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角色定位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发展的作用

2022-12-17湖北大学幼儿园何昭玉

天津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游戏幼儿

■湖北大学幼儿园 何昭玉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可见,幼儿园的游戏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学前教育课程观的不断进步,幼儿园也开始加深对各类游戏的研究和探索,力求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由于表演游戏能以一种自然的、幼儿感兴趣的形式,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进行游戏,使其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而幼儿园表演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对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它是幼儿游戏水平得以发展、提升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中将角色定位为:观察者、支持者以及参与者,以便能切实地给予幼儿游戏的自主机会,推进幼儿表演游戏主题、内容、情节的发展,对其游戏水平的发展及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亦能避免出现“教育幼儿如何玩游戏”的伪游戏现象。因此,笔者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发展为目标,以“教师角色定位”为切入点,立足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开展了相应的探索实践。本文将从观察者、支持者以及游戏伙伴的三个角度,对教师角色定位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水平发展的作用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现状及分析

幼儿能否在游戏中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体,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教师角色定位的准确性就是重要的决定因素。目前,在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中,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的观察仅限于对游戏的顺利组织和游戏目标的达成度上,极少关注幼儿本身在游戏中有什么发展需要。第二,在教师高控的“指导”下,表演游戏成了加工知识的伪游戏活动,结果幼儿并不热衷于教师组织的表演游戏,却更喜欢玩自己创造的新游戏。第三,将游戏视为集体教学的一个环节,作为教育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手段,使幼儿应有的游戏创造精神和游戏的愉悦感一起被压抑,导致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放手过度的“旁观者”

在游戏活动中,观察是教师准确把握幼儿实际游戏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表演游戏的实施中却被教师作为一项事务性的工作放在了过低的位置。为了凸显幼儿在游戏的自主,很多教师将角色定位为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旁观者”,在游戏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缺乏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介入或指导,从而导致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处于无序、无助的状态,其游戏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二)表演里的“总导演”

由于对表演游戏特征理解的偏差,教师会将表演游戏混淆于儿童剧表演,因此经常出现“重表演,轻游戏”的指导行为。例如,教师会像导演那样对幼儿强调该如何去表演角色,轻视甚至忽略游戏活动的本质——游戏性。幼儿因此不能在表演游戏中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和机会,其游戏水平亦是毫无发展。

(三)游戏里的“教导员”

表演游戏组织与实施的初期,由于教师对角色定位的错误理解,常常产生这样的行为:将幼儿记忆故事、模仿人物对话等内容,当作教学任务一般,在教师的教学灌输和训练下完成,表演游戏变成了儿童剧的练习和表演。由于此种行为缺失了表演游戏的特征,也不具有游戏、愉悦的作用,导致幼儿的水平发展停滞不前。

二、教师角色定位对幼儿游戏水平发展的作用

满足幼儿开展各种类型的游戏的需要和愿望,是幼儿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因此表演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质,是教师既要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实现对幼儿游戏行为特点的真实了解和掌握,又要成为促进幼儿游戏水平发展、提升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得到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积累更丰富的游戏经验,促进其游戏水平不断提升。总体说来,教师角色定位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

(一)观察者:尊重幼儿的本真需要,提升幼儿游戏水平发展的速度

蒙台梭利说,“每位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儿童最殷切的需要”。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不同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能力上的差异,进一步探明幼儿的内部需要和最近发展区,为教师调控游戏的内容、进程、指导方法、介入方式以及对幼儿的游戏需要及时做出反馈等提供依据。例如,“小羊和狼”的游戏中,一名扮演“小白羊”的幼儿正准备按照故事的情节做出顶“老狼”的动作,谁知,录音机里的故事旁白没有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旁边的“小羊”们也很是着急,不知该怎么办。看到这个情况后,在旁观察的教师赶紧对她说:“小白羊你快用你的羊角顶老狼呀。”这位幼儿听到后马上做出了用头顶狼的动作,于是“老狼”被顶翻在地上,“羊群”瞬间欢呼起来。由此可见,教师在表演游戏中要善于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才能对幼儿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渲染及时加以引导,鼓励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才能快速地促进幼儿游戏水平提升。

(二)支持者:把游戏的权力还给幼儿,推动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对皮亚杰及艾瑞克森而言,学前阶段的发展任务都是要精通游戏,尤其是建构、扮演与机身会扮演游戏。这个时期的幼儿第一次变成了有能力的经验表现者,而不是实践者。因此,教师在幼儿的表演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是“导演”让幼儿表演剧本,而是践行“幼儿为本”的支持者,在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进行游戏。因此,在幼儿的表演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引领幼儿体验游戏的愉悦,而不是做一个故事内容的灌输者机械地重复故事内容、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对白。这样才能保持表演游戏的“游戏性”而不是让它成为单纯的表演活动,为后续的游戏水平发展做好准备。

1.利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商讨,凸显幼儿的游戏主体地位,支持幼儿自主游戏水平的提升。例如,游戏“三只小猪”开展前,教师和幼儿一起商讨:小猪的房子会盖在哪里呢?”——创设游戏场景;“小猪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摆放道具、需要制作简易表演道具;“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由创编故事情节。通过一次次的商讨、实践、交流,幼儿可以不断创新玩法,从而不断提升自主游戏的水平。

