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维度分析与建构路径
——基于场景理论的分析

2022-12-17

关键词:邻里建构维度

陈 莹

(闽南师范大学 法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一、引 言

社区作为一个居住共同体,公共空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社区公共空间作为推动居民交往与参与的载体是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打造的重要路径。当前社区公共空间面临着活动参与不足、空间更具形式性、公共空间自主性不足等困境[1],甚至出现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结构和功能的异化[2]。如何解决空间面临的困境和异化问题,有学者从新加坡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邻里中心模式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一种成功探索[3]。有学者也提出邻里空间的互动和建设是社区治理的重要路径,建议推动社区邻里空间的再造[4]。

“社区”和“邻里”在西方的学术和政策文献里作为两个高频词出现[5],说明邻里概念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邻里关系也一直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6]。邻里关系具有一定的空间效应,空间形式对邻里关系的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在公共空间上,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建立在公共空间的基础上[7]。 以“邻里关系”为特质的公共空间定位是建立现代城市社区守望相助、睦邻友好生活共同体的空间效应。邻里公共空间是寓于社区内以邻里关系为纽带,以空间和设施为载体,邻里自发或有组织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或活动,以增进邻里交往,增强邻里互助和社区参与,逐步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社区空间。综上,邻里公共空间的建构是应对社区公共空间活动参与不足、自主性不足,空间形式化的有效策略,也是应对社区公共空间价值、功能异化的有效路径。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突出了社区共同体的内涵,积极倡导“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邻里精神,建议再造邻里公共空间,培育社区治理共同体意识[8]。社区邻里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主阵地,是建立“守望相助”社区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源地。因此,在现代城市社区重塑邻里关系,促进邻里交往,搭建邻里互助平台,建构邻里公共空间形塑守望相助的社区共同体成为一种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1.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视角分析

现有关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文献主要从人本主义视角、治理视角和空间视角出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进行研究。

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面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同于权力主导或资本取向逻辑,提出人本主义导向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配置的优化策略[9]。为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目标,需要重新建构社区公共空间,在价值上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正义性,在设计理念上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科学性,在效用形态上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接近性[2]。在接近性和可及性的理念下,学者进一步提出了生活需求导向的思路,总结了贴近邻里生活的空间营造策略与增强邻里意识的社区治理策略[10]。

基于治理视角,从治理主体来谈,辛方坤[1]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多元主体互动的媒介,能够重构社区治理关系,并提出“三治融合”的公共空间建构路径;王清河[11]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提出建构多元主体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协调治理机制。从共治视角出发,卓健等[12]提出以共治为导向的社区公共空间创新型更新路径,从权力结构、更新机制和项目更新等方式提出更新路径。从情感治理视角出发,曾莉等[13]在梳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情感逻辑和可持续推进策略。

基于空间视角,孙小逸等[14]首先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视角出发,将空间表征理论引入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以重塑可治理的邻里空间;孙向谦等[15]通过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三元辩证法来分析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和治理过程,通过各治理主体的互动和协同来实现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有机统一的社区公共空间治理范式。其次,谭立满[16]从空间正义的视角探讨空间资源的生产与分配,提出空间正义也是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再次,杨建科等[17]学者进一步结合了空间和治理的视角,从空间治理的视角出发,通过公共空间生产建构社区公共性,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钱坤[18]提出社区治理的逻辑在于通过社区空间的重构,实现社区空间的再造以及共同体精神的再生产。

梳理上述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以社区治理为核心,分别从人本主义、治理角度以及空间视角提出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和再构的路径,研究视角多元且具备交叉融合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一是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内在结构、维度和性质方面的分析较少,缺乏对空间本身建构和再构的理据分析,即物理空间的建构如何融入活动、主体、文化、价值等因素进行再构还需深入探讨;二是从不同的视角研究虽有融合但理论视角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特别对公共空间的建构或再构的逻辑思路缺乏理论的系统引导。

