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①

2022-12-17刘文珍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树木林业

刘文珍

(郯城县国有林场总场 山东临沂 276100)

有害生物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平衡带来的威胁极大,为我国生态建设造成了巨大阻碍。虽然我国政府部门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出台实施了多项保护性措施,但是在林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和林业生态建设的最终成果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视程度,将有害生物给森林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以此来推进我国林业持续稳定的发展[1]。

1 林业生态建设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意义

1.1 保障林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森林树木进行新陈代谢,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转化释放氧气,这样不仅对气候环境有改善性作用,还有利于维护林区生态平衡,为人类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树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能让树木发生干枯或死亡,导致森林覆盖率逐步降低,进而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生态环境最终会遭受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也会减少树木的种类,严重破坏生态系统正常发展。因此,要提前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让林区生态始终维持着平衡的局面,促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发展,发挥森林对气候的调节功能。

1.2 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政府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手段,我国制定了多项政策,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通过长期的林业建设,森林面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使林业建设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最大程度地体现林业在生态系统环境方面的调节功能,通过不断优化森林自然生态,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确保林业资源最大效益与价值得到体现。

2 林业生态建设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2.1 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特点

2.1.1 有害生物种类多

我国对林木多样化发展非常关注,大力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在树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给树木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有害生物。和以往发现的林业有害生物相比,新型病虫害对树木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和伤害,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有害生物出现了大量繁殖现象,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尚未完善,存在一定的短板,无法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造成其持续增高的现象发生,给林业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和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2]。

2.1.2 病虫害灾情反复出现

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很难彻底解决,通常在短时间内控制有害生物灾害后,后续仍会反复发生。尤其是松毛虫、松材线虫和天牛等虫害,对整个森林的破坏程度尤为严重。在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用火烧等手段,但是有害生物繁殖尤为迅速,时间一长就将产生新的有害生物,病虫害卷土重来,给森林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反复性的破坏。

2.2 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

2.2.1 检测预报不及时不到位

我国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相关工作还不先进,尚未形成可以借鉴的有效经验。目前,正处于不断摸索和总结的阶段中,因此无法得到精确的林业病虫害检测数据,尤其是生物检测跟踪技术非常落后,不能达到现阶段林业发展要求。首先,有较多因素对生物检测预报网络的建设规划有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其次,林业保护经费和资金拨付不及时,相关检测设备更新不及时,导致检测预报准确性不足;第三,人员待遇和薪酬非常低,且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很难留住人才,人员队伍不稳定;最后,林业数据监测连续性不足导致无法合理解释相关的问题,灾害预测精准性不足。

2.2.2 资金短缺设备不足

部分地区的林业部门对林业生态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不足,投入的资源有限,导致现有的防治设施设备不完善,无法遏制有害生物种类与数量增加的势头。虽然短期内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危害性后果不严重,但是留下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对保护生态环境工作存在一定的威胁和挑战[3]。

3 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3.1 及时做好病害预测和预报

各地林业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有害生物监测和预报工作。首先,积极完善县-乡-村三级共同联动的监测系统建设,将监测面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在辖区内,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状况进行全面监测,要了解各种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动态。其次,结合现有林业工作队伍,对其职责作出合理确定,按照专人片区负责制,一旦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就要及时进行上报和治理,确保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各项数据信息。不仅如此,林业部门也要深入分析获得的数据结果,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面积、范围以及对森林危害程度进行全面了解,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第一时间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最后,要不断提升监测预报水平,为林业工作人员安排外出学习、教育培训的机会,确保每个人员业务能力实现提升。此外,要适当提升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吸引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加入林业队伍。

3.2 加大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入

林业相关部门和政府要将工作目标放在生态保护上,将有害生物防治设为首要工作,体现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规划中。另外,针对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遇到的难题,政府部门应该筹措更多资金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还可以设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4]。同时,将防治病虫害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给与经济支持,加强监测预报、植物检疫等相关的基础设备,对停滞不前的监测预报工作进行改善,配置先进的设备、技术及人才,努力完善有害生物的预报和监督工作。

3.3 完善管理体制

首先,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环境战略为出发点,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发展国策,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是政策实施的前提,因此要重视解决有害生物问题,为林业生态平衡打下基础。由当地政府统一协调调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坚强其执法的独立性,避免各方的干扰,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林业人员也要转变思想认识,正确理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相关理念,将被动防治转变为主动防治,林业、检疫等部门应该加强配合,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建立完善的管理、防治体系。

4 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策

第一,加强和细化植物检疫工作流程,在苗木栽植前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杀虫处理,从源头上切断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第二,加强营林措施,尽量使用多类型的树种,避免形成单一树种林,打造多种树木的混交林。第三,将抗旱防冻工作做到位,为树木健康生长奠定良好基础,及时清理病害及枯萎的树木,统一烧毁带病枝条,彻底切断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源头。第四,增加药物防治,在春、冬两个季节中,将白石灰浆涂抹在树干处,能够有效防治和消杀树干上的害虫;在每年的四、五月,通过人工的方式清除树木病害的部分,同时涂抹树乐、多菌灵等相关防治药物。第五,重视虫害检疫的相关工作,对木材市场及其制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尤其要重视外调木材,检查其检疫手续等,将带有幼虫、成虫或者虫卵的木材进行集中烧毁,切断传播源头。

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具有蔓延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破坏性较大的特点,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同时有机结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维护生态平衡,确保林木多样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树木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树木之最
land produces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辨认树木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树木之最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