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单元整体促进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为例

2022-12-16潘越清

考试周刊 2022年41期
关键词:阿长初中语文文本

潘越清

一、 引言

深度学习是一种区别于浅层次学习的教学概念,是指学生不仅可以记住知识,而且能够建构出关于知识的基本框架,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常会以课时为单位来展开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较好地把握某篇文本的内容,但是却无法深入理解文本的核心,也无法较好地将从文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其他的文本中去。而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的展开,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可以从单元主题来探索文本,灵活地使用自己掌握到的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 把握单元主题和文本主题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一主题正是教师开展单元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单元教学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单元中各篇文本的主题进行分析,通过文本主题之间的交叉来进一步明确这一单元的主题,从而把握好单元教学的主线和关键点。

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一共包含四篇文本,分别是《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以及《卖油翁》,为了找出单元的主题,笔者对这一单元的文本展开了如下的分析:从教材中给出的信息来看,这一单元的主题为“凡人小事”,而如何来了解这一主题,还需要文本的具体分析。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文本当中,讲述了鲁迅先生的一段回忆,介绍了鲁迅小时候的一个保姆阿长,文章中描述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却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小人物”的感激以及怀念。在《老王》这一篇文本当中,则是作者杨绛回忆和一个三轮车夫之间交往的几件事情,向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人性之美。《台阶》这篇文章在单元中的要求是让学生去进行自读,而文章中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中父亲修台阶的故事,可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这两种观念产生思考。在《卖油翁》这篇文本当中,也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因此通过对这四篇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四篇文章都是在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主题,用普通人生活中的小事情来传达对某种精神的歌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对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的了解,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可以从平凡的人和事当中发现不平凡的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向善、向美品格的培养。

三、 分析文本体裁和特点

文本的体裁和特点将会影响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方法,因此教师同样要将文本体裁和特点的分析作为单元教学备课的要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单元教学的特色,促使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单元知识体系。

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四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写人和记事,而《阿长与〈山海经〉》以及《老王》这两篇文章是散文,在文章中,作者围绕阿长、老王这两个主要的人物,记叙了很多的生活片段,因此从文章构成的特点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标题、不同事情描写的详略特点等角度来进行重点的探索,从而让学生可以根据散文的特征来把握文本的特点,更快地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台阶》则是一篇小说形式的文本,按照小说体裁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的活动,并且让学生注重应用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即找出小说的开端、发展过程、高潮以及结局,从而让学生可以建立起文章的基本结构,进而促进学生对文章主题的了解。《卖油翁》这篇文章稍微有些不同,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稍微有些困难,但是作者写作的思路十分清晰,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己去梳理文章的大概框架。

通过文本体裁和特点的分析,能够发现这一单元的文本阅读要点是“叙事”,让学生可以借助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来了解叙事性文本的共有特点,提高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而在实际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品味,并且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模仿的方式来学习这一单元的叙述风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依据学情明确单元目标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单元整体来实施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必须要对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形成清楚的认识,并且结合对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的了解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设计出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以此来指导教师具体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在设计单元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目标描述的准确性,让学生也可以在目标的引导下准确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单元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面向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而学生在小学以及初一上学期的语文学习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语言学习基础,对散文、小说以及文言文的阅读并不陌生,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比较好的梳理,同时部分学生也能够较好地将单元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有了将知识和情感进行迁移的基础。而通过这些学情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在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适宜提出难度过高的要求,要注重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益。

通过对学情的深入分析,笔者设置了如下的单元教学目标:

1. 借助这一单元的学习,了解叙事文章的基本特征,并且可以从事件描写程度、标题、叙事角度等方法来掌握叙事文章的重点,获得对叙事文章进行层次划分的能力。

2. 通过这一单元中四篇文章的阅读,意识到文本描写中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的作用,同时懂得如何借助文章的解读来揣摩作者或者文本中人物的心思,掌握分析叙事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3. 能够结合这四篇文章当中的内容来体会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品格。

4. 在多种阅读实践中感受作者在文本中倾诉的情感,了解不同作者的叙事风格。

五、 联系需求设置预习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学习的方法,进而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强化学生的预习活动,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进入学习的状态中来,对单元的主题以及文本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为学生之后的深度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忽视学生预习的文本,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影响学生听课的质量。而单元教学是一个跨度比较长的过程,并且强调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保证学生在单元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起学生的预习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取得更好的单元教学效果。

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些预习指导,这些预习内容起到助读以及任务的双重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这些指导的过程中对该单元学习的大方向形成基本的了解。并且通过预习任务的完成,还能够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单元主题产生怀疑,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教材的预习作用进行充分的挖掘,并且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内容等多个角度来进行预习,让学生可以带着思考去参与单元教学。

