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信宫灯:汉代灯具艺术的杰作

2022-12-17吴丹丹

中外文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阳信长信宫灯

□ 吴丹丹

“环保灯具”的巧妙设计

长信宫灯通体鎏金,虽然漫长的岁月在灯的表面留下了斑斑锈迹,却掩盖不住它的灿烂与华贵。长信宫灯通高48 厘米,这一灯身高度的设计在汉代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为何这么说?文献记载,汉代建筑为追求宏伟气魄,其外形庞大,而室内空间较为空旷。但当时的人们还是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惯,所以像长信宫灯这样在灯具高度上设计得较为低矮可以满足局部照明的需求。

长信宫灯的整体造型为一名跪地持灯的汉代宫女形象,宫女左手执灯,右臂高高地举起,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巧妙地形成了灯罩的顶部。下方的灯罩则是由两块弧形平板组成,合拢后为圆形,卡嵌于灯盘的凹槽之中。这两片板子的设计,大大提高了长信宫灯使用的便利性。人们可以通过转动弧形平板来调节灯光的亮度以及照射的方向,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挡风作用。

在长信宫灯的众多巧妙设计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蕴含在其中的环保理念。由于古代的青铜灯多是用动物油脂为燃料来照明,当灯火摇曳时,虽然带来了光明,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燃烧后残留的炭粒和灰烬,它们形成的烟尘,如果弥漫在房间里,就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那么,长信宫灯究竟是通过怎样的设计避免了这种污染呢?

原来当灯烛被点燃后,呛鼻的烟气会随着热空气的推动徐徐上升,并沿着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宫女体内,而灯烟到达宫女体内之后由于失去了热气流的推动作用逐渐冷却,此时形成的烟灰便会积攒下来,这样就保证了宫殿内的空气不受污染。而且古人在设计长信宫灯时,不仅考虑到室内空气的清洁问题,连灯内烟灰如何清理都考虑到了,设计得极为方便。宫女的头部、衣袖、灯盘等很多位置都可以拆卸,长信宫灯整体可拆卸为六大部分,七个构件。因此将灯具拆卸开来,清理里面的烟灰自然也就更加容易了。

长信宫灯的身世和经历之谜

作为一件国宝重器,除了突出的实用价值,长信宫灯还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在灯上共刻有铭文9 处,65 字,记录了长信宫灯的重量、容积和所属者等信息。从这些铭文的字体、刻工和内容等细微处观察,专家们得出一个结论:这些铭文显然不是一次刻成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表明长信宫灯曾经有过不止一个主人!

在9 处铭文之中,“阳信家”这句铭文在灯上出现了6 次之多。长信宫灯出土之后,一些考古学家推测这件长信宫灯最初并不是刘胜窦绾夫妇的物品,而是阳信夷侯刘揭家的一件灯具。

阳信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建县始于西汉时期,至今已有近2200 多年的历史。而在汉代有很多由天子直接册封的封国,这些封国的统治者有些称王(例如中山靖王刘胜),有些则称侯(比王的等级略低)。阳信夷侯刘揭,受封于公元前179 年,在位14 年后去世,由他的儿子刘中意继承了王位。在公元前154 年,发生了西汉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叛乱,这是场中央政府与地方封国的军事战争,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朝廷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而刘中意则因为参与了“吴楚七国之乱”失败后,不仅被废黜了王位,甚至还被除国。而这件长信宫灯则在西汉少府查收后,被放入了长信宫中。当时长信宫的主人就是声名显赫的窦太后窦漪房。有的朋友在一些汉代宫廷电视剧中听说过她,她是汉文帝的皇后,也就是汉武帝和刘胜的奶奶。那么,本属于长信宫的长信宫灯为什么会出土于窦绾的墓葬中呢?

我们从姓氏上分析,窦太后和窦绾极可能有亲缘关系,于是太后将长信宫灯赐给了刘胜和窦绾夫妇。当年窦绾对这件精美的灯具一定非常喜爱,在她去世时便随葬入墓了。

仅从以上这些有限的史料来分析,长信宫灯就已是三易其主了。历史的风云,人生的遭际真可谓扑朔迷离,变幻无常。然而,1981 年在陕西的茂陵又出土了十几件刻有“阳信家”铭文的精美文物。这些铜器上的“阳信家”铭文与长信宫灯上的“阳信家”铭文十分相像,正是这一发现,让之前一些专家提出的“长信宫灯属于阳信夷侯刘揭之家”这种观点受到了挑战。有的专家认为:长信宫灯的最初主人很可能是阳信长公主,阳信长公主将这件灯具献给了窦太后,窦太后又转赠给了王后窦绾。

那么,阳信长公主是谁?这位长公主为何也称“阳信”呢?阳信长公主与汉武帝刘彻同为汉景帝的王皇后所生,所以她就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在刘中意参与“吴楚七国之乱”失败而被除国削藩后,“阳信”这片封国便被转封给了这位长公主。因此,一些考古学家认为作为长公主的她拥有财力和物力来铸造这批铜器,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有十几件“阳信家”铜器会出土于陕西茂陵。

关于长信宫灯的身世和经历之谜,专家们的看法不一,这也让灿烂、华贵的长信宫灯添了一丝神秘感。但可以肯定的是,长信宫灯将生活的实用、科学的结构和美观的造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代表了汉代灯具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我国古代灯具中最著名的一件“环保灯具”。

永恒的光明使者

目前,考古发现的长信宫灯只此一件,它在20 世纪还作为“友好使者”多次出国展出。但是,2002 年,长信宫灯已经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第一批“限制出境”的文物了,所以21 世纪以来,它就无法再出国了。不过,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长信宫灯作为河北馆的镇馆之宝也向全世界做了展示。

日月交替,昼夜轮回。在漫漫长夜之中,这一盏盏灯烛为古人驱走了无边的黑暗,从而成为光明的使者。千百年来,千姿百态的灯具装点了无数的高堂和美舍,照亮了古人浪漫的梦境。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一代代王侯将相早已灰飞湮灭,而无名劳动者创造的艺术品却成为永恒。

猜你喜欢

阳信长信宫灯
采桑子·阳信万亩秋梨香(新韵)
又是一年梨花开
长信宫灯
一盏灯的绚烂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论阳信鸭梨品牌提升策略研究
汉初皇太后宫官考述
纸制宫灯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