2.场景理论的空间维度与建构逻辑

场景理论将“场景”称为城市发展的新舵手,是城市转型的新动力,城市空间通过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启发,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推动空间发展,即空间孕育的文化与价值符号通过场景来反映和形塑人们的行为[19]。当前随着场景理论研究的深入,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扩展到了更为宏观的城市发展与治理层面,推进场景的日常化与落地化[20]。场景理论转为从生活层面去理解文化的内涵,将文化理解为生活化的结合体,更多从社区这样的微观层面,从生活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等分析场景在促进城市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1]。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符合场景的日常化和生活化的发展趋势,以空间为载体孕育共同的文化和价值,通过居民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引导和形塑居民的行为,进而推动空间的发展,助力城市社区治理。

(1)场景理论的空间维度。场景是一个空间的整体文化特质,场景通常是以社区层面进行空间的识别,邻里空间同样也是以社区为范畴,蕴含社区认同和文化价值的建构与彰显,因此,场景理论的空间要素为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场景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物质结构,植根于一定场域内;场景的主体,多样化的人群,场景需要主体来建构;活动,在特定场景空间内参与主体以活动的形式来建构这个空间;文化意义和价值,这里主要指的是场景的主观文化价值符号,包括三个主观价值维度,分别为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以及15个子维度;公共性,是一个对外的、公开的空间。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同样具备场景的主要构成要素特点,包括物质结构(设施)、参与主体(社区居民或组织)、邻里互动活动、社区认同与文化价值以及空间的公共性。社区邻里公共空间是一种以社区层面进行的空间识别,具备一个空间的整体文化特质,是一种场景的存在形式。

场景的核心文化特质主要以三个主观文化价值维度以及每一个维度分别细化为5个子维度组合建构而成[22]455。场景维度是场景蕴含价值观取向的意义核心类型,包括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维度。真实性是指真实自我在场景中被确认或否认,是一种身份认同;戏剧性是自我在场景中看到或被看到,获得肯定或否定,是一种自我表现;合法性是自我在场景中对行为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是一种行动理由。三个场景维度又具体通过15个细化的子维度来测量,每一个子维度都有积极和消极或全局和局部的测量权重(表1)。

表1 场景的空间分析维度

三、基于场景要素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维度分析

基于场景理论的三个主观文化价值维度——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以及每个维度细化出来的15个子维度,体现了场景文化特质的宽度和广度,其不同子维度的自由组合都将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实证场景的特色,适用性广泛,赋予每一个场景案例共性与个性共存的价值魅力。依据场景理论的15个子维度,将15个维度进行赋值,成为测量当前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维度的分析工具。15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从表1中每一个维度积极和消极的两极维度来赋值,1分代表消极,3分代表中立,5分代表积极,我们可以依据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的15个不同维度的赋值来测量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维度分值,评估不同场景的文化价值。

表2 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场景维度

表2中纵向的15个子维度,分别为代表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的测量维度。其中代表真实性的子维度指标界定:本土性指典型的当地性,相对于国际性而言,是一种地方性的表征;族群是指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特质;国家代表着国家身份、国家形象、国家印记;合作是指资源的整合,合作的品牌效应;理性是指自发的合理的真实性思想的认知,即一种理性的自我身份认同。代表戏剧性的子维度指标界定:爱炫是呈现一种张扬的个性,体现了个性化和差异性;迷人是指场景的时尚、耀眼及诱人魅力;睦邻是指睦邻友好的关系表征,代表一种亲密与和谐;越轨是指打破了传统的方式,打破常规化和僵化的限制;正式是一种仪式化和标准化。戏剧性的子维度指标界定:传统主义是行动的历史原因,代表历史合法性;领袖魅力是行动以领袖行为和品格作为合法性依据;功利主义是行动的利益合法性,是一种工具主义依据;平等主义是行动以平等主义理念作为合法依据;自我表达是以个人人格作为合法性的基础,是一种道德依据。

