捷的特性满足了受众快节奏的生活需求,而且利于传播的特质也满足了受众随时观看或利用碎片时间观看的需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多数红色题材作品在原本政论片、文献片的创作基础上,也开始向微纪录样态进行转型[1]。

近年来,红色微纪录片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2016 年8 月,由上海市档案局(馆)联合真实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8 集红色微纪录片《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以翔实的史实依据、丰富的档案资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1921 年至1937 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波澜壮阔的历史。2019 年11 月,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联合推出的《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爆红网络,推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播放量便超2.5 亿次。该片选取了11 位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以每集5 分钟的时长,创新传播厚重的历史题材。2021 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推出的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自5 月11 日起在财经频道播出,该片由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现场,通过生动具体的信物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来探寻中国的经济脉络、追溯红色财经印记,诠释了百年兴业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力量。

2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 年》的创新策略

2.1 创新形式,打破传统模式桎梏

微纪录片是由纪录片发展而来的纪录片样态,所以它除了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人文性、艺术性等特征之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微”,这一特点既体现在时长上,又体现在叙事空间和叙事视角上。例如,对于红色题材纪录片,观众会产生似乎只有较长的时长才能承担得起厚重历史的误区。红色微纪录片开创性地尝试以短视频的形式来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 年》(以下简称《百炼成钢》)将每集时长控制在8 分钟左右,虽时长有限,但是单集主题清晰、表述完整,这种微容量正好与当下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相契合。在传统纪录片向微纪录片转化的过程中,不仅要缩减作品篇幅,而且要转变创作思维。

在叙事空间上,红色微纪录片吸收故事片的戏剧性表现手法,充分利用影像艺术时空的假定性,将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相联通,以此来讲述红色故事[2]。红色微纪录片《百炼成钢》在叙事空间方面通过将历史影像、油画、沙画艺术影像化,实现了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连接与转换,使微型纪录片的叙事更加完整、真实,且两个时空之间的转换展现了革命岁月的波澜壮阔,再现了革命时期的历史事迹和真实的革命场景。在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时,《百炼成钢》结合遗留的黑白历史影像、旧照片等革命材料展示当时艰苦的革命事件,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还原后呈现在观众眼前。该类红色微纪录片传递出的信息更加真实且具有说服力,也能够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先辈的艰苦奋斗与当今和平岁月的来之不易。《古田会议》《延安整风》《一化三改》等分集都使用历史影像和图片再现历史场景,通过同一场景由黑白到彩色的转场变化,实现历史与现实时空之间的连接切换,将信息完整地传递给观众,将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与现实的锦绣河山共同呈现出来。

《百炼成钢》在展示部分场景与历史事件时采用沙画创作的形式,并通过影视镜头运动手法,完美地填补了相关影像的缺失,使得叙事流畅,可信度提升,且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在《老渔阳里的秘密》一集中,画面刚开始展示的是上海老城区一条再寻常不过的弄堂,而纪录片中在这里交替使用沙画、油画与实地拍摄出来的空镜头画面,其就变成了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创造了革命史上诸多“第一”的、孕育初心的“秘密摇篮”。时空的转换传递给观众的是,没有早期共产党人的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就不会有现在的壮美山河的坚定信念。

在叙事学中,法国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把叙事视角分为3 种基本类型:内聚视角、外聚视角和零聚视角。在以往的红色纪录片中,创作者往往充分发挥3 种视角各自的优势:以内聚视角的亲和力和真实性来表达情感,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以外聚视角来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评判,增强叙述的全面性;以零聚视角来延展空间长度,推动情节发展。但在红色微纪录片的叙事中,由于时长、节奏等原因,无法同时运用3 种叙事视角。对此,《百炼成钢》的创作者选用了零聚视角,在有限的时长内充分利用条理清晰的解说来讲述党史故事。创作者在保持纪录片真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打破了刻板的传统模式,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运用设疑、反问等技巧来增强悬念。例如,在《改造中国与世界》一集中,片头画面呈现出一张1956 年毛泽东同志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填写的登记证,解说词告诉观众在这张登记证入党时间一栏,毛泽东同志亲自填写了1920 年。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 年7 月,为什么毛泽东在1920 年就已经入党了呢?创作者在这里借用了故事创作中设置激励事件的手法来突出情节的戏剧性,从而达到启发受众思考、激发受众观赏兴趣的目的。在《一化三改》一集中,作品以1957 年的电影《护士日记》的影像资料加解说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短短3年内,中国就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各方面发展都超出预期的成绩。毛泽东同志说:“从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他形象地把工业化比作鸟的主体,但是要飞上天还需要一对翅膀。那么,这对翅膀是指什么?它又将带来怎样一场影响中国至深的社会变革?在这里设置悬念使纪录片摆脱了以往红色题材作品平淡的叙事模式,避免了平铺直叙的说教感,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注意力跟随纪录片的叙事节奏。

2.2 视听语言多样,构建红色集体记忆

视听语言作为具有特定规则的符号表意系统,承担着传播信息、传递情绪和意义的功能。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创新形式,其本身就具备纪录片所含有的影视视听元素。视听语言是影像工作者的基本工具,也是红色微纪录片用以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记忆的强有力的武器[3]。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拥有现代技术加持的视听语言在微纪录片领域的运用也日趋广泛。

