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思考,让课堂飞得更高

2022-12-17李龙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口诀苏教版数形

李龙华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海棠校区 安徽合肥 230601)

一、在积极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数学素养

儿童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当探索到好玩的问题时,就会积极开动脑筋。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时,我请学生仔细观察乘法口诀表,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当学生斜着观察乘法口诀表的时候,发现两个乘数相同,每个算式最后的乘积相差的数也是有规律的,从前往后看,每两个数之间相差的数依次增加了2,比如:1和4之间相差3,4和9之间相差5,9和16之间相差7;5比3大2,7比5大2等。

经过了自己的积极思考,他们发现了这两处的联系,心中很是欢喜。正在他们发现这两处有联系的时候,我又适时介绍了“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是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现在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数形结合”,但给他们埋下了思维的种子,相信这颗种子会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生根发芽,为他们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实践操作中思考,让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内化,用语言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恰当的描述,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厘米和米”的第二课时,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对1厘米有多长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在课前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一根1厘米长的吸管带到教室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要求每个学生先把1厘米长的吸管竖着拿起,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吸管的两端,然后轻轻地将吸管拿走,此时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这时教师适时提问,我们是怎样比画出1厘米的?要求孩子说出刚刚实验的过程。对表达准确、说得清楚的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

这样突出了“说”的价值,不但让学生对1厘米这个概念有着很深的认识,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如此,思维训练落到了实处。

三、在深度交流中思考,让思维在碰撞中闪光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在平时的课堂中,让学生养成敢提问、愿提问的意识非常重要,这也是教育目标之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8的乘法口诀”时,当问学生“你觉得哪句口诀比较难记”,有学生说“五八四十”比较难记。我顺势又问学生,谁有好办法能快速记住五八四十这句口诀?有学生说从四八三十二再加一个八,六八四十八再减一个八等。还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五七三十五”来记,五七三十五的意思是5个7相加的和,要想算出5个8是多少,分别在五七三十五的每一个7的基础上加一个1,5个7总共加了5个1,所以五乘以八是多少的时候就可以思考成:5×7+5,最后就知道五八四十了。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能主动根据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知,想到在5个7的基础上,每一个7加1就能得到5个8。能这样思考问题的学生,无疑是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思考的。班上的其他学生受这个学生的影响,思维大大活跃起来。当我们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的时候,4×8+8= ,5×8= ,学生主动找到了上下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4乘8表示4个8相加,再加一个8就是5个8相加,5个8相加就写成5×8=40。这时,我问道:“谁还有问题没有?”这时候有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还可以用别的算式来表示5个8相加等于多少?6×8-8= ,3×8+2×8= ,7×8-2×8= ,等等。”随后该学生一一解释了每一道算式的意思,都完全正确。这种思考闪烁着光芒,将会为后面学习运算律提供很好的思维铺垫。

四、在尝试编题中思考,在互相辨析中明确

在课堂上,我也会让学生尝试着来编一编题目,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教学练习九第3题3×6= ,18÷3= ,18÷6= 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做完题后,我问:“谁能就这三道算式编一组题目出来,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情境。”学生思考了片刻之后,有一个学生举手说道:“地上停了3行车,每行有6辆,问一共有多少辆?”说完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阵阵掌声中,既有学生对该生的祝贺,也有对该生的欣赏和羡慕。我要求学生用这个情境编两道除法计算问题。有一个学生说:“有18辆车,分成了3行,每行停几辆车?”这句话一出口,下面的掌声就不多了,我问了其中一个没有鼓掌的学生原因。该生说:“只是说分成了3行,没说平均分成3行,就不能用除法。”当他说完时,教室里突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顺势表扬了这名学生认真听课,还能及时发现问题,非常棒!这名学生在被同伴认同和欣赏的喜悦中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美好的情感。在互相提醒和辨析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缜密,语言表达也越来越准确。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欣赏者。我们会为孩子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而欣喜不已。那一个个充满童真的思考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本身自带的巨大魔力吸引着勤于思考的孩子奋勇向前。我们更鼓励课堂上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让我们的思考更深入,带领我们把众多的知识联系起来,为我们打开思考问题的另一扇窗。学生出错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事,大多数时候其他孩子立刻就能听出来,急着站起来纠正。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有时候是真不会,有时候是上课没听,但更多的是因为思考不周或者是与别的知识点混淆造成的“暂时错”。这种错只要小伙伴能指出来,就很容易弄清楚和明白了。

当然,让学生深度思考的前提是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欣赏和尊重是实现深度思考的前提,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练兵场,成为展示思维训练的舞台,进而让课堂飞得更高。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个性化观点,享受教与学的幸福!

猜你喜欢

口诀苏教版数形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怎样熟记口诀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巧记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