表2中横向呈现的是12个不同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典型类型,分别来自于上海、南京、成都、崇州、苏州、南昌等地的社区公共空间案例,具体为“里弄”生活空间、生活美学体验馆、共享家空间、花园公共空间、“全龄友好”空间、快乐“客厅”、“睦邻角”空间、地下邻里空间、邻里书房、圆桌会议事空间、天台“家庭生态农场”和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从每个空间的15个子维度的赋值情况来看,空间维度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15个子维度中有4个子维度的分值平均赋值在4分及以上,表明这些空间表现出了这4个子维度的共性特征——突显出本土性、合作性、睦邻性、平等性的特点。12个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其一都以社区范围内在地化空间设置为前提,以社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为基础,体现了真实性主观维度的身份认同特征;其二均呈现出较为亲密和谐的睦邻友好性特征,体现了戏剧性主观维度的自我位置的关系特征;其三均突出空间存在的合法性,即社区内这些公共空间行动理由的共性依据是平等主义的理念,蕴含了社区居民平等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合法性主观维度的平等参与的行动特征。

表3 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主观维度分值

表3中横向分别以12个社区邻里公共空间从三个主观维度的赋值进行统计,主观维度分值统计依据表2的15个子维度赋值进行合计。从合计分值来看,12个不同空间类型在三个主观维度分值上的差异性,表明了其空间特征的差异性,呈现出空间的类型化特点。第一类以真实性主观维度为特征,该类型空间包括“里弄”生活空间、共享家空间、“全龄友好”空间、“睦邻角”空间和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此类空间的共同特点是以睦邻互助服务为特点,以服务输出为主导,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生活、文体、康娱类服务,以此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形塑居民的社区身份认同。第二类以戏剧性主观维度为特征,该类型空间包括花园公共空间、地下邻里空间、邻里书房和天台“家庭生态农场”。此类空间的共同特点是以睦邻休闲与学习为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学习和体验的场所,空间为居民提供了放松身心、学习成长、自我展示的平台,以此赋予居民之间互动交流、展示自我的机会,提升居民自我肯定、自我成长的获得感。第三类以合法性主观维度为特征,该类型空间包括生活美学体验馆、快乐“客厅”、圆桌会议事空间和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此类空间的共同特点是以睦邻参与治理为特点,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治理,体现了传承文化、领袖引领、互利互惠、平等参与和表达利益诉求的合法性价值,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加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意愿。此外,三种不同类型的邻里公共空间虽呈现出明显的主观维度特征,但也存在三类主观维度融合的现象,其中花园公共空间在三个主观维度上的分值基本均衡,在三类维度上呈现出融合的特点,此类空间兼顾了服务、休闲、学习和参与治理的功能;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则同时表现出互助服务和社区治理的功能。

综上,在场景空间维度分析下,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呈现出本土性、合作性、睦邻性与平等性的共性特征,也表现出分别以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为主导的不同类型空间的差异性特点,而在类型化的差异性分析中,同时存在融合性特征的空间功能。

四、基于场景模式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建构路径

基于场景理论的建构模式,上述提及的12个社区场景为居民搭建了一个社区公共空间,空间提供了相应的公共设施,吸引了部分居民及居民组织的参与,组合形成社区内的特定场景。这些场景根据不同类型的空间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治理功能,突出场景主观文化维度的价值定位,逐步孕育形成生活共同体的价值共识,携手共筑睦邻友善、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这些不同功能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在建构过程中都呈现出场景理论建构模式的核心要素——空间主体、空间形式、空间动力,依据建构模式的推进脉络,由核心要素组合形成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共通的建构路径。

1.吸引空间主体——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的参与

场景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就是场景的主体,即多样化的人群,场景不仅是一个物质结构,更需要主体来建构。“人”是空间的主体,空间要秉承人本主义[24],注重“人”的需求、“人”的服务和“人”的参与。邻里公共空间最有权利和责任作出决定的是每一个“居民”,吸引居民加入的第一要素是尊重居民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从人的需求出发才是吸引居民参与的前提;第二要素是以服务为本,通过空间载体为居民提供因应需求的服务或延展性、成长类的服务,让服务行动落地,是吸引居民参与的关键;第三要素是以社区参与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回应服务,在服务落地以及提升服务品质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居民从个体参与到组织参与,最后扩展为“人人参与”的全面性社区参与,且参与的层次不断深化,从参与活动上升为参与服务再上升到参与治理,参与的意愿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再到自主参与。