红色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便借助现代技术,大量使用影视动画,在实景与动画之间自由切换,丰富了纪录片的表达形式,且能生动形象地将发生在革命岁月的历史事件具体展现出来,精准呈现出纪录片所需要的影像。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微型纪录片《百炼成钢》打破了观众对传统政论纪录片的刻板印象,使微型纪录片在视听表达方面更容易被年轻受众所接受。影视动画与真实影像的结合,丰富了红色微纪录片《百炼成钢》视听语言的表达形式,增加了微纪录片信息容量,在有限的时间内,生动形象地将众多叙事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叙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例如,在《谁主沉浮》一集中,1927 年11 月,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同志以湘潭为起点开启考察农民运动之旅,纪录片以动图的形式展现了毛泽东同志走过的700 多千米乡村道路,动图与现场实拍场景的结合,既丰富了画面,优化了观众的视听体验,又满足了年轻受众的多元需求。

《百炼成钢》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照片、油画、书信与报刊等作为佐证材料,体现出强烈的纪实性。这些文献资料都是静态的,创作者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剪辑手法,将静态的文献资料处理成动态的影像,极大地提高了纪录片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真实的影像资料,是一份珍贵的国家史志,能够最大限度展现历史的原始状态。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物质条件匮乏和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像资料留存较少。在红色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艺术家罗寒、陈敬平独具匠心,他们利用一张画板、一捧彩沙弥补了影像资料不足的遗憾,艺术性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历史节点[4]。在《亢慕义斋》一集中,两位沙画艺术家以手为笔、沙为墨,先是在画板上撒下一层褐黄色的沙粒,快速勾勒出十月革命列宁演讲时的经典场景,随后第一批拯救中国的警醒者如李大钊等人的肖像便跃然于观众眼前。这里沙画的运用是写实性与写意性的完美结合。沙子的物理性原理使沙画只能直率地勾勒出人物和场景的轮廓,但正是这种简洁明了的画面内容,使镜头画面以形写神,极具东方神韵。

《百炼成钢》制作者在拍摄纪念碑、大会堂及日冕等宏伟建筑和有重大寓意的雕塑时,通过大仰拍来呈现,表达了对这些赋有特殊革命历史意义的建筑雕像的敬仰和尊敬。例如,在《科教兴国》一集中,国家领导人在科技大会上讲话、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前国旗飘扬等场景都以仰拍为主要视角,以表达对这些场景内容的尊敬,强调视频内容的重要意义。微型纪录片中镜头的运动适当弱化了说教式叙事的枯燥感,使纪录片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讲述建党百年的风雨征程。例如,《百炼成钢》大量使用推镜头和移镜头,让观众能逐渐走入红色历史当中,对革命风雨感同身受。《延安整风》一集中,在介绍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保存的整风运动资料、图片、文物等陈列时,通过镜头的移动,让画面缓缓出现在观众的视线内,使本来静止的资料“活”了过来。《百炼成钢》注重对人造光线的应用,这是该微型纪录片的一大视听特色,这种由人为操纵的光源多次在重大事件历史影像和现实拍摄场景之间过渡时使用,多次通过光线实现黑白到彩色之间的转场,展现从黑暗到光明的变化,因而这不仅是影像之间的转场,更折射出国家命运的重要转变。

2.3 整合传播渠道,形成强大传播合力

在传播过程中,红色微纪录片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实现了多种传播渠道的融合。自2021 年3 月起,《百炼成钢》以每集8 分钟的体量,每个故事相互串联又相对独立的叙事特色,陆续在江苏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等十余家地方卫视播出,依托各大卫视得天独厚的传播影响力,为受众带来了一部塑造党和国家形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优秀作品。

以往承担厚重红色文化传播任务的通常是传统媒体,而《百炼成钢》通过实践表明,当代红色主题与网络生态相结合,利用年轻受众群体强烈的即时互动与参与欲望,能够构建出一个开放、分享的传播体系。《百炼成钢》在各大卫视播出之后,党史学习教育网、腾讯视频、共产党员网、哔哩哔哩等许多网站也相继对其进行了持续推动。网页视频相较于传统电视传播,增加了分享、弹幕、收藏和下载等功能,这些功能无疑是传播主体与观众隔空交流时十分有效的纽带,可直观地反馈受众最真实的观看体验,也使该纪录片的受众年轻化[5]。例如,《百炼成钢》自2021 年4 月份在哔哩哔哩开设专区,短时间内总播放量达到113 万余次,弹幕总数3500 余条,在宣传红色思想的过程中,弹幕互动方式突破了传统评论区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见性低的限制,而是以一种极具动态的交互方式,建构作品与参与者的对话,这种对话使单向传播变成了跨时空、全方位的观点碰撞,取得了党史宣传的优异效果。除此之外,抖音、快手、虎牙直播等短视频平台也纷纷建立红色微纪录片专区,借助新媒体平台强大的推广优势,实现了影像内容的有效传播。

3 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着眼未来,在全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而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党史更是一部壮烈的理论探索史、不懈奋斗史、为民造福史,党史向今天的人们展现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征程,使广大群众从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汇聚奋进力量。而红色微纪录片也因其自身形式新颖、视听语言多样、渠道整合的特点,被主流媒体用作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的文化传播主战场。

猜你喜欢

纪录片红色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红色的眷恋
红色是什么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红色在哪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红色之旅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