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我国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的创新对策

2022-12-17董素玲

中国饲料 2022年20期
关键词:饲料行业供应链饲料

董素玲

(新乡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演变出一种新型的物流服务系统——智慧物流。智慧物流主要是利用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优化供应链物流结构,从而提升物流各环节的运行效率,让物流供应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饲料行业作为重要的传统行业,也应及时让自己的供应链物流予以创新,利用智能化管理方式对物流各环节加以有效整合,全面提升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整体决策和执行能力,为饲料企业发展助力。

1 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我国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创新的意义

1.1 降低企业信息沟通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我国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引入供应链技术中,建立了更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交流平台,让每个环节更好连接,可以较好地降低企业的信息沟通成本,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李蕾和刘玫,2021)。互联网技术与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的深度融合可以让企业及时改变信息获取渠道,通过更智能、高效的沟通方式加强产品上下游的联系与合作。此外,以往的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多沿用“一对多”的传播形式,这种传播形式信息传递效率低,极易造成信息误差,不利于饲料企业长期发展。而智慧化技术的应用扩展了信息交流面,通过“中心化”的方式实现饲料产品信息全方位传递,供应链物流的可视化场景配置让供应链物流过程更加透明,不仅能让供应链物流人员实时监测配送流程,对分拣、装配及配送情况做到网格化动态调整,更能强化客户对产品配送的体验感,大幅提升物流运行效率(陈亮,2021)。

1.2 提高配送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消费者更倾向于配送速率快的产品。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可以更好地完善企业供应链物流的整体环节,提高配送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智慧物流发展中衍生出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可以帮助饲料企业合理有效地编辑处理物流中的用户信息和产品数据信息,以此来推动供应链的高速运行。尤其是饲料产品本身的难储存性也需要企业主体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地理信息及气温状况,以便为消费者更好地提供相关服务,智慧物流的应用大大推动了企业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让饲料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控生产与销售动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体验。此外,供应链物流融入大数据、云端计算等功能后,可以有效实现对运输路线的自动优化和定向追踪,对饲料产品在途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化地入库与盘点(兰秀建,2020),结合各环节价格因素、交通条件及时间因素,为消费者制定最科学、合理的配送方案,也方便饲料企业后续的运维工作。

1.3 优化供应链物流结构,扩大市场规模 饲料企业创新供应链物流可以突破原有的以区域为范围的饲料销售模式,扩大市场规模,更好地帮助饲料企业提升利润空间。信息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将饲料产品数据及时进行“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和分块式存储。这不仅可以加强各环节的协同联动性,更让供应链物流信息传递变得安全、高效,进一步稳定优化了供应链物流结构。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组织结构是由几个相互关联但又相对独立的节点构成的有机整体,供应链物流的各个参与者分工协作、信息交互,以此达到降低运输风险的效果(廖建国,2021)。供应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饲料企业日常业务信息及运输数据信息的重要平台,供应链物流创新可以更好地支撑这一系统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优化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提高整体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

2 我国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现存问题

2.1 饲料行业传统供应链物流体系运行效率低、成本高 饲料行业供应链物流系统包含输送端、运输端、仓储端等多个枢纽,过程较为复杂,传统的饲料行业供应链物流存在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信息传递效率,降低运行速率(陈端海,2021)。饲料行业传统供应链物流体系仓储市场分布较散,现代化服务供给不足,缺乏良好的配送能力。此外,在饲料行业传统供应链物流体系中存在区域发展失衡,区域间无法联动发展,各区域间物流信息沟通不畅,物流统计工作无法落实,各环节与区域收费标准不一,以及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全等问题,导致供应链物流管理问题复杂,物流信息难以形成良性流通,成为饲料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更为关键的是,饲料行业传统供应链运营模式主要借助人工力量,人工操作速度慢、准确度不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消耗和善后工作量。

2.2 饲料行业传统供应链服务方式滞后 饲料行业传统供应链建设主要围绕系统化、集中化、批量化3 个方向,但在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离散化已成为物流供应链服务对象较为明显的一个特征,会导致现有饲料行业供应链已严重阻碍饲料行业的整体发展。信息化不足、环节建设失衡,供应链物流无法实现从中枢到各链条的统筹协调,在中枢运转时流程复杂、运行过慢,不利于饲料产品的“端对端”传输(杨代君,2020);同时这也导致了我国现有饲料行业供应链物流与国际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还不能较好地实现契约合作。现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缺乏,进一步限制了我企业扩大吸引外资能力。在当今电子商务盛行的时代,饲料产品虽也在积极构建网络销售渠道,但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回传等技术的缺失会让饲料企业的销售范围难以突破。可以肯定的是,服务质量随着时代演进已成为日益强调的供应链物流评判标准,传统供应链物流范式却未对服务进行深化,物流服务质量与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关系并不密切,供应链物流对客户问题响应和反馈力度较为缺乏。