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建立的共性基础就是从需求出发。首先,空间布局及空间功能的建构以居民需求为基础,比如“全龄友好”空间的建构是让居民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组织了通过DIY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由居民自己建构理想中空间的形态;快乐“客厅”中小微空间的改造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更以居民的使用为落脚点。其次,空间的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基础,比如邻里书房空间均在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包括文化交流、读书分享、电影赏析、阅读体验等需求;共享家空间以居民需求和参与为服务导向。最后,空间的完善发展以居民需求为基础,比如圆桌会议事空间鼓励让居民将需求表达出来,重点关注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以问题+需求导向,客观评估社区空间建设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社区发展的共性需求。

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坚持以服务为本的原则,吸引居民参与。为居民提供全面的服务,比如“全龄友好”空间力图建立集老年人休闲娱乐、孩子科普学习、居民之间交流互动、开展各类社区活动为一体的“老幼共享”服务空间;地下邻里空间打造“地下版”邻里服务空间,提供集休闲、购物、阅读、养老、托幼“5类便民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引进居民欢迎的服务项目,提供“清单式”服务,实现一体化运作。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性互助服务,比如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成立社区公益发展中心,依托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睦邻角”空间为居民提供互助服务平台,各类互助“服务角”百花齐放——知心角、连心角、暖心角、读书角、议事角、文明角、绿色角、开心角、温馨角……

社区邻里公共空间注重居民参与,致力于居民人人参与,不断提高居民参与的自主性。空间的参与体现了全面参与的特点,比如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倡导全周期、全过程的公众参与理念,培育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使邻里空间成为培育社区居民协商意识、方法、途径和制度的重要载体;快乐“客厅”打造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儿找到乐趣,积极加入;花园公共空间让孩子、老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凝结了社区情感的新联结,是一种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美妙结合。空间的参与体现了主动、自主参与的特点,比如“里弄”生活空间中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变身社区达人、志愿者,从服务感受者成为服务提供者,踊跃加入志愿者行列;天台“家庭生态农场”吸引居民参与活动后,引导其能够自主对自己的家园进行改造,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让居民与家门口的美好不期而遇;花园公共空间让居民参与进来,慢慢地有能力去改善身边的空间,从而助推城市的发展。这些邻里公共空间的建构过程中,社区居民从原本不关心社区建设的“局外人”,变成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的“主人翁”。

2.丰富空间形式——活动、服务、治理的内涵

场景的核心要素之二就是场景的活动,在特定场景空间内参与主体以活动的形式来建构这个空间。路径一中主体的参与将带来邻里公共空间的交往互动,社区参与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动产生,邻里互动水平随居民社区参与度的变化而变化,社区参与引发邻里互动,同时,邻里互动的增加也会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与度[4]。邻里空间互动的重要形式包括活动、服务和治理三种类型,丰富多样的活动、频繁有序的服务和持续有效的参与治理是邻里互动的重要方式,居民及自组织通过这些行动进一步建构邻里空间,丰富空间的内涵,完善空间的功能,推动空间的发展。丰富活动形式的内涵路径包括创新活动形式、彰显活动魅力;丰富服务形式的内涵路径包括整合本土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丰富治理形式的内涵路径包括平等参与议事、居民骨干培育、利益互惠合作。