2.注重教师角色的正确介入,促进幼儿生动性表现游戏水平的提升。在没有成人介入的情况下,幼儿的表演游戏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行为并没有随着游戏过程的持续而明显增加,表明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表现的提升。这和幼儿已有的游戏经验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师应为幼儿的生动性表现这一游戏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尤其是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点表明幼儿的表演游戏要教师的介入和指导。例如,幼儿对“狼要吃羊”这一情节一般表现是“狼举起两只前爪”慢慢地走向小羊,而小羊则是坐在“河边”假装很害怕的样子……在游戏中,狼和小羊角色的动作、表情较单一,也不生动,更没有激起其他同伴对游戏的参与兴趣以及愉悦的感受,幼儿的游戏一度陷入了瓶颈。这时,教师以小羊的角色运用交叉介入的方式进行指导,将更高水平游戏行为带入游戏中,如,狼凶狠的表情、抓小羊的夸张动作、小羊机灵地逗弄老狼的语气等,让幼儿借鉴和学习。通过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幼儿对游戏角色的生动性表现有了真切的理解,并愿意积极地尝试,甚至还进行了小小的创造。由此可看出,正因为教师的介入支持,才推动了幼儿在原有的游戏水平上有所提高。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幼儿表演游戏中应该注意自己所扮演的是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决定者。教师应该对幼儿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要相信幼儿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相信幼儿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教学信念,才能不断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调整,幼儿的行为与能力也才能向着预期方向发展。所以,在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必要时进行适当的介入指导,为幼儿传授一定的方法,而非单纯地传授知识,以促进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要保持对幼儿的信心,避免因教师过多的干预而影响幼儿的游戏表演水平。

(三)参与者:突出表演游戏的游戏性,为幼儿游戏水平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表演游戏虽然不是“戏剧表演”,但它又确实具有“表演性”。因此,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正是表演游戏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以表演游戏的“游戏性”为主,才能让表演游戏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非儿童剧表演,才能让幼儿的表演游戏回归到幼儿的自主创造游戏中。由此可见,表演游戏的本质应该是让幼儿能发自内心的、毫无顾虑、创造性地玩,是以作品的内容、情节为依据,运用语言、动作、表情,通过扮演角色,借助想象对作品加以渲染、补充的游戏。因此,教师应以幼儿游戏伙伴的角色进行定位,解决幼儿在游戏中因为反复进行表演练习而导致的无兴趣、无积极性的问题,为幼儿后续在表演游戏中能创造性的玩游戏,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精神心理气氛,真正实现与幼儿共享快乐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在幼儿游戏中应该扮演的是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而不是干预者。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声音、捕捉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并适时地和幼儿展开合作,以保证合作的有效性,确保幼儿表演游戏能正常、高效地进行。

例如,在“悄悄屋”的游戏表演中,幼儿在游戏表演中要展现出在小屋内说悄悄话的样子,若教师贸然加入游戏表演中就容易影响到幼儿的表演思路,甚至会影响幼儿和同伴交流的积极性。这种贸然的、不分场合地加入,其实就是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幼儿本身需求的结果,这必然会影响到幼儿游戏表演的水平。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认真观察幼儿游戏表演中的表现情况,并合理判断加入时间,在幼儿真正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时再进入游戏表演中,达到有效指导合作的效果,避免贸然进入游戏而对幼儿的表演情况造成干扰。此外,幼儿在进入幼儿游戏表演中后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参与,尤其要注意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来干预幼儿的行为表现,而是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以何种形式来参与到游戏表演中更能获得幼儿的接受和配合,以怎样的方式参与表演才能促进幼儿自身发展,在适当放手的同时,予以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评价者:对幼儿表演游戏进行评价总结,促进幼儿游戏表演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进行游戏策划,为幼儿预留充足的游戏时间,同时在游戏表演活动中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引导性,改变传统的到点开始游戏、到点结束游戏,忽略幼儿游戏参与程度的现象,从而充分发挥游戏表演的价值和作用,凸显幼儿在游戏表演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游戏表演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开展幼儿游戏表演活动时,教师必须适时地介入游戏中,并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幼儿开展游戏表演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自己应如何介入游戏、在进入游戏后应该说什么、怎么说,避免因教师自身介入不当而影响游戏效果,干扰幼儿正常游戏,造成相反的效果。

此外,游戏表演结束后教师的有效评价也是影响游戏表演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幼儿游戏表演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有积极作用。所以,在完成了游戏表演活动后教师还应积极扮演游戏活动评价者的角色,积极就幼儿在游戏表演中的表现情况、游戏活动的整体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以充分发挥游戏表演活动的价值和作用。例如,在“狼要吃羊”的游戏表演中,教师就可以就幼儿的表演情况进行点评,如“狼”的动作是否到位、表情是否到位,“小羊”动作、表情中的突出之处、不足之处等,以全面的、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导来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表演中存在的不足,已经具备的优势,从而在原有的表演水平上得到提升。当然,教师在进行幼儿游戏表演情况点评时要充分注意语言措辞,要充分肯定幼儿的表现,避免因否定、指责而影响到幼儿的积极性,打击其信心。对幼儿的不足则应以鼓励性的、指导性的方法来进行引导,让幼儿在了解自身不足的同时,能找到改进的方向方法,以提升幼儿的能力,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对自身在幼儿表演游戏中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才能理解和掌握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水平以及情感需要,才能在适宜的引导、积极的回应中,对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而不是“教育”幼儿如何玩游戏。因为表演游戏带给幼儿的不仅是学习经验,还是童年的快乐和享受。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