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阿长与〈山海经〉》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单元学习活动中来,笔者在单元学习之前重点围绕这一课来引导学生展开预习的活动,要求学生去完成以下的任务: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了解过“长妈妈”这个角色的,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新文章中的“阿长”,那么这个人到底有多么大的魅力,可以在鲁迅的笔下被反复提起?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人的?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读完全文之后将自己产生的疑惑总结出来,想一想在课堂上最想要解决哪些疑惑。在给学生布置了这项预习任务之后,笔者还在课堂上询问了学生的预习成果,发现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提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找到预习的有效思路,有的学生根据提示首先想到了去回顾上学期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看看在这篇文章当中描述的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鲁迅对她有着怎样的态度,有的学生还上网进行了调查收集,了解鲁迅是否还在其他的文章中写过“长妈妈”。因此,通过给学生提供合理的预习指导,可以让学生懂得这次学习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单元学习中来。之后,在学生学习《老王》这篇文章之前,笔者同样给学生布置了相关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去阅读这篇课文,从作者的角度想一想,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再切换自己的视角,站在老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想在老王眼中,作者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这次的预习任务中,同样向学生突出了“分析人物形象”这个单元学习重点,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产生更多的思考。

总之,为了确保学生单元学习的效果,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起学生的预习活动,并且在布置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将单元的主题凸显出来,从而让学生带着清晰的目标意识参与单元学习中去。

六、 采取多元阅读方法

在单元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得对文本主题深入理解的主要渠道,因此采取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实施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教师在单元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并且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的目光不会被局限在教材上,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得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因此,在实施单元阅读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带多”的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量,提高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一带多”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单元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单元中的一篇或者两篇文章,其余的文章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阅读等方式来学习,这样既可以发挥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确保学生的基本学习质量,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可以将自己掌握到的阅读技巧应用到更加广泛的场景中去,找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此外,在单元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安排给学生一些课外的阅读任务,从而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主题式的群文阅读教学手段。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主题为“凡人小事”,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笔者将教材上的《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这两篇文章作为精讲的文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细读的方式来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以及阅读理解方式,让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对单元中的其他文章,则采取了学生自主阅读以及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去阅读教材上的其他文章,并且要注重将自己在之前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这些文章的解读中来。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笔者还按照这一学期名著导读的任务需求,给学生推荐了《骆驼祥子》这本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阅读。在《骆驼祥子》这本书中,讲述了祥子这个旧社会的小老百姓艰苦的一生,其中涉及了很多的社会阴暗面,但是也让读者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使学生对这一单元的主题产生更多的思考。

在明确单元阅读教学方法大体框架的基础之上,笔者也对文本细读的策略进行了充分的优化。在过去的文本细读教学中,大多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逐字逐句地阅读。在这种引导下,学生即便记住了文本的主题,也很难真正地掌握阅读的方法,更难以将自己掌握到的阅读策略应用到更加广泛的场景中去。因此,在本次单元阅读教学中,针对《阿长与〈山海经〉》以及《老王》这两篇文章,笔者在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强调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思考,比如在引导学生去分析阿长这个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在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喜欢上长妈妈这个人物了吗?为什么?在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前后有两次提到了自己对阿长的“敬意”,这两次的“敬意”是同样的感情吗?你是怎样解读出来的?在提出了问题之后,笔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共同来梳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进行思考,营造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

总之,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规划好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协调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到阅读的技能。同时,教师也要强调单元阅读教学的拓展性,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拓展阅读的内容,增进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

七、 重视语言表达与运用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学生既可以高效掌握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同时能够对文本中语言知识技巧形成透彻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运用,将对话作为单元教学的主要线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联系现实生活来表达对文本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发展提出的要求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关键点,从而找到合适的培养路径。

首先,教师需要在单元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让学生可以清楚、连贯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培养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合理地展开口语交际的活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的活动,比如针对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文本的特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我来讲故事”或者“阅读分享会”等基于口语表达的活动,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一讲生活中遇到的平凡人产生的不平凡的事情。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学生已经对单元文本中的主要的人物形象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对这一单元中接触到的各个主要角色,包括阿长、老王、卖油翁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进行重点的讨论,让学生以清楚、明确的语言去阐述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自己喜不喜欢这个人物、为什么不喜欢、喜欢的理由是什么等,从而让学生去交流分享自己在阅读当中收获的体会。在“我来讲故事”这个活动当中,笔者则是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学到的“凡人小事”这个主题来进行讲故事,思考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平凡但是却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并且让学生重点说一说从这些人以及事当中都学到了什么。这样,通过让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获得提高,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获得思想境界上的提升,从而取得更好的单元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初中学生的作文数量和练笔数量等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展开积极的写作训练。而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来改善学生的语言素质。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材的最后也设置了相关的写作要求,内容为“抓住细节”,而通过这一单元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单元中的文本都是通过记叙各种小事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比如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文章当中,作者就十分注重描述阿长的外貌、说话的神态、睡觉的姿势等,在字里行间中将一个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形象很好地呈现了出来。因此,结合这一单元教材中对写作提出的各种要求,笔者对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做出了如下的安排:第一,笔者将读写结合教学渗透整个单元教学中去,比如在学生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节课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这篇文章的人物描写特点,让学生通过仿写的方式来进行练笔,对身边熟悉的人的外貌、动作等进行描写,并且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认识。第二,在组织学生展开口语表达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说之前将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方式首先记录下来,从而让学生可以做到语言的综合运用。第三,在学生对单元主题已经形成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最终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运用从课文中掌握到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展开文章的写作,提交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总之,教师要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单元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在实践表达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教师要从口语、写作两个角度来实现对学生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收获更加完善的单元学习体验。

八、 结语

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单元教学的探索,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深度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以及内涵形成正确的理解,并且深入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单元的主题,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来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猜你喜欢

阿长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高铁阿长过生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阿长买《山海经》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