以睦邻休闲与学习为功能导向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主要以活动形式为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内涵的建构路径主要表现为创新活动形式、彰显活动魅力。首先,需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打破形式单一、僵化的局限。比如花园公共空间打造“火车菜园”项目,菜园中种植了100多种乡土植物,60多种昆虫在这里安家,成为社区天然的自然课教育基地。通过对社区平台进行集生态农业、互动交流观景平台、科普基地为一体的景观营造,天台变身生态农场。邻里书房在阅读空间中融入亲子绘本阅读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开展阅读沙龙,加强邻里互动;创办书画交流会、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加强居民参与和交流。其次,通过活动形式不断彰显活动的意义,突显活动的魅力值。天台“家庭生态农场” 通过让居民体验种植培育活动,让居民在自然教育的熏陶中,将“农产”化身为观光展示区、科普示范区和实践教育学习基地,彰显了空间的无限魅力。同时,通过活动也为居民提供了彰显自我价值和魅力的舞台,居民成为擅长领域的“能人”“达人”,成为主宰自己生活的“专家”。

以睦邻互助服务为功能导向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主要以服务形式为载体,丰富服务形式内涵的建构路径主要包括整合本土资源、搭建合作平台。本土资源的类型多样,在整合过程中包括本土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整合。比如“里弄”生活空间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优势,挖掘出社区的“绘画达人”“烘培达人”“编织达人”等;共享家空间将居民的各类闲置物品进行互惠交换,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互惠机制;地下邻里空间向地下拓展空间,以市场化注资,回馈公益服务的方式,丰富邻里空间功能。服务要持续有效还需要搭建多方合作平台,以保障服务质量。社区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更是政府、企业、第三方专家、居民共同发力的公共空间。比如“里弄”生活空间——充分发挥小区党员群众和共建单位的优势,引入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探索和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地下邻里空间积极向社会靠拢,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让政府、居民、企业等实现多方共赢,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将邻里汇的建设与社区基金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建设相联动,通过枢纽性空间和枢纽性组织的融合,规范社会组织发展,激发草根组织活力,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

以睦邻参与治理为功能导向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主要以治理形式为载体,丰富治理形式内涵的建构路径主要包括平等参与议事、居民骨干培育和利益互惠合作。平等参与议事是居民参与治理空间的第一原则。快乐“客厅”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议事,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共同参与空间的改造,共同为空间命名;圆桌会议事空间明确社区事务让居民参与,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导者”。在平等参与议事的基础上,居民领袖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快乐“客厅”中某一位居民领袖发出邀请,十几分钟后一场面对面的邻里议事会就展开了,从个体参与到邻里组织一起参与,最终发展成为社区治理议事小分队;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注重发挥居民中“能力”骨干的专业技能特长,建立由居民骨干牵头开设的工作室、艺术馆、手工坊,开启“居民领袖能人墙”,让更多能人骨干投身邻里空间,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利益互惠合作是治理有效的重要保障,也是达成合作共赢的最好局面。快乐“客厅”的空间治理项目是将社区中被闲置的边角空地,进行“活”化,联动多部门以及基金会共同启动空间改造项目,形成社会力量出资、专业部门出智、各级部门出力、社区居民共评价的社区空间改造运作模式;圆桌会议事空间则最大程度发挥了社区、物业、居民三方合力,不同议题组织“一对一”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代表、业委会成员、物业工作人员、上级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参会,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合作治理共促发展。

3.汇聚空间动力——邻里互助、共同发展的力量

场景的核心要素之三是场景的内生动力,是场景的内外在属性表征的动力来源,是场景内涵的文化价值和场景外显的物理空间公共性的有机契合。社区营造需要物质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也需要尊重居民积极表达和协商的空间,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性[25]。居民的主体性参与是汇聚空间动力的第一要素,汇聚居民的主体力量,凝聚内生动力是吸引更多居民及组织持续参与的动力源泉,是丰富空间形式内涵的动力机制,是驱动空间持续发展的内核力量。汇聚空间动力的第二要素是建立邻里互信互助的机制。在邻里互信互助中,彼此建立了正向的情感联结,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深化了居民社区参与的行动,通过行动进一步彰显了居民自身的主体性,提升了居民的主体意识[26]。第三要素是重塑社区共同价值的文化认同。物理空间的文化形态重塑,是激发空间活力的内动力,是形塑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空间公共性的关键,为居民创造共同生活的文化记忆。

