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以山阳县为例

2022-12-18陈默王林朱建荣吴吉江

西部财会 2022年1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行政资金

陈默 王林 朱建荣 吴吉江

(山阳县财政局,陕西 山阳 7264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绩效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随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从无到有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间不长、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推行进度不均衡因素影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绩效自评质量不高、评价结果运用还不够等问题。全面推进绩效管理改革,探索和建立科学而规范的财政支出全过程绩效管理制度,认真对待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提高。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

近年来,山阳县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深入开展部门项目绩效自评和财政部门重点评价工作,逐步实现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由突击性监管向日常性监管转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一是建立绩效评价工作组织,共性指标体系由绩效评价股参与完善,个性指标体系由财政局各支出股室制定,并把绩效评价工作纳入支出股室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二是遵循“要钱必问绩、花钱必问效、用钱必有责”的理念,制定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办法、方案等,明确绩效管理工作流程 、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使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参照省市专项资金文件,在下达省市指标同时下达绩效评价指标,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建立基层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全覆盖,扶贫动态监控系统的绩效评价表填报和重点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明确绩效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限、任务清单等,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积极稳妥有效推进。四是创新管理机制,探索评价方式。按照财政部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拟定相关管理办法,审定后组织实施,推进绩效评价纵深开展。

(二)扎实开展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依托“扶贫动态监控系统”平台,紧盯脱贫攻坚工作,全县开展绩效自评项目19个,评价资金41 432.79万元。其中:基础实施建设9个,评价资金14 153.6万元。完成贫困村新建改建公路里程(公里)180.8公里,新增贫困村道路硬化里程46.54公里。建设基本农田40亩,乡村道路建设9.58公里,带动增加劳动者全年收入126万元,带动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89万元。 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288户1 152人15 000平方米。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16个,垃圾存放点20个,受益群众35 000人;资产受益扶贫项目2个,投入资金20 863万元,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660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7 163人;文化卫生和医疗救助项目6个,评价资金3 699.79万元。建设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 300平方米,医疗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7 257人次;小额信贷贴息项目3个,评价资金2 608.6万元,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902.5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 200人;生态修复和监测项目1个,评价资金100万元,受益群众23 000人。

(三)专项绩效评价,提高使用效益

针对人大代表和群众关注的项目,安排专项绩效评价23个,逐个项目进行评价,评价资金19 390万元。其中:社会保障类3个,评价资金14 300万元;教育和科学文化类5个项目,评价资金2 435.3万元;行政政法类2个项目,评价资金988万元;基础设施建设类5个,评价项目1 735万元,农林水设施建设项目6个,评价资金317万元;企业复工复产项目2个,评价资金602万元。通过对这些项目的绩效评价,形成绩效评价报告,督促资金使用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建立财政资金整体支出绩效考核制度

按照“谁用资金、谁管项目、谁负主责”的原则,认真开展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考核自评工作。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组成7个考核工作组自评情况进行审核和现场复核,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民意调查、综合评价、反馈意见等方式,开展评价形成评定分数,按优、良、中、差四个档次确定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参考因素,激励调动部门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预算绩效管理强调“谁支出、谁负责”的责任约束,基层部门作为预算基础数据编制和使用主体,理应对各项业务的预算绩效负有直接责任。但在实际绩效自评业务报送过程中,存在轻绩效自评,重财务预算编报的惯性思维。预算绩效工作之初的不重视,造成了后续绩效管理和结果考核偏离预期目标。如:基层个别单位预算绩效资料敷衍填报、绩效自评效果差、报告撰写不够规范、数字不够完整等,影响了单位整体绩效评级等问题。

(二)基层单位缺少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员

由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缺少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员,绩效人员同时由财务人员兼任,一岗多责下极易出现绩效工作精力不足、业务专业度不高、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等问题,进而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准确性和可靠性。再加上基层财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新形式财政管理工作已经步入数字“财政云”管理阶段,财务人员整天忙于各种财务报表、账务,对绩效业务的学习和专研力不从心。

(三)预算绩效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不足,预算绩效监控乏力

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还存在系统建设薄弱,缺少信息共享等问题。绩效管理停留在财务部门向主管部门下发电子表格传达绩效工作要求,再回收电子表格统计后汇总上报绩效工作的阶段。工作方式落后、时间周期长、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预算绩效监控及时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预算绩效过程管控缺乏及时性和可靠性。

(四)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评价结果运用不高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近年来刚刚起步,目前,基层绩效管理工作主要停留在表层,如文件下发、单位自评等,评价结果应用缺乏实质性的推动,导致结果运用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尚未形成统一、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的规范化支撑依据,整体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难以对预算安排形成有效约束。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需要多部门协调,不仅仅是财政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各预算部门和单位、人大、审计部门等方面配合完成。

三、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通过加强基层财务人员培训,加强宣贯预算绩效管理原则,从上至下让单位全员从思想层面扭转单位传统预算管理观念和工作惯性,使管理层明白预算绩效工作的要点和意义,让业务人员明白预算绩效管理的权利、责任与工作内容,真正提升单位全员参与水平,形成一把手负责,各部门参与,自下而上推进预算编制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树立基层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推进预算绩效建设。

(二)强化考核和监控,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奖惩制度

一是基层单位定岗定责,设定财务部门专业绩效岗和业务部门绩效专业岗,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有效支撑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良性开展。二是建立绩效监控体系。建设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编制、预算绩效中期监控和预算绩效自评等流程制度,完成各类制度框架建设,做到预算绩效管理有据可依,流程规范,强化责任约束。在实施细则上,本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对部分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预算结效管理效率,实现项目初始的严管和缩短无效绩效目标填报时间。三是发挥专家力量或者第三方评价机制。基层行政事业绩效管理工作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绩效管理专家库或者第三方评价机制,将绩效结果向社会公布,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和镇(办)年终奖励,安排下一年预算支出的重要依据,切实让评价结果发挥对预算优化的支撑作用。

(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动态监督机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向政府、人大报告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决算草案同步向人大报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评审)、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监督。加强与纪委和审计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及时通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信息,确保绩效管理监督问责落到实处,不断推进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行政资金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