2.3 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平台稳定性不足 供应链物流组织管理各链条信息存在不对称、组织管理较为薄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物流平台的稳定性。随着产品市场的复杂性逐渐增加,以及饲料生产本身的季节性、区域性问题突出,导致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风险更为加剧。据调查,现今我国大部分饲料企业忽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结构存在“小而散”的特点,饲料企业供应链间的融合度和连接程度相对较弱,难以推动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化转型(钱钧,2021)。在外部环境冲击日益强烈的状态下,饲料企业无法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转化和解决风险,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影响较大。

2.4 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信息化人才少,流失高 饲料企业传统供应链物流从业者多数从职业院校、专科院校毕业,这些员工仅仅针对本岗位技能有所涉猎,但对上下游环节并不能做到较好地掌握,更不能适应变革的信息化智慧物流形势,这就极大地降低了企业供应链物流创新的速度。而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在饲料企业传统结构中因结构设置问题,其才能不能较好施展,工作待遇一般,物流信息化人员流失明显。虽然许多院校已着手培养能操作图像识别、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视觉可视化等技能的信息化人才,但现有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对市场需求响应力不足,无法满足饲料行业供应链物流创新需要。除此之外,饲料企业内部忽视了对现有供应链物流员工的定期培训,一味追求低成本的保守发展思维使供应链物流运行人员技能水平不足,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与技术壁垒。大部分供应链物流人员无法满足智慧物流建设需求,导致管理混乱,从而影响物流运输效率和智慧化转型步伐。

3 智慧物流发展背景下我国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创新的模式

3.1 建设全面化、网格化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体系 “智慧+ 共享”已成为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面临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条件下,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需要构建智慧软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饲料企业在智慧物流新形势下应将智慧思维应用于全系统,依托信息技术建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的物联网新形态,完善供应链物流协同能力和双向物流流动系统,整合资源,打造全面化、网格化的智慧共享型供应链物流体系(董军平,2019)。物流体系的全面化、网格化意味着饲料企业需要将以往的中心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成下沉到社区、乡镇多面的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并将大数据应用链接于每一台数据终端,建设数据信息实时共享的“端到端”服务,并能利用数字协同对配送资源做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在此基础上实施网格化管理,优化配送流程,全方位提升配送效率。

3.2 提供个性化、精准化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平台服务 为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平台服务应着力打造个性化和精准化模式,用高质量的服务留住现有客户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客户市场。这首先需要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平台以服务系统智能化的方式改变传统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弊端,及时让客户对服务态度和运输效率进行反馈,以此来不断改善物流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增强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同时也要注意对不同用户需求及时进行信息采集与处理,以便为用户制订完备的个性化服务,为企业增添“体验经济”式的效益(李干琼和李欣,等,2020)。在此过程中,饲料物流平台也要注重细节,通过精准化的消息推送来避免服务资源的损耗,避免让客户经历消息轰炸现象,但也要让有回购经历的客户能收到温馨的问候消息,提升顾客满意度。

3.3 打造数字化、科学化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组织管理 提升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组织管理可以有效加强产品安全监管,提升运送效率,因此,饲料企业应优化供应链物流的组织结构,通过数字化、科学化的方式打造高效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供应链物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可以围绕以下5 个方面展开:(1)订单管理系统实现同步信息流,简化支付、开票及对账手续流程,及时反馈相关信息;(2)运输管理系统增加对车辆位置、历史轨迹和相关信用情况的智能调度和数据管理功能;(3)车辆管理模块要注重对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实现对车辆动静态的实时管控;(4)物流系统定价模块需要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定价系统要灵活;(5)智能调度运营策略,深度解读运营策略及用户画像(陈丽华,2021)。

3.4 培养信息化、复合化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人才 劳动力素质结构是影响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供应链物流创新应注重提升劳动力素质,培养信息化时代人才和专业型复合化人才(李燕妮,2016)。现有饲料行业供应链物流体系对人才的培养仍主要借助职业院校、专科类院校、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的力量,缺失高等院校的复合化专业人才,针对这一问题,要从管理与技术两大视角共同展开,在全面提升供应链物流人员队伍专业化技能的同时,培养其信息获取与处理运用的能力。一方面,搭建企业、高等院校、社会实训机构合作链条,通过三方协作共同培养物流信息化新型人才。智慧物流的建设是一项技术较强的工程,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在不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另一方面,提升现有供应链物流人员的信息化水平,积极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与深入探讨机会,让他们能在企业供应链物流系统实际建设过程中深刻认识智慧化,在提升自身业务操作水平的同时提高其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蔡丽艳,2021)。

4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物流的推进已成为饲料行业供应链物流创新的必然趋势,饲料企业应把握时代机遇,通过创新供应链物流来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此过程中,饲料企业要加强对智能技术的融合,深化数据网络在供应链物流体系中的作用,通过更为精细化、动态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对智能物流的利用效率,真正让智慧物流发展成为饲料企业供应链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

猜你喜欢

饲料行业供应链饲料
高职院校学生饲料行业的创新创业路径分析
——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案例》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饲料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评《饲料营销有方法:策略 案例 工具》
《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对饲料行业有何影响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