社区居民从了解空间,到参与设计、建设、创造共同的邻里空间,空间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居民在参与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信任支持与互助友爱的和谐邻里关系。比如“里弄”生活空间通过组建新女性联谊会,形成互相学习交流、互帮互助的平台。空间成为居民自主表达和协商的平台,形成“居民社区居民建,居民社区为居民”的共建意识,建构社区“同心圆”的概念。在邻里和谐关系建构中逐步形成互帮互助机制,以机制的方式推进信任制度化。比如“睦邻角”空间制定了邻里公约,并将制度上墙,达成互帮互助、协商议事的共识。在邻里互帮互助机制建立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和重塑空间文化内涵和形态,提供思想引领、精神支持和人文滋养。比如生活美学体验馆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技艺的学习,养成属于居民自己的文化表达方式,将文化传播出去的同时强化居民的主体意识。这种本土文化的重塑,创造了有区域特色和归属感的邻里空间新形态,唤醒社区文化记忆。比如共享家空间积极推动城市社区空间的活化和利用,创造当地文化,唤醒文化记忆,加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品质,也夯实了社区文化底蕴,建立了一种社区发展的文化内生动力。比如邻里汇融合服务空间是家庭结伴、邻里情结、社区结缘的空间载体,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五、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场景政策保障

在社区中,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居民反映诉求最强烈的实体就是邻里公共空间。在邻里公共空间的建构路径实践中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制度保障的第一步是政策的制定,以不同空间的场景特征为前提,关注情境化特征,将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培育社区能力的过程。场景政策制定的关键原则包括考虑到与场景相关的政策制定的利益相关方、建构场景空间需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赋权的尺度作为衡量政策成效的标准。不同城市在制定社区发展政策时,将促进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发展的政策制定看作是支持与培育社区能力的过程,强化政策制定的价值和意义。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包括城市建设与规划部门、财政部门、文化宣传部门、区、街与社区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等,需要将这些相关方联动起来,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源,听取各方意见,或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其次建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政策需保持灵活性与变通性,对应场景的15个维度具体考察不同社区邻里空间的投入力度,根据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文化需求等因素,看看15个维度中具体强化哪些维度,可灵活和变通地给予政策支持。最后要制定政策产出成效的考量标准,将投入的产出作为后续政策投入的依据。考量标准以赋权的尺度作为依据,以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自治程度、居民参与度、活力、服务与治理有效性等作为衡量政策成效的标准,以提升政策制定的效力。

制度保障的第二步是制度执行的保障,每一个社区结合各自邻里公共空间的发展定位给予政策执行的支持和保障。场景政策实践的原则重在社区资源的整合与盘活,重在对社区组织能力的培育,重在社区居民的参与行动。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认为,结构是一种框架也是一种构成,结构同时具有制约性和行动性[27]。社区邻里公共空间作为一种结构,政策是结构运行的重要因素,政策具有制约性,同时也具备行动性。政策执行的行动过程同时回应了场景三个主观价值维度。首先,立足于社区特色,盘活、整合、强化社区的在地资源,包括社区的场地、设施、财力等资源,助力政策执行的资源保障,回应了真实性主观维度的身份认同特征。其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赋权,赋权的主体之一就是由居民组成的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政策落地执行的主体,在行动过程中不断提升组织的能力,根据空间的不同功能提升其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和参与治理的能力,增强空间的睦邻友好互助功能,助力政策执行的组织保障,回应了戏剧性主观维度的主体位置的关系特征。最后,政策执行遵循“自下而上”执行理念,要以广大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倾听居民的意愿,发挥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居民的参与行动推动政策的执行,进一步优化邻里公共空间的资源、关系、规则和制度,形成社区发展共识,强化社区归属和认同感,助力政策执行的行动保障,回应了合法性主观维度的平等参与的行动特征。

依据场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原则,为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建构和发展提供了政策制定和执行两个层面的制度保障。通过“空间”和“社会”的互动,呈现空间生产的实践特征[28],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践中不断建构、优化和完善社区邻里公共空间,促进空间功能的最大化,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社区生活的需求。

猜你喜欢

邻里建构维度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光的维度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