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白处有什么?

2022-12-16

十几岁 2022年35期
关键词:范进三味书屋于勒

语言的留白

文/王彬(岳阳市平江县栗山中学145班)

指导老师/谭小平 林广明

语言留白是指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含蓄的言辞或言语的省略,利用语言留下相应的空白,在有限的语言中寄寓无限的意味。

《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留白处有什么:父亲的这句话,意味深长。首先,父母所期待的于勒,是在美洲发了财后“荣归故里”的于勒。其次,我们期待于勒归来,期待他为家里添置别墅,帮助姐姐嫁入豪门,带着全家人迈入社会上层……

这一句区区二十字的话,不仅是对一家人期待的留白,也是对19 世纪80 年代法国社会现实的留白。因为普法战争、农业危机等原因,小资产阶级遭受了严重的剥削。破产的菲利普夫妇,把希望寄托在于勒的身上。于勒的家书成了福音书,只有他才能给一家人带来“惊喜”。

《范进中举》中,范进最后一次参加乡试,因借盘费被岳父胡屠户骂了个狗血喷头。但范进依旧心有不甘,于是“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

留白处有什么:此处的“瞒着丈人”,运用了语言的留白。一个“瞒”字,耐人寻味。其中的无奈与苦楚,只有范进知道。二十多年的科举之路,屡试屡败。中举前的范进,在岳父胡屠户的眼里,一文不值,是一个可以肆意辱骂的对象。只要科举不中,范进在丈人面前就永远只能唯唯诺诺,没有任何尊严可言。此次乡试,成败亦无定数,如果不瞒,如果又名落孙山,岂不又会被当众羞辱?范进的故事,表面上是《儒林外史》中的个案,其实也是整个“儒林”的悲剧。作者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科举制度。

在我们熟悉的初中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作者也是运用留白手法的高手。他们用语言、符号、情节的留白,在有限的篇幅里营造出无限的意蕴。我们请来几位同学,找到作者精心设置的留白,并分析这些留白中的妙处。

符号的留白

文/许熙(岳阳市平江县栗山中学146班)

指导老师/谭小平 林广明

标点符号除了表示停顿、语气之外,还有多重含义。标点符号的留白,给读者以审美的情趣,激发读者的思考与联想,使文本内容独特而丰富。

随着地面上的四季更替,各种昆虫的生命故事在地面地下交错上演。绘本首先给我们展示的是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地面世界。

《秋天的怀念》中,第一段写到“我”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留白处有什么:此处的省略号,是标点符号的留白,涵括了一个爱子情深的母亲丰富的情感世界:她鼓励身患残疾的儿子勇敢、顽强、乐观地生活下去;她勉励自己,为了儿子和尚未成年的女儿好好儿活下去;她催促自己,兑现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的诺言。

其实,当时的母亲已经清醒地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她的话虽没说完,但满是真挚热烈的情感。此处省略号省去的内容,如果用语言明示,反倒显得做作,显得苍白无力。一切尽在不言中,方显真实而自然,真正与读者产生共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淘气的“我们”在三味书屋的后园里贪玩时,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留白处有什么:此处句末问号和感叹号连用,运用了标点符号的留白。其实,先生是知道孩子们的去向的,孩子们在后园里贪玩,慈爱的先生不忍心剥夺孩子们的快乐,只能“视而不见”地大声嚷嚷:人都到哪里去了?但同时,三味书屋是求学之所,不是玩乐之所。眼见着上课的时间到了,先生有责任组织“我们”进来上课。为了维护私塾的秩序,语气必须严厉,于是,作者在句子的末尾,又加了一个感叹号。

读至此处,一位慈爱却又庄严的私塾先生形象便鲜活起来,余味无穷。

情节的留白

文/董泽恺 姚世乾(益阳市安化八中205班) 指导老师/蒋红霞

故事的情节是文本的脉搏,牵引着故事的走向。作家往往会根据创作的需要在情节中巧妙地留下相应“缺漏”,形成留白,让读者按自己的理解去补充和完善,从而达到不着一字、神形俱备的效果。

留白处有什么:母亲的昏迷,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只因为牵挂自己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她即使已病入膏肓,却仍坚强地活着。

在母亲心里,儿女永远是第一位的。文中的母亲即使即将陷入昏迷,也还是要把心里的牵挂说出来。然而,事与愿违,她的话只说了一半就中断了。在这里,母亲用自己的生命点亮儿子的生命。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留白的作用。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写道:“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留白处有什么:写作这篇文章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她非常悲痛,徘徊于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的内心活动复杂又微妙。她由眼前热闹的花写到心中的花,花流过心上,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命的喜悦。

作者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留白处理。花和人一样,在历史的行程中注定要遭遇各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不幸。

结尾的留白

文/潘柳屹(怀化市第四中学2208班) 指导老师/刘琴

文章结尾的留白指的是文章内容没有随着结尾的句号而结束,而是留下部分空白,将结局留给读者思考。

《皇帝的新装》结尾处,皇帝穿着“新衣”在街上游行。一个孩子带头揭穿了他没有穿衣服的真相。皇帝觉得大家说的是真的,可只能摆出一副骄傲的神气,继续游行。

留白处有什么:皇帝穿着新装,尴尬又倔强地继续着游行。故事定格在这个画面。留白在这里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遭受羞辱的皇帝,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承认自己没有穿衣服,严惩骗人的裁缝;要么一口咬定说谎的是小孩和老百姓,然后惩罚那些嘲笑他的人。但无论如何发展,皇帝的昏庸、愚蠢,在这一场闹剧般的游行中,已经被暴露得一丝不挂了。

形象的留白

文/邓佳乐(怀化市第四中学2208班) 指导老师/刘琴

作家用留白的方式,给人物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人物形象,隐藏着意蕴深长的内涵。

《藤野先生》一文,作者在第四段里这样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留白处有什么:鲁迅在这里留白了一组相对的形象。

记得“日暮里”这名目,因为它勾起了鲁迅“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乡愁。只记得这名目,却不记得发生在日暮里的人与事,因为那些人,是贪图享乐的中国留学生。而水户,是义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鲁迅记得很清楚。鲁迅不屑于与留学生们为伍,便选择性地模糊了他们的形象。

猜你喜欢

范进三味书屋于勒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范进中彩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范进中举》缩写